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徐羹年;沈培红;林坚

关键词:药物联合治疗, 中老年, 带状疱疹, 皮质类固醇激素, 后遗神经痛, 抗病毒治疗, 背根神经节, 抑制炎症, 皮损, 免疫功能, 病情加重, 炎症后, 纤维化, 发病率, 应用, 局部
摘要: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为主,但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局部皮损并无明显改善.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抑制炎症进展和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但皮质类固醇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有可能造成病毒播散,引起广泛皮损,导致病情加重[4].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出血患者两种无肝素透析方法的疗效比较

    血液透析是一个体外循环过程,血液与透析管路及透析膜的接触,易触发并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导致凝血的发生,因此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的形成.

    作者:孟艳;陈江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医院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机体多部位、多脏器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大量应用,引起的院内感染和耐药日趋严重,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离率也急剧增加[1-2],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作者:郑慧娟;朱佩琼;裘云庆;魏泽庆;高文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GEs/AGE-RAGE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旨在探索其病因以及发生发展的机制.近年来,关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其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系统对糖尿病血管损伤影响的研究较为深入,笔者选取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方面做简要说明,阐述AGEs/AGE-RAGE系统如何影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转归,探讨目前针对AGEs/AGERAGE治疗上的一些新进展.

    作者:邹玉婷;沈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

    随着腔内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输尿管结石的开放手术已被各种微创手术所替代,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由于结石易移位返回肾盂,使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我院分别采用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取石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蓝伟峰;叶和松;周小庆;李朋;周东;尚徐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为主,但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局部皮损并无明显改善.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抑制炎症进展和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但皮质类固醇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有可能造成病毒播散,引起广泛皮损,导致病情加重[4].

    作者:徐羹年;沈培红;林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克罗恩病维持缓解的随访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病程多迁延,活动期和缓解期相互交替出现.很多研究表明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5-ASA,商品名:美沙拉嗪)治疗轻到中度的活动性克罗恩病有效,但至今关于美沙拉嗪用于维持缓解对预防CD的复发是否有确定的疗效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对该病诊治及维持缓解进行了探讨.

    作者:蒋楠;蔡建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分析

    慢性肾脏病(CKD)导致的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发病率较高[1],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漏诊.目前,ROD检查主要以临床症状及X线为主,确诊较难.本文对220例CKD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其与CKD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祝飚;胡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60岁以上人群1243人并进行测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3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113mmHg、≥113mmHg分为2组,再以脉压≤60mmHg、60-80mmHg、81~100mmHg、-100mmHg分为4个亚组.结果 (1)随着脉压增加,心肌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逐渐增加(P<0.05或0.01).(2)血糖、总胆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3)脉压相同而平均压<113mmHg组心肌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压≥113mmHg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平均压<113mmHg组(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比收缩压、舒张压更为密切.

    作者:阮连生;刘成国;周玲玲;郑海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腺苷蛋氨酸伍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85例疗效观察

    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患者易出现肝内胆汁淤积,黄疸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恢复慢,治疗效果较年轻人差[1-2].腺苷蛋氨酸用于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同[3],因此我们尝试采用腺苷蛋氨酸伍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肝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水贤;吕娇健;王树民;葛宇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体表胃电刺激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疗效观察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指具有由胃食管反流物引起的食管和食管外组织损害,由于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明确的食管黏膜破损[1],故也称作内镜阴性反流病(ENRD)或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

    作者:赵岚;方燕飞;陈淑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评价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作用快,中毒后若救治不及时或不当即可短时间内致死.临床上多采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氯解磷定(氯磷定)治疗.由于阿托品静脉注射后半衰期短,不易维持,重复使用率高,用量大,病情易反复波动,而且反跳和中毒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我院采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氯磷定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启;洪伟力;叶德文;玉和阙;叶永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智能化视功能训练系统的临床观察

    弱视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目前治疗弱视的常见方法是配镜+遮盖治疗,另可辅以视觉刺激,方法有效,但过于单调,患儿难以坚持,从而延长治疗时间.

