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例慢性乙型肝炎微循环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李月波;陈建红;董新英;丁洪燕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微循环, 病理
摘要:目的 观察128例慢性乙型肝炎微循环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G1-4)分级、病理纤维化程度(S0-4)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根据炎症分级分为G1-2组和G3-4组.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分为2组:S0-1组和S2-4组.用微循环检测仪观测甲襞微循环.结果 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总积分:G1-2组(2.53±1.76),G3-4组(4.4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0-1组(2.78±1.43),S2-4组(4.1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微循环变化与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具相关性.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 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相比,前者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血糖变异系数明显减小.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较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效果好,可避免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症,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磊;金国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肠癌致肠梗阻31例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31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Ⅰ期切除吻合14例;Ⅰ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10例,无吻合口漏;死亡2例.结论 重视对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正确诊断,防止误诊,合理选择术式,减少并发症.

    作者:罗双琪;章凯;项本宏;张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论临床实践中不规范医疗行为及其法律风险

    在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过程中,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如过度医疗盛行、医疗技术滥用、医患关系物化、医患沟通不畅等,导致医疗机构经营的法律风险增大.医疗卫生行业必须加强自律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防范法律风险,以利持续发展.

    作者:张俊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间质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0例胃间质瘤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0例中,良性7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经局部或胃大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6年,全组病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胃镜、B超、CT等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可提高正确诊断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日清;阮永军;揭业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28例慢性乙型肝炎微循环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128例慢性乙型肝炎微循环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G1-4)分级、病理纤维化程度(S0-4)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根据炎症分级分为G1-2组和G3-4组.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分为2组:S0-1组和S2-4组.用微循环检测仪观测甲襞微循环.结果 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总积分:G1-2组(2.53±1.76),G3-4组(4.4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0-1组(2.78±1.43),S2-4组(4.1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微循环变化与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具相关性.

    作者:李月波;陈建红;董新英;丁洪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s,TSGF)对肺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21例肺癌、19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TSGF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 肺癌组的TSGF水平(63.48±20.39) U/ml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40.42±13.61) U/ml(P<0.01),肺癌组CEA的水平(17.76±11.28) ng/ml同样也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1.26±4.43) ng/ml(P<0.05).TSGF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EA(P<0.05),诊断的特异性与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中的TSGF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时国平;李伟;张永;刘超;陈余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阶段性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3个月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SAS、SDS、SCL-9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1);满意度评分(88.12±8.3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55.18±10.22,P<0.01).结论 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全面康复.

    作者:许瑞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对照,开放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运用愈胃宁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6.84%,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成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尿液联合检测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DM)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转铁蛋白(TRF)等进行检测,探讨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比浊法、酶法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及204例DM患者尿液中mAlb排泄率、β2-MG、NAG、TRF含量,尿蛋白定性及血BUN、CR测定,并分组比较.结果 血BUN、CR及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尿液中mAlb、β2-MG、NAG、T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后四项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阳性率高.结论 尿液联合测定有助于了解DM患者的肾损伤情况,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最明;顾敏;任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耐药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希罗达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希罗达每日2 500 mg/m2,分2次,口服14 d,21 d为一周期,治疗4~6周期.结果 32例患者共化疗172个周期,总有效率为28.1%(9/32),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1.9%(23/32).不良反应以手足综合症、腹泻、口腔炎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 希罗达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安全性好,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杜忠海;牛术仙;王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NICU中93例早产儿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评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住院的早产儿营养摄入以及体重增加情况,以此对早产儿早期的营养支持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93名早产儿,计算其不同阶段的体重增长速度,计算恢复至出生时体重的平均天数,达到推荐摄入标准(RDIs)的平均天数并对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组和1 500~2 000 g组进行比较,比较其出生以及出院时体重的百分位数以及积分.结果 93名早产儿平均体重增长速度在生后第1周为-4.3 g/d,第2周为6.7 g/d,整个住院期间为19.1 g/d.79名早产儿出现了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为11.1 d,达到RDIs的时间为19.0 d,低于1 500 g组所需时间较长.93名早产儿中,出生体重低于第10百分位的占52.3%,而出院时达到79.5%,明显增加;出院时体重百分位数积分(1.81±0.74)分较出生时(2.35±0.78)分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出院后有必要坚持治疗,继续强化营养,以实现追赶生长.

    作者:张蕾蕾;王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常成人前臂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前臂尺动脉、桡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正常值.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正常成人100条手臂的尺动脉、桡动脉进行超声探测,测量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获得正常成人尺动脉、桡动脉的多项超声测值及频谱形态.结论 正常成人尺动脉、桡动脉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内径逐渐变细,收缩期峰值流速递减,血流频谱曲线表现为双向三峰、单向双峰、单向三峰以及其他种类,由近心端至远心端双向三峰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诊断血管病变.

    作者:石彦;张学珍;尹正银;彭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上胸椎骨折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胸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上胸椎骨折方法.方法 对本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55年,平均36.5岁;其中压缩骨折6例,骨折脱位9例,爆裂骨折4例,爆裂骨折伴脱位3例;单节段损伤11例,多节段损伤11例;神经损伤程度:A级10例,B级4例,C级3例,D级4例,E级1例.对单节段压缩骨折采用短节段固定;骨折伴脱位或多节段骨折则采用长节段固定.结果 全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胸椎X线摄片显示:脊柱序列恢复良好9例,恢复欠佳3例;除2例短节固定有松动外,其他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后外侧植骨愈合.A级神经损伤程度患者中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Ⅰ级,其他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均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 该方法能够解除脊髓压迫,恢复上胸椎序列,维持脊柱的稳定,是治疗上胸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占蓓蕾;叶舟;王巍;占允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皖北地区812例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皖北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现状及发生规律.方法 2年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全部812例食管癌病例,依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构成比分析,对其病理学类型进行计数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现状.结果 61~70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占42.0%;71~80岁年龄段次之;≤5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食管癌占总发病数的5.9%,男女之比为3.04∶1.结论 皖北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但中青年食管癌比率较低,发病高峰年龄亦明显后移.

    作者:李大鹏;王启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科医学新知识刊授教育学习班测试题(1)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从病案书写质量的缺陷谈医疗纠纷的防范

    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 抽查2006年1月-12月出院病案1 145份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质量缺陷病案149份,占13.01%.结论 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强化医师的基本功训练;坚持三级质控是确保病案质量的关键,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引起咳嗽、流涕等上感症状1例报告

    本文报告1例美托洛尔引起咳嗽、流涕等上感症状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因反复头昏2年加重4 d来院就诊,查体:血压160/100 mm Hg,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及颈椎X片未见异常,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美托洛尔50 mg,2次/d.

    作者:高夕英;毕玉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现代医院体检中心的护理实践及健康教育

    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健康生产将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1].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检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项预防保健措施,其目的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从而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蔡国新;朱先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体会,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工作,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出血6例、胰瘘5例、胆瘘2例、肺部感染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发症发生率为21.4%,除1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经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景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关于皮内注射卡介苗

    卡介苗是减毒牛型结核杆菌经人工培养提纯制成的减毒活疫苗.临床上常用的是冻干卡介苗,接种方法有2种:皮肤划痕和皮内注射,现普遍采用皮内注射方法,注射标准为:皮内注射卡介苗溶液0.1 ml后,局部皮肤出现直径约6~8 mm的苍白色圆凸丘疱,毛孔清晰;且3个月做PPD试验呈阳性,为接种成功.

    作者:乔荣玲;乔荣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