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皮内注射卡介苗

乔荣玲;乔荣霞

关键词:卡介苗, 皮内注射
摘要:卡介苗是减毒牛型结核杆菌经人工培养提纯制成的减毒活疫苗.临床上常用的是冻干卡介苗,接种方法有2种:皮肤划痕和皮内注射,现普遍采用皮内注射方法,注射标准为:皮内注射卡介苗溶液0.1 ml后,局部皮肤出现直径约6~8 mm的苍白色圆凸丘疱,毛孔清晰;且3个月做PPD试验呈阳性,为接种成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62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我科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2例复发,1例并发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59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方钊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时间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时间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评估患者病情、诊治方法、病情监测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循时间护理理论针对性地对21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70%患者饮食治疗有效,100%患者配合运动治疗、病情监测.结论 遵循时间护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易接受教育内容,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作者:王丽;周维荣;胡守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1例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临床观察

    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了21例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王文强;苏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术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7,-9,-13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7,-9,-13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39名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n=15)和RFA组(n=24),所有患者均给予统一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TACE),RFA组加用射频消融术(RFA).在治疗前、治疗后1 h、1 d、4 d、10 d分别采血样本,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MMP-1,-7,-9,-13的变化.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MMP-1,-9,-13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P<0.01);RFA治疗后血浆MMP-1,-9,-13浓度暂时性升高,然后下降至较低水平,与TAC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癌患者血浆MMP-7水平降低,与正常值相比,存在差异(P<0.05),2种治疗方法对血浆MMP-7的浓度影响不大(P>0.05).结论 RFA可改变肝癌患者血浆MMPs的水平,改善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MMP-1,-9,-13可作为肝癌患者诊断和RFA疗效判断指标.

    作者:毕明俊;李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积极实践社区健康管理新模式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新路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鉴国际上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新理念,结合国家卫生政策,根据社区人口学和疾病谱特点,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开创社区健康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中心自身则通过新的卫生服务模式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作者:左玉华;张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强化降脂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强化降脂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进行疗效比较.普通降脂组常规服用阿斯匹林、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另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强化降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结果 2组患者用药后,ST段压低数值总和(ΣST)均较用药前下降,强化降脂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P<0.01),未见强烈副作用.心脏事件在普通降脂组也出现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降脂对协助控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安全可靠,有一定疗效.

    作者:陈国庆;薛杰韬;卢曼;许先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以心理咨询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治疗

    目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心理咨询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治疗.方法 在心理咨询中,师生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辅导心理学知识,让大学生以自我激励、自我分析、自我重建、自我检查来进行自我心理治疗.结果 在心理咨询中,以知识传播为桥梁,大学生能进行自我心理治疗.结论 心理咨询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以心理咨询为切入点,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治疗,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魏兆瑜;尚鹤睿;梁杰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998-2006年我院烧伤整形病房细菌学调查

    目的 对我院烧伤整形病房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6年间烧伤整形病房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ATB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结果 8年来我院烧伤整形病房共检出病原菌459株,其中G感染率有重要意义.+菌、G-菌分别占32.2%、64.1%.分离数前3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别占15.0%、15.0%、12.8%.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仍是烧伤感染的主要菌株.随时监测烧伤感染的菌株变化,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东卫;章祥州;袁振奋;杨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创建示范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的实践体会

    200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社区卫生工作大会,为城市社区服务的深入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同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到2010年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遴选至少1~2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当前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大力推行创建示范社区培训基地工作.

    作者:赵静;甘学培;穆静;孙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腹联合伤5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5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32例,闭合性损伤21例.结果 53例均行手术治疗,经腹手术34例,经胸手术12例,剖腹同时剖胸4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治愈48例;死亡5例,3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提高胸腹联合伤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治疗原则为先处理威胁生命伤,多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部脏器损伤,特别注意避免漏诊膈肌损伤.

    作者:王允瑞;杨常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人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

    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治疗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许多国家卒中治疗指南都把患者是否进入卒中单元治疗作为评价卒中患者是否接受了佳治疗的指标之一.

