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氯吡格雷抵抗的前瞻性研究

王嘉莉;柯元南

关键词:氯吡格雷抵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脑血管事件,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摘要:目的 前瞻性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线检测和随访,对比观察不同基线水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值MACCE的发生危险.结果 共调查并随访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1年内MACCE发生率为23.8%;CR抵抗者的MAC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OR =3.71,P=0.024),且随着CR水平的升高,MACCE发生危险逐级抬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MACCE组的DPAI值低于未发生MACCE组(14.7%±3.7%v8.27.9%±24.2%;P=0.074).结论 CR可能是MACCE的一个预测因子.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221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系侵袭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 评价miR-22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达的变化时其神经内分泌样转化及其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Northern blot检测LNCaP,LNCaP-AI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中7种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细胞转染法检测在雄激素剥夺环境中LNCaP和LNCaP-AI细胞系中miR-221的作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的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dishevelled-2(DVL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的细胞系LNCaP相比,miR-22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细胞系LNCaP-AI中明显高表达.通过转染使miR-221在LNCaP细胞系中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NSE表达,加速其神经内分泌样分化.而在LNCaP-AI细胞系中下调miR-221水平则会升高靶基因DVL2的表达水平,并增强LNCaP-Al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该实验证实在AIPC和ADPC细胞系中miR-221存在表达差异.miR-221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神经内分泌样转化,这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转化的重要原因.MiR-221可通过作用DVL2调节晚期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作者:常征;张爱民;郝俊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504s/P63/34βE12联合双染标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P504s、P63、34βE12双染标记前列腺组织标本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504s单抗、P63单抗、34βE12单抗先后在同一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上行前列腺腺泡细胞和基底细胞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染色.P504s表达于癌变的前列腺细胞浆;P63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核,34βE12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浆.结果 P504s表达阳性而34βE12和P63表达阴性或不连续表达提示为前列腺癌,并可行Gleason评分;P504s表达阳性、34βE12和P63完整阳性表达提示前列腺上皮内瘤;504s表达阴性、34βE12和P63连续阳性表达提示良性前列腺病变.结论 通过联合使用P504s、P63和34βE12在同一前列腺标本上进行双重染色标记前列腺癌变细胞、前列腺基底细胞,通过观察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完整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等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肿瘤( PIN)、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增加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促进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疗.

    作者:孙明;廖勇彬;庞健;周伟;邓星辉;甄沛林;程洲平;吴荣海;卢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ucagon like peptide-2,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内毒素组,C组:治疗组.分别以生理盐水、EcolliO55:B5、GLP-2腹腔注射,留取末端回肠组织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匀浆后细菌培养计算细菌移位率,同时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电镜下A组肠黏膜微绒毛及紧密连接未见异常,B组紧密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C组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②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及western blot净光密度值结果可见:occludin表达B组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高于B组.③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器官细菌移位率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GLP-2可以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程度,减少细菌移位率,对脓毒症的肠道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张宗兵;刘瑞林;刘牧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0~2011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昌平区2010 ~2011学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对昌平区2010 ~2011学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良好检出率51.5%,女生高于男生(P<0.05),乡村高于城镇(P<0.05),小学高于高中高于初中(P<0.05);营养过剩检出率34.8%,肥胖(21.0%)多于超重(13.8%),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镇高于乡村(P<0.05),初中高于小学高于高中(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13.7%,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12.2%),女生高于男生(P<0.05),城镇高于乡村(但P>0.05),初中高于小学高于高中(P<0.05).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有关部门应加强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

