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燚
目的 观察大剂量促红素冲击治疗癌症贫血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82例癌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促红素1万U,每周3次,共6周)与大剂量组(促红素4万U/次,d1、d3、d6、d6、d12 、d15),共观察6周,每2周进行1次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红蛋白值、输血需求率、停药者比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每2周进行1次疗效评价.结果 常规剂量组4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大剂量组治疗2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大剂量组的4周、6周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的2周、4周、6周有效率分别为39.0%、53.6%、75.6%,高于常规剂量组的17.5%、32.5%、50.0%(P<0.05);两组输血需求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促红素冲击治疗癌症贫血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法,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世云;李萍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 d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14d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从高;周义锋;柏秋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几年,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患关系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医疗纠纷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包括社会及媒体、政府及法制健全、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并探讨预防纠纷的方法,包括:政府增加医疗投入,提高医疗行业素质,争取社会及媒体支持,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保障等.建立系统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及解决机制,使医患关系重新走向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作者:马竟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将53例NSCLC脑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对照组18例,单用WBRT治疗.吉非替尼均采用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每日250 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WBRT均从治疗第1天开始,单次周边剂量2 Gy,治疗总剂量为40Gy,治疗次数20次,5次/周.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35例患者中,PR 21例,PD 1例,RR 77.2%,DCR 97.2%,中位生存期12.1个月,1年生存率68.6%;对照组PR 5例,PD 5例,RR 38.9%,DCR 72.2%,中位生存期9.8个月,1年生存率27.8%;吉非替尼联合WBRT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及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方面均高于单纯WBRT组(P=0.014,0.016,0.000).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吴庭安;林大任;王智辉;彭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蚌医一附院6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肝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干预组给予进行病情观察、心理、饮食、预防感染、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病情好转明显,住院天数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干预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显著作用.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和糖耐量降低,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丽;金俐;刘银阁;蒋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合理的术式,更好地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枣庄市立医院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6例,新式剖宫产术360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改良新式剖宫产78例、上次剖宫产术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手术进腹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进腹出血量、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在再次开服手术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 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童;周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IL-18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能使新生CD4+T细胞极化为Th1细胞,诱导NK细胞克隆株产生IFN-γ.改变肝窦间隙的微环境;在肝癌的免疫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肿瘤患者Thl型的免疫应答功能低下可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者:张付杰;姜德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院办院管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核算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数量指标、质量系数、满意度系数3个方面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把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核算指标中,并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核算公式,实施后基本诊疗量、公共卫生服务量、年度评估分值分别提高了35.13%、34.32%、7.15%,居民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数量-质量-满意度”三方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的做法,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作者:莫瑞豪;赵丽娥;陈渊青;张雪;曾润颜;黄胜海;李艳莉;孙玮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Slug与食管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正义全长Slug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lug并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光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Westem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钙粘素(E-cadherin)与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pcDNA3.1-Slug真核表达载体后,Eca-109细胞形态变得细长;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Vimentin表达则上调;Transwell小室显示转染pcDNA3.1-Slug载体的Eca-109细胞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明显增多.结论 转录因子Slug能促进食管癌上皮细胞间质化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提高其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吴丽欣;张莹;李洪利;张义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侧开窗切除小关节内侧1/3,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松解,弹性棒椎弓根钉非融合固定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2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CT、MRI片显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全部为单间隙发病,男性13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36~75岁,所有患者术前症状为单侧下肢有症状或一侧下肢症状重患,伴或不伴腰痛,跛行步态,无大小便障碍,患病间隙棘突旁压痛、叩击痛明显.皮肤感觉减退,直腰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均为阳性.