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分析

江山

关键词:妊娠, 心电图, 短PR间期
摘要:目的 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89例( 15.64%,89/569),健康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7例(2.08%,7/3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1); ②晚孕期与早、中孕期短PR间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较健康非妊娠女性明显增高,且与孕期的周数呈正相关.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19例VCF患者采用PKP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前、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3d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3±2.07)分、(2.75±1.13)分和(2.82±1.21)分;患椎前缘高度分别为(14.21±2.46)mm、(20.22±2.55)mm和(21.04±2.79) mm;Cobb角分别为(23.13±3.54)°、(7.56±2.62)°和(7.14±2.48)°.VAS评分、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等指标,术后3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能迅速缓解疼痛,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是治疗老年VCF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朝顶;杨六中;沈金虎;王喜安;惠正广;杨惠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平均住院日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有何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异常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1].A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可能和造血干细胞的内在缺陷、造血微环境的异常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而AA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管英华;谢杨虎;魏晓巍;李见;王露;李玉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管状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7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嚣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怀宁县人民医院199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胃溃疡、食道、胃、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切除后采用胃肠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吻合器顺利完成消化道重建手术,且效果良好.其中并发吻合口漏3例,2例经负压引流冲洗、肠外营养支持治愈;1例胸腔内吻合口漏死亡,可能与重复使用国产吻合器的质量有关;5例吻合口狭窄采用器械扩张或内支架支撑治愈.结论 用吻合嚣行消化道重建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尤其是当手术部位较高、较深,手工操作不便时,吻合器具有更迅速、方便、可靠地进行吻合的优越性.

    作者:周礼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淋巴结转移性鼻咽癌调强放疗头部与颈部摆位误差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集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的17例中晚期鼻咽癌(T2-4N1-3M0)患者的模拟机位置验证图像,与首次计划设计的CT扫描数字重建影像(DRR)图像进行骨性参考点的偏离值比较,并采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头部、颈部摆位误差.结果 头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1.08±0.62)mm,Y轴(前后)(1.18±0.92)mm,Z轴(头脚)(1.08 +0.99)mm;颈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2.40±1.86)mm,Y轴(2.07±1.42)mm,Z轴(1.99±1.56) mm,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全敬;段诗苗;李多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iR-221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系侵袭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 评价miR-22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达的变化时其神经内分泌样转化及其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Northern blot检测LNCaP,LNCaP-AI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中7种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细胞转染法检测在雄激素剥夺环境中LNCaP和LNCaP-AI细胞系中miR-221的作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的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dishevelled-2(DVL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的细胞系LNCaP相比,miR-22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细胞系LNCaP-AI中明显高表达.通过转染使miR-221在LNCaP细胞系中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NSE表达,加速其神经内分泌样分化.而在LNCaP-AI细胞系中下调miR-221水平则会升高靶基因DVL2的表达水平,并增强LNCaP-Al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该实验证实在AIPC和ADPC细胞系中miR-221存在表达差异.miR-221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神经内分泌样转化,这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转化的重要原因.MiR-221可通过作用DVL2调节晚期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作者:常征;张爱民;郝俊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冠心病氯吡格雷抵抗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前瞻性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线检测和随访,对比观察不同基线水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值MACCE的发生危险.结果 共调查并随访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1年内MACCE发生率为23.8%;CR抵抗者的MAC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OR =3.71,P=0.024),且随着CR水平的升高,MACCE发生危险逐级抬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MACCE组的DPAI值低于未发生MACCE组(14.7%±3.7%v8.27.9%±24.2%;P=0.074).结论 CR可能是MACCE的一个预测因子.

    作者:王嘉莉;柯元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黄芩含漱液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急性口咽炎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以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近期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行同期放化疗.观察组予复方黄芩含漱液含漱与康复新液含服联用,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朵贝氏液含漱,实施常规护理,两组给药均从放化疗第一日开始至放疗结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发生率及出现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Ⅲ度以上口咽炎发生率分别为28.85%、61.22% (P <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14 d后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分别为80%、43.33% (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结论 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过程中加强相关护理措施,能降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并推迟重度放射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同期放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的依从性,使放化疗顺利进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金笑;李坊铭;李彩萍;邓利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住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6个月以下2.5 mg/d,6个月以上4 mg/d,每晚1次,观察患儿咳嗽、气促、喘息、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治愈31例(68.9%),好转11例(24.4%),无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3例(51.1%),好转13例(28.9%),无效9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2,P<0.05).治疗组咳嗽、气促、喘息、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礼真;章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战略与策略(待续)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 ①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首选社区医院,20.8%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首选社区医院,27.8%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75岁老人高达73.0%,门诊患者、年龄大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②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是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③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认知较差.结论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作者: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保胆取石术后复发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 观察保胆取石术后长期结石复发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指标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的保胆取石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其中148例通过信访或电话随访6~12年获得随访资料,统计总的结石复发率,并采用关联性分析方法,评估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其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建议》.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36.49%.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与结石复发相关(P<0.05),高血压与结石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代谢综合征在胆结石复发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骆助林;汪涛;田伏洲;陈理国;刘湘林;王华;宋宗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0~2011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昌平区2010 ~2011学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对昌平区2010 ~2011学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良好检出率51.5%,女生高于男生(P<0.05),乡村高于城镇(P<0.05),小学高于高中高于初中(P<0.05);营养过剩检出率34.8%,肥胖(21.0%)多于超重(13.8%),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镇高于乡村(P<0.05),初中高于小学高于高中(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13.7%,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12.2%),女生高于男生(P<0.05),城镇高于乡村(但P>0.05),初中高于小学高于高中(P<0.05).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有关部门应加强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