    作者:邱建化;诸力伟;沈家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s2O3对K562 ATM/ATR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As2O3对K562细胞ATM(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R(ATM-Rad3-Related)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相应的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As2O3作用于K562细胞株,RT-PCR半定量检测ATM/ATR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53、Annexin V和细胞周期.结果 随药物浓度升高,ATM基因表达量增强而ATR基因表达量降低,P53水平升高,细胞凋亡显著,亚二倍体和G1期细胞数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不加入药物的K562细胞ATM和ATR几乎不表达.结论 ATM和ATR基因表达变化呈As203浓度依赖的形式,且与P53水平、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相关.

    作者:叶敏军;任行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黏膜pH值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过程中的胃黏膜pH值(pHi)变化.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4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并进行EGDT,根据EGDT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观察EGDT前后两组患者pH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24h后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ll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28d生存率;其后将EGDT前后患者pHi与ScvO2、Apachell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 EGDT达标组患者治疗后pHi和Scv02分别为7.092±0.17、0.619±0.040,较治疗前(7.205±0.145、0.697±0.156)均明显升高(均P<0.01)、Apachel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EGDT未达标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达标组28d生存率(81.6%)明显高于未达标组(0)(P<0.01.EGDT前达标组患者中28d生存者的pHi和ScvO2分别为7.121±0.168、0.626±0.037,较28d内死亡者高(6.964 ±0.119、0.588±0437);EGDT后达标组患者中28d生存者pHi为7.256±0.101,较28d内死亡者(6.978±0.069)显著增高(P<0.01),而ScvO2无变化.EGDT前后,达标组患者pHi与ScvO2均呈显著正相关(r治疗前=0.629、0.320,P<0.01、0.05;r治疗后=0.456、0.551,均P<0.01).结论 pHi可以用于评价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EGDT效果、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是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作者:陈进;崔巍;张召才;严静;龚仕金;蔡国龙;戴海文;虞意华;吴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危重急症,尽管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有很大进展,但死亡率仍在15%~25%[1].本文旨在探讨SAP早期(24h内)的某些高危因素以及预后.

    作者:陈革;项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3例并文献复习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疾病,以小肠黏膜和/或黏膜下、浆膜层的淋巴管扩张及肠腔淋巴液丢失为特征,由waldmann在1961年首次报道.本文对3例I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以探讨IL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及内镜检查的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作者:方优红;张冰凌;陈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两种麻醉方法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比较

    为了手术操作方便,胸科手术常施行单肺通气(OLV)方式,但这种非生理通气方式极易引起通气/血流比失衡、肺内分流增加及PaO2降低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这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9%~27%[1].

    作者:傅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6例

    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处理非常复杂.结石往往沿病变胆管树呈区域性或节段性分布在肝内胆管,胆总管切开取石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而肝部分切除术却能有效去除含有结石、狭窄和扩张胆管的病灶,达到治愈效果,目前已成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常规手术方式.

    作者:吴震宇;李欣;兰飞;毛华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保妇康栓联合电熨治疗宫颈重度糜烂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乳突型宫颈重度糜烂是临床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单用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手术治疗若时机选择不当,往往导致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中药保妇康栓联合电熨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骆伟萍;潘永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塑料内支架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塑料内支架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行ERCP造影,对58例难取性胆总管结石患者(41例为巨大结石,10例结石伴下端胆管狭窄、7例结石伴乳头过小),在导丝引导下放置一根8.5Fr塑料胆道内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3个月后第二次ERCP检查时,发现15例结石消失;27例结石直径变小1/2以上或成碎片状经网篮或气囊顺利取出;16例结石无明显变化,行更换塑料内支架治疗并B超随访,一旦发现结石明显变小,即再次ERCP+取石.经平均2.3次内镜下治疗,96.5%患者结石取净.期间未发生与ERCP或留置支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留置塑料内支架是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秀英;黄智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