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登;陈光彬;刘志刚;凌林;刘丹峰;胡郁之;刘昌阔;孙礼侠
妊娠相关下腰痛(pregnancy-related low back pain,PLBP)是妊娠期及产后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理状态,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一些患者、家属甚至专科医生都认为PLBP是一种可以预料的功能状态,不需要治疗干预.因此,许多患有这种疼痛综合征的孕产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及时治疗.然而,PLBP对孕产妇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甚至精神心理都可能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的患病率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的调查研究之间得出的数据有较大的差异,而国内还没有关于产后下腰痛的相关调查研究,对于PLBP危险因素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此外,对于其病理生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关于PLBP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腰椎生理曲度、椎间盘、核心肌群及耻骨松弛素等因素的变化.虽然对于该病的治疗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包括产科护理、经皮神经电刺激、脊柱手法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等,但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佳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妊娠期间下腰痛的治疗,更是受到了许多限制.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PLBP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期望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作者:宋成宪;王润妹;李太良;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3月,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同一组医师应用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9~ 52岁,平均32.5岁.所有患者无周围血管疾病,所有撕脱皮肤均为逆行撕脱,无明显挫伤或仅有轻度挫伤,撕脱皮肤均较完整,有较好的软组织床或虽伴有肌肉断裂但经修复后软组织床良好,所对应的皮下组织无大面积的骨和肌腱外露,皮瓣撕脱面积为:(4cm×5 cm) ~(15 cm×18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调整负压,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的颜色、管型、气味,保持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持续负压吸引通畅、有效,术后1周打开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记录皮瓣的颜色、质地、弹性、感觉情况,评估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 ~ 20个月,2例失访.3例皮瓣远端局部发黑经换药后愈合.成活皮瓣近端及中部色泽、质地、弹性、感觉等与正常皮肤无异,远端皮瓣色泽暗,质薄,弹性差,皮肤感觉迟钝或无感觉.结论 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学习曲线短,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衡;官建中;周建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对比增强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3 D-CE-TOF-SPGR)序列对恩施地区无三叉神经痛土家族人群受检者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无三叉神经痛的恩施土家族体检者50例行增强轴位3 D-TOF-SPGR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了解双侧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并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所有受检者50例100侧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显示清楚,根据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距离的远近分成分离、接触、压迫三种情况,分离74侧(74%)、接触24侧(24%),压迫2侧(2%);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无三叉神经痛者研究结果(分离77侧,占77%,接触23侧,占23%)进行比较,经x2检验,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33,P=0.6218).结论 3D-CE-TOF-SPGR序列可用于显示、研究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的关系,非少数民族人群与恩施土家族人群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邻近微血管接触及压迫率无差异,此结果可为恩施少数民族群体三叉神经痛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胡兴荣;邱妮妮;向海波;陈华东;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杭州市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256例COPD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肺汤.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积分、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候状积分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MA、HAM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M、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IgM、IgG、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 (P <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补肺汤可有效降低COPD伴抑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素珍;王世强;胡丹丹;黄立搜;杨凯;张弘;楼黎明;黄慧贤;徐一凯;章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特点,对导致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预测各种相关因素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整体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ITP患儿,对纳入诊断标准的1 1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患儿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常规检查的血小板数值,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出院时的治愈效果进行分组,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x2值和P值.结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1 150例,男性为712例,治愈数为38例,女性为438例,治愈数为16例,单因素分析性别与治愈数的关系,x2=1.719,P>0.05.根据年龄分组为<1岁,1~7岁和>7岁,与治愈数的单因素分析x2=2.970,P >0.05.初诊时检查的血小板数值、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与否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的x2值分别为31.826、4.087、21,12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依次为血小板初始值、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P值分别为0.000、0.042、0.049.结论 血小板初始数值、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意义,血小板初始值可作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必要时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干预治疗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这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开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作者:陈陶;李帆帆;章赵华;柳洁;阮积晨;舒旷怡;蒋伟燕;李姗姗;江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d和7d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和骨折至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患者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术后DVT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出现下肢DVT 21例(35.0%).其中9例(15.0%)为术前血栓,12例(20.0%)为术后血栓.86.7%的DVT发生于骨折侧.转子间骨折发生术后DVT的风险是股骨颈骨折的5.977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77,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患肢DVT发生率高于健侧;转子间骨折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前即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因此入院后应尽早行CDF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DVT.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诊断模型(LIF-5、APRI及FIB-4)对丙氨酸转移酶(ALT) <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治疗指征(≥G2或≥S2)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1 135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G2和<S2组、≥G2或≥S2组,构建诊断模型LIF-5,评估LIF-5与APRI、FIB-4对治疗指征的判断价值.