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临证经验

陶方泽;崔云;周小敏;郑军状;张帆;孙彦;殷一红;任国庆;方跃坤;徐文丽

关键词:附睾炎, 崔云, 辨治思路, 理法方药, 名老中医, 学术经验, 用药特色
摘要:目的 介绍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采集与分析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的临床病例,结合历代名家相关论述,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崔云教授诊治附睾炎临证经验,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 崔云教授认为附睾炎的发生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外肾,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脾为要.病性在急性期一般属实热或湿热证,慢性期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脾虚失运、肾子失养是病理基础,肝郁、浊毒是主要致病因素,而湿热下注于肝肾、败精浊毒壅阻肾子是其病理关键,久病多伤阴致瘀.提出补虚健脾是根本、疏肝理气佐其治、清毒化浊贯始终、养阴化瘀莫放松的治疗方法,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法于仙方活命饮,形成本病的有效验方,临证宜明辨虚实寒热、主次轻重,分期论治,选方用药而当有侧重,并配合外治法.崇尚“中和”思想在医学中的运用,遣方用药从“和”立法,临证用药以轻灵平淡为要,药性宜醇,意在顺应脾胃特性;苦辛配伍,寒温并用;气血同调,润燥兼施;还当谨守病机治以通精化浊兼以解毒消痈.结论 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学术经验深刻独到,疗效卓著,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商品名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为新模式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23例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的第1、3、5、7周接受恩度(每天7.5 mg/m2)持续泵注5d;第2周开始接受6~7周的三维适形或适形调强放疗60~66 Gy/30 ~33Fr;放疗同期依托泊苷50 mg/m2 d1~5,d29~33,加顺铂50 mg/m2 d1、8、29、36.根据CTCAE 3.0评估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期间做好放化疗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2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价.放疗剂量<60、60~66 Gy分别为3、20例.主要不良反应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4例(60.9%),Ⅲ、Ⅳ级贫血4例(17.4%),Ⅲ、Ⅳ级血小板减少8例(34.8%).Ⅲ级恶心/呕吐2例(8.7%),Ⅰ级放射性肺炎1例(4.3%),Ⅲ级放射性食管炎1例(4.3%),低血压6例(26.1%),心律失常1例(4.3%),无出血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恩度泵注给药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联合同期放化疗不可切除Ⅲ期NSCLC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做好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佳琴;邵秋月;叶英俊;王谨;马红莲;徐裕金;胡晓;陈明;谢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共20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6周的随访.超声乳化组患者10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小切口组患者100例,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期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6周2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小切口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与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时期,2组患者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期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但两者对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术前详细的检查,术中精细、熟练的操作以及术后精心的观察治疗,是减少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关键.

    作者:李宁;王剑锋;卜京丽;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提高先兆早产的诊断率,降低早产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定期产检的孕周28~ 36+6周的53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reasy高危因素评分.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Cressy高危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诊断价值及保胎成功率,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孕周先兆早产和未先兆早产的Creasy高危因素评分,计算不同Creasy高危因素评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532例孕妇改良Creasy早产因素评分以9~12分所占比重高,占34.40% (183/532),共有127例发生先兆早产,发生率为23.87% (127/532).Creasy早产因素评分值为12分时敏感度[88.97% (113/127)]和特异度[83.95%(340/405)]相加之和大,此时准确度[85.15% (453/532)]和阳性预测值[63.48% (113/178)]也高,故而将≥12分作为预测先兆早产的临界值.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2分的保胎成功率为85.71% (12/14),明显高于≥12分孕妇的76.11% (86/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内28~29+6(15.24±3.22 vs.7.25±1.84,t=26.633,P<0.001)、30 ~31 +6(16.11±3.51vs.8.41±1.88,t =23.680,P <0.001)、32~33+6(17.21±3.38 vs.8.68±1.96,t =27.050,P <0.001)和34~36+6周(13.58±3.06 vs.6.35±1.62,t=25.529,P<0.001)的先兆早产的改良Creasy早产因素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未先兆早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easy早产因素评分值12分可作为预测先兆早产的临界分值.Creasy早产因素评分越高,先兆早产发生率越高,保胎成功率越低.

