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接产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张一梅;雷霞;张乐燕;江忠仙;肖洪鑫

关键词:拉玛泽呼吸法, 无保护会阴接产,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接产技术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产科提高分娩质量和护理服务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将2015年1-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建卡产检、分娩的460例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技术分娩;观察组孕28周起接受拉玛泽呼吸法学习且坚持每天练习直到临产并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分娩;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初产妇负性情绪状况,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前12 h内SAS评分[(33.20±9.53)分]及SDS评分[(31.15±6.44)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64.38±5.50)分]及SDS评分[(61.89±5.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6、56.79;均P<0.001);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12.17%,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25.65% (59/230),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为2.61%,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9.13% (90/230),观察组会阴完整及Ⅱ度裂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x2=14.01、9.54;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5.12±46.12)rnl]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48.20±50.2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例(1.74%),低于对照组的19例(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P<0.05).结论 采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能改善初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会阴损伤,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促进自然分娩.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放化疗合并腔镜手术近期疗效敏感的食管癌患者不同预后结局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合并腔镜手术近期疗效敏感的食管癌患者不同预后结局的原因.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 1年6月-2014年6月术前放化疗合并腔镜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1例.本组患者治疗前分期为ⅡB~ⅢA期,术前化疗采取NP方案静脉注射(长春瑞滨针25 mg/m2,d1、8、22、29及顺铂针25 mg/m2,d1~4、22~25),同期采用40 Gy/20 F常规分割放疗.放化疗后约7周施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21例患者均为近期疗效敏感:原发灶病理缓解、腔镜手术实施顺利、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并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将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治疗前临床分期、术前放化疗方案完成情况、术前放化疗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区域及数目、阳性淋巴结病理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1例随访时间16~ 60个月,平均(44.6±12.6)个月,3、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85.21%、73.8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是影响本组患者不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术前放化疗并腔镜手术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尤其是对于近期疗效敏感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好,但因为肿瘤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加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众多因素可能造成预后结局不同.

    作者:孔敏;陈保富;王春国;马德华;叶敏华;周超;王教辰;叶中瑞;朱成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规范维护率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高PICC规范维护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金华市4家市级医院120例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置管后均建立PICC维护记录,治疗间歇期携带、完善维护记录,统一问卷调查了解维护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患者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率和不规范事项,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PICC规范维护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较低,规范维护率52.50% (63/120),不规范维护包括PICC个案不完善(7.50%)、自我观察和专业检查缺失(15.83%)、敷贴和封管固管方式不正确(10.00%)、PICC定期维护和消毒不及时(25.83%)、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非正常拔管(18.33%),单因素分析,年龄、合并T2DM、置管时间、体温、D-二聚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467,95% CI:1.755~6.453)、是否合并T2DM(OR=5.225,95% CI:2.612~10.774)、体温(OR=2.596,95% CI:1.387~5.895)、D-二聚体(OR=7.515,95% CI:2.369~19.454)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率较低,高龄、合并T2DM、发热、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PICC不规范维护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干预提高PICC规范维护率.