    作者:张崛;郭红侠;崔永强;刘玉红;黄艳丽;刘晓培;王金飞;滕淑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医学实验室检验.多数疾病的诊断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的,因此,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对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分析中质量控制方面的掌握运用越趋成熟规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患者症状不相符合时,临床医师就一味地将原因归于检验科检测不准.据国内学者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要求.因此说明分析前质量控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也是难控制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生、护士、检验科人员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保证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作者:董大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9例胆囊癌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 2008年1月外科治疗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分期、外科手术方式等相关因素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69例,男性29例,女性40例;年龄33~87岁,平均62岁.早期癌(Nevin Ⅰ-Ⅱ)15例,中晚期癌(NevinⅢ~Ⅴ)54例.其中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9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25例行其他姑息性治疗.50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22.0%、4.0%.其中早期胆囊癌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90.9%,70.7%,18.2% vs.30.8%,10.3%,0).中晚期胆囊癌患者中行根治术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只行姑息性治疗者(47.8%,17.4%,0% vs.6.3%,0,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所在,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文骝;刘会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原因浅析

    目的 探讨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的主要原因.方法 分析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的主要原因.结果 造成早期(术后5年以内)翻修的32例中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12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髋臼假体松动11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行骨折复位固定;股骨头磨损髋臼3例,行全髋翻修;感染2例,行二期手术翻修.造成晚期(术后5年以上)翻修的36例中股骨头磨损髋臼13例,行全髋翻修;髋臼假体松动12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晚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7例,行骨折复位固定;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4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行二期手术翻修.两组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成早期(术后5年以内)翻修主要因为髋臼假体选择、处理及安放技术不当;造成晚期(术后5年以上)主要因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

    作者:王雷;刘庆宽;张元民;王秀美;孔颖;段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种球蛋白佐治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儿均先后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对症治疗,疗程2周左右,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400 mg/( kg·d),连用3d.结果 治疗组发热、咳嗽、干啰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1±1.3)d、(4.2±1.2)d、(2.5±1.2)d、(3.6±1.1)d,对照组分别为(3.3±1.0)d、(5.6±2.3)d、(4.3±2.5)d、(5.4±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郑刚;邓衍圣;王俊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况.方法 选取广东省广州和中山市为调查城市,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1113名居民为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两地居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状.结果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总体了解率分别是52.9%和25.2%,其中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57.1%)高于农村居民的知晓率(50.3%)(x2=34.825,P=0.00);有26.8%的居民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教育,其中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率(27.6%)高于农村居民(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1,P=0.002).有66.9%的城市居民认为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的教育,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高于城市居民(x2 =6.100,P=0.047).结论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好于农村居民,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余昌泽;黄燕惠;周志衡;杨华杰;王家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宁津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分别出现低热、轻度头疼,注射部位红肿、结节.对照组有8例分别出现轻度头疼、乏力、口干、嗜睡等症状,两组均没进行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两组病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胃裸区对贲门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胃裸区( GBA)对贲门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5年1月- 2008年12月于四川绵阳四○四医院普外科行贲门癌根治术且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的132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贲门癌累及GBA患者,B组为贲门癌未累及GBA患者.统计并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 纳入研究的132例患者均发现有GBA,GBA的形状以三角形多见,面积约为2.0~16.0 cm2,平均面积约为6.5 cm2.其中,A组58例,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65.5%、37.9%;B组74例,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5.4%.两组比较,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贲门癌累及GBA的患者预后较差;术前CT检查评估GBA的状态对贲门癌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谯时文;姜淮芜;李宗林;陈进;罗亮;黄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创伤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穿刺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B超及CT明确的闭合性脾脏损伤并发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12例,经保守治疗及严密的临床观察,出血停止后1~2周,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血肿穿刺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血液后,留置导管充分引流.结果 穿刺引流后3~4d引流出陈旧性血性液体(248±92)ml.第4~7天每天引流量约20~30ml,复查B超见血肿体积约为治疗前的1/10~1/20.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无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脏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行经皮穿刺引流术,可有效引流包膜下陈旧性出血,降低脾包膜内张力,减少了自发性破裂的风险,避免了脾脏切除,减少了脾脏继发感染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波;张思平;耿超;孙永华;秦雪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