    作者:刘玮;郎虓;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疾病康复指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均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检查、用药指导、合理饮食等;观察组49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工作、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疼痛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组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术后并发症采用x2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arris评分为(86.81±10.62)分,高于对照组[(72.32 ±7.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501,P<0.05).结论 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开展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葛君;杨克侠;官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术前放化疗合并腔镜手术近期疗效敏感的食管癌患者不同预后结局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合并腔镜手术近期疗效敏感的食管癌患者不同预后结局的原因.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 1年6月-2014年6月术前放化疗合并腔镜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1例.本组患者治疗前分期为ⅡB~ⅢA期,术前化疗采取NP方案静脉注射(长春瑞滨针25 mg/m2,d1、8、22、29及顺铂针25 mg/m2,d1~4、22~25),同期采用40 Gy/20 F常规分割放疗.放化疗后约7周施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21例患者均为近期疗效敏感:原发灶病理缓解、腔镜手术实施顺利、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并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将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治疗前临床分期、术前放化疗方案完成情况、术前放化疗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区域及数目、阳性淋巴结病理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1例随访时间16~ 60个月,平均(44.6±12.6)个月,3、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85.21%、73.8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是影响本组患者不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术前放化疗并腔镜手术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尤其是对于近期疗效敏感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好,但因为肿瘤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加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众多因素可能造成预后结局不同.

    作者:孔敏;陈保富;王春国;马德华;叶敏华;周超;王教辰;叶中瑞;朱成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接产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接产技术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产科提高分娩质量和护理服务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将2015年1-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建卡产检、分娩的460例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技术分娩;观察组孕28周起接受拉玛泽呼吸法学习且坚持每天练习直到临产并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分娩;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初产妇负性情绪状况,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前12 h内SAS评分[(33.20±9.53)分]及SDS评分[(31.15±6.44)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64.38±5.50)分]及SDS评分[(61.89±5.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6、56.79;均P<0.001);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12.17%,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25.65% (59/230),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为2.61%,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9.13% (90/230),观察组会阴完整及Ⅱ度裂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x2=14.01、9.54;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5.12±46.12)rnl]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48.20±50.2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例(1.74%),低于对照组的19例(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P<0.05).结论 采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能改善初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会阴损伤,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张一梅;雷霞;张乐燕;江忠仙;肖洪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6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h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均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cTnI、CK-MB升高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者2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17%,心肌梗死0例,死亡0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者10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20.83%,心肌梗死者5例,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0.42%,死亡0例.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应用于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可明显降低cTnI、CK-MB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品晓;张云霞;孙腾飞;乔建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IL-8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拟行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麻醉,研究组81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2组间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IL-8、TL-10、IL-6、CRP 、TNF-α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组IL-8、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寒战、躁动、呛咳、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血清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镇痛效果好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王钱荣;徐恒艺;何唤钟;高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组织中Thr157磷酸化p27ki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第157位苏氨酸磷酸化p27kip1(P-p27Thr15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1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以及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并收集8对新鲜乳腺癌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用于蛋白提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Thr15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P-p27Thr15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本组乳腺癌组织中P-p27Thr157阳性表达率为87.4% (97/111),高表达者64例(57.7%),低表达者47例(42.3%),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9% (11/111),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Thr157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有关(均P<0.01);P-p27Thr157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Thr157与增殖指标Ki-67表达呈正相关(r=0.528,P<0.05),与p27表达呈负相关(r=-0.458,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p27Thr157异常磷酸化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Thr157磷酸化p27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志琴;吕青山;邬万新;王振;袁琳娜;陆丽慧;温晓伟;姚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多形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与转归,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SJS和TE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针(A组),39例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组);对其一般资料、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与转归进行总结.结果 58例患者有明确病因,其中57例为药物所致,占98.3%;致敏药物以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为主,分别占34.5%、24.1%.SJS和TEN患者的常见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电解质紊乱、白细胞、肝酶、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均在30%以上,也有部分伴有血糖升高者,发生率为20.5%;总病原菌检出率91.8%,其中皮肤病原菌检出率高,占83.6%,菌种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1.6%.A、B两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近2年引起SJS和TEN的常见药物为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针或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透析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叶瑜剑;祝逸平;许爱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手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术后很多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自主集合形成小的活动团体,现场管理方式轻松愉快,团体成员会自发主动地参与现场管理活动,能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探讨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5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140例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干预,2组护理观察周期为2周.结果 研究发现护理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为92.9%,对比分析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为(87.24±13.98)h和(80.01±15.90)h,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98±18.13)h和(92.76±11.9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的血清胃动素含量分别为(173.87±12.76) pg/ml和(137.39±13.11)pg/ml,都明显高于护理前的(95.33±10.39)pg/ml和(95.10±11.3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能促进胃动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总体康复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3B基因(DNMT3B)多态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疾病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关联.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2009年11月-2013年1月就诊于三所综合医院妇科门诊及一所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的4 684例围绝经期妇女中,抽取403例完成一般资料的收集;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和DSM-Ⅳ-TR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手册-病人版(DCID-I/P)进行抑郁障碍的筛查和诊断,人组65例抑郁症患者及匹配的122例健康对照者;共收集398例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DNMT3B基因的2个标签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tag SNP,单核苷酸分别为rs6141813与rs2424908)进行检测分型;采用BDI评定抑郁表型的数量性状;运用SNPStats及SHEsis软件分析DNMT3B基因与抑郁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关联.结果 2组间2个tag SNP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多态位点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98,r2=0.62),组成的TC单体型与BDI得分正相关(Add值=2.45,95% CI=0.14 ~4.75,P=0.04).结论 DNA甲基化转移酶3B基因可能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疾病表型的质量性状关联不大,但可能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数量性状相关,可能是抑郁症易感的微效基因.

