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芬;杨新妹;孙校男;郭勇;杨维泓
目的 为加强全科医师人才队伍建设和体现全科医学人文特色,本研究通过深化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探讨其实用成效及推广意义.方法 以2011-2013级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119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培训前人文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作为基线,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形式、优化考评办法一系列改革后,根据培训后测评的人文素质综合成绩及反馈问卷结果,评价教学改革成效.使用EpiData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科规培学员人文综合测评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性升高(t =3.25,P<0.01);反馈调查问卷提示帮助大的培训内容是:临床案例,平均需求度评分4.5分(满分5分),认为有吸引力的培训形式是模拟场景、角色扮演,平均需求度评分4.2分(满分5分).结论 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采取综合性改革措施能较好地提高全科规培学员人文素质,但推广改革成效还需提高学科重视度和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作者:陆媛;于德华;梁兴伦;张斌;张含之;张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在6~24h内的脑梗死住院患者30例,另选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糖、血脂,调整血压并酌情使用神经营养和脱水剂等治疗,疗程为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PAF水平,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分别为(34.53 ± 5.38) ng/ml和(110.20±16.67) ng/ml,健康成人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分别为(12.23±2.43) ng/ml和(64.27 ±16.60)ng/ml,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GMP-140、PAF浓度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分别为(21.17±3.91) ng/ml和(59.67 ± 7.52) ng/ml,与治疗前相比其浓度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浆GMP-140和PAF水平,对监测血小板功能和活化状态相关的临床状态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用于对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判断及评估预后.
作者:江飞飞;林海燕;吴华勇;丁美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凝胶在普外科腹盆腔手术中用于预防术后粘连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521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63例,对照组258例.研究组在手术病灶切除前后均使用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在术中不使用透明质酸钠或其他防粘连材料.术后观察并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平均通气排便时间为(19.8±1.7)h,8.0%(21例)出现术后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6.8%(18例)出现术后疼痛不适,发生粘连16例,其中Ⅰ型粘连3例,Ⅱ型粘连13例;对照组平均通气排便时间为(37.1±3.6)h,40.7%(105例)出现术后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24.0%(62例)出现术后疼痛不适,发生粘连94例,其中Ⅰ型粘连39例,Ⅱ型粘连55例.结论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率,同时能够减少术后感染、疼痛不适等症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秋忠;陆照林;翁辞海;吴晓平;毛晓红;罗顺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者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1].临床上常表现为多器官功能不全,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国内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系“反复双下肢水肿10余年,意识障碍1天”入院.患者十余年来反复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伴畏寒、乏力、精神反应差,每于冬季症状加重,夏季好转,多次就诊当地医院予消肿等对症治疗.
作者:王秀艳;潘天荣;叶景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脊柱化脓性感染在骨外科不常见,所以对该病的诊治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从而为指导临床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9例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白细胞水平(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和后凸角、胸背疼痛程度;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所有数据结果通过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70 min,平均(105.4±37.5)min.植骨融合时间2~9个月,平均(4.7±2.5)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血WBC、ESR和CRP水平均较术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术后患者后凸角显著减小,胸背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治疗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其中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36.8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6.31%).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植骨联合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有效的方法,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俞伟杨;何登伟;朱科军;刘飞俊;吴忠伟;朱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81例脓毒血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168例患者使用美罗培南1 g溶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由静脉进行滴注治疗,约30 min滴完,每8小时1次,称为滴注组;113例使用美罗培南3 g溶于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24h泵完,每日1次,称为泵入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泵入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高于滴注组(85.84% vs.60.71%,38.05% vs.19.05%,P<0.05),无效率低于滴注组(14.16% vs.39.29%,P<0.05);②泵入组耐药菌产生较少(5.31% vs.12.50%,P<0.05),ICU住院时间也缩短[(9.11 ±2.37)d vs.(15.23 ±3.14)d,P<0.05];③泵入组细菌清除率和总清除率高于滴注组(78.86% vs.48.81%,89.38% vs.69.05%,P<0.05);而部分清除率、未清除率、菌群交替和再感染率均低于滴注组(10.62% vs.20.24%,4.42% vs.10.71%,2.65% vs.8.33%,3.54% vs.11.90%,P<0.05).结论 美罗培南持续泵入用于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和病原学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并能有效缩短抗生素应用疗程.