结果 ≥G2或≥S2组患者占44.49%;该组男性和HBeAg阴性的构成、年龄、ALT、AST、APRI及FIB-4的平均值均高于<G2和<S2组,白蛋白/球蛋白(A/G)、白细胞、血小板(PLT)的平均值均低于<G2和<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模型LIF-5=0.725+0.005×年龄+0.003×ALT+0.004×AST-0.201×(A/G)-0.002×PLT(109/L).LIF-5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APRI和FIB-4,且判断价值优于APRI和FIB-4.LIF-5、APRI和FIB-4判断治疗指征的截断值分别为0.46、0.53和1.22.当LIF-5≤0.30时,敏感度96.8%、阴性预测值91.8%;当LIF-5> 0.75时,特异度97.3%、阳性预测值87.1%.结论 有较高比例的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存在明显肝脏疾病进展,诊断模型LIF-5对治疗指征的判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蒋素文;胡爱荣;颜华东;金珊珊;胡耀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失调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的排卵功能失调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2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13.8 ±0.4) mm、(13.7±0.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3 ±1.1)mm和(8.5±1.4)mm,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失调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芬;江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杭州某三级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3月,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1 343位在职医护人员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对有手术指征者进行细针穿刺及手术治疗,并送病检.结果 1343例受检者中有628例检出甲状腺结节,总体检出率为46.8%.其中女性505例,检出率为49.6%,男性123例,检出率为37.8%,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9,P<0.001).女性在21 ~50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男性:x2趋势=24.78,P< 0.001;女性:x2趋势=30.16,P<0.001).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位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4,P<0.05).单发结节及小结节比例明显增高.检出6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疑似甲状腺癌16例,其中8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送组织病检证实.结论 甲状腺结节总体人群检出率高,杭州某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6.8%,以小结节及单发结节为主,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该院健康体检中应普及甲状腺超声检查.
作者:刘乔勇;苏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高压氧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重型颅脑损伤致颅内出血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检测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代谢状态指标水平,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2组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CBF、CB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P、M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CBF、CBV、TTP、MTT水平较术后l周时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5d时TNF-α、IL-2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5d时RBP、TRE、PA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CEO2、SVO2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5d时RBP、TRE、PA、CEO2、SV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预后良好率(42.7%)明显优于对照组(14.3%,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炎症、改善代谢状态,提高预后.
作者:万玉麟;徐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2例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脏功能相关参数如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输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中切黏度(M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进行检测,并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2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CO、CI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CO、CI、LVEDD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V、LBV、MBV、PV、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HBV、LBV、MBV、PV、FIB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内皮素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ET-1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 (P <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以改善患者血脂、心脏功能、血液流变学,且效果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作者:宋伟;林祖近;蔡海鹏;徐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健康中国2030”已经形成国策,国家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重点.鉴此,高校要进行健康产业理论和实践研究,本研究就是初步建立评价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方法 结合大量相关文献,从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构成要素入手,借鉴其他产业评价指标,通过13位专家采用Delphi法初步建立了评价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含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入选专家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程度和积极程度较高,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好,形成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健康产业的评价工具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健康中国2030”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作者:鲍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初诊结核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新疆奎屯市和徐州市鼓楼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确诊管理的肺结核病患者和匹配的对照者,采用自行设定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SF-36生命质量(QOL)测量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354例肺结核病患者,年龄18~81岁,平均(45.21±18.71)岁,其中男性207例(58.47%),女性147例(41.53%);共调查对照组708例,年龄18 ~82岁,平均(45.26±18.56)岁,其中男性414例(58.05%),女性294例(41.53%);QOL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显示:病例组为51.35(42.85,63.31)分,对照组为86.60(79.80,89.75)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3,P<0.05);分维度分析:病例组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病例组生命质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差为危险性因素,长期锻炼及有医疗保障为保护性因素(P<0.05);其中居住环境阴暗潮湿、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差均为影响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生命质量较低,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痨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心理疾患和睡眠质量进行筛查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马春燕;石春雷;韩勤;沈玲玲;桑兴旺;房桂华;刘海英;娄培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反应的失控引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花费高.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有益的治疗策略,但临床的结局并不是十分好,脓毒症的总体病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而脓毒症引起的脏器损伤,尤其是损伤脑部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中日显突出.