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分析

张海涛;赵润;徐覃莎

关键词:颅脑损伤, CT扫描, 迟发性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动态CT改变及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探讨CT复查的适当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改变及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 h之内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44.2%有变化,伤后6~24 h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20.4%有变化,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T复查,35.2%的病人出现颅内迟发性损伤.结论 外伤6 h之后的CT较6 h以内CT结果更能反映损伤程度和范围.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时进行动态CT观察是互关重要的.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治疗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83例血透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以问卷方式对病人进行资料收集.了解其阴郁和焦虑状况,有针对性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三月后进行重复测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Zung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评分总分值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是病人保持健康心理和积极乐观情绪,适应新的角色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学珍;黄英;李惠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轮状病毒致婴幼儿腹泻的血清心肌酶谱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致腹泻的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NAC-免疫抑制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采用酶动力法测定.测定327例腹泻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含量,并根据病情将婴幼儿分为轻症组(166例)和重症组(161例),非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243例为对照组.结果 发现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异常的患儿心肌酶升高水平较单纯,心肌酶谱异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性肠炎婴幼儿伴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的轻重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改变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心肌酶谱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

    作者:李宝芹;王启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25例Ⅰ、Ⅱ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疗效、术后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良性效应.为更广泛地推广应用保乳手术及后续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我科一组固定搭配的医师对Ⅰ、Ⅱ期乳腺癌作统一方法的保乳手术,并规范化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38个月不等,无死亡病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作保乳手术,术后给予放疗、化疗,部分病例加作内分泌治疗,可以达到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保持形体改变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前提是严格病例选择和保证相关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雷建;黄炯强;牛道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新认识

    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经典代表,是在创伤及其他意外事件中较短时间内大量血液丢失,导致循环前负荷急剧下降,并且超出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而出现循环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救治的焦点问题.既往研究表明,50%的战伤死亡是急性失血所致,而其中的20%是可以通过有效复苏而得以逆转.而在失血性休克复苏过程中的液体选择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作者:刘明伟;郭开祥;苏美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23~56岁),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36个月.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5周(6~12周),按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其中优12例,良3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适用于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

    作者:严清;鲍海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部分胃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在早产儿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将4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患儿入院后2~3 d内,排除禁忌症后即采用PPN;对照组21例,为同期入院的患儿,按照早产儿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处理.两组患儿在治疗的同时尽量早开奶,通过胃肠道进食,尽可能增加喂养奶量.于治疗第3天和第7天分别比较两组惠儿的体重和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结果 治疗组患儿第3天血清P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明显;第7天,治疗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和血清P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早期外周PPN可以使患儿获得更多营养支持,并可较早增加体重,改善预后.

    作者:周瑞;丁周志;沈怀云;陈贞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血透治疗蛇咬伤后急性肾衰36例

    目的 总结36例园斑蝰蛇咬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血透治疗疗效.方法 36例患者分2组,中西医组18例应用中成药八宝丹胶囊、大黄粉、肾舒冲剂、蛇药等治疗同时进行血透,前3 d每天透析2~4 h,3 d后视病情每周透析2次;18例单用血透治疗.结果 除1例妇女月经期间被蝰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中死于阴道不可挽救的大出血外,余35例均顺利康复,其中2例轻者无血透,经中西医结合治愈,并随访2年以上无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 蛇毒中除出血因子大于透析膜孔40 000个道尔顿,其他毒素均能被透析膜滤过,透析能迅速缓解蛇伤后急性肾衰,中西医结合能促进严重并发症的提前恢复,使患者顺利渡过少尿、无尿期,进而康复.