    作者:亢俊俊;仇剑崟;陶晶;张岚;毛洪京;唐光政;尹岩;余正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国新医改下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现况与思考

    目的 为推进全科医生的合理流动,促进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实施,提出完善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工作的建议和对策.方法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全科医生执业制度,并运用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法,对我国新医改下实施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探讨,然后针对性的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国外大部分全科医生都可以进行自由执业,并且可以进行多点执业.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的雇佣关系是以自雇为主,我国全科医生多为事业单位雇员.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可促进全科医生的合理流动,能充分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并有利于提升基层医院的发展和管理能力;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劣势主要是人力匮乏难支撑,医疗风险无保障和配套制度不完善.通过分析,在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回避威胁的基础上对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发展提出应对策略.结论 通过SWOT分析法的科学分析,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优势劣势并存,建立促进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改革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消除医疗体制内的各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从而有效的调动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优势力量,抓住机遇,使新医改下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取得显著成果.

    作者:赵睿;刘峰;朱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氢气在神经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氢气以往被视为惰性气体,只应用于潜水医学,并未受到其他医学学科重视.自从2007年,日本学者发现氢气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改善大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自此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此后,各国科学家积极开展各种实验以研究氢气的效应.目前,氢气被证实的效应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有数十种疾病模型和人类疾病用氢气治疗有效,但其治疗疾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神经损伤是一种既有药物较难治愈且起效缓慢的疾病,其损伤机制包括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等,目前临床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越来越多的实验人员将目光转移到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建立了各类中枢神经损伤或者外周神经损伤模型,用于探讨氢气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前,氢气或氢水治疗已应用于多种神经损伤模型,并被证实有保护效应,其中包括大脑的外伤性脑损伤、缺血缺氧损伤、出血后损伤和脊髓的打击伤、钳夹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神经缺损损伤、视神经损伤以及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本文就氢气在神经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哲;叶斌;马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疆哈萨克族单纯高血压病患者钾通道和CaN/NFAT信号通路的变化

