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抵抗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李穗湘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妊娠, 早产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16例妊娠妇女,评估孕妇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同时于妊娠24~28周时行OGTT试验,采用QUICKI评估胰岛素灵敏度检测指数.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QUICKI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早产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①216例孕妇,其中有88例孕妇出现早产,128例孕妇为足月产,早产孕妇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足月产组(P<0.05);早产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高血压百分率均稍高于足月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别;②早产组孕妇空腹血糖以及OGTT试验后1h、2h、3h血糖水平均高于足月产组,而QUICKI指标则低于足月产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血浆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别;③QUICKI与早产发生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6(P =0.026),其余各指标与早产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耐量异常孕妇,进行OGTT试验,评估其QUICKI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孕妇早产的发生率.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17.9%,其中Ⅰ期为10.1%,Ⅱ期为39.7%.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及肌层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病理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年龄越轻、临床期别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内生型肿瘤、肿瘤直径越大、肌层浸润深度越深,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

    作者:杨波;刘健;李胜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和浅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Ⅱ型16例,浅Ⅲ型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片和颈椎CT、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固定螺钉无松动、移位或断裂.23例患者枕颈部基本恢复正常的颈椎活动度,尤其是颈部旋转、屈伸功能.结论 经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浅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较好地保留颈椎正常活动度,尤其是颈部旋转、屈伸功能,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

    作者:庄怀铭;郭跃跃;林勇彬;徐耿填;林加阳;黄青;林可新;林楚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强化清洗流程对可复用穿刺针清洗效果的应用观察

    目的 为改进复用穿刺针清洗效果,对比两种不同清洗流程方法对复用穿刺针的清洗效果,观察研究超声加酶清洗流程的优越性,确保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 将回收来的可复用的骨穿针、腰穿针100根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根.对照组清洗方法为常规预处理加手工清洗;实验组在常规预处理之后,将穿刺针置于全效多酶洗液中用超声清洗机以70 ~ 100 kHz频率清洗5 min.结果 通过专业检测、目测及使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对照组合格率84%,实验组合格率98%,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管腔狭小的穿刺针,消毒时在常规预处理清洗的基础上,采用多酶液预处理配合超声清洗,污渍残留清除彻底,清洗合格率高,能保证可复用穿刺针灭菌质量.

    作者:陈付华;葛多云;马民;陈靖;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ucagon like peptide-2,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内毒素组,C组:治疗组.分别以生理盐水、EcolliO55:B5、GLP-2腹腔注射,留取末端回肠组织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匀浆后细菌培养计算细菌移位率,同时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电镜下A组肠黏膜微绒毛及紧密连接未见异常,B组紧密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C组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②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及western blot净光密度值结果可见:occludin表达B组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高于B组.③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器官细菌移位率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GLP-2可以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程度,减少细菌移位率,对脓毒症的肠道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张宗兵;刘瑞林;刘牧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正常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培养及冻存复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正常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冻存后再复苏对人体关节软骨细胞活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取因创伤所致离断且无再植条件残肢的关节软骨组织,采用Ⅱ型胶原酶一次消化的方法获取原代软骨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并经10% DMSO冻存液冻存及常规复苏,过程中均用倒置显微镜定期观察软骨细胞的形态生长变化以及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常规消化传代后的第2~4代间贴壁时间无明显差别,但较原代明显变短,生长速度加快,在形态上仍以三角或多角形为主,传代在5代以内的软骨细胞仍能保持正常的组织学形态,且复苏后软骨细胞的存活率能达95%.结论 原代培养获得的正常人体关节软骨细胞在5代以内者可以较好地保留软骨细胞的特性和活性.

    作者:汪志军;潘伟波;朱敏;范厉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9例61眼,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全部61眼接受光凝治疗,综合组35眼配合中药分型治疗,单纯组26眼,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综合有效率为97.1%,恶化率为2.9%,单纯组分别为83.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1,P<0.05);眼底病变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综合组出血、渗出、水肿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 x2=3.823,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1,P>0.05).结论 中药分型治疗联合激光先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疗效,提示我们中医药应尽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作者:杨孝埔;马龙;姚豪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iR-221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系侵袭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 评价miR-22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达的变化时其神经内分泌样转化及其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Northern blot检测LNCaP,LNCaP-AI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中7种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细胞转染法检测在雄激素剥夺环境中LNCaP和LNCaP-AI细胞系中miR-221的作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的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dishevelled-2(DVL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的细胞系LNCaP相比,miR-22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细胞系LNCaP-AI中明显高表达.通过转染使miR-221在LNCaP细胞系中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NSE表达,加速其神经内分泌样分化.而在LNCaP-AI细胞系中下调miR-221水平则会升高靶基因DVL2的表达水平,并增强LNCaP-Al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该实验证实在AIPC和ADPC细胞系中miR-221存在表达差异.miR-221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神经内分泌样转化,这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转化的重要原因.MiR-221可通过作用DVL2调节晚期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作者:常征;张爱民;郝俊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压氧协同药物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9例分析

    目的 探讨0.25 MPa高压氧(HBO)协同药物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疗效,通过分析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机制明确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0.25 Mpa HBO协同清水洗胃催吐、药物(特效解毒剂亚甲蓝拮抗、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补液)综合治疗9例中度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给予亚甲蓝40 mg或80mg静推,维生素C3.0~5.0g静滴,HBO 1次/d,疗程1~2次.结果 9例中度急性亚硝酸中毒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0.25 MPa HBO协同药物综合治疗中度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有效.临床上除正确应用亚甲蓝等药物外,对病情较严重者应尽早高压氧治疗.

