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邵秀慧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空气加压舱, 吸氧装置
摘要:目的 研制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并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的研制及应用的情况.方法 按照高压氧舱治疗的要求,为适应气管切开患者吸氧,首先研制出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然后对62例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事故45例,斗殴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的使用情况,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吸氧较安全、方便,全部患者顺利完成高压氧全程治疗,治疗效果满意,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使用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对重度颅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安全有效,此装置制作便宜、使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赖氨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赖氨匹林(aspis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取处于对教生长期的Hela细胞,实验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只加等体积的低糖DMEM培养液Hela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spisol,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mmol/L、5mmol/L、10mmol/L.采用描计细胞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HE染色、AO/EB方法进行凋亡细胞形态学的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赖氨匹林对Hela细胞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赖氨匹林对Hela细胞作用24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pisol(1,5,10mmol/L)可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HE染色光镜下见Aspisol组细胞密度减小,细胞变圆,胞核染色变浅.赖氨匹林(1,5,10mmol/L)作用24 h后诱导Hela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73±0.87)%、(19.11±2.86)%、(33.72±5.06)%,与对照组(0.46±0.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显示赖氨匹林对Hela细胞有G0/G1期阻滞作用.结论 aspisol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其凋亡和改变其细胞周期分布,阻滞Hela细胞于G0/G1期.

    作者:张乃菊;陈天平;蒋国君;周家军;祝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康中心绩效核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院办院管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核算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数量指标、质量系数、满意度系数3个方面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把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核算指标中,并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核算公式,实施后基本诊疗量、公共卫生服务量、年度评估分值分别提高了35.13%、34.32%、7.15%,居民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数量-质量-满意度”三方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的做法,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作者:莫瑞豪;赵丽娥;陈渊青;张雪;曾润颜;黄胜海;李艳莉;孙玮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近几年,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患关系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医疗纠纷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包括社会及媒体、政府及法制健全、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并探讨预防纠纷的方法,包括:政府增加医疗投入,提高医疗行业素质,争取社会及媒体支持,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保障等.建立系统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及解决机制,使医患关系重新走向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作者:马竟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灯通脑软胶囊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住院的60例脑梗死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尼莫同等常规药物,不使用活血化瘀类等中成药,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灯通脑组软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对其进行MMSE和ADL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丹灯通脑软胶囊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丹灯通脑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社会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用药选择.

    作者:朱国辉;丘惠嫦;陈巧聪;袁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于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作为神经科学主体的神经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之一.神经生物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科学,揭示人类的感觉、运动、思维、情感、行为、学习记忆等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阐明其机制,就是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内容.由于本学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有别于生理、病理、生化等传统课程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每个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总结历年研究生教学的经验,参考其他教研室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传统的课堂授课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助于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具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①课前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②重视课堂授课效果;③拓宽学习途径,开展网络教学.

    作者:武明媚;游思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远程医疗的应用与发展

    远程医疗是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异地间的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以及传送图像、声音、文件、数据等医疗活动.远程医疗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咨询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患者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选择远方城市的专家看病治疗,利用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系统技术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高效和经济的医疗服务.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发展的现状,实际开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远程医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1例全盆脏器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行全盆脏器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泌尿外科病房21例盆腔恶性肿瘤性全盆脏器清除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分析围手术期不同阶段患者恢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全部21名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倒术后4个月肿瘤复发,并发肠梗阻,1个月后死亡.结论 全盆脏器清除术是晚期盆腔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以涉及的系统、器官较多,涉及的学科专业较广为主要特征.护理人员具有多学科的护理经验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可预防、减少或及早发现患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极大的益处.

    作者:王宁;杨洪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潮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儿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 研究潮州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基因频率及红细胞数在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AP-PCR和反向点杂交法(Reverse Dot Blot)对儿童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并分析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46名,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08名(73.97%),常见的类型是- - SEA(63.01%),其次为-α4.2(2.06%)与-α3.7(6.16%),血红蛋白H病4名,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35名(23.97%),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654M(12.33%),41 - 42M(7.53%),17M(0.69%),71 - 72M(2.73%),28M(0.69%),复合型地中海贫血3例,数据显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红细胞数目>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与正常儿童.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潮州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频率,并初步推断出RBC数目在儿童中对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贵才;谢鹤;王朋朋;林芬;林敏;黄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再造供应室下收下送流程 落实感染控制及优质服务