作者:应满珍;张为民;杜凯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不同浓度盐酸千金藤碱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和5-8F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和鼻咽癌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5-8F作为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VC-304为正常细胞对照组,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盐酸千金藤碱对3种鼻咽癌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影响;利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盐酸千金藤碱对3种鼻咽癌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盐酸千金藤碱对3种鼻咽癌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盐酸千金藤碱对3种鼻咽癌细胞有量效相关的抑制增殖作用,EC50分别为9.924 μg/rml(CNE-1),7.068 μg/ml(CNE-2),9.905 μg/ml(5-8F),浓度为50 μg/ml时抑制率达到95%以上,与对照组正常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的盐酸千金藤碱3种鼻咽癌细胞有量效相关的诱导凋亡的作用,到12.5 μg/ml时,处理组肿瘤细胞与阴性组相比染色质浓缩成斑块状,差异显著(P<0.05);同时,12.5 μg/ml终浓度的盐酸千金藤碱处理不同的鼻咽癌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可见实验组G0/G1期鼻咽癌细胞显著增多,S期及G2/M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盐酸千金藤碱能抑制其DNA合成,改变细胞周期.结论 盐酸千金藤碱对3种鼻咽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可能机制包括诱导其凋亡并且改变其细胞周期.
作者:李炜;周详;钱萍;沈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治疗,男性15例,女性19例,12例为交通伤,17例为跌倒伤,5例为其他原因,术前ASA分级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15例,Ⅳ级3例,术中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门诊复查和X线片检查,术后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arris评分≥90分为优,80~ 89分为良,70~ 79分为可,<70分为差.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切口3~~5 cm,平均4 cm.手术时间为36 ~ 11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9.3 ±9.8)min,手术中出血量为50 ~ 200 ml,平均出血量为(108.3 ±20.3)ml,骨折愈合时间为63 ~ 182 d,平均愈合时间为(102.0 ±4.6)d.手术后,共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情况,其余患者无并发症情况.手术后,患者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24例优,7例良,2例可,1例差,优良率为91.2%.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于术后24h坐起和翻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步锻炼髋关节伸屈功能及扶拐下床逐步负重功能锻炼.结论 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手术出血量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何成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3种不同通气策略(常规潮气量、低潮气量及低潮气量+小PEEP)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机械通气时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ASA Ⅰ~Ⅱ级的老年腹部择期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常规潮气量组(Ⅰ组)、低潮气量组(Ⅱ组)、低潮气量+ PEEP(Ⅲ组),于插管后麻醉机械通气3 min(T0)、1 h(T1)、2h(T2)、3 h(T3)4个时点记录计算Ppeak(气道峰压)、Pplat(气道平台压)、Cs(静态肺顺应性),并且同一时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患者的OI(氧合指数).结果 3组静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peak、Pplat均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潮气量相比,小潮气量(6ml/kg)通气及小潮气量加小PEEP(5 cm H2O)能改善老年患者术中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
作者:杨沛;张学政;杨涛;何国栋;蓝仲岳;徐旭仲;金烈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一次性桡动脉充气式止血器(TR Band)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提高TR Band止血器使用效果,减少桡动脉穿刺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科2011年12月-2013年6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患者114例,所有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充分沟通,告知桡动脉穿刺益处及可能并发症和术后注意事项,术中密切观察,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按照TR Band止血器使用方法注入13 ~ 15 ml气体,多不超过18 ml压迫止血,分 别于术后每2h放气2ml,放气8~10 ml后观察,10 ~20 h去除压迫器.观察TR Band对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的适应程度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效止血,不影响患者休息体位及大小便,其中并发手部肿胀10例,皮肤局部压伤1例,桡动脉闭塞2例,压迫处不同程度疼痛25例,其他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TR Band用于桡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金玲;李勇;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差,初次诊断后平均寿命约为3~5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IPF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使IPF病情进一步恶化,肺活动耐量、一氧化碳弥散率及生活质量进行性下降,生存期缩短,平均生存期大多不足1年.
作者:王楠;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患者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院前急救以及转运,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运用并探讨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绍兴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9月接受救治的57例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实施院前急救路径护理措施,采用t检验分别统计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患者存活率、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由实施前的(44.3±7.1) min、17.4%(8/46)、(14.5±5.3)d降低至(35.7±5.2) min、2.1% (1/47)和(11.4±3.7)d,患者存活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有由实施前的80.7%(46/57)、3.7±0.4提高至95.9% (47/49)和4.5±0.8,实施前后的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显著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心血管时间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生命网小组”的方法,使健康教育满足连续性、系统性和个性化的要求.方法 组织“生命网小组”,拟定具体管理制度,682例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入网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进行普通的传统健康教育,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生命网小组”健康教育,针对组员情况,集中加强肝癌、肝癌介入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并撰写相关宣教健康教育文稿.开办门诊与健康知识讲坛,方便入网患者的随访与调理工作.门诊随访和知识讲坛主要由医师负责,资料采集、资料库完善主要由护士负责.运用问卷的形式,调查341例肝癌介入治疗的入网患者的效果情况,比较其入网前与入网后6个月对护士的满意程度、用药依从率、戒烟率和饮食控制率.结果 在用药依从性、吸烟嗜好、饮食控制等方面,患者入网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对护士的满意程度也大幅提高.结论 合理运用生命网小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治疗的参与积极性有显著调动作用,能使其遵医意愿得到有效提高,使医护工作的质量大幅提升.
