宋玉玲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55例,全髋关节置换79例。结果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克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头低脚高仰卧位,经脐部单孔法,套扎处理阑尾根部。结果24例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充分体现了外科医师追求微创、美容的手术理念,适应症选择恰当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民宝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二维图像显示,做出合理的彩超检查。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并结合频谱多普勒对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作出定性诊断的前提下,可直接根据二维图和彩色分流束的宽度测量未闭导管的内径,或依据血流频谱估算分流量大小和估测未闭导管的内径,提供多种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获得定量诊断的重要信息。
作者:刘兴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面部色斑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面部色斑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脾虚血瘀证前患者气短心慌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脾虚血瘀证后患者气短心慌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脾虚血瘀证后患者气短心慌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肾阳虚寒证前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肾阳虚寒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肾阳虚寒证后患者形寒肢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面部色斑有显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景;石兴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结论对于病人发生的较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护士需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以减少心肌耗氧及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还需对病人日常生活进行指导,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快速心律失常者应特别注意戒烟,不要食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咖啡、可乐等;心动过缓者应避免屏气用力动作,不要用力排便,以免会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肺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动态观察其病情变化,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人舒适,补给营养及液体,促进病人休息及高热护理等护理措施,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方法详述本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在临床使用时,能够快速的收拾好心电图机的导联线,且又方便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心电机导联线卷线器在保证使用方便前提下,能够达到快速的收拾起导联线的目的,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峰;张俊鹏;王炜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X线检查及X线表现。方法选取3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X线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影像学诊断28例为支气管肺癌,诊断正确率93.3%,2例误诊为慢性肺炎、结核球或其他疾病,误诊率为6.7%。结论 X线平片是肺癌的基本检查方法;体层摄影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价值。
作者:李友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超声波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诊断的基本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系统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胰腺炎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成像直观精确,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李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改善临床上的预后。方法选择我院资料完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的基础治疗,再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治疗。结论对于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一般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再住院率以及病死率,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褚桂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5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1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8.23%。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反复发作率,使患者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和照顾,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岳长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的效果。结果经超声诊断,巨块型15例;结节型9例,弥漫型3例,小肝癌1例。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巨块型15例;结节型9例,弥漫型3例,微小肝癌3例。以上数字表明Mri对微小肝癌检出率要高于超声。结论超声是肝癌检查常用的方法,但对微小肝癌检出率不高。术中超声对小病灶检出率高,但有创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Mri可提高微小肝癌的检出敏感性和定性准确性。特别是Mri在肝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中优于超声,肝癌切除术后在及时发现复发灶方面,Mri亦优于超声。
作者:荣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分期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22例,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男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药物治疗前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为为37.75~3.3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为为27.75~2.2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对比分析女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分为为35.5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分为为25.75~2.8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月经不调状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采用糖皮质素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德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艾滋病的免疫学检测,血清抗HiV抗体的检测需经过筛选和确认试验。筛选试验可选择:elisa,荧光免疫试验(fia),放射免疫试验(ria)等。确认试验可选择:蛋白印迹(WB)法,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检出包膜蛋白抗体、核心抗体,以天然抗原、重组抗原或合成肽的elisa法用于血液筛选及临床诊断。免疫印迹法(WB)、免疫荧光法及固相放射免疫沉淀法(sriP)测HiV抗体阳性确诊。
作者:许慧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提高aMi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剖析。结论 aMi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心肌酶学,仔细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董竞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近2年来消化性溃疡门诊病历32例,随访不同药物治疗情况,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服用铝碳酸镁片或其复方制剂。其中18例患者同时服用西咪替丁;14例患者服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结果18例服用西咪替丁组有效15例(83.33%),无效3例(16.67%);14例服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组有效12例(85.71%),无效2例(14.29%)。西咪替丁组出现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6例(33.33%);方雷尼替丁胶囊组出现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3例(21.43%)。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咪替丁及复方雷尼替丁胶囊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的不良反应较西咪替丁轻微,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滕中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股骨髁部骨折中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将宽胶布条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患肢皮肤上或利用四肢尼龙泡沫套,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牵引重量不超过5kg。皮肤有损伤、炎症及对胶布过敏者禁用。牵引期问应定时检查牵引--的胶布粘贴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和体位。
作者:马秉楠;杨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对临床收治的33例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儿全部达临床控制。复发2次以上者3例,发展为癫痫者1例。结论高热惊厥发作易于缓解,但以后也容易复发,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措施。高热惊厥的治疗,要从止惊、退热、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四方面着手。
作者:梁衍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操作过程及要点。方法根据多位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案。结论随着针灸治疗流行性感冒取得的显著效果,针灸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针灸学的发展,针灸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荆佰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评价尿蛋白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尿蛋白定性在+~++++的患者19例,尿蛋白定性在+++~++++的患者7例。其中,生理性尿蛋白3例,病理性蛋白23例。临床结合其他肾功能综合试验及B超等检查确诊肾病综合征6例,肾小管肾炎6例,肾小球炎10例。结论尿蛋白检查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且准确率较高,因而是临床诊断肾病的有效辅助检查之一。对肾病初步诊断检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雁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