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绣;吴胜本;郭建峰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7月常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脑血疏口服液进行治疗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al指数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轻型率高于对照组,Barthal指数≥75分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佳,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存能力.
作者:牛庆东;王雪梅;叶平平;康均;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5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8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胃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3±1.7)d、(2.9±1.6)d、(2.3±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4±1.9)d、(4.7±1.9)d、(4.4±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是治疗肠梗阻有效、经济、安全的药物.
作者:胡俊顶;孙善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产新生儿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与早产儿疾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6例生后24 h之内的早产新生儿(胎龄28 ~ 37周)尿中α1-MG含量,采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SNAP)评估患儿疾病危重程度,并分析尿α1-MG含量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的关系.结果 86例早产新生儿的尿α1-MG含量与其胎龄及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关系(P值均<0.05),与SNAP分值呈正相关关系(P值<0.05).结论 尿α1-MG测定作为一种简捷快速、无损伤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其含量水平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发育成熟而降低,并随早产儿疾病危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尿α1-MG含量对于早产儿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洁;肖志辉;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ERp2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Rp2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29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ERp29在胃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80.48%(66/82)、45.12% (37/82),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2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癌组织学类型及局部浸润深度等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ERp29表达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期均高于阴性组患者.结论 胃癌组织ERp29的表达下降,并且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提示ERp29是一个潜在抑癌基因.
作者:桑旭;张甲;袁光金;朱婧妮;沙晓锋;周后龙;韦淑贞;张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2年1月期间住院的28例青年腰椎峡部裂患者,手术采用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3 ~63个月,临床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均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椎弓根钉及椎板钩断裂、松动或脱钩等并发症.CT检查峡部裂融合率为92.9%.术前及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5±0.8)及(1.0±0.6),ODI指数为分别为(73.5±7.3)%及(10.6±4.0)%.结论 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直接修复法仅在伤椎上进行简单且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的复位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海潮;李存孝;范德刚;钱澍;高浩然;闫国良;胡运生;钱济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0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原位新膀胱术26例,回肠膀胱术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早晚期并发症等.结果 两种术式在术中失血量[(962.50±97.21) ml VS(876.33±94.19) ml]、手术时间[(338.62±28.02) min VS(267.13±31.86) min]、住院天数[(36.62 +4.27)d VS(33.79±3.67)d]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较为常用的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各有优缺点,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找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使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浩;李庆文;周文生;汪盛;薛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肿瘤学领域的不断研究进展以及目前肿瘤学专科医生紧缺的社会现状,使得对肿瘤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专业院校在校生是充实临床肿瘤学专业队伍的主要人群,他们对肿瘤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效果是其以后能否胜任临床工作的关键因素,这就对临床肿瘤学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临床肿瘤学教学现状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高等医学专业院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初步树立多学科综合治疗观念,训练其循证医学思维,注重个体化治疗,强化临床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等手段来促进临床肿瘤学教学实效性,使学生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掌握肿瘤学的临床诊治基本原则,了解肿瘤学领域的新进展及前沿信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以满足现代肿瘤学发展需求.
作者:汪子书;吴穷;郑荣生;秦凤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策略.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8例白血病患儿的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数目、营养状况、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措施包括强化患儿的基础护理以及饮食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护人员知识水平,以及病房的环境控制.结果 208例患儿共发生37例院内感染,感染率17.8%,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岁,住院时间>30 d,白细胞数目,贫血程度以及鞘内注射等.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51.4%),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18.9%).结论 加强对减少白血病患儿较严重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对预防此类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极其重要.
作者:赵叶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的中、低位和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由于直肠癌位于盆腔,转移方向多,手术难度大,不易得到彻底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以及手术时容易损伤盆神经丛,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目前直肠癌手术要求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术中保护患者排尿功能已成为临床新追求和研究热点.