    目的 通过控制下收下送清洁、污染物品、收送人员、收送环境、物品装载方式、严格区分清洁、污染转运工具,实现杜绝各种污染及交叉感染发生,同时根据临床内、外科,门诊、病房使用物品时间不同,改革下收下送时间,保障供应,保证满足临床需求.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箱式密闭转运,从物品收送、人员分工、岗位职责、运送工具方面做了调整,增加了下收下送工具,改革了下收下送时间及方式.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专人、专物、专车严格控制了人员、物品、工具之间交叉污染;通过信息化接收、配送、供应,保证了各方数据一致,无出入;临床根据需要提出申请,供应室根据需要保障供应,杜绝了浪费,赢得了满意.结论 供应室下收下送流程、环节、质量控制100%合格,感染控制合格率100%,临床科室满意率96%~98%.下收下送工作是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必需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张燕;邓燕;赵庆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开展科学有效的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归纳出6个主题:①患者对生存质量内涵的理解;②躯体症状;③自我管理能力;④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⑤家庭成员的支持程度;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续性.结论 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通过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与患者建立契约关系,为其提供专业、可及、连续的医疗服务,同时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琦;许志红;王瑞英;张玲;杨月青;张爱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两种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经食管床和胸骨后两种径路上提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98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管状胃经食管床)和B组(管状胃经胸骨后)行管状胃上提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引流量方面上有明显差异,胸骨后径路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12.5%)明显高于食管床径路组(6.0%,P<0.01).结论 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径路管状胃上提均为安全、有效的途径;但胸骨后径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而经食管床径路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较高,胸腔引流量较多.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管状胃的上提径路.

    作者:张志锋;洪祎纯;韦武芝;吴伟斌;曾贵青;蔡伟明;吕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

    目的 比较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25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七氟烷+芬太尼+阿曲库铵,B组).于相应时点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中唤醒时患者的躁动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较B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HR、MAP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出现躁动的例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旋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复合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可以使患者在术中更快实施苏醒,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发生较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更安全可靠.

    作者:祁富军;张旭东;刘盼盼;刘九虎;霍建臻;任鹏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常规用肥皂水清洁灌肠、口服硫酸镁在妇科手术前对患者舒适度与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寻找适宜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选择在妇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11年3~4月的110例用常规的肥皂水清洁灌肠作为对照组,2011年5~6月的110例患者口服硫酸镁做术前肠道准备为实验组,观察患者的舒适度、睡眠、术中肠道准备的效果及术后肠道排气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肠道准备的效果医师都满意,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服硫酸镁作为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既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术后肠道的恢复,又能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是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适宜方法.

    作者:刘文娟;吴雪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留置双胃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近7年来,将2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0例和对照组(B组)10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A组在吻合口瘘后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术(EN);B组吻合口瘘后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PN).观察两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平均费用、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 A组平均治愈率高于B组,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EN)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营养状况,双胃管在加强引流的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双胃管形成一种循环的引流作用,既能够起到引流作用,又能够为肠道提高营养,是治疗吻合口癌一种完美的结合,是目前实施营养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利于患者康复以及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费用.

    作者:王庆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将53例NSCLC脑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对照组18例,单用WBRT治疗.吉非替尼均采用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每日250 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WBRT均从治疗第1天开始,单次周边剂量2 Gy,治疗总剂量为40Gy,治疗次数20次,5次/周.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35例患者中,PR 21例,PD 1例,RR 77.2%,DCR 97.2%,中位生存期12.1个月,1年生存率68.6%;对照组PR 5例,PD 5例,RR 38.9%,DCR 72.2%,中位生存期9.8个月,1年生存率27.8%;吉非替尼联合WBRT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及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方面均高于单纯WBRT组(P=0.014,0.016,0.000).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吴庭安;林大任;王智辉;彭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干预,评价干预的效果,寻求糖尿病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辖区社区1572位4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社区干预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126人,进行跟踪随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干预1年观察效果.结果 经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干预前后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寻找出群众乐意接受有效的措施,能显著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余宗洋;张运谋;吴宝柱;钟礼花;陈玉林;朱春华;刘高丽;黎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超声引导介入法治疗肝囊肿291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4例确诊的肝囊肿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将囊液抽尽后注入1/3~1/4囊液的无水乙醇量并保留.改良组采用注入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改良组治愈率83.2%,总有效率约96.9%,常规组治愈率67.1%,总有效率约84.8%.其中囊肿直径>6.1cm患者中,改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0.01),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囊肿较小患者两种方法均实用,对于巨大囊肿,采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疗效可靠,创伤小,疗程短,疗效高,并发症少,较传统无水乙醇注入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吴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收治的30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情况、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前后进行纯音听力检测.结果 30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女性发病比男性多,年龄以30~50岁占2/3,左耳较右耳发病多,10例发病前有感冒、劳累史;24倒伴发有耳鸣症状.经过治疗的29例患者总的治疗有效率86.2%,其中女性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3%,男性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就诊及时的治疗效果较好,有22例耳鸣症状消失.结论 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以女性发病较多,如及时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且女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王承华;甘忠;何金水;董玉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泰绫在食管胃器械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术中防治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576例胃癌患者,食管中段癌321例,胸下段食管癌225例,经过钡餐造影、纤维胃镜病理组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吻合器胸内食管胃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术中采用泰陵包裹吻合口.观察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情况,以评估泰陵对吻合口出血的防治作用.结果 对照组发生术后出血共10例,发病率为3.47%,观察组发生术后出血共3例,发病率为1.0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绫可以有效防止吻合口出血,且能够促进创面愈合,进一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7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间97例老年ACST的治疗情况.根据病情及患者和家属要求,大部分经术前规范处理后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管理;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一期手术治愈59例,结石残留22例,死亡4例.非手术12例患者中,7例好转缓解,死亡5例.结论 老年ACST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病较多,耐受力差,病情较隐匿且发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解除梗阻,充分引流胆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冯广革;王昌波;黎木淦;朱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