    作者:潘恋俊;刘爱霞;张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手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术后很多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自主集合形成小的活动团体,现场管理方式轻松愉快,团体成员会自发主动地参与现场管理活动,能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探讨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5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140例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干预,2组护理观察周期为2周.结果 研究发现护理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为92.9%,对比分析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为(87.24±13.98)h和(80.01±15.90)h,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98±18.13)h和(92.76±11.9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的血清胃动素含量分别为(173.87±12.76) pg/ml和(137.39±13.11)pg/ml,都明显高于护理前的(95.33±10.39)pg/ml和(95.10±11.3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能促进胃动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总体康复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并分析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沈阳医学院本科及高职护理专业在校学生7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及大五人格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护理专业在校生共情能力总分为(53.46±8.39)分,条目均分为(2.43±0.38)分;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生源地、年级、父亲文化程度护理专业在校生的共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性别、层次、学生干部、独生子女、政治面貌、家庭经济、家庭组合、母亲不同文化程度护理专业在校生的共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格特质平均(136.18±10.06)分,条目均分为(3.10±0.23)分;共情各维度与人格特征各维度多数具有相关性(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人格特征可独立解释共情12.0%的变异.结论 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人格特征是影响共情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放大自身人格特质中的积极力量对护理专业在校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作者:李青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6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h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均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cTnI、CK-MB升高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者2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17%,心肌梗死0例,死亡0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者10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20.83%,心肌梗死者5例,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0.42%,死亡0例.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应用于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可明显降低cTnI、CK-MB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品晓;张云霞;孙腾飞;乔建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疾病康复指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均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检查、用药指导、合理饮食等;观察组49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工作、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疼痛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组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术后并发症采用x2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arris评分为(86.81±10.62)分,高于对照组[(72.32 ±7.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501,P<0.05).结论 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开展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葛君;杨克侠;官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安徽省专科护生社区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大中专护生社区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职业院校社区护理教育改革、指导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职业院校护生社区职业选择调查问卷对1 212名大中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职业选择的正向影响因素中,88.78%的护生认为在社区医院工作能够更好的照顾家庭;79.04%的护生能认识到社区医疗为患者健康所系,并愿意为此奉献社区;78.38%的护生认可社区医院的工作属性.在职业选择的负向影响因素中,仅有9.08%的护生认为个人价值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实现;14.93%的护生认为福利待遇是影响社区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25.34%的护生认为在社区工作能更好完善自身人格建设.其中,相对自由、完善人格、工作属性和职称晋升对不同学历护生社区职业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现价值、福利待遇、照顾家庭、结交朋友、健康所系和社会关系对不同学历护生社区职业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及更有效的正确价值观引导是社区吸引人才的重要方面,让初级医疗单位成为有自身特色的事业单位将有助于吸纳更多优秀的护理院校毕业生社区就业.

    作者:曹健;张秀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商品名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为新模式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23例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的第1、3、5、7周接受恩度(每天7.5 mg/m2)持续泵注5d;第2周开始接受6~7周的三维适形或适形调强放疗60~66 Gy/30 ~33Fr;放疗同期依托泊苷50 mg/m2 d1~5,d29~33,加顺铂50 mg/m2 d1、8、29、36.根据CTCAE 3.0评估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期间做好放化疗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2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价.放疗剂量<60、60~66 Gy分别为3、20例.主要不良反应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4例(60.9%),Ⅲ、Ⅳ级贫血4例(17.4%),Ⅲ、Ⅳ级血小板减少8例(34.8%).Ⅲ级恶心/呕吐2例(8.7%),Ⅰ级放射性肺炎1例(4.3%),Ⅲ级放射性食管炎1例(4.3%),低血压6例(26.1%),心律失常1例(4.3%),无出血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恩度泵注给药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联合同期放化疗不可切除Ⅲ期NSCLC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做好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佳琴;邵秋月;叶英俊;王谨;马红莲;徐裕金;胡晓;陈明;谢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氢气在神经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氢气以往被视为惰性气体,只应用于潜水医学,并未受到其他医学学科重视.自从2007年,日本学者发现氢气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改善大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自此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此后,各国科学家积极开展各种实验以研究氢气的效应.目前,氢气被证实的效应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有数十种疾病模型和人类疾病用氢气治疗有效,但其治疗疾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神经损伤是一种既有药物较难治愈且起效缓慢的疾病,其损伤机制包括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等,目前临床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越来越多的实验人员将目光转移到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建立了各类中枢神经损伤或者外周神经损伤模型,用于探讨氢气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前,氢气或氢水治疗已应用于多种神经损伤模型,并被证实有保护效应,其中包括大脑的外伤性脑损伤、缺血缺氧损伤、出血后损伤和脊髓的打击伤、钳夹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神经缺损损伤、视神经损伤以及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本文就氢气在神经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哲;叶斌;马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M合并OP患者94例,经随机数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水平.经DPX-LBMD双能x线测量仪测定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的骨密度(BM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P、TRAP-5b、BG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对DM合并OP治疗可有效提高骨密度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叶丛丛;姜辉;潘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临证经验

