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军;潘伟波;朱敏;范厉龙
传统细胞学( (conventional smear,CS)检查因其取材方便、制片简单,已普遍应用于肿瘤的实验室检查,但由于受到标本质量、制片染色水平的差异、读片人员经验参差不齐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传统细胞学的灵敏性、诊断率均较低,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技术是目前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中的优质的制片技术,对脱落细胞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制片并观察诊断,可以提高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目前主要应用于宫颈脱落细胞、体腔积液、尿液、细针穿刺及肛管直肠脱落细胞的检查,但在肺癌诊断价值方面报道较少,本文主要阐述液基细胞学在胸腔积液、痰液、肺部占位病变穿刺物涂片、支气管镜刷洗物、肺泡灌洗液中的应用及前景,来推广液体薄层细胞学技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早治疗.
作者:贾伟;黄礼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以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近期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行同期放化疗.观察组予复方黄芩含漱液含漱与康复新液含服联用,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朵贝氏液含漱,实施常规护理,两组给药均从放化疗第一日开始至放疗结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发生率及出现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Ⅲ度以上口咽炎发生率分别为28.85%、61.22% (P <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14 d后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分别为80%、43.33% (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结论 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过程中加强相关护理措施,能降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并推迟重度放射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同期放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的依从性,使放化疗顺利进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金笑;李坊铭;李彩萍;邓利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烟雾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烟雾病患者的MRA和DSA资料.结果 16例均为成年人,发病年龄平均40.5岁,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临床表现为偏瘫6例,双侧肢体交替性无力4例,阵发性或持续性头痛3例,阵发性或持续性头晕2例,记忆力减低1例,言语不清3例.头颅MRI显示:脑出血4例,脑梗死9例,3例未见异常.MRA和(或)DSA显示两种检查所见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病变基本一致,均能发现烟雾状血管网.烟雾病的病变血管与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结论 对年轻无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患者,反复头痛、头晕者,应予MRA检查,必要时DSA检查,以早期诊断烟雾病,从而指导临床作出合理的治疗.
作者:李正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保胆取石术后长期结石复发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指标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的保胆取石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其中148例通过信访或电话随访6~12年获得随访资料,统计总的结石复发率,并采用关联性分析方法,评估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其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建议》.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36.49%.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与结石复发相关(P<0.05),高血压与结石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代谢综合征在胆结石复发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骆助林;汪涛;田伏洲;陈理国;刘湘林;王华;宋宗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蛋白SI00A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S100A4蛋白在42例LSCC组织、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S100A4蛋白在42例L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0%,而在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淋巴结转移组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5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3.6%),在临床分期中Ⅲ+Ⅳ期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44.0%)高于Ⅰ+Ⅱ期(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4蛋白在LSCC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原发部位、组织学分化程度及T分期无关(均P>0.05).结论 S100A4蛋白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可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LSCC发生及侵袭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杨国强;陈应超;李里香;张少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梅毒螺旋体母婴传播的实验室检测的特异性方法,应用于新生儿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金标法(GICA)作为初筛实验,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确诊实验及疗效观察,根据不同检验目的选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蛋白印迹技术(WB)、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作为辅助检测手段,优化组合实验项目.结果 检测产科住院孕产妇24 636例,检测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530例,其中孕产妇TPPA确诊试验阳性患者325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1.32%,新生儿科TPPA确诊试验阳性患者89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0.36%.检测出新生儿梅毒患儿7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0.03%.结论 联合检测可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检测的特异性,应用于新生儿胎传梅毒的早期诊断,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苗岩;欧春怡;王学斌;齐绍伟;王君龙;王伟;张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氟哌利多不同给药途径对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内固定手术患者9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A、B两组,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15μg/kg,然后硬膜外负荷剂量为罗哌卡因6 mg+吗啡1mg,生理盐水稀释至4ml;B组硬膜负荷剂量为罗哌卡因6mg+吗啡1 mg+氟哌利多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4ml.观察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4.4%,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2例.结论 氟哌利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静脉用药可能比硬膜外给药更为有效、安全.
作者:邓略初;梁锐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胱抑素C(cys-C)在窒息新生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窒息新生儿240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144例,重度窒息96例,同期选择6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窒息新生儿在入院后第1天,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3d抽取外周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cys-C,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较轻度窒息组显著升高(P<0.01);②轻度窒息组血清cys-C的异常率与Bun和Scr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的异常率与Bun、Scr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血清cys-C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在重度窒息组其敏感性高于血Bun、Scr.