    作者:黄书堤;许葆雄;辛明华;辛军;王美春;代松灵;梁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由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共54例(21.51%)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病人多为长期大量酗酒并对酒精有高度耐受性.癫痫发作多与突然断酒或急剧增减酒量有关.发作类型均为癫痫大发作.抽搐后转入震颤谵妄占46.30%.脑电图缺乏特异性癫痫波型.病人多合并有多种躯体疾病.结论 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治疗上用抗痫刑、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刘彦明;胡忠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依那普利组(Ⅰ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治疗;科素亚组(Ⅱ组)20例给予科素亚治疗;联合组(Ⅲ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科素亚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跟踪治疗6月,Ⅲ组血压、24 h尿蛋白均较Ⅰ、Ⅱ组明显下降(P<0.05),Ⅰ、Ⅱ组血压、24 h尿蛋白水平亦下降,但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主要副作用是咳嗽、血钾轻度升高,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依那普利组和科素亚组均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但两者联用降低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Ⅱ组.

    作者:汪昌雄;肖正军;董尚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干燥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使病人在住院期间依从于医护人员,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心理处于佳治疗状态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采取以病人为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关爱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临床观察记录,采取不同评价表,时病人进行评价、教育.结果 病人的心理状态、依从性、生活的指导、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明显提高.结论 以病人为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关爱病人,使病人处于佳心理状态,是干燥综合征的佳护理方法.

    作者:陶治荣;李季青;马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资料完整姑息性切除的166例晚期贲门癌患者,术后18~20 d开始化疗,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 mg静脉推注,以后5-FU 2 600 mg/m2连续48 h静脉滴注,每4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化疗结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化疗死亡病例,CR8例;PR68例;SD36例;PD54例.RR(PR+CR)为4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及18%.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末稍反应、恶心、呕吐,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晚期责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安全,不良反应轻,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作者:刘平;贺洪亮;赵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评价

    目的 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1200例各种住院病人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对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系统具有很高灵敏度,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示值为100%,阳性预示值为79.55%,特异性是95.60%,可疑警号的假阳性率为12.83%,总检出有效率为96.25%.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陈梅;肖旺贤;段朝晖;付玉如;方伟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产后及早期妊娠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ONOS-200及PHILIPS-EnVisor超声诊断仪对102例产后及早期妊娠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经阴道超声为96.1%,误诊2例;经腹部超声为78.4%,误诊11例:检测小于0.5 cm×0.4 cm的宫内残留物,经阴道超声的误诊率明显低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在产后及早期妊娠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能更加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动态疗效判定和实验室指标对比.结果 2周后,治疗组B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4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显著.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谢静;陈齐鸣;屈洪党;钱伟东;徐云侠;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的必要性探讨

    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障洗胃安全的措施,理论依据充分.笔者旨在通过比较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730例中毒患者洗胃前接受气管插管与否的误吸发生率,进而探讨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的必要性.

    作者:宫殿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于产后4个月对产后访视组(产访组)和非产后访视组(非产访组)进行产褥卫生、母乳喂养、脐部护理、预防接种等知识获知程度、母婴患病情况、母乳喂养率调查,并对出生后4月的婴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产访组的产妇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高于非产访组,产妇及婴儿的患病率低于非产访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非产访组,产访组4个月婴儿的身高、体重均显著超过非产访组.结论 开展产后访视能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彭淑梅;曾静;陈以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量注射泵应用于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合适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对108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所产生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形成痰痂、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机率低于对照组,提高肺的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同时有利于吸痰操作,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应用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同一通道方法,明显优于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两条通道应用的方法.

    作者:王玲;童蓉;侯丽;魏登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极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嗜神经性,神经系统损害成为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沈银忠;潘孝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的制作

    目的 探讨临床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的制作及方法.方法 以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科书为课件基本教学内容,用Office办公软件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制作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课件.结果 制成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直观清晰,实用易懂,形象逼真.课件内容除基本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内容外,还加入了仪器演示、自我测验、本专业新动态等.结论 课件达到预设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形象,形式多样,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教学课件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使教学质量大有提高.

    作者:赖泽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因素和预防对策

    尽管随着近年来诊断手段及手术和化疗等综合治疗的进步,大肠癌的疗效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仍有不少患者死于术后的早期或晚期复发.分析大肠癌的预后因素并总结有效可行的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炯强;柯传烽;雷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