    目的 介绍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采集与分析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的临床病例,结合历代名家相关论述,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崔云教授诊治附睾炎临证经验,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 崔云教授认为附睾炎的发生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外肾,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脾为要.病性在急性期一般属实热或湿热证,慢性期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脾虚失运、肾子失养是病理基础,肝郁、浊毒是主要致病因素,而湿热下注于肝肾、败精浊毒壅阻肾子是其病理关键,久病多伤阴致瘀.提出补虚健脾是根本、疏肝理气佐其治、清毒化浊贯始终、养阴化瘀莫放松的治疗方法,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法于仙方活命饮,形成本病的有效验方,临证宜明辨虚实寒热、主次轻重,分期论治,选方用药而当有侧重,并配合外治法.崇尚“中和”思想在医学中的运用,遣方用药从“和”立法,临证用药以轻灵平淡为要,药性宜醇,意在顺应脾胃特性;苦辛配伍,寒温并用;气血同调,润燥兼施;还当谨守病机治以通精化浊兼以解毒消痈.结论 崔云教授治疗附睾炎学术经验深刻独到,疗效卓著,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作者:陶方泽;崔云;周小敏;郑军状;张帆;孙彦;殷一红;任国庆;方跃坤;徐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IL-8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拟行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麻醉,研究组81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2组间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IL-8、TL-10、IL-6、CRP 、TNF-α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组IL-8、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寒战、躁动、呛咳、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血清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镇痛效果好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王钱荣;徐恒艺;何唤钟;高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TNF-α、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 脓毒症一旦出现心功能障碍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50例入院后24h检查心脏超声,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 40%组和LVEF≤40%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TNF-α浓度、Pro-BNP浓度、心肌肌钙蛋白Ⅰ(TNI)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分析TNF-α、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TNF-α、Pro-BNP对于心功能障碍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LVEF> 40%组TNF-α、Pro-BNP、APACHEⅡ评分均小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TNF-α、TNI小于死亡组,2组Pro-BNP、LVSD比较P<0.01;存活组的LVEF(40.03±1.50)高于死亡组(38.76±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88,P<0.05;r=0.70,P<0.05),TNF-α、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5;r=-0.79,P<0.05),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0.772,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0.771.结论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TNF-α、Pro-BNP升高,TNF-α、Pro-BNP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刘炳炜;胡炜;胡伟航;朱英;王剑荣;曾小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继发性和原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残余头晕症状的比较

    目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继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和原发性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残余头晕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量表(DHI)分数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继发性良性发作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5年12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确诊为BPPV并行耳石复位术成功复位的196名患者,根据BPPV的病因,将患者分为继发性BPPV组(73例)和原发性BPPV组(123例),比较2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复位前病程、残余头晕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DHI分数.结果 性别、复位前病程和年龄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BPPV组相比原发性BPPV组的残余头晕症状发生率更高(65.75% vs.49.59%,P<0.05),继发性BPPV组比原发性BPPV组有更长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11.54±4.15)d vs.(9.21 ±4.54)d,P<0.05],且继发性BPPV组相比原发性BPPV组的DHI分数更高(18.44±6.67 vs.14.79±6.00,P<0.05).结论 继发性BPPV组较原发性BPPV组残余头晕的发生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且DHI分数更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更重视继发性BPPV患者的治疗,尽早干预残余头晕症状,改善BPPV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进;傅伟达;尤克;陆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KOA患者264例,依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将其分为O期组50例,Ⅰ期组75例,Ⅱ期组44例,Ⅲ期组54例,Ⅳ期组41例.测量5组各膝关节角,并探讨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结果 5组胫骨平台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髁干角、股骨下角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与胫骨平台角、股骨髁干角呈负相关(r=-0.578、-0.264,P<0.05),与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下角呈正相关(r=0.733、0.505、0.976、0.416,P<0.05);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胫骨平台角、关节间隙角为临床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β=-3.864、7.430,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期胫骨平台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髁干角、股骨下角间存在相关性,且胫骨平台角、关节间隙角为临床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芦丹;汪亚群;俞杭平;董黎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缓解情况、双下肢周径差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动脉血氧分压(P02)及凝血指标PT、APTT、TT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治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周径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疗效总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P<0.05);肺栓塞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NR、FIB、PLT、P02比较上2组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APTr、TT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T、APTr、TT时间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郭治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髓样分化因子88及Toll样受体4对新疆地区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 目前乳腺癌仍然是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的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患者规范化治疗后的首要致死原因.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固有免疫应答物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的关系以确定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05-2007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且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进行了分析.结果 153名(76.50%)患者是无复发转移的,47名(23.50%)为复发或者转移的患者.MyD88和TLR4之间是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 <0.001).高表达MyD88和TLR4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死亡及复发/转移事件(P<0.05).低表达MyD88及TLR4较二者均高表达的患者表现出更长时间的DFS及OS(log-rank test,P<0.05).低表达MyD88及TLR4的较二者任一高表达的患者表现出更长时间的DFS及OS(log-rank test,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MyD88的高表达是D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adjusted HR为3.322;95% CI:1.663 ~6.631;P=0.001),同样预示着较低的OS(adjusted HR为4.500;95% CI:1.544~ 13.098;P=0.005).结论 TLR4-MyD88信号通路的活化或者MyD88的活化将会预示着乳腺癌患者不良的预后,二者将会成为乳腺癌新的生物调节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马方婧;杨磊;王海燕;郭丽英;崔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学论文中常见统计学错误例析