作者:庄泽吟;张晓芬;刘丽华;李汉超;李女好;陈淑特;高雅珊;林建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嚣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怀宁县人民医院199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胃溃疡、食道、胃、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切除后采用胃肠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吻合器顺利完成消化道重建手术,且效果良好.其中并发吻合口漏3例,2例经负压引流冲洗、肠外营养支持治愈;1例胸腔内吻合口漏死亡,可能与重复使用国产吻合器的质量有关;5例吻合口狭窄采用器械扩张或内支架支撑治愈.结论 用吻合嚣行消化道重建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尤其是当手术部位较高、较深,手工操作不便时,吻合器具有更迅速、方便、可靠地进行吻合的优越性.
作者:周礼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宁津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分别出现低热、轻度头疼,注射部位红肿、结节.对照组有8例分别出现轻度头疼、乏力、口干、嗜睡等症状,两组均没进行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两组病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89例( 15.64%,89/569),健康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7例(2.08%,7/3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1); ②晚孕期与早、中孕期短PR间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较健康非妊娠女性明显增高,且与孕期的周数呈正相关.
作者:江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和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市白云区222名60岁以上老人为调查对象,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各111名.使用老年人健康调查问卷表(SF-36),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婚姻状况,丧偶空巢老人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因子得分低于独居及夫妻同住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状况,80岁以上空巢老人在生理功能方面的得分比较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有现医疗、经济收入状况、年龄、医改后状况.结论 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政府及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作者:岳新芝;黎惠芬;李燕萍;谢穗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平均住院日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有何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9例61眼,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全部61眼接受光凝治疗,综合组35眼配合中药分型治疗,单纯组26眼,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综合有效率为97.1%,恶化率为2.9%,单纯组分别为83.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1,P<0.05);眼底病变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综合组出血、渗出、水肿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 x2=3.823,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1,P>0.05).结论 中药分型治疗联合激光先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疗效,提示我们中医药应尽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作者:杨孝埔;马龙;姚豪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比较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对5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以下简称双吻合组)与7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使用荷包钳荷包闭合行单吻合术(以下简称单吻合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双吻合组保肛率为98.0%,手术时间为145~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 ~247 ml,吻合口瘘为4.0%,吻合口出血为4%;单吻合组保肛率为82.9%,手术时间为220~350min、术中出血量为246~354ml,吻合口瘘为11.4%,吻合口出血为8.6%.双吻合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单吻合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弧形切割闭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肠腔内容物溢出对术区的污染,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骥骜;王芝钧;刘鸿亚;谢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集耳鼻喉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因反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止血术的20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鼻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情况,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单极电凝烧灼、可吸收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或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等不同的止血方法止血,观察疗效.结果 1次手术治愈179例(86.9%),2次手术治愈21例(1O.2%),3次手术治愈6例(2.9%),总有效率100%.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12例,鼻息肉3例,鼻微小血管瘤3例,除微小血管瘤术中处理外,余嘱1个月后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无一例再出血,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探查止血术具有准确、有效、无痛、安全等优点,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川;林潮楷;林楷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医学实验室检验.多数疾病的诊断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的,因此,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对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分析中质量控制方面的掌握运用越趋成熟规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患者症状不相符合时,临床医师就一味地将原因归于检验科检测不准.据国内学者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要求.因此说明分析前质量控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也是难控制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生、护士、检验科人员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保证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作者:董大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对贵港市人民医院142份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73株,阳性率为51.4%,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9.3%)、铜绿假单胞菌(17.8%)、肺炎克雷伯菌(9.6%)和肠球菌属(13.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是36.1%和28.6%;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其次是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程度也较高.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 胆汁中病原菌种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多见,产ESBLs的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肠球菌耐药率较低.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集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的17例中晚期鼻咽癌(T2-4N1-3M0)患者的模拟机位置验证图像,与首次计划设计的CT扫描数字重建影像(DRR)图像进行骨性参考点的偏离值比较,并采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头部、颈部摆位误差.结果 头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1.08±0.62)mm,Y轴(前后)(1.18±0.92)mm,Z轴(头脚)(1.08 +0.99)mm;颈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2.40±1.86)mm,Y轴(2.07±1.42)mm,Z轴(1.99±1.56) mm,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全敬;段诗苗;李多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心肌炎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 时37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8例,胸闷、气促8例,胸痛5例,心慌10例,恶心、呕吐8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8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2例.结论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及时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认真鉴别,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王琼涛;金秀;杨海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