    作者:耿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药物热3例

    药物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唯一症状.正确认识药物热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及时、准确判断,防止误诊、误治.现报道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药物热3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物热的认识.

    作者:王玲;张宝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常成人前臂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前臂尺动脉、桡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正常值.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正常成人100条手臂的尺动脉、桡动脉进行超声探测,测量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获得正常成人尺动脉、桡动脉的多项超声测值及频谱形态.结论 正常成人尺动脉、桡动脉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内径逐渐变细,收缩期峰值流速递减,血流频谱曲线表现为双向三峰、单向双峰、单向三峰以及其他种类,由近心端至远心端双向三峰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诊断血管病变.

    作者:石彦;张学珍;尹正银;彭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论临床实践中不规范医疗行为及其法律风险

    在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过程中,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如过度医疗盛行、医疗技术滥用、医患关系物化、医患沟通不畅等,导致医疗机构经营的法律风险增大.医疗卫生行业必须加强自律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防范法律风险,以利持续发展.

    作者:张俊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对照,开放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运用愈胃宁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6.84%,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胃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成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几种类型角膜异物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几种类型角膜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6年12月56例角膜异物患者病例资料.对角膜异物进行定位分区,并就发患者群、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多为16~50岁青壮年男性.角膜铁质金属异物占大多数43例,深层异物4例,多发异物1例及角膜异物误诊3例.大多数角膜异物预后良好.结论 角膜异物是常见的临床眼表外伤,角膜异物应尽早取出,重视异物后的抗感染问题.

    作者:彭蔚;蓝育青;肖剑晖;夏朝霞;刘瑞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s,TSGF)对肺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21例肺癌、19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TSGF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 肺癌组的TSGF水平(63.48±20.39) U/ml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40.42±13.61) U/ml(P<0.01),肺癌组CEA的水平(17.76±11.28) ng/ml同样也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1.26±4.43) ng/ml(P<0.05).TSGF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EA(P<0.05),诊断的特异性与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中的TSGF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时国平;李伟;张永;刘超;陈余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逆行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目的 探讨提高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肺叶切除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逆行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27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逆行袖式肺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及支气管胸膜瘘.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3例,均治愈.25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2.6%,1年生存率23/25(92.0%),3年生存率5/13(38.5%).结论 逆行袖式肺叶切除术提高了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肺叶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了全肺切除率,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庆青;李可志;刘文峰;占新庆;陈魏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上胸椎骨折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胸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上胸椎骨折方法.方法 对本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55年,平均36.5岁;其中压缩骨折6例,骨折脱位9例,爆裂骨折4例,爆裂骨折伴脱位3例;单节段损伤11例,多节段损伤11例;神经损伤程度:A级10例,B级4例,C级3例,D级4例,E级1例.对单节段压缩骨折采用短节段固定;骨折伴脱位或多节段骨折则采用长节段固定.结果 全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胸椎X线摄片显示:脊柱序列恢复良好9例,恢复欠佳3例;除2例短节固定有松动外,其他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后外侧植骨愈合.A级神经损伤程度患者中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Ⅰ级,其他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均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 该方法能够解除脊髓压迫,恢复上胸椎序列,维持脊柱的稳定,是治疗上胸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占蓓蕾;叶舟;王巍;占允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七氟醚和异氟醚对小儿吸入快速诱导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小儿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快速诱导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3~10岁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30)吸入6%七氟醚 ;异氟醚组(n=30)吸入4%异氟醚.观察快速吸入诱导的平稳程度,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 七氟醚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应消失的时间明显提前(P<0.01).异氟醚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大,吸入之初小儿躲闪、咳嗽、喉痉挛、兴奋以及分泌物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结论 小儿使用6%七氟醚吸入诱导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以七氟醚组的诱导速度快;异氟醚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大,并发症明显增多,不宜用作快速吸入诱导药.

    作者:林学武;陈玲;沙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