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邓衍圣;王俊男
目的 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比较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对5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以下简称双吻合组)与7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使用荷包钳荷包闭合行单吻合术(以下简称单吻合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双吻合组保肛率为98.0%,手术时间为145~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 ~247 ml,吻合口瘘为4.0%,吻合口出血为4%;单吻合组保肛率为82.9%,手术时间为220~350min、术中出血量为246~354ml,吻合口瘘为11.4%,吻合口出血为8.6%.双吻合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单吻合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弧形切割闭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肠腔内容物溢出对术区的污染,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骥骜;王芝钧;刘鸿亚;谢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砀山县人民医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所有患者每月于门诊随访一次,共连续随访一年,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房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压均控制良好,且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实验组房颤复发率24.0% (12/50),对照组复发率50.0% (25/50),两组复发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可以减少房颤的复发,是一种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的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文岭;王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实施专人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肠造口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3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人护理,安排一位高年资的护士专门负责该患者的健康宣教及造口护理工作.包括术前肠造口定位、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造口护理、出院随访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由当班护士完成所有的术前术后护理、出院随访,观察两组在掌握造口健康知识时间、掌握造口袋粘贴技术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掌握造口健康知识时间、掌握造口袋粘贴技术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专人护理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强;郑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及与肝肾损害的关系,为HBV-GN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肾内科2001年11月-2011年11月10年间经肾活检确诊HBV-GN并资料完整的25例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占同期肾活检4.70%,患者男性14例(56%),女性11例(44%);发病年龄9~47岁,平均22.83岁;乙肝标记物大三阳者12例(46.8%),乙肝小三阳者9例(36%);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4例(56%),肾功能不全6例(24%),肝功能受损8例(32%);肝功能是否异常和肾脏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病理表现以膜性肾病为主,占12例(48%).结论 HBV-GN患者以青少年为主,性别差异不大;临床表现主要是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以膜性肾病多见;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BV-GN诊断;HBV对肝脏及肾脏的损伤具有不同步性.
作者:吴国仲;韩久怀;张璟;苏安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为改进复用穿刺针清洗效果,对比两种不同清洗流程方法对复用穿刺针的清洗效果,观察研究超声加酶清洗流程的优越性,确保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 将回收来的可复用的骨穿针、腰穿针100根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根.对照组清洗方法为常规预处理加手工清洗;实验组在常规预处理之后,将穿刺针置于全效多酶洗液中用超声清洗机以70 ~ 100 kHz频率清洗5 min.结果 通过专业检测、目测及使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对照组合格率84%,实验组合格率98%,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管腔狭小的穿刺针,消毒时在常规预处理清洗的基础上,采用多酶液预处理配合超声清洗,污渍残留清除彻底,清洗合格率高,能保证可复用穿刺针灭菌质量.
作者:陈付华;葛多云;马民;陈靖;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平均住院日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有何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颈中变感神经节阻滞(MCGB)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氟桂利嗪10 mg/d,睡前口服,连服2个月;B组患侧MCGB,1次/d,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进行第二疗程,共4个疗程.两个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管、血流变化.治疗结束后,由不了解治疗方案的医生判断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B组治疗前脑血管血流异常率分别为80.0%、82.5%;治疗结束后脑血管血流异常率分别50.0%、12.5%;治疗结束后治愈(优)率分别为5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GB能够有效纠正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失调,对偏头痛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力;郑虎山;蒋劲;黄增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B超及CT明确的闭合性脾脏损伤并发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12例,经保守治疗及严密的临床观察,出血停止后1~2周,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血肿穿刺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血液后,留置导管充分引流.结果 穿刺引流后3~4d引流出陈旧性血性液体(248±92)ml.第4~7天每天引流量约20~30ml,复查B超见血肿体积约为治疗前的1/10~1/20.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无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脏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行经皮穿刺引流术,可有效引流包膜下陈旧性出血,降低脾包膜内张力,减少了自发性破裂的风险,避免了脾脏切除,减少了脾脏继发感染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波;张思平;耿超;孙永华;秦雪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89例( 15.64%,89/569),健康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7例(2.08%,7/3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1); ②晚孕期与早、中孕期短PR间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较健康非妊娠女性明显增高,且与孕期的周数呈正相关.