作者:刘平;姜从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作者:张东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改良内镜引导下放置胃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方法与技巧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共42例,给予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 ml.常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观察病变,然后经内镜引导,直接送入或用活检钳夹住胃内鼻肠管的固定线头,利用胃镜及胃肠蠕动将其推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缓慢轻柔抽出导丝,胶布固定营养管.结果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共42例,放置一次性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约8 min,程序简单,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空肠营养管为不能经口及胃进食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改良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高、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高效、安全.
作者:张慧;沈翔;蔡世飞;胡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Posner提出注意可分为警觉、定向、执行控制三个子系统,Jin Fan根据Posner的理论设计了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软件,可快速有效地测验警觉、定向及执行控制这三个注意网络.本研究系运用注意网络测试对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对患者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28~58岁仅患有2型糖尿病史,病程在3~7年,不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及糖尿病并发症等的中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以40例年龄27~56岁健康中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所有的受试对象进行MMSE及ANT测试,全部资料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均在24分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执行控制效率及平均反应时间受到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意网络的警觉效率及定向效率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存在执行控制网络异常.
作者:胡丙清;汪凯;胡盼盼;王长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对检查结果的作用.方法 总结145例行尿动力学检查中采取有效全程的知识宣教及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检查的结果的可信度.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自由尿流率及压力-流率联合检查,经Spearman相关分析,自由大尿流率与自由平均尿流率呈相关,r=0.884,P<0.01;测压期的大尿流率与测压期平均尿流率呈现相关,r=0.815,P<0.01;自由大尿流率与测压期的大尿流率及大尿流率时压力呈相关,分别r=0.271,P<0.05,r=0.434,P<0.01.结论 尿动力检查存在许多影响检查因素,检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全程知识宣教,护士操作技术熟练,患者的主动配合是检查成功的关键,从而提高了尿动力检查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黎雪春;邱玲;钟东亮;吴文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T管,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欣;陈安平;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由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没有发生染色体物质的丢失或增加的易位,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由于染色体平衡易位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常以小片段的平衡易位为常见,然而染色体大片段易位却非常少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林;陈碧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入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痛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卡维地洛及尼可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改善(P<0.01);体力负荷持续时间、心肌缺血功率均显著增加(P<0.01);总缺血负荷显著降低(P<0.01);以上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贝雪艳;吕亮;卢思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研究胎儿小脑蚓部及其相关结构,对比其诊断小脑蚓部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对64例在二维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小脑蚓部异常、胎龄18 ~40周的胎儿进一步行三维超声重建检查小脑蚓部及其相关结构.结果 二维超声仅可于冠状面上清楚显示小脑半球及上蚓部结构,矢状面获得小脑切面不理想;三维超声则可进一步于矢状面清晰显示小脑原裂及下后裂、第四脑室与后颅窝池等相通结构,并可用三维容积断层技术(TUI)逐层显示系列连续的胎儿脑矢状切面.结论 三维超声可较清晰显示胎儿小脑蚓部在18孕周以后的发育表现及较明确筛查出小脑蚓部畸形,是诊断小脑畸形的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方法,可增进胎儿颅脑检查的完整性,提高产前诊断的符合率,减少漏诊.
作者:欧冰凌;陶宗欣;梁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1月收治的38例壳核区脑出血患者(男:女=19∶ 19)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及预后.38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美国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前有无脑疝、术中脑压情况,决定是否去骨瓣,如合并脑室出血、脑积水则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放弃治疗8例,随访29例,病情稳定后出院时GOS评分5分14例,4分9例,3分5例,2分1例,29例随访病人门诊和电话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死亡1例.结论 壳核区脑出血开颅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方法应个体化.
作者:徐德才;姜之全;韩易;娄飞云;于振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过程中属恶性心律失常,须急诊处理,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而中药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顽固性心动过速报告病例不多,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以便及时有效的诊治.现将1例由乌头碱中毒所致顽固性的室性心动过速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徐朝辉;杨克琴;付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3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123例一次碎石成功,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3.6%.3例结石息肉包裹严重患者改开放手术,6例因术中结石移位至肾脏碎石失败.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经过止血、对症处理后消失.术后3~5d出院,恢复良好,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落实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以及必要的健康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