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新认识

刘明伟;郭开祥;苏美仙

关键词:休克, 液体复苏
摘要: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经典代表,是在创伤及其他意外事件中较短时间内大量血液丢失,导致循环前负荷急剧下降,并且超出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而出现循环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救治的焦点问题.既往研究表明,50%的战伤死亡是急性失血所致,而其中的20%是可以通过有效复苏而得以逆转.而在失血性休克复苏过程中的液体选择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疗效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目前,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两种方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急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我院2000年2月-2006年6月应用心律平注射液治疗室上速28例(其中4例合并预激综合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黎明;徐玉林;杭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治疗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83例血透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以问卷方式对病人进行资料收集.了解其阴郁和焦虑状况,有针对性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三月后进行重复测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Zung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评分总分值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是病人保持健康心理和积极乐观情绪,适应新的角色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学珍;黄英;李惠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23~56岁),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36个月.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5周(6~12周),按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其中优12例,良3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适用于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

    作者:严清;鲍海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的麻醉体会

    本文介绍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手术麻醉体会.1 病例介绍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档案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医院现状整理分析.结果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结论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

    作者:范则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病人的康复护理

    据专家预测,20世界末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1世界30年代左右,我国将形成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1].

    作者:郭凤玲;张勤;孙雪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70例COPDⅡ型呼衰患者中随机分成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对症治疗和低浓度氧疗,通气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采用通气口鼻面罩,设定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4~20次/min,氧浓度40%左右,吸气压(IPAP)以10 cm H2O开始,逐渐增加压力至25 cm H2O,呼气压(EPAP)3~6 cm H2O,每日上机2次,每次3 h,7 d为1个疗程.结果 通气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PaO2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呼吸肌疲劳,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呼吸困难减轻.结论 本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效,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作者:高绍才;赵梅;马华朝;秦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58例临床报告

    目的 观察针刺组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取丝竹空透刺率谷等相应穴位,对照组口服苯噻啶片治疗.结果 观察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12.852,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组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张荣锡;曹德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初探

    医院档案信息是医院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各职能管理科室和业务科室的信息聚合,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密度和存储量大,数据量以累积式增加,信息来源与流程复杂,信息质量要求与利用率高.故档案信息管理既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医院管理、活动、技术水平优劣的重要依据.

    作者:程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由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共54例(21.51%)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病人多为长期大量酗酒并对酒精有高度耐受性.癫痫发作多与突然断酒或急剧增减酒量有关.发作类型均为癫痫大发作.抽搐后转入震颤谵妄占46.30%.脑电图缺乏特异性癫痫波型.病人多合并有多种躯体疾病.结论 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治疗上用抗痫刑、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刘彦明;胡忠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的必要性探讨

    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障洗胃安全的措施,理论依据充分.笔者旨在通过比较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730例中毒患者洗胃前接受气管插管与否的误吸发生率,进而探讨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的必要性.

    作者:宫殿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因素和预防对策

    尽管随着近年来诊断手段及手术和化疗等综合治疗的进步,大肠癌的疗效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仍有不少患者死于术后的早期或晚期复发.分析大肠癌的预后因素并总结有效可行的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炯强;柯传烽;雷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评分结果良:好5例,中残13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生存4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1.2%.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可提高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扩大缝合硬脑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胡观成;龚美慈;屈家虎;全兴云;许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资料完整姑息性切除的166例晚期贲门癌患者,术后18~20 d开始化疗,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 mg静脉推注,以后5-FU 2 600 mg/m2连续48 h静脉滴注,每4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化疗结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化疗死亡病例,CR8例;PR68例;SD36例;PD54例.RR(PR+CR)为4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及18%.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末稍反应、恶心、呕吐,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晚期责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安全,不良反应轻,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作者:刘平;贺洪亮;赵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性疼痛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 对86例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疼痛、心理、用药和皮肤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86例患者皮损痊愈,显效70例(81.4%),有效15例(15.1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周后出院.1例病情重伴发糖尿病效果不显.结论 合理有效的治疗配合恰当的综合护理,可以减轻神经痛,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神经痛的较佳方法.

    作者:郑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254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中132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伤后3 d以内,本组伤后24 h内出现29例(21.9%),在72 h内出现18例(89.4%).在3~7 d内出现14例(10.6%).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占同期老年人颅脑损伤的51.9%.病死率高达30.3%.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要及时作出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滋病毒携带者合并烧伤的护理

    目前全球艾滋病毒携带者已有3000万,我国爱滋病毒携带者已达85万.随着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增多,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医护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既尽到自己的职责又能保护自己不被感染是目前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就本科收治的烧伤患者中1例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余娟;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轮状病毒致婴幼儿腹泻的血清心肌酶谱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致腹泻的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NAC-免疫抑制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采用酶动力法测定.测定327例腹泻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含量,并根据病情将婴幼儿分为轻症组(166例)和重症组(161例),非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243例为对照组.结果 发现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异常的患儿心肌酶升高水平较单纯,心肌酶谱异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性肠炎婴幼儿伴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的轻重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改变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心肌酶谱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

    作者:李宝芹;王启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诊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接受方式.方法 自设问卷调查表,对600例门诊病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100%门诊病人渴望了解相关疾病知识,41.4%病人希望在诊疗检查时能得到医护人员的解释,70.5%病人希望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为结合疾病口头讲解.结论 针对门诊病人的健康需求,采取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多层次、全方位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张洁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动态CT改变及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探讨CT复查的适当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改变及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 h之内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44.2%有变化,伤后6~24 h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20.4%有变化,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T复查,35.2%的病人出现颅内迟发性损伤.结论 外伤6 h之后的CT较6 h以内CT结果更能反映损伤程度和范围.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时进行动态CT观察是互关重要的.

    作者:张海涛;赵润;徐覃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