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周维荣;胡守紫
目的 探讨小儿肾活检的安全性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观察52例小儿肾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总结小儿肾活检的护理体会.结果 51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8.1%;术后并发镜下血尿30例(57.7%),肉眼血尿3例(5.8%),刺部位疼痛7例(13.5%).未发现术后感染、持续大量肉眼血尿、肾包膜下血肿、肾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小儿肾活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指导对提高活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新珠;钟鸿斌;陈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对照,开放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运用愈胃宁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6.84%,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成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 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相比,前者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血糖变异系数明显减小.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较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效果好,可避免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症,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磊;金国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3月住院分娩中1 256例羊水过少及同期19 882例非羊水过少病例从病因、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妊娠结局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到97%;羊水过少的妊娠并发症如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过期妊娠、胎儿畸形等.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难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积极寻找病因纠正羊水过少,适时终止妊娠是本次妊娠的佳选择.
作者:张华云;任长慧;许圣菊;魏成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沐舒坦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62.5%,2组疗效比较(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病程上比较(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的治愈过程,起效快,副作用小,疗效满意.
作者:肖铮铮;王晶;王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我院烧伤整形病房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6年间烧伤整形病房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ATB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结果 8年来我院烧伤整形病房共检出病原菌459株,其中G感染率有重要意义.+菌、G-菌分别占32.2%、64.1%.分离数前3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别占15.0%、15.0%、12.8%.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仍是烧伤感染的主要菌株.随时监测烧伤感染的菌株变化,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东卫;章祥州;袁振奋;杨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社区卫生工作大会,为城市社区服务的深入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同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到2010年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遴选至少1~2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当前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大力推行创建示范社区培训基地工作.
作者:赵静;甘学培;穆静;孙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28例慢性乙型肝炎微循环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G1-4)分级、病理纤维化程度(S0-4)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根据炎症分级分为G1-2组和G3-4组.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分为2组:S0-1组和S2-4组.用微循环检测仪观测甲襞微循环.结果 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总积分:G1-2组(2.53±1.76),G3-4组(4.4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0-1组(2.78±1.43),S2-4组(4.1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微循环变化与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具相关性.
作者:李月波;陈建红;董新英;丁洪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常可遇见,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胸腔穿刺抽液等方法治疗.本文主要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微波治疗并进行专项护理的疗效.我科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68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微波治疗并进行专项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卢向丽;杨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参考我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表(QOL-CCC),制定一份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5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移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QOL评分基本满意.躯体维度对生活质量影响大,受移植方式、性别、家人关怀、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的影响.结论 应采取综合的、有计划的、全方位的和个性化的措施具体对待,减轻患者躯体病痛,满足必需的精神需求,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永忠;陈惜遂;李映华;刘元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几种类型角膜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6年12月56例角膜异物患者病例资料.对角膜异物进行定位分区,并就发患者群、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多为16~50岁青壮年男性.角膜铁质金属异物占大多数43例,深层异物4例,多发异物1例及角膜异物误诊3例.大多数角膜异物预后良好.结论 角膜异物是常见的临床眼表外伤,角膜异物应尽早取出,重视异物后的抗感染问题.
作者:彭蔚;蓝育青;肖剑晖;夏朝霞;刘瑞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非典型性皮疹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早期表现为非典型性皮疹的32例SLE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其皮疹特点及其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为过敏性紫癜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脂溢性皮炎、荨麻疹各5例、湿疹3例.结论 SLE早期皮疹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肖鹏;钟鸿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我院使用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以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98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A、B 2组,A组48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B组50例用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治疗,应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A、B方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9%、96.0%;1疗程所需治疗总费用分别为442.82元、438.20元;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52,4.56.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一样,且成本相当,均值得推广.
作者:殷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92例并有胃肠功能损害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肠功能障碍的表现有胃滞留、腹胀、胃肠出血以及坏死性肠炎等.出生体重愈低、胎龄愈小,其腹胀、胃出血、胃滞留的发生率有相对愈高;而出生有缺氧窒息史者则较多出现坏死性肠炎.结论 对低出生体重儿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其胃肠功能障碍.
作者:王艳敏;郭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1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配合,治愈、好转19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用药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患者病情恢复的关键.
作者:蒋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17例MM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CTX)、地塞米松(DXM)治疗,同时配合患者的心理、饮食及各种不良反应的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至疗程结束时,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轻微反应3例;总缓解率70.6%,总反应率88.2%.主要不良反应:不同程度的头晕、嗜睡17例,恶心、呕吐13例,便秘12例,肝、肾损害各2例.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CTX、DXM治疗MM经济、有效且毒副作用小,化疗前、中、后的精心护理,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文;刘宝莲;陈芳;周章军;钟鸿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胸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上胸椎骨折方法.方法 对本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55年,平均36.5岁;其中压缩骨折6例,骨折脱位9例,爆裂骨折4例,爆裂骨折伴脱位3例;单节段损伤11例,多节段损伤11例;神经损伤程度:A级10例,B级4例,C级3例,D级4例,E级1例.对单节段压缩骨折采用短节段固定;骨折伴脱位或多节段骨折则采用长节段固定.结果 全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胸椎X线摄片显示:脊柱序列恢复良好9例,恢复欠佳3例;除2例短节固定有松动外,其他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后外侧植骨愈合.A级神经损伤程度患者中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Ⅰ级,其他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均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 该方法能够解除脊髓压迫,恢复上胸椎序列,维持脊柱的稳定,是治疗上胸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占蓓蕾;叶舟;王巍;占允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ICU气管切开吸氧患者根据气管切开吸氧日期随机分为2组,比较人工鼻吸氧与普通吸氧痰液性质(痰液粘稠)、痰阻情况、肺部感染率和吸氧效果.结果 人工鼻吸氧在痰液粘稠、痰阻、肺部感染方面发生率较普通吸氧组显著减少,而在吸氧效果方面却优于普通吸氧组.结论 人工鼻吸氧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且氧疗效果好.
作者:侯丽;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治疗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许多国家卒中治疗指南都把患者是否进入卒中单元治疗作为评价卒中患者是否接受了佳治疗的指标之一.
作者:耿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