采用单侧开窗髓核取出减压弹性棒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全部缓解消失,3d已下床行走,无腰背僵硬感,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单侧开窗减压弹性棒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建了脊柱的关节突关节生理结构,既保证了脊柱稳定性,同时也保留了椎间关节一定的活动度,术后功能良好,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王记选;张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糖肾宁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分为5组(n=10):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糖肾宁胶囊低剂量组、糖肾宁胶囊中剂量组、糖肾宁胶囊高剂量组,另加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肾脏系数、血糖、血脂、尿微量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结果 糖肾宁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生存状态,改善模型大鼠的肾脏系数、血脂、血糖、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结论 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糖肾宁胶囊具有明显的降糖、调脂、减少蛋白尿、改善胰岛素水平、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红专;钱秋海;钱卫斌;赵立杰;蔡欣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术前送2~3次痰细胞学,术后第1~4天送2~3次痰细胞学检查.结果 120例有79例确诊为肺癌,其中75例通过术前痰检,纤支镜刷检、活检、冲洗液及术后痰检联合检查确诊肺癌,术前痰细胞学检出癌23例,阳性率29.1%,其细胞学分类与组织学活检分类符合率鳞癌63.6%、腺癌60.0%、小细胞癌66.7%.术后痰细胞学检出癌42例,阳性率53.20%,术后痰检与组织活检符合率鳞癌87.5%、腺癌88.2%、小细胞癌83.3%%.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结合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术后痰细胞学阳性率及准确性均较术前痰高.术后痰细胞学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家兰;黄晓霞;肖卫;许菊秀;陈振平;李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间97例老年ACST的治疗情况.根据病情及患者和家属要求,大部分经术前规范处理后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管理;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一期手术治愈59例,结石残留22例,死亡4例.非手术12例患者中,7例好转缓解,死亡5例.结论 老年ACST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病较多,耐受力差,病情较隐匿且发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解除梗阻,充分引流胆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冯广革;王昌波;黎木淦;朱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剂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10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随后以1 mg/min的滴速维持静滴,6h后滴速改为0.5 mg/min;若在首剂静脉推注后15 min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重复静脉推注150 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郭晋;吴晓飞;许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4例确诊的肝囊肿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将囊液抽尽后注入1/3~1/4囊液的无水乙醇量并保留.改良组采用注入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改良组治愈率83.2%,总有效率约96.9%,常规组治愈率67.1%,总有效率约84.8%.其中囊肿直径>6.1cm患者中,改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0.01),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囊肿较小患者两种方法均实用,对于巨大囊肿,采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疗效可靠,创伤小,疗程短,疗效高,并发症少,较传统无水乙醇注入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吴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胃复春联合麦滋林-S治疗HP阴性的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HP阴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胃复春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同时口服麦滋林-S每次0.67 g,每日3次口服,共3个月;对照组:维酶素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同时口服吗叮啉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共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复春联合麦滋林-S治疗HP阴性的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桑玉;殷文惠;冯仁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倒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照组使用“洗腿方”,两组均以正清风痛宁片(60mg/次,3次/d)为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上比较,其ACR20、ACR5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5例、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2周内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五味甘露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维;高春鹤;薛斌;刘晓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为有效地解决基于语音、图片、影像、文字等数据的实时在线共享、交互式协同服务和决策,面向城市社区区域开展应用远程医疗应用的发展和管理机制,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普及和覆盖,加大和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方法 构建应用系统发布平台的发布服务器,设计和实现镜像服务模块、虚拟通道模块、输出处理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核心模块,使用交互式镜像协议将既有的医疗卫生应用系统发布到PC终端和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主流计算设备之上.结果 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的极大化共享.结论 创新性地实现了医院的各种办公、业务系统的统一移植,适用于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多种工业化终端设备.
作者:张茜;李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木瓜酒湿敷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86例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透析结束24h后,对照组采用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观察组使用木瓜酒湿敷动静脉内瘘,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在19个月内血流量不足及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流量不足、内瘘狭窄、内瘘堵塞及血管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动脉瘤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酒湿敷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效果显著,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卓少贤;吴凤金;李妹;罗丹;黄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青兰浸膏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青兰浸膏片作为实验干预(A组),同时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 μg/500μg治疗为阳性对照组(B组)、常规用药治疗为阴性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比较观察青兰浸膏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8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①A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浓度明显下降(P<0.01),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②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MRC呼吸因难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MRC呼吸困难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兰浸膏片治疗能明显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由于其价格便宜,可能会大大降低COPD的治疗成本,这将会为COPD防治带来新的内涵.
作者:文艳红;唐文辉;王冬梅;刘灼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