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的麻醉体会

戴海燕

关键词:妊娠, 小脑肿瘤, 麻醉
摘要:本文介绍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手术麻醉体会.1 病例介绍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后牙Ⅱ类洞,共263颗患牙.采用随机的方法,用P60复合树脂充填的牙数为156颗,用银汞合金充填的牙数为107颗,观察时间为2年,然后作对比研究.结果 随访2年后发现,P60复合树脂组和银汞合金组后牙充填效果比较,前者成功152例(97.4%),后者成功98例(91.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期内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桑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由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共54例(21.51%)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病人多为长期大量酗酒并对酒精有高度耐受性.癫痫发作多与突然断酒或急剧增减酒量有关.发作类型均为癫痫大发作.抽搐后转入震颤谵妄占46.30%.脑电图缺乏特异性癫痫波型.病人多合并有多种躯体疾病.结论 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治疗上用抗痫刑、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刘彦明;胡忠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依那普利组(Ⅰ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治疗;科素亚组(Ⅱ组)20例给予科素亚治疗;联合组(Ⅲ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科素亚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跟踪治疗6月,Ⅲ组血压、24 h尿蛋白均较Ⅰ、Ⅱ组明显下降(P<0.05),Ⅰ、Ⅱ组血压、24 h尿蛋白水平亦下降,但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主要副作用是咳嗽、血钾轻度升高,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依那普利组和科素亚组均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但两者联用降低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Ⅱ组.

    作者:汪昌雄;肖正军;董尚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亚低温联合醒脑静防治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和预防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3年4月-2006年4月住院的2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分别与入院当日、住院后第3天、第28天行头颅CT检查,观察继发脑梗死病灶大小,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ND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周后治疗组出现新梗死者9例(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例(32.1%)(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1).结论 亚低温联合醒脑静防治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利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如何应对神经外科病人沟通困难

    神经外科病人一般病情重且变化快,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语言、视觉、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沟通交流困难.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将现我科采取的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魏爱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疗效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目前,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两种方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急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我院2000年2月-2006年6月应用心律平注射液治疗室上速28例(其中4例合并预激综合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黎明;徐玉林;杭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的麻醉体会

    本文介绍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手术麻醉体会.1 病例介绍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25例Ⅰ、Ⅱ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疗效、术后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良性效应.为更广泛地推广应用保乳手术及后续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我科一组固定搭配的医师对Ⅰ、Ⅱ期乳腺癌作统一方法的保乳手术,并规范化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38个月不等,无死亡病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作保乳手术,术后给予放疗、化疗,部分病例加作内分泌治疗,可以达到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保持形体改变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前提是严格病例选择和保证相关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雷建;黄炯强;牛道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254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中132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伤后3 d以内,本组伤后24 h内出现29例(21.9%),在72 h内出现18例(89.4%).在3~7 d内出现14例(10.6%).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占同期老年人颅脑损伤的51.9%.病死率高达30.3%.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要及时作出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病人的康复护理

    据专家预测,20世界末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1世界30年代左右,我国将形成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1].

    作者:郭凤玲;张勤;孙雪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gA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的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73例IgAN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5% IgAN患者具有抑郁临床表现,其中易倦、性兴趣减退、兴趣丧失、易激惹、忧郁、能力下降、睡眠障碍、不安、生活空虚感、无用感等抑郁症状常见.抑郁临床表现患者中,以受教育程度高、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P<0.05),抑郁表现与病程及婚姻相关(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 在IgAN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诊治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

    作者:钟鸿斌;黄硕;刘桂康;廖爱能;刘宝莲;黄喜莲;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资料完整姑息性切除的166例晚期贲门癌患者,术后18~20 d开始化疗,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 mg静脉推注,以后5-FU 2 600 mg/m2连续48 h静脉滴注,每4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化疗结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化疗死亡病例,CR8例;PR68例;SD36例;PD54例.RR(PR+CR)为4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及18%.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末稍反应、恶心、呕吐,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晚期责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安全,不良反应轻,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作者:刘平;贺洪亮;赵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新认识

    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经典代表,是在创伤及其他意外事件中较短时间内大量血液丢失,导致循环前负荷急剧下降,并且超出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而出现循环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救治的焦点问题.既往研究表明,50%的战伤死亡是急性失血所致,而其中的20%是可以通过有效复苏而得以逆转.而在失血性休克复苏过程中的液体选择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作者:刘明伟;郭开祥;苏美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漏诊子宫破裂1例

    超声漏诊子宫破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0岁,妊娠39周+5待产,G3P1.

    作者:陈晓非;姜奎;齐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压与脑梗死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压差(PP)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方法对49例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及35例老年EH患者(排除合并脑梗死)检测其IMT,结合患者血压及脉压差(PP)情况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IMT及PP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IMT随PP增加而增加,IMT与PP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IMT与PP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554,所有患者IMT与PP之间相关系数为0.72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显著增加,与PP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PP监测老年EH患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

    作者:屈正俊;骆勤正;彭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动态疗效判定和实验室指标对比.结果 2周后,治疗组B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4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显著.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谢静;陈齐鸣;屈洪党;钱伟东;徐云侠;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评价

    目的 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1200例各种住院病人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对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系统具有很高灵敏度,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示值为100%,阳性预示值为79.55%,特异性是95.60%,可疑警号的假阳性率为12.83%,总检出有效率为96.25%.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陈梅;肖旺贤;段朝晖;付玉如;方伟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诊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接受方式.方法 自设问卷调查表,对600例门诊病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100%门诊病人渴望了解相关疾病知识,41.4%病人希望在诊疗检查时能得到医护人员的解释,70.5%病人希望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为结合疾病口头讲解.结论 针对门诊病人的健康需求,采取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多层次、全方位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张洁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冠脉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与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 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相sCD40L水平变化,以探讨sCD40L与再狭窄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1例(研究组),健康正常对照组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5,15,180 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 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sCD40L为(6.54±1.55)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0.68) ng/ml(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24.4%(10/4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sCD40L水平为(7.34±1.25) ng/ml,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的(4.36±0.98)ng/ml;术后血清sCD40L水亦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P均<0.0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 d则恢复至正常.结论 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sCD40L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作者:付剑云;苏又苏;吴京兰;方红城;王执兵;谢培益;陈少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的术中配合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的术中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52.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45 ml.切除组织20~85 g,平均35 g.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人及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杨彬霞;牛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