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清;阮永军;揭业秀
本文报道1例以脾破裂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4岁,因纳差、周身乏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饮食量约为平时一半,厌油腻,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上腹部饱胀,伴恶心,口干明显,全身出汗较多,同时伴有周身乏力,稍微活动即感胸闷、憋气.
作者:郭春霞;宋丽红;尹慧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焦虑和苏醒期兴奋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实验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无此干预.2组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分别于术前2 d及术日患者入手术室后,测量其焦虑水平和生理指标变化,观察苏醒期兴奋发生率.结果 术日实验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术前2 d,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显著高于术前2 d(P<0.01);2组患者生理指标差异显著,观察还发现实验组全麻苏醒期兴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访视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及全麻苏醒期兴奋的发生.
作者:郭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几种类型角膜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6年12月56例角膜异物患者病例资料.对角膜异物进行定位分区,并就发患者群、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多为16~50岁青壮年男性.角膜铁质金属异物占大多数43例,深层异物4例,多发异物1例及角膜异物误诊3例.大多数角膜异物预后良好.结论 角膜异物是常见的临床眼表外伤,角膜异物应尽早取出,重视异物后的抗感染问题.
作者:彭蔚;蓝育青;肖剑晖;夏朝霞;刘瑞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脑组织在心跳呼吸骤停6 min后将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因此一旦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后因立即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尽快恢复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如未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将因严重缺氧而死亡,这种抢救患者生命的措施被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作者:吴晓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卡介苗是减毒牛型结核杆菌经人工培养提纯制成的减毒活疫苗.临床上常用的是冻干卡介苗,接种方法有2种:皮肤划痕和皮内注射,现普遍采用皮内注射方法,注射标准为:皮内注射卡介苗溶液0.1 ml后,局部皮肤出现直径约6~8 mm的苍白色圆凸丘疱,毛孔清晰;且3个月做PPD试验呈阳性,为接种成功.
作者:乔荣玲;乔荣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17例MM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CTX)、地塞米松(DXM)治疗,同时配合患者的心理、饮食及各种不良反应的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至疗程结束时,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轻微反应3例;总缓解率70.6%,总反应率88.2%.主要不良反应:不同程度的头晕、嗜睡17例,恶心、呕吐13例,便秘12例,肝、肾损害各2例.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CTX、DXM治疗MM经济、有效且毒副作用小,化疗前、中、后的精心护理,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文;刘宝莲;陈芳;周章军;钟鸿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28例慢性乙型肝炎微循环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G1-4)分级、病理纤维化程度(S0-4)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根据炎症分级分为G1-2组和G3-4组.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分为2组:S0-1组和S2-4组.用微循环检测仪观测甲襞微循环.结果 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总积分:G1-2组(2.53±1.76),G3-4组(4.4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0-1组(2.78±1.43),S2-4组(4.1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微循环变化与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具相关性.
作者:李月波;陈建红;董新英;丁洪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s,TSGF)对肺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21例肺癌、19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TSGF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 肺癌组的TSGF水平(63.48±20.39) U/ml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40.42±13.61) U/ml(P<0.01),肺癌组CEA的水平(17.76±11.28) ng/ml同样也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1.26±4.43) ng/ml(P<0.05).TSGF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EA(P<0.05),诊断的特异性与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中的TSGF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时国平;李伟;张永;刘超;陈余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沐舒坦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62.5%,2组疗效比较(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病程上比较(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的治愈过程,起效快,副作用小,疗效满意.
作者:肖铮铮;王晶;王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过程中,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如过度医疗盛行、医疗技术滥用、医患关系物化、医患沟通不畅等,导致医疗机构经营的法律风险增大.医疗卫生行业必须加强自律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防范法律风险,以利持续发展.
作者:张俊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7,-9,-13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39名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n=15)和RFA组(n=24),所有患者均给予统一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TACE),RFA组加用射频消融术(RFA).在治疗前、治疗后1 h、1 d、4 d、10 d分别采血样本,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MMP-1,-7,-9,-13的变化.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MMP-1,-9,-13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P<0.01);RFA治疗后血浆MMP-1,-9,-13浓度暂时性升高,然后下降至较低水平,与TAC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癌患者血浆MMP-7水平降低,与正常值相比,存在差异(P<0.05),2种治疗方法对血浆MMP-7的浓度影响不大(P>0.05).结论 RFA可改变肝癌患者血浆MMPs的水平,改善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MMP-1,-9,-13可作为肝癌患者诊断和RFA疗效判断指标.
作者:毕明俊;李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急诊诊断和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65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并将1999年7月-2003年6月收治的AD病例分为Ⅰ组,将2003年7月-2007年6月收治的AD病例分为Ⅱ组,分析2组的误诊情况.结果 65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超声心动图、MSCTA、MRI对AD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5%、97.5%、100%.Ⅰ组误诊率为57.9%,明显高于Ⅱ组误诊的26%(P<0.05).结论 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对AD认识不足,体格检查不全面,未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是早年误诊的原因,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是近年来误诊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急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卿国忠;杨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31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Ⅰ期切除吻合14例;Ⅰ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10例,无吻合口漏;死亡2例.结论 重视对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正确诊断,防止误诊,合理选择术式,减少并发症.
作者:罗双琪;章凯;项本宏;张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92例并有胃肠功能损害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肠功能障碍的表现有胃滞留、腹胀、胃肠出血以及坏死性肠炎等.出生体重愈低、胎龄愈小,其腹胀、胃出血、胃滞留的发生率有相对愈高;而出生有缺氧窒息史者则较多出现坏死性肠炎.结论 对低出生体重儿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其胃肠功能障碍.
作者:王艳敏;郭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用时间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评估患者病情、诊治方法、病情监测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循时间护理理论针对性地对21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70%患者饮食治疗有效,100%患者配合运动治疗、病情监测.结论 遵循时间护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易接受教育内容,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作者:王丽;周维荣;胡守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健康生产将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1].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检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项预防保健措施,其目的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从而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蔡国新;朱先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情况下其肾脏病变的进展状况.方法 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240例符合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肾病组,各组患者均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以及糖尿病饮食、糖尿病教育和其他对症治疗.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动脉血压等指标.结果 开始接受治疗时各组平均动脉压、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时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与试验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临床肾病组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R和A/C三组均升高,临床肾病组升高快(P<0.01).平均每年Ccr下降值和Cr升高值以临床肾病组多;正常白蛋白尿组有20.00%、微量白蛋白尿组有33.33%、临床肾病组有40.00%的病例有进展,临床肾病组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R和A/C比值的增加均伴随着肾功能快速减退,除控制血压、血糖外,更要从肾脏病变的角度,需肾内科医生的及早临床干预,尤其是对蛋白尿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从新;张秋林;罗宏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其中11例采用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法;26例采用两排扣锁式肾实质全层缝合法切开肾实质;5例直接切开肾实质,然后从肾中下1/3交接处向肾下盏作一斜形切口,即可在直视下探查各肾盏取出结石,肾盂肾实质分层缝合.结果 36例结石一次完全取净,6例有1~3粒不等的残留小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结论 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术具有结石取净率高,肾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庆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3月住院分娩中1 256例羊水过少及同期19 882例非羊水过少病例从病因、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妊娠结局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到97%;羊水过少的妊娠并发症如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过期妊娠、胎儿畸形等.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难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积极寻找病因纠正羊水过少,适时终止妊娠是本次妊娠的佳选择.
作者:张华云;任长慧;许圣菊;魏成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0例胃间质瘤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0例中,良性7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经局部或胃大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6年,全组病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胃镜、B超、CT等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可提高正确诊断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日清;阮永军;揭业秀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