    作者:张崛;郭红侠;崔永强;刘玉红;黄艳丽;刘晓培;王金飞;滕淑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分析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25 min,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中出血量25~ 70 ml,平均出血量45ml;术后住院天数3~8d,平均住院天数6.5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漏尿,延长至第7天拔管后治愈.术后无大出血、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4周经膀胱镜拔出双J管.术后经B超检查随访4~22个月,平均9.3月,2例轻度肾盂输尿管积水消失,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积水,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均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处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微创,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胡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9例胆囊癌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 2008年1月外科治疗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分期、外科手术方式等相关因素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69例,男性29例,女性40例;年龄33~87岁,平均62岁.早期癌(Nevin Ⅰ-Ⅱ)15例,中晚期癌(NevinⅢ~Ⅴ)54例.其中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9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25例行其他姑息性治疗.50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22.0%、4.0%.其中早期胆囊癌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90.9%,70.7%,18.2% vs.30.8%,10.3%,0).中晚期胆囊癌患者中行根治术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只行姑息性治疗者(47.8%,17.4%,0% vs.6.3%,0,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所在,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文骝;刘会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侵犯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4~ 63岁,平均49岁.颅内压增高者9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等定位体征4例.肿瘤部位均为单侧.对14例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同时行受累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11例,受累上矢状窦部切除3例.结果 14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9例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后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3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缓解,4例术前偏瘫等定位体征患者,术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1例患者术后脑膜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3例均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镜下全切除,同时行受累矢状窦切除,或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可有效治疗侵犯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

    作者:方宪清;汪瑞;方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G6PD活性与地中海贫血的关系

    目的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南方常见的遗传病,检出亲代的携带者是预防重型患儿出生的唯一方法.本文探讨C,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与地中海贫血的关系,指导临床的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医院产科门诊、婚前检查门诊的就诊者检验结果.以血常规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2 fl和血红蛋白电泳HbA2> 3.5%为标准筛选652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以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将β地贫组的G6PD活性和MCV与对照组比较,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均数以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β地贫组的G6PD活性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01),而β地贫组MCV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6PD活性的升高可以提示地中海贫血.基层医院或门诊部可通过检测G6PD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

    作者:黄霜;朱文彪;陈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黄芩含漱液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急性口咽炎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以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近期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行同期放化疗.观察组予复方黄芩含漱液含漱与康复新液含服联用,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朵贝氏液含漱,实施常规护理,两组给药均从放化疗第一日开始至放疗结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发生率及出现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Ⅲ度以上口咽炎发生率分别为28.85%、61.22% (P <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14 d后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分别为80%、43.33% (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结论 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过程中加强相关护理措施,能降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并推迟重度放射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同期放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的依从性,使放化疗顺利进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金笑;李坊铭;李彩萍;邓利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肝门区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乙型)患者肝门区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37例住院乙肝患者,被检者肝门区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后,观察并记录肿大淋巴结数目、大小、分布范围及内部血流信号,测量胆囊壁厚度,并摄片保存.结果 超声显示淋巴结肿大1个(5例),2个(16例),3个(10例),4个及以上(6例).淋巴结长径14 ~ 30 mm,平均18mm,位于门脉主干、肝动脉周围及肝胃韧带间,以门脉主干周围多见;淋巴结呈卵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晰,以低回声为主,回声欠均匀,比较孤立,内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病毒性肝炎(乙型)可以引起肝门区淋巴结肿大,且与血清肝功能变化及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病毒性肝炎肝外系统声像图改变的又一观察指标.

    作者:孟凡银;崔永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抵抗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16例妊娠妇女,评估孕妇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同时于妊娠24~28周时行OGTT试验,采用QUICKI评估胰岛素灵敏度检测指数.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QUICKI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早产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①216例孕妇,其中有88例孕妇出现早产,128例孕妇为足月产,早产孕妇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足月产组(P<0.05);早产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高血压百分率均稍高于足月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别;②早产组孕妇空腹血糖以及OGTT试验后1h、2h、3h血糖水平均高于足月产组,而QUICKI指标则低于足月产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血浆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别;③QUICKI与早产发生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6(P =0.026),其余各指标与早产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耐量异常孕妇,进行OGTT试验,评估其QUICKI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孕妇早产的发生率.