    目的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从淋巴细胞钾通道水平初步揭示高血压可能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但具体机制不清.故本研究通过研究新疆哈萨克族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aN/NFAT信号通路发生的变化,拟揭示钾通道参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首诊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单纯高血压病未使用药物降压治疗的新疆哈萨克族患者.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技术检测hsCRP,根据hsCRP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高hsCRP高血压组、低hsCRP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每组各50例.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定量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vl.3、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CaN、NFAT活性.结果 高hsCRP高血压组和低hsCRP高血压组Kvl.3、TNF-α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其CaN/NFAT活性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hsCRP高血压组Kvl.3、TNF-α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其CaN/NFAT活性表达水平高于低hsCRP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单纯高血压病患者CaN/NFAT信号通路活性增加,钾通道可能通过CaN/NFAT信号通路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凌鹏;陈彦宇;张源明;梁平;罗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规范维护率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高PICC规范维护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金华市4家市级医院120例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置管后均建立PICC维护记录,治疗间歇期携带、完善维护记录,统一问卷调查了解维护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患者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率和不规范事项,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PICC规范维护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较低,规范维护率52.50% (63/120),不规范维护包括PICC个案不完善(7.50%)、自我观察和专业检查缺失(15.83%)、敷贴和封管固管方式不正确(10.00%)、PICC定期维护和消毒不及时(25.83%)、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非正常拔管(18.33%),单因素分析,年龄、合并T2DM、置管时间、体温、D-二聚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467,95% CI:1.755~6.453)、是否合并T2DM(OR=5.225,95% CI:2.612~10.774)、体温(OR=2.596,95% CI:1.387~5.895)、D-二聚体(OR=7.515,95% CI:2.369~19.454)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率较低,高龄、合并T2DM、发热、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PICC不规范维护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干预提高PICC规范维护率.

    作者:潘恋俊;刘爱霞;张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和峰值充盈率(PFR)之间的差异,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2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并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心功能正常者肺栓塞恶化及死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EDV、ESV明显增大(P<0.05),SV有所下降,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PER、PFR明显减小(P<0.05);研究组CK、CK-MB、LDH、AST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心功能不全者29例,心功能异常者肺栓塞相关恶化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者(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

    作者:孙泉;高枫;黄国庆;于妲;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KOA患者264例,依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将其分为O期组50例,Ⅰ期组75例,Ⅱ期组44例,Ⅲ期组54例,Ⅳ期组41例.测量5组各膝关节角,并探讨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结果 5组胫骨平台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髁干角、股骨下角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与胫骨平台角、股骨髁干角呈负相关(r=-0.578、-0.264,P<0.05),与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下角呈正相关(r=0.733、0.505、0.976、0.416,P<0.05);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胫骨平台角、关节间隙角为临床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β=-3.864、7.430,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期胫骨平台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髁干角、股骨下角间存在相关性,且胫骨平台角、关节间隙角为临床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芦丹;汪亚群;俞杭平;董黎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人选本研究,均符合诊断标准,无明显药物禁忌,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2组血液指标变化、KPS评分疗效、血液学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各液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量表评分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小万;雷金华;李建华;章展;黄辉;涂传发;王友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诊断,确定其具体分型,为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PSVT患者61例,测定食道导联的R-P'E、P'E-R时限,V1导联的R-P’时限,P’波方向,和射频消融术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射频消融术后确定的分型如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S-F)]25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F-S)]1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左侧旁道24例,右侧旁道7例,双旁道1例;房性心动过速(AT)3例.②食道心房调搏发现R-P'E <70 ms的患者均为AVNRT(S-F),R-P'E> 80 ms的患者多为O-AVRT.R-P'E<P'E-R的患者多为AVNRT(S-F)和O-AVRT,R-P'E>P'E-R的患者多为AT.③左侧旁道均为V1导联R-P’>R-P'E,右侧旁道多为V1导联R-P’<R-P'E.④P’在Ⅰ、aVL和V1导联的方向可以对O-AVRT的旁道位置进行大致定位.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可以对PSVT大致分型,对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都提供了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玮;胡司淦;黄宇理;吴婷玉;王本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