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林祖近;蔡海鹏;徐玉顺
目的 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间点颅内压的变化及颅内血清中的S100B及IL-6的水平,分析研究血清S100B、IL-6水平与颅内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连续性的监测,并于入院后的6、12、24、48和72 h分别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S100B蛋白及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清IL-6及S100B水平,并对IL-6及S100B水平变化与颅内压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S100B水平在受伤后逐渐升高,24h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下降;而患者的IL-6和颅内压水平在受伤后逐渐升高,患者血清IL-6及S-100B水平与颅内压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r =1.933、r=4.859,P<0.05).但是S100B的峰值出现的比颅内压早,而IL-6的变化趋势与颅内压的变化趋势相符.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力变化与血清中的S100B和IL-6水平呈正比,因此,S100B和IL-6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损伤程度,为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周海航;张李涛;沈建国;褚正民;褚闻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生物治疗方法.本文从自杀基因、基因沉默、抑癌基因、免疫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基因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包括HSV-tkGCV系统、H19 RNA、hTERT等,HSV-tkGCV系统是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研究多的一种,TK基因是药敏基因,肿瘤细胞转染该基因后,对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或无环鸟苷(ACV)变得敏感而能被杀死.RNA干扰是基因沉默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沉默肿瘤相关基因IDO2、DUSP6、IGF1R、ORAOV1等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癌基因激活或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生长,p53和PTEN是两个有意义的抑癌基因,重组腺病毒p53和PTEN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免疫基因治疗是将细胞因子或共刺激分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体细胞内,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TIL、CTL、LAK、NK等,可供选择的目的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趋化因子等.抑制血管生成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和侵袭,VEGF-Trap、PEDF、ES通过腺病毒导入肿瘤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在特异性、安全性和靶向性方面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许坚吉;王爽;寇卜心;陈德喜;刘晓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杭州某三级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3月,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1 343位在职医护人员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对有手术指征者进行细针穿刺及手术治疗,并送病检.结果 1343例受检者中有628例检出甲状腺结节,总体检出率为46.8%.其中女性505例,检出率为49.6%,男性123例,检出率为37.8%,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9,P<0.001).女性在21 ~50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男性:x2趋势=24.78,P< 0.001;女性:x2趋势=30.16,P<0.001).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位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4,P<0.05).单发结节及小结节比例明显增高.检出6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疑似甲状腺癌16例,其中8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送组织病检证实.结论 甲状腺结节总体人群检出率高,杭州某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6.8%,以小结节及单发结节为主,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该院健康体检中应普及甲状腺超声检查.
作者:刘乔勇;苏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超低位及低位直肠癌占较大比例,其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um excision,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仍需探讨.方法 收集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9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6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开腹组50例患者,行开腹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肛门功能满意度、KIRWAN分级、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发生率和排便困难发生率.结果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52.4 ±38.2) min、出血量(45.2 ±21.8)ml、住院时间(9.7±1.2)d、肛门排气时间(2.1±0.8)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均明显更小,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12.3±0.7)明显多于开腹组(11.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肛门功能满意度、KIRWAN分级、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发生率及排便困难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TME联合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且与开腹术后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方复;卢国春;毛华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手术切除联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针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疗效及治疗后生质存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56例(64侧)患者行手术切除耳垂瘢痕疙瘩,缝合后即向创面内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20 ~ 40mg,随后每2周注射1次,共5次,拆线后局部用磁铁片加压治疗,每天8h并保持6个月,随访12~ 36个月,随访结束后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 4例失访,随访52例(59侧)中有5例(6侧)复发,复发率为10.2%,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9±9)个月.治疗后瘙痒、疼痛显著减轻,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和瘙痒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GBI总分为29.98 ± 16.97,复发组GBI总分为18.13±11.13,未复发组GBI总分32.14±17.04,较复发组显著提高(P<0.05);复发组瘢痕疙瘩体积为(5.53±4.88)cm3,未复发组为(5.32±3.87)cm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家族史组复发率为15.0%,无家族史组为1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意率为90.4%,满意度评分为(3.54±0.73)分,未复发组满意度评分(3.66±0.57)较复发组(2.88±1.13)高(P<0.05);磁片佩戴的舒适性评分为3.62±0.53,未复发组评分(3.70±0.46)较复发组(3.13±0.83)高(P<0.05).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安全有效,可以显著减少耳垂瘢痕疙瘩复发率,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谊;张璃;林孝华;李智铭;张启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完成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统一结业考试,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采用重庆医科大学试卷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考试的效度由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培训中心的管理老师以及社区带教师资组成的专家组共同评价;将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双侧α =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2012-2015年“理论考试”“基本技能”“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四项的中位成绩在60.0~82.5分之间,各项考试成绩的四分位间距分别为“55.2 ~ 66.7”“64.3 ~77.2”“61.5~ 82.5”“69.0~ 87.0”分;“全科接诊”的中位成绩为65.0~ 76.0分之间,四分位间距为60.0 ~80.0分;次年比前一年的考试成绩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考试结果显示,培训后的全科学员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基本合格,但在全科接诊综合能力方面总体水平偏低,沟通交流技巧欠缺,对基层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与预防保健等方面的能力与理想状态有差距;全科学员能力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建议将来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强化全科接诊能力的“实战”训练,并尝试SP模拟教学及分层个体化的新型培养模式.