脓毒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视觉空间能力等的下降和执行困难,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医疗和患者看护的成本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重视脓毒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综述了脓毒症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从流行病学、危害、发病机制和救治现状来讨论这一问题,以便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二飞;李楠;赵晓英;闫晋琪;涂可;李项瑞;阴弯弯;闫汝虎;侯立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在斜型内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共收治内踝骨折患者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0 ~ 67岁,平均(42.6±6.3)岁.致伤原因:扭伤23例,运动伤16例,交通伤5例.合并伤:双踝骨折7例,三踝骨折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 h~3 d;按照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A组18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B组26例,采用无头空心螺钉固定;通过门诊随访及X线片评定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结果 44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3.9±0.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 16周,平均(12.4±0.9)周,无伤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组评分平均为(92.8±5.6)分,B组评分平均为(93.0±4.7)分,较术前2组功能均显著提高,但2组间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斜型内踝骨折,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断端加压及较好的临床结果,但无头空心螺钉具有费用低、可经皮复位骨折、软组织剥离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陈晓;曹烈虎;翁蔚宗;周启荣;纪方;苏佳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收治的1 4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与同期通州区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风力、降水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及发病部位的影响.结果 风力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x2=13.43,P=0.003 8),并主要增加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广泛前壁及下壁心梗的发生率.低气温(x2=8.08,P=0.044 4)、昼夜温差(x2 =11.14,P=0.011)及风力(x2=7.88,P=0.048 6)显著影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广泛前壁心梗的发生与大风天气相关(x2=13.52,P=0.003 6).风力(x2=11.88,P=0.007 8)及昼夜温差(x2=8.17,P=0.042 7)与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气温、风向风力等气象因素对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心梗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及降水对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柳子静;郭金成;张海滨;郝明辉;张利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完成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统一结业考试,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采用重庆医科大学试卷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考试的效度由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培训中心的管理老师以及社区带教师资组成的专家组共同评价;将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双侧α =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2012-2015年“理论考试”“基本技能”“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四项的中位成绩在60.0~82.5分之间,各项考试成绩的四分位间距分别为“55.2 ~ 66.7”“64.3 ~77.2”“61.5~ 82.5”“69.0~ 87.0”分;“全科接诊”的中位成绩为65.0~ 76.0分之间,四分位间距为60.0 ~80.0分;次年比前一年的考试成绩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考试结果显示,培训后的全科学员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基本合格,但在全科接诊综合能力方面总体水平偏低,沟通交流技巧欠缺,对基层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与预防保健等方面的能力与理想状态有差距;全科学员能力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建议将来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强化全科接诊能力的“实战”训练,并尝试SP模拟教学及分层个体化的新型培养模式.
作者:李珞畅;陈鸿雁;何英;周永芬;邓辉胜;罗天友;黄莹;卢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乳腺癌患者术后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但其免疫学机制不清,本文旨在探讨新辅助TAC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鄞州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CEF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TAC方案,1个疗程/3周,共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 (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表达.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 (39/45),高于对照组的68.89% (31/45),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D3、CD4、CD8、NK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D3、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TNF-α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和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Ki-67阳性率为53.33%(24/45)、57.78%(26/45),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8.89%(40/45)、84.44%(38/45),x2=0.997、0.402,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0,P=0.67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8%(17/45)低于对照组为60.00%(27/45),x2=4.447,P=0.035.结论 新辅助化疗TAC方案可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Ki-67阳性表达,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辉;江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麻醉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37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9例)和对照组(168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静脉注射,以0.4 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2组均以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与维持.于诱导前、术毕、苏醒时3个时间点记录患者MAP、HR、SpO2、Ramsay镇静评分、RR、OAA/S镇静评分,比较2组唤醒期应答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毕、苏醒时,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毕OAA/S镇静评分小于对照组,苏醒时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唤醒期应答满意148例(87.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1例(72.02%,P=0.0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7例(4.14%),低于对照组的11例(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6).结论 对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发挥镇静效果,唤醒期应答能力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蔚蓝;黄晓霞;乐新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非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PCI组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非PCI组,收集2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CI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不影响住院期间院内死亡情况(P>0.05);1年内,PCI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P >0.05);PCI治疗与1年内全因死亡呈负相关(P<0.0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全因死亡(P>0.05).结论 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1年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年内全因死亡率低,PCI治疗是1年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董扬;张芬;王文标;陶萍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