    作者:李穗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AX与GEM联合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84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TP组和GP组,入组的患者均接受至少2周期TP和GP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TP组和GP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2.9% (18/42)和38.1% (16/36),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35/42)和78.6%(33/42),中位生存期分别294 d和288 d,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37.3%、9.6%和40.5%、1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均可耐受.结论 两组治疗方案对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疗效,TP和GP方案可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孙伟;朱纯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膈肌切除在肝癌合并膈肌侵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膈肌整块切除在肝细胞癌合并膈肌侵犯手术中的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3例肝细胞癌合并膈肌侵犯患者,行手术切除整块受累膈肌及癌组织,膈肌缺损处采用鼓肺排气一期缝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80 ~ 220 min,术中出血量85 ~ 450ml,术后病理均提示手术切缘阴性,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11例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2例中等量积液,经B超引导胸腔穿刺引流术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10.1d.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平均随访15.2(4 ~30)个月,其中6例于术后复发死亡,4例术后复发但仍在治疗中,余3例至今未复发.结论 膈肌整块切除在肝癌合并膈肌侵犯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其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远期疗效确切.

    作者:陈谦;喻亚群;李淑群;廖维甲;翁俊;莫庆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中白细胞、白蛋白及血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和血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3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和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第0,1,3,7,10天的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及血糖水平,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 AP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血糖均有显著的升高,且SAP组白细胞计数及血糖水平与M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与MAP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SAP组白细胞计数、血糖升高及白蛋白较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AP组(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及血糖可以作为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其临床监测更简便、直观,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汪霖;施红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临床路径在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98例维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32 ~78岁,平均66岁.双月进入的51例为临床路径的实验组,单月进入的为4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为(7.50±0.8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0.61)d,平均住院费用为(3446.80±12.5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6.10±27.38)元;而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为(98.70±1.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50±1.63)分(P均<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有利于终末期肾脏病的规范性治疗,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琚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强化清洗流程对可复用穿刺针清洗效果的应用观察

    目的 为改进复用穿刺针清洗效果,对比两种不同清洗流程方法对复用穿刺针的清洗效果,观察研究超声加酶清洗流程的优越性,确保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 将回收来的可复用的骨穿针、腰穿针100根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根.对照组清洗方法为常规预处理加手工清洗;实验组在常规预处理之后,将穿刺针置于全效多酶洗液中用超声清洗机以70 ~ 100 kHz频率清洗5 min.结果 通过专业检测、目测及使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对照组合格率84%,实验组合格率98%,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管腔狭小的穿刺针,消毒时在常规预处理清洗的基础上,采用多酶液预处理配合超声清洗,污渍残留清除彻底,清洗合格率高,能保证可复用穿刺针灭菌质量.

    作者:陈付华;葛多云;马民;陈靖;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平均住院日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有何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生物蛋白胶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研究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9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46例,对照组48例未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观察术后两组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发生的情况,并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83.2±10.9)ml,较对照组的(190.2±36.5)ml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为(180.8±30.1)ml,明显低于未使用生物蛋白胶组的(448.1±84.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0.87%(5/46),明显低于未使用生物蛋白胶组的33.33% (16/48).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腔能有效控制创面渗血、封闭淋巴管,减少创面引流量,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在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巨合;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分析

    目的 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89例( 15.64%,89/569),健康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7例(2.08%,7/3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1); ②晚孕期与早、中孕期短PR间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较健康非妊娠女性明显增高,且与孕期的周数呈正相关.

    作者:江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北京市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诊断报告

    目的 探讨了解社区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的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确定社区居民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方法 根据WHO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STEPS)推荐方案中样本量估算的一般原则,确定本次调查样本为广外街道下属的29个居委会,从其中单纯随机抽取6个居委会中的360户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家庭.根据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结合社区人口数,第一阶段依据简单随机抽样从广外街道中抽取6个居委会,第二阶段确定抽样住户(360),依据系统抽样6个居委会随机从每个居委会抽取60户(168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家庭.调查问卷统一收回,经数据整理、逻辑核查后,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本社区常见慢性病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循环系统疾病居死亡原因首位,调查人群对自身血糖关注不足,45.5%的人群不重视体格检查.结论 应充分了解知晓居民患病情况和健康影响因素.

    作者:任宁娟;衡薇;杨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