作者:宋丽娜;代林林;刘冰;丛珊;李慧;冯立明;曲学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力建设师资培训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师资培训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培训前后分别对参加2014年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力建设师资培训班的学员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培训前学员对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必要性、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培训前后学员对全科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自评情况.结果 被调查的251名学员中,95%以上的学员认为,这种类型的培训能巩固全科基本理论,加强专业知识,改善服务技巧及培养教学与科研能力;学员对本次培训总体上满意,满意度排在前两位的是授课师资(98.0%)和授课方法(92.4%);培训后提高明显的前三位是:家庭医生式服务理念和能力(215人,85.7%),全科团队服务理念和能力(210人,83.7%),对社区卫生的信心(163人,64.9%).学员自评被调查的18项全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后各项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力建设师资培训的总体效果满意,但仍需要继续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力建设师资的培训方案,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沈欢瑜;史明丽;郑婵娇;林之喆;欧伟麟;张冬莹;王家骥;周志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方庄社区脑卒中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测定.结果 77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男性40名(51.95%),女性37名(48.05%);平均年龄(70.74±9.56)岁;平均患病时间(9.73 ±7.20)年;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22人,初中21人,高中30人,本科4人;在职业方面:工人25人,农民3人,行政工作者16人,服务行业20人,知识分子13人.干预前,研究对象在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上的得分分别为(3.16 ±0.81)分、(3.10±0.84)分、(14.01±3.26)分、(13.41 +3.39)分、(9.62±1.99)分、(17.44±4.99)分;干预后研究对象在上述领域的得分依次为:(3.68±0.77)分、(3.62±0.80)分、(19.81±4.86)分、(17.66±4.26)分、(10.19±1.91)分、(20.43±5.44)分;干预后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梅;刘新颖;葛彩英;贾鸿雁;孔慜;吴浩;张向东;赵京;兰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 以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38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并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体位干预后,538例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置管时间等均明显优于既往未行体位干预引流的患者,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心理干预后和术后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心理未干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干预后和术后干预后相比,患者的心理状况基本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亚红;谭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舒张压、肌酸酐和尿酸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寿飞燕;赵振华;杨芳芳;汪洪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意见,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通过对浙江省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53例AECOPD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相关药敏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一共培养514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241株(46.9%),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杆菌185株(36.0%),对红霉素等耐药性较高;真菌88株(17.1%),对咪康唑耐药性较高.结论 AECOPD患者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大部分临床病例表现为细菌、真菌混合感染,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高,临床疗效较差的特点,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加强药敏测定,保证抗菌药物合理、有效使用.
作者:黄慧贤;王琨;戴秀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经多渠道核实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数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发病时间、地点、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结果 2013年中国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48人,其中死亡48人,病死率为32.43%;主要集中在疫情爆发初期3~5月,特别是在4月,发生124例,占总数的83.78%,疫情在夏季明显减弱,进入秋冬季又逐渐抬升;确诊病例基本为散发状态,绝大多数发生在以江浙沪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市较多,各自都超过了25例,其余各地均低于10例;男女性别比为2.33∶1;年龄分布在4~91岁的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人为主,45岁以上确诊病例占72.30%.结论 H7N9禽流感感染以散发为主,目前资料不支持H7N9存在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H7N9感染人群具有独特的性别、年龄分布流行病学特征;H7N9禽流感病毒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必需监测疫情的各个环节,建立可靠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姜慧芬;包叶江;徐笑红;姜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合用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38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200 mg、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治疗1周后连服2周奥美拉唑胶囊20 mg,1次/d.B组同上法口服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胶囊,另外服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1次/d,治疗1周后连服2周泮托拉唑胶囊40 mg,1次/d.考察Hp根除情况,比较A、B两组的症状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Hp清除率A组为80.2%,B组为83.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6,P>0.05).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P>0.05),其中,A组无效2例(2.90%),改善13例(18.84%),有效48例(69.57%),痊愈6例(8.70%),B组如上指标分别为3例(4.35%),19例(27.54%),44例(63.77%)和3例(18.84%).不良反应是A组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头晕;B组1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恶心/呕吐,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P<0.05).结论 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联合运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方案.
作者:彭玄杰;吴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