    作者:林琳;钱培丽;朱彩琴;赵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泊酚应用于胃镜检查5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注射下行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寻求一种舒适、安全、可靠的胃镜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2月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500例门诊和住院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检查前应用丙泊酚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胃镜检查时置镜反应、胃镜检查效果.结果 患者在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在持续鼻导管吸氧下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术中无躁动、恶心、呕吐,胃镜下影像清晰,所有患者对检查过程无任何记忆,患者满意度100%.结论 丙泊酚静脉注射下行胃镜检查是舒适、安全、可行的,消除了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晏洁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分析

    目的 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89例( 15.64%,89/569),健康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7例(2.08%,7/3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1); ②晚孕期与早、中孕期短PR间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较健康非妊娠女性明显增高,且与孕期的周数呈正相关.

    作者:江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根据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不使用抗抑郁药物.两组患者由专科工作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HAMD进行评分,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PSD的发生率.结果 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PSD的发生率为37.5%,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1),两组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对降低PSD的临床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震宇;华启海;阎兴洲;徐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战略与策略(待续)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 ①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首选社区医院,20.8%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首选社区医院,27.8%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75岁老人高达73.0%,门诊患者、年龄大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②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是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③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认知较差.结论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作者: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黄芩含漱液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急性口咽炎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以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近期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行同期放化疗.观察组予复方黄芩含漱液含漱与康复新液含服联用,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朵贝氏液含漱,实施常规护理,两组给药均从放化疗第一日开始至放疗结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发生率及出现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Ⅲ度以上口咽炎发生率分别为28.85%、61.22% (P <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14 d后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分别为80%、43.33% (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Ⅲ度以上急性口咽炎反应放射率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结论 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过程中加强相关护理措施,能降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Ⅲ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反应并推迟重度放射性口咽炎发生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同期放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的依从性,使放化疗顺利进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金笑;李坊铭;李彩萍;邓利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创伤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穿刺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B超及CT明确的闭合性脾脏损伤并发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12例,经保守治疗及严密的临床观察,出血停止后1~2周,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血肿穿刺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血液后,留置导管充分引流.结果 穿刺引流后3~4d引流出陈旧性血性液体(248±92)ml.第4~7天每天引流量约20~30ml,复查B超见血肿体积约为治疗前的1/10~1/20.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无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脏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行经皮穿刺引流术,可有效引流包膜下陈旧性出血,降低脾包膜内张力,减少了自发性破裂的风险,避免了脾脏切除,减少了脾脏继发感染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波;张思平;耿超;孙永华;秦雪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抵抗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16例妊娠妇女,评估孕妇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同时于妊娠24~28周时行OGTT试验,采用QUICKI评估胰岛素灵敏度检测指数.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QUICKI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早产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①216例孕妇,其中有88例孕妇出现早产,128例孕妇为足月产,早产孕妇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足月产组(P<0.05);早产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高血压百分率均稍高于足月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别;②早产组孕妇空腹血糖以及OGTT试验后1h、2h、3h血糖水平均高于足月产组,而QUICKI指标则低于足月产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血浆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别;③QUICKI与早产发生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6(P =0.026),其余各指标与早产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耐量异常孕妇,进行OGTT试验,评估其QUICKI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孕妇早产的发生率.

    作者:李穗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社区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广州某区18个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其中9个社区的950名患者为试验组,进行1年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另外9个社区的1080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比较研究前后患者的卫生行为、生活质量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经过1年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试验组患者的自测血压率、饮食控制率、经常运动率、体重控制率和规则用药率均得到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工作能力、认知功能和社会参与能力得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收缩压由( 148.64±11.89)mm Hg下降到(135.53±8.24)mm Hg,平均舒张压从(93.53±8.47)mm Hg下降到(83.56±6.35)mm Hg,血压控制率提高了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在干预后的规则用药率、躯体症状和认知功能有所提高外,其余各项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模式实施效果满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作者:王彩霞;周志衡;王家骥;杨华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医学实验室检验.多数疾病的诊断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的,因此,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对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分析中质量控制方面的掌握运用越趋成熟规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患者症状不相符合时,临床医师就一味地将原因归于检验科检测不准.据国内学者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要求.因此说明分析前质量控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也是难控制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生、护士、检验科人员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保证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作者:董大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电凝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使用电凝钩的使用技巧及安全性,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1996年1月-2011年1月之间经LC术后的251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2512例LC术患者中,顺利完成LC术2471例,占98.4%,41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1.6%,3例发生胆汁漏,经术后腹腔引流治愈,无术后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狭窄,手术时间21 ~125 min,平均42.8 min,术后1923例患者经过随访6个月~3年(其余病例因联系困难未行随访),无术后胆管狭窄、硬化性胆管炎及远期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好,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熟练掌握电凝钩的使用技巧及原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价格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成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种球蛋白佐治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儿均先后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对症治疗,疗程2周左右,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400 mg/( kg·d),连用3d.结果 治疗组发热、咳嗽、干啰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1±1.3)d、(4.2±1.2)d、(2.5±1.2)d、(3.6±1.1)d,对照组分别为(3.3±1.0)d、(5.6±2.3)d、(4.3±2.5)d、(5.4±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郑刚;邓衍圣;王俊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选题的方法学思考

    科研选题不仅是医学论文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的首要环节,更是使其成为高水平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科研人才的重要环节.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科研培训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均有重受意义.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导师的各类基金课题、专业文献资料以及日常学习、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在选题之前应进行广泛的文献调研,并仔细论证,要注意选择本学科前沿,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题,以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选题应大小适宜,避免无意义和不专业,避免盲目性,选择创新性较强又切实可行的课题,以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和文章发表.

    作者:郭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