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分析

尚美佳

关键词:跟骨骨折, 治疗,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23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3例跟骨骨折患者经治疗,住院5~10 d,平均7.0 d,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跟骨骨折的护理与一般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护理相似,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均与跟骨负重、位于肢端、皮肤血供有限、软组织创伤反应严重等特征有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中医内科用治疗呼吸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方法详述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能够对穴位进行充分的按摩,同时能够使药粉不易脱落,增加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结论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能够对穴位进行充分的按摩,同时能够使药粉不易脱落,增强疗效,减轻了对患者的危害,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胡艳春;陈春平;付桂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唇裂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目的:交流唇裂的手术经验,提高唇裂患者的整容率。方法总结唇裂病例的手术方法,具体研究手术过程,记录并发症的处理等方法。结论唇裂患者情况不同因此需要对症采用具体手术措施,给予针对性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术后的处理,让患者满意。

    作者:付正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化学烧伤的麻醉处理

    目的:对化学烧伤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例化学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情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观察和分析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针对收治的患者具体化学烧伤情况做好术前评估,采用适当的麻醉前特殊处理手段。在麻醉时分别选用早期清创术的麻醉。早期切痂术的麻醉、取皮与植皮术的麻醉、大换药的麻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已成功完成麻醉处理,麻醉期间没有死亡病例,也没有麻醉失败病例。结论对化学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情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能够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病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化学烧伤不同于普通烧伤,对其处理也需要特别注意。术前做好评估工作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根据具体化学烧伤情况进行麻醉处理。同时,化学烧伤常会合并有化学物质中毒,手术麻醉应考虑到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伟明;徐丽丽;张昊梁;孟鑫;李丽;张鑫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黄芩苷对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质的影响

    目的:通过给药前后,对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探讨黄芩苷对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确定黄芩苷Mic,利用 ccU法测定肺炎支原体生长曲线,通过sds-PaGe分析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的变化。结果黄芩苷Mic为16ug/ml,接种105~106ccU/ml的支原体传代,72h后达峰值7.0×107ccU/ml,在黄芩苷干预下,支原体骨架蛋白条带减少,表达降低。结论黄芩苷能能降低肺炎支原体骨架蛋白的表达。

    作者:李振宇;张树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就老年冠心病的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对治疗冠心病治疗临床取得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贾丽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诊断为心律失常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宪鹏;潘世凤;乔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积极的检查诊断,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源性的发生,以期为精神病患者治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袁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处理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行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改善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方法。

    作者:纪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心包穿刺针固定器的制作与使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心包穿刺针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方法详细阐述本新型心包穿刺针固定器的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应用证实,本新型心包穿刺针固定器方便医生的操作,能使保证穿刺针固定牢固和避免穿刺针刺伤心肌。结论本新型心包穿刺针固定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勇;贾岩;徐茂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三叉神经痛20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术后疼痛解17例,3~6个月获得延迟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结论射频热凝治疗的手术方式分卵圆孔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热凝术、侧入路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眶上神经孔穿刺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及眶下神经孔穿刺眶下神经射频热凝术等。

    作者:魏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的方法及效果

    外科手术麻醉中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应用较多,现对硬膜外间隙给药方法,镇痛药物的种类镇痛效果和注意事项及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由于硬膜外间隙给药方便,镇痛效果确切,无肌内注射给药的痛苦,无头痛,可持续给药等,所以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而被广泛应用。

    作者:率长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超声检查。结论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常见症状有子宫出血,腹部肿块等症状,我院在临床上利用超声显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检查,以助于确诊。

    作者:王洪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药九子还睛冲剂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57例

    0引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黄斑部组织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也是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临床上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干性者属于中医学视物昏朦的范畴,湿性者属于中医暴盲的范畴。其中湿性为严重,其临床特点为治疗难、见效慢,大多造成永久性低视力或致盲。中医利用其自身特点,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使用中药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疗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自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我们应用九子还睛冲剂治疗AMD,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髌骨骨折的中医手法治疗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的中医手法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18例中医手法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髌骨骨折患者经手法治疗,优9例,良8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为94.44%。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时,要求恢复伸膝装置的功能,并保持关节面的完整光滑,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前置胎盘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期待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22例,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期待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期待疗法治疗前后出血引起贫血程度、紧张程度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低于25分表示评估正常,治疗前患者出血引起贫血程度的评估分为37.75-4.55,治疗后患者的出血引起贫血程度评估分为24.45~2.35,治疗后患者的出血引起贫血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紧张程度的评估分为35.75~3.75,治疗后患者的紧张程度评估分为23.45~2.55,治疗前患者紧张程度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期待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守治疗对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患的感染率及死亡率,保证了病人安全。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房颤的治疗策略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的病因和治疗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房颤的危险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有节律性的波动,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提高病患的生存率。

    作者:黄贵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迫性尿失禁的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史及排尿日记为主要的诊断依据。采取科学的治疗。结论单纯盆底功能锻炼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也可辅助其他药物与膀胱训练[1]。如单一的膀胱训练失败,则需加用药物治疗。需用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常常一种药物无效,而另外一种药物有效。因此,要求患者在开始治疗后4周时复诊,以便对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方俊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抽搐的临床急救探讨

    目的:探究抽搐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积极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结论对于抽搐的急救护理,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监测心电图。在护理上需保持环境安静。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立即让病人原地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松解衣领、皮带或绥带等。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止舌根后坠,对强直阵挛型持续发作的病人,需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并放置牙垫。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监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诊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155例骨盆骨折患者,密切观察其病情,做好心理护理,采用合理有效的牵引和合适的体位,指导其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根据Matt评分,155例骨盆骨折患者中:优116例(74.83%),良21例(13.55%),一般18例(11.61%)。结论做好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徐庆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表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将3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 ii级心力衰竭组、iii级心力衰竭组与 iV级心力衰竭组,再选取于于我院进行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红细胞检查,探讨红细胞与心力衰竭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等级越高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患者心功能情况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提供评判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查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参照价值。

    作者:潘亚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