作者:李珞畅;陈鸿雁;何英;周永芬;邓辉胜;罗天友;黄莹;卢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MCAS)与轻度认知功能损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行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的住院或门诊高血压病患者210例,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simple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作为认知功能评价指标.结果 ①21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28例患者合并MCI,182例患者不合并MCI,合并MCAS患者36例,MCAS患者中有MCI者9例,患病率25.0%;非MCAS患者中MCI者27例,患病率10.9%,2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CI组患者与非MCI组患者在年龄、收缩压、吸烟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狭窄、收缩压、年龄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收缩压、年龄增长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筛查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尽早干预,或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余科;祁风;刘祖佑;徐松虎;莫绮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进行分期,并达成共识,意见不一致时请上级医师评估,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观察术前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MRI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包括Ⅰa期43例,Ⅰb期19例,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3例;MRI诊断Ⅰ a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97.1%;MRI诊断Ⅰb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93.2%;MRI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7.1%;MRI诊断Ⅲ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8.6%;MRI诊断Ⅳ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8.7%..MRI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的Kappa=0.815.结论 子宫内膜癌MRI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强,可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罗志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2例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脏功能相关参数如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输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中切黏度(M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进行检测,并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2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CO、CI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CO、CI、LVEDD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V、LBV、MBV、PV、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HBV、LBV、MBV、PV、FIB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内皮素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ET-1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 (P <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以改善患者血脂、心脏功能、血液流变学,且效果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作者:宋伟;林祖近;蔡海鹏;徐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空肠憩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类以空肠及其系膜扭转为特点的临床急腹症.空肠憩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较难发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肠扭转,进而致肠梗阻并产生严重后果.我院收治1例空肠多发憩室并肠扭转,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旨在增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姜海涛;陈云杰;颜华东;王天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麻醉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37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9例)和对照组(168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静脉注射,以0.4 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2组均以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与维持.于诱导前、术毕、苏醒时3个时间点记录患者MAP、HR、SpO2、Ramsay镇静评分、RR、OAA/S镇静评分,比较2组唤醒期应答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毕、苏醒时,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毕OAA/S镇静评分小于对照组,苏醒时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唤醒期应答满意148例(87.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1例(72.02%,P=0.0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7例(4.14%),低于对照组的11例(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6).结论 对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发挥镇静效果,唤醒期应答能力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蔚蓝;黄晓霞;乐新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收治的1 4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与同期通州区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风力、降水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及发病部位的影响.结果 风力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x2=13.43,P=0.003 8),并主要增加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广泛前壁及下壁心梗的发生率.低气温(x2=8.08,P=0.044 4)、昼夜温差(x2 =11.14,P=0.011)及风力(x2=7.88,P=0.048 6)显著影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广泛前壁心梗的发生与大风天气相关(x2=13.52,P=0.003 6).风力(x2=11.88,P=0.007 8)及昼夜温差(x2=8.17,P=0.042 7)与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气温、风向风力等气象因素对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心梗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及降水对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柳子静;郭金成;张海滨;郝明辉;张利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氧化应激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对凋亡相关蛋白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PEG-SOD组,每组28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MPEG-SOD组建模前腹腔注射MPEG-SOD;术后12 h、1d、3d、7d不同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取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κB(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TUNEL测定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NDS评分、SOD活性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c-myc蛋白、NF-κB p65、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术后3d达峰值,与模型组同时点比较,MPEG-SOD组NDS评分、SOD活性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c-myc蛋白、NF-κB p65、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c-myc蛋白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模型组r=0.83,MPEG-SOD组r=0.91,P<0.05).结论 脑出血后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启动凋亡相关基因c-myc有关.
