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军;任行洲
慢性肾脏病(CKD)导致的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发病率较高[1],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漏诊.目前,ROD检查主要以临床症状及X线为主,确诊较难.本文对220例CKD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其与CKD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祝飚;胡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肥胖患者多因气道和肺、胸廓解剖结构的改变,呈现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易发生围术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尤其对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中单肺通气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我们研究了体重指数(BMI)对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原桂华;万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为主,但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局部皮损并无明显改善.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抑制炎症进展和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但皮质类固醇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有可能造成病毒播散,引起广泛皮损,导致病情加重[4].
作者:徐羹年;沈培红;林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脑梗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各种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等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干预颈动脉斑块,降低日后脑卒中的危险,但寻找AS形成的危险因素,降低斑块的发生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作者:陶红苗;邵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60岁以上人群1243人并进行测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3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113mmHg、≥113mmHg分为2组,再以脉压≤60mmHg、60-80mmHg、81~100mmHg、-100mmHg分为4个亚组.结果 (1)随着脉压增加,心肌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逐渐增加(P<0.05或0.01).(2)血糖、总胆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3)脉压相同而平均压<113mmHg组心肌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压≥113mmHg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平均压<113mmHg组(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比收缩压、舒张压更为密切.
作者:阮连生;刘成国;周玲玲;郑海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乳突型宫颈重度糜烂是临床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单用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手术治疗若时机选择不当,往往导致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中药保妇康栓联合电熨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骆伟萍;潘永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医院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机体多部位、多脏器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大量应用,引起的院内感染和耐药日趋严重,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离率也急剧增加[1-2],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作者:郑慧娟;朱佩琼;裘云庆;魏泽庆;高文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心血管外科高危病人的比例逐渐增加,临床治疗亟需一个量化的评估体系对病人围术期危险性进行评估.1989年,Parsonnet等[1]首次建立了一个针对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的评分系统(Parsonnet),提供了一个可以量化而且较为客观的评测标准.此后,临床上又相继出现了多个评分系统,其中较为知名的是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2-3].本文现对Parsonnet及EuroSCORE模型的应用作一比较分析,以讨论其在我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率预测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汪炜健;缪剑霞;陈菲菲;吴辉;郑亮承;孙成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laymal tumor,GIMTs)是指胃肠道所有非淋巴非上皮的软组织肿瘤,包括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s)、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和脂肪瘤.目前关于GIMTs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GIMTs包含的各种间叶源性肿瘤病理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伟;宁建文;王子薇;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腔内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输尿管结石的开放手术已被各种微创手术所替代,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由于结石易移位返回肾盂,使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我院分别采用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取石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蓝伟峰;叶和松;周小庆;李朋;周东;尚徐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CP)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l)和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复苏组(A组)、小剂量CP组(B组,于CPR开始时首次给CP0.5g/kg,2h后再次给1.0g/kg)、大剂量CP组(C组,于开始复苏时首次给CP1.0g/kg,2 h后再次给2.0g/kg),对照组(D组),每组8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跳骤停和CPR模型.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A、B、C组)或气管插管后(D组)6、12、24h取血,测定血清CK-MB和cTnl的含量.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D组比较,A、B和C组各时间点血清CK-MB和cTnI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A组比较,B、C组各时间点血清CK-MB和cTnI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C组各时间点的血清CK-MB和cTnI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显示,B、C组心肌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A组,C组轻于B组.结论 外源性CP可减轻大鼠CPR后心肌损伤,在大剂量给药时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晏平;陈寿权;李章平;张文辉;黄唯佳;程俊彦;李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作用快,中毒后若救治不及时或不当即可短时间内致死.临床上多采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氯解磷定(氯磷定)治疗.由于阿托品静脉注射后半衰期短,不易维持,重复使用率高,用量大,病情易反复波动,而且反跳和中毒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我院采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氯磷定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启;洪伟力;叶德文;玉和阙;叶永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处理非常复杂.结石往往沿病变胆管树呈区域性或节段性分布在肝内胆管,胆总管切开取石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而肝部分切除术却能有效去除含有结石、狭窄和扩张胆管的病灶,达到治愈效果,目前已成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常规手术方式.
作者:吴震宇;李欣;兰飞;毛华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移植肾肾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现对我院收治的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毅;夏鹏;杨亦荣;郑少玲;孙贤斌;沈龙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etive sleep apnea symlrome,OSA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呼吸时上气道阻力增加,使呼吸浅慢或暂停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clrome,MS)是一组代谢异常症候群,包括肥胖、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
作者:朱虹;张雪青;冯文焕;沈飞霞;汪大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危重急症,尽管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有很大进展,但死亡率仍在15%~25%[1].本文旨在探讨SAP早期(24h内)的某些高危因素以及预后.
作者:陈革;项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临床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
作者:季峰;焦春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疾病,以小肠黏膜和/或黏膜下、浆膜层的淋巴管扩张及肠腔淋巴液丢失为特征,由waldmann在1961年首次报道.本文对3例I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以探讨IL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及内镜检查的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作者:方优红;张冰凌;陈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女性罪犯的人格分类和心理状况.方法 对女性罪犯418人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MMPI)(实测390人),根据测定所得各量表分,进行人格聚类分析,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女性罪犯有二类人格特征:第Ⅰ类为攻击-稳定型,占59.2%;第Ⅱ类为敏感-不稳定型,占40.8%.经t-检验二类人格类型在MMPI各项目分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SCL-90测定验证了聚类分析后所得二类罪犯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状态.结论 女性罪犯群体内部有二种类型的人格差异,第Ⅱ类女性罪犯心理状况不稳定.
作者:蒋正言;于思彦;郑磊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创伤性肺囊肿是肺撕裂伤引起的一种创伤性肺内假性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易发生误诊.常规采用摄胸部x线平片进行创伤性肺囊肿诊断的文献报道已有较多,但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的报道却并不多见.笔者收集本院经CT检查证实的创伤性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忠福;钟百书;张小宇;吴法长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