    列举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包括t检验的常见误用和x2检验的常见误用.t检验的常见误用有误用t检验代替配对t检验、误用t检验代替单因素方差分析、误用t检验代替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x2检验的常见误用有误用x2检验代替Fisher确切概率法、误用x2检验代替秩和检验、误用x2检验代替配对x2检验.通过对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发现,统计学方法误用的主要原因有忽略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前提,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统计分析的目的来正解选用统计学方法,未能充分理解研究资料是否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不能正确判断计量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为了提高统计学应用的准确性,首先,应聘请统计学审稿专家对稿件进行质量把关;其次,编辑人员应加强自身统计学专业素养,提高统计学专业知识水平,在编辑稿件过程中加强对稿件中统计学处理的思考和把握,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翻阅统计学资料或请教相关统计学专家以求正确解决;后,作者在进行科研设计时,要多与统计学专家交流合作,从源头上避免设计上的漏洞和偏差.从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等三方提高统计学的应用能力,不仅能保证科研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能减少对读者的错误信息的引导.

    作者:田云鹏;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组织中Thr157磷酸化p27ki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第157位苏氨酸磷酸化p27kip1(P-p27Thr15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1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以及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并收集8对新鲜乳腺癌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用于蛋白提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Thr15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P-p27Thr15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本组乳腺癌组织中P-p27Thr157阳性表达率为87.4% (97/111),高表达者64例(57.7%),低表达者47例(42.3%),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9% (11/111),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Thr157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有关(均P<0.01);P-p27Thr157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Thr157与增殖指标Ki-67表达呈正相关(r=0.528,P<0.05),与p27表达呈负相关(r=-0.458,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p27Thr157异常磷酸化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Thr157磷酸化p27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志琴;吕青山;邬万新;王振;袁琳娜;陆丽慧;温晓伟;姚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ER)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本试验共筛查AD患者1 086例,终收集AD患者125例,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AD患者分为3组,即轻度AD组28例,中度AD组42例,重度AD组55例,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所有受试对象的空腹血清CER值,比较各组患者血清CER水平的差异,探讨AD患者血清CER水平变化的规律,分析痴呆严重程度与血清CE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中、重度AD组血清CER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7±0.48 vs.0.24±0.54;0.15±0.41 vs.0.24±0.54),血清CER水平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存在正相关性(r=0.473,P=0.014);痴呆程度与血清CER浓度具有交互作用,当AD患者处于中度痴呆且血清CER浓度接近于0.17时,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高.结论 AD患者存在血清CER浓度异常,血清CER浓度异常可能与AD发病有关,AD患者血清CER水平变化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ER水平越低,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AD患者血清CER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之间存在交互关系.

    作者:林勇;沈建根;李国荣;张晓玲;濮正平;金卫东;王莲娥;黄满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