作者:汪立松;章永强;冯忠;应小卫;王希佳;霍鑫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脑外伤行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配对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采用标准化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脑外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自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LOTCA及MMSE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各项评分均上升,观察组LOTCA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67%(Z=-2.836,P<0.0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针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恢复,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提高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燕;杨健;寿棘;毛芝芳;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肾癌患者92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出院后均实施常规延续护理,包括与社区转介、随访、术后4~5周进行复查CT/MRI、门诊复诊、专题讲座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团队工作模式的延续护理,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组、同伴志愿组等6个小组协同护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定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生存质量,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评分分别为41.22±3.87、71.17±3.8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SAS/SDS的评分分别是27.78±3.67、28.28±4.73;58.48±4.39、56.28±4.73,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工作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后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佳;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及癌症.临床上糖尿病分为1型、2型、其他类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以1型和2型糖尿病较为多见,且与眼科关系为密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其在临床呈慢性进行性过程,病程发展主要与患病时限及病情控制情况有关.本病可防、可治,早期控制好血糖及全身情况,定期行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
作者:周剑;杨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在斜型内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共收治内踝骨折患者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0 ~ 67岁,平均(42.6±6.3)岁.致伤原因:扭伤23例,运动伤16例,交通伤5例.合并伤:双踝骨折7例,三踝骨折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 h~3 d;按照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A组18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B组26例,采用无头空心螺钉固定;通过门诊随访及X线片评定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结果 44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3.9±0.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 16周,平均(12.4±0.9)周,无伤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组评分平均为(92.8±5.6)分,B组评分平均为(93.0±4.7)分,较术前2组功能均显著提高,但2组间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斜型内踝骨折,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断端加压及较好的临床结果,但无头空心螺钉具有费用低、可经皮复位骨折、软组织剥离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陈晓;曹烈虎;翁蔚宗;周启荣;纪方;苏佳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生命的本质是结构和能量的相互作用,然而,现代医学对于疾病中的能量代谢缺陷依然知之甚少.而能量主要的产生部位是在线粒体,其通过氧化呼吸链产生可供人直接利用的能量——ATP,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活性氧.从基因角度讲,每个细胞中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DNA拷贝,并且这些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质组成了氧化呼吸链的一部分,是能量产生的必需基因.线粒体功能缺陷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不同组织由于对能量需求的不同其所含线粒体的数量也不同.而当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不能够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就会发生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耳聋等.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已有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与线粒体有关.因此,本文将主要从线粒体结构、功能、能量代谢、线粒体基因变异、线粒体单倍群等方面的改变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范润萍;徐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初诊结核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新疆奎屯市和徐州市鼓楼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确诊管理的肺结核病患者和匹配的对照者,采用自行设定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SF-36生命质量(QOL)测量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354例肺结核病患者,年龄18~81岁,平均(45.21±18.71)岁,其中男性207例(58.47%),女性147例(41.53%);共调查对照组708例,年龄18 ~82岁,平均(45.26±18.56)岁,其中男性414例(58.05%),女性294例(41.53%);QOL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显示:病例组为51.35(42.85,63.31)分,对照组为86.60(79.80,89.75)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3,P<0.05);分维度分析:病例组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病例组生命质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差为危险性因素,长期锻炼及有医疗保障为保护性因素(P<0.05);其中居住环境阴暗潮湿、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差均为影响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生命质量较低,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痨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心理疾患和睡眠质量进行筛查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马春燕;石春雷;韩勤;沈玲玲;桑兴旺;房桂华;刘海英;娄培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选择适当的支具佩戴对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9人,研究组佩戴适当的支具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电刺激疗法,9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整理Risser征级别和Cobb角对矫正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和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差异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11.11%)和3例(33.33%)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ser征级越低,初诊矫正率、侧凸进展率越高,顶锥旋转矫正率并未表现出规律,不同Risser征级下初诊矫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凸进展率和顶锥旋转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功能/活动度、疼痛、精神健康和治疗满意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合适的支具可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侧凸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曹斌豪;王敏;叶湛;陈建军;王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