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敏;吴乙时;崔满华
报道2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与Bartter综合征的鉴别.
作者:范国洽;陈丽莉;白婧;张洁;周亚茹;王战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痴呆类型,其早期诊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映早期病理学改变的生物学标记物上,但仍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的单一诊断方法,需综合分析各项指标,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伟;龚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连续来院就诊怀疑心源性胸痛的患者129例,同时抽血检测和肽素和肌钙蛋白T等,根据后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9例、心源性但非冠心病组21例、非心源性胸痛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和其他组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T阴性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肌钙蛋白T阳性的患者,发病4h以内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发病4h以上者(P<0.05).提示和肽素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莫为春;孙宏;申捷;刘国平;高明强;宋卫平;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我院收治的3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出院后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婴幼儿;抽搐多发生于病程的第1~3天,多为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多不超过5 min,惊厥可在短期(大多24 h)内连续发作多次,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随访24~36个月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作者:李传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选取在全国较早开展“全科团队服务”的五城市29个社区卫生服务(CHS)中心与526名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共组建团队275个,团队成员占在岗职工40.8%.辖区居委会覆盖率达100%.团队组合模式分为:医护防经典组合型、大团队专业扩充型、小团队医护组合型与非卫技广泛参与型4种.团队运行各有特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团队合作服务模式,营造CHS发展良好氛围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作者:董燕敏;尹德卢;李媛媛;罗洁;王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将冠心病患者79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6例,另选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临床、生化指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5(TLR5)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ACS组和SAP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5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ACS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冠心病患者TLR5 mRNA表达量与LDL-C和血糖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5、0.752,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625、1.244),提示TLR5可能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LDL-C可能也会影响TLR5的表达.
作者:楼丽娜;刘建军;倪琦;蒋金全;陈炼;沈菁原;曹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简要介绍作者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进行为期5周的全科医师专业培训时所了解的英国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全科医生培训及全科医生日常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及认识.
作者:张晓杰;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醛固酮瘤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醛固酮瘤(APA)患者(APA组)、2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EH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APA患者全天血压变化,分析APA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APA组BMI、血清钾水平、立位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EH组,而血清钠、立位醛固酮水平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5.68、-4.39、-2.43、2.72和2.79,均P<0.05).APA组夜间平均收缩压高于EH组[(140±20)与(126±19)mm Hg(1 mm Hg=0.133 kPa),=2.32,P<0.05],两组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指标、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与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杓形血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4/20)与28%(7/25),x2=1.43,P>0.05].以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家族史、BMI、血清钠水平、血清钾水平、立位血浆醛同酮及肾素水平为自变量,以杓形血压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非杓形血压无独立相关性.结论 APA患者发生昼夜血压节律消失的比例以及高血压特点与EH患者之间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张煜;刘建彬;曹晓佩;邓婉萍;赵晓娟;伍基颜;黄知敏;李延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将267例压力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0例),均采用常规清创.治疗组使用中药组方撒敷疮面,对照组根据疮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以疼痛度级数、肿胀度级数、压力性溃疡面积、皮肤温差等作为具体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后指标的改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度级数差值分别为2.1±0.9和1.2±0.7,肿胀度级数差值分别为1.3±0.6和0.7±0.5,压力性溃疡面积差值分别为4.7±3.1和2.4±2.5,皮肤温差差值分别为0.12 ±0.05和0.22±0.1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和65.4%,分别治愈86例和33例(P<0.05).
作者:张建国;杨光;范军;周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报告一例以突发性上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猝死病例,积极救治无效死亡.肺栓塞临床常见,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漏诊率与误诊率极高,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车京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作为妇产科常见疾病可对母儿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综述HDCP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研究,从新的角度寻找HDCP的病因,初探OSAHS导致HDCP机制,以期为预防和治疗HDCP提供新方向.
作者:张传厚;魏学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将60例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3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前分别行股神经、髂筋膜下、改良髂筋膜下阻滞,用于全膝关节早期镇痛.结果显示,改良髂筋膜下阻滞与股神经阻滞效果相当,均优于髂筋膜下阻滞.
作者:吴川;刘飞飞;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报告2例以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和心电图改变为表现的急性纵隔炎,提示该病临床表现凶险,病情进展快,早期诊断、早期抗感染治疗和及时的外科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王广强;杨洋;孙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全科师资进行短期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OPS)应用培训,了解在社区带教中开展DOPS的需求与可行性,探索如何推广DOPS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9月对36名社区全科师资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DOPS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通过对观察示范操作录像后的评分进行分析,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前47.2% (17/36)的社区师资曾听说过DOPS、并了解评分表,41.7% (15/36)了解DOPS的实施步骤,仅2.8% (1/36)曾用过DOPS,36名师资均希望了解“如何实施DOPS”.培训后绝大多数师资对DOPS的11项考核标准及实施反馈达到完全理解或基本理解.示范录像的11项标准中,有4项的9分制正确率超过或接近50.0%,有7项的等级评分正确率在50.0%以上;共有6项标准的9分制正确率和等级正确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社区师资认同DOPS在操作技能评估方面的优势,有较强的使用意愿,短期集中培训具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评分者培训,并在实际应用中加强经验交流与反馈.
作者:顾杰;潘志刚;祝墡珠;陈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一例患者因频发顽固性室性早搏口服胺碘酮1年,半年后,出现咳嗽、活动后气短伴胸痛,胸部CT显示双肺间质弥漫性病变.停用胺碘酮,口服泼尼松治疗后,患者症状及肺部病变明显好转.
作者:于飞;王娟;钟殿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回顾分析一例误诊为肠结核的复发性盲升结肠憩室炎临床资料,提示结肠憩室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被误诊;肠镜检查及腹部增强CT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周敬;寿涓;祝墡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肾细胞癌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
作者:张连宇;陈雁;周纯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144例浅表肿物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前局部麻醉,利用麻醉药物在皮下软组织的短暂聚集停留而改变肿物的轴向,达到获取较长的淋巴结皮质部分;对12例隆起表面和15例贴近皮肤的肿物,在肿物与皮肤间注入麻醉药物,提高探头扫查声窗的清晰度;对17例贴近较大的血管且穿刺距离不足的肿物,在肿物与血管之间注入麻醉药物增加肿物与血管的距离,避免损伤血管.应用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能有效创建浅表肿物穿刺路径.
作者:井庆红;戴维德;孙长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报告一例英夫利昔治疗克罗恩病缓解后并发肠瘘,通过积极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后肠瘘愈合,免于手术.
作者:王梅;吴健;王凝之;李贵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乳头汗管瘤样腺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肿瘤组织呈不规则的小管状及条索状,在乳头表皮下纤维组织和平滑肌组织内浸润性生长;小管呈“逗点样”或“蝌蚪样”结构,类似皮肤汗管瘤样图像;小管由两层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好,间质可见平滑肌组织增生.乳头汗管瘤样腺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治疗上需扩大切除.
作者:祁秀敏;张熔熔;唐威;孙屏;吕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