作者:江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南方常见的遗传病,检出亲代的携带者是预防重型患儿出生的唯一方法.本文探讨C,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与地中海贫血的关系,指导临床的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医院产科门诊、婚前检查门诊的就诊者检验结果.以血常规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2 fl和血红蛋白电泳HbA2> 3.5%为标准筛选652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以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将β地贫组的G6PD活性和MCV与对照组比较,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均数以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β地贫组的G6PD活性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01),而β地贫组MCV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6PD活性的升高可以提示地中海贫血.基层医院或门诊部可通过检测G6PD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
作者:黄霜;朱文彪;陈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早期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降低危重型的病死率.方法 对感染病科2010年4月-2011年8月收住的168例重症HFM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中以12 - 36个月为高发年龄,多在病程2~4d进展为重症,发热161例(95.83%)、易惊或肢体抖动153例(91.07%)、精神差和/或嗜睡99例(58.93%)、呕吐98例(57.74%)、脑膜刺激征阳性和(或)病理反射阳性69例(41.07%)、高血压58例(34.52%).血白细胞升高71例(42.26%)、血糖升高61例(36.30%).早期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呋塞米治疗可以阻止病情进展,治愈166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 3岁以内HFMD患者多在2~4d进展为重症,早期干预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兴民;高有方;张雪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住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6个月以下2.5 mg/d,6个月以上4 mg/d,每晚1次,观察患儿咳嗽、气促、喘息、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治愈31例(68.9%),好转11例(24.4%),无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3例(51.1%),好转13例(28.9%),无效9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2,P<0.05).治疗组咳嗽、气促、喘息、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礼真;章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注射下行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寻求一种舒适、安全、可靠的胃镜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2月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500例门诊和住院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检查前应用丙泊酚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胃镜检查时置镜反应、胃镜检查效果.结果 患者在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在持续鼻导管吸氧下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术中无躁动、恶心、呕吐,胃镜下影像清晰,所有患者对检查过程无任何记忆,患者满意度100%.结论 丙泊酚静脉注射下行胃镜检查是舒适、安全、可行的,消除了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晏洁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71例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回病房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呼吸系统管理、合理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结果 7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3例肺部感染,2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进食后出现反酸饱胀胸闷,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士要掌握疾病的病因病理,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周密地做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任莉;冉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传统细胞学( (conventional smear,CS)检查因其取材方便、制片简单,已普遍应用于肿瘤的实验室检查,但由于受到标本质量、制片染色水平的差异、读片人员经验参差不齐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传统细胞学的灵敏性、诊断率均较低,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技术是目前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中的优质的制片技术,对脱落细胞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制片并观察诊断,可以提高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目前主要应用于宫颈脱落细胞、体腔积液、尿液、细针穿刺及肛管直肠脱落细胞的检查,但在肺癌诊断价值方面报道较少,本文主要阐述液基细胞学在胸腔积液、痰液、肺部占位病变穿刺物涂片、支气管镜刷洗物、肺泡灌洗液中的应用及前景,来推广液体薄层细胞学技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早治疗.
作者:贾伟;黄礼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根据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不使用抗抑郁药物.两组患者由专科工作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HAMD进行评分,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PSD的发生率.结果 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PSD的发生率为37.5%,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1),两组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对降低PSD的临床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震宇;华启海;阎兴洲;徐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发展快,约20%~30%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总体死亡率约5%~10%[1].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早期事件对急性胰腺炎的转归起到关键作用.急性胰腺炎早期事件包括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和固有免疫启动,目前已公认急性胰腺炎时早发生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损伤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进一步启动免疫系统,而炎症信号通路和固有免疫的启动以及腺泡细胞极性紊乱的发生在加速细胞损伤和急性胰腺炎进展中起至关重要作用.下面就急性胰腺炎早期事件近年来的进展展开综述.
作者:杜政委;杨元生;陈垦;徐毅晖;王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嚣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怀宁县人民医院199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胃溃疡、食道、胃、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切除后采用胃肠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吻合器顺利完成消化道重建手术,且效果良好.其中并发吻合口漏3例,2例经负压引流冲洗、肠外营养支持治愈;1例胸腔内吻合口漏死亡,可能与重复使用国产吻合器的质量有关;5例吻合口狭窄采用器械扩张或内支架支撑治愈.结论 用吻合嚣行消化道重建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尤其是当手术部位较高、较深,手工操作不便时,吻合器具有更迅速、方便、可靠地进行吻合的优越性.
作者:周礼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前瞻性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线检测和随访,对比观察不同基线水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值MACCE的发生危险.结果 共调查并随访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1年内MACCE发生率为23.8%;CR抵抗者的MAC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OR =3.71,P=0.024),且随着CR水平的升高,MACCE发生危险逐级抬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MACCE组的DPAI值低于未发生MACCE组(14.7%±3.7%v8.27.9%±24.2%;P=0.074).结论 CR可能是MACCE的一个预测因子.
作者:王嘉莉;柯元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9例61眼,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全部61眼接受光凝治疗,综合组35眼配合中药分型治疗,单纯组26眼,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综合有效率为97.1%,恶化率为2.9%,单纯组分别为83.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1,P<0.05);眼底病变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综合组出血、渗出、水肿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 x2=3.823,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1,P>0.05).结论 中药分型治疗联合激光先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疗效,提示我们中医药应尽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作者:杨孝埔;马龙;姚豪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