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瑾;毕洪然;孙宝志
航空和医疗技术装备的革新促进了航空医疗后送的开展,为挽救生命、减少伤残提供了宝贵时机.在航空医疗后送和转运中,医护人员将成为航空救护的组成人员,因此,在医学教育课程中增加航空医疗救护内容是航空医疗后送效果的佳保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军地航空医疗后送与训练情况,并提出了开展航空医疗救护和后送教育训练的建议,以满足伤病患者航空医疗后送要求,提高伤病患者救治效果.
作者:蒋鹤生;张宇辉;徐冬梅;米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信息能力、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师和科研后备人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尝试.本文介绍了科研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科研信息素养的培养,阐述了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科研信息能力培养的效果及意义.同时,对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作者:乔峰;邓嘉胤;李宏捷;张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学影像资料对消化科医师准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提高医师分析和理解医学影像资料的能力,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利用收治患者的影像资料建立了医学影像教学片库.本文论述了医学影像资料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医学影像教学片的制作以及医学影像教学片库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对医学影像教学片库在消化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讲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陈尔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有超过50所的医学院校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应用于临床教学.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对SP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应征者年龄以45岁~55岁为主;受教育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大学专科为主;应征的初始动因主要涉及“感觉新鲜,希望尝试一下”、“希望有机会能为医学教育事业做贡献”和“希望籍此机会学习一点医学知识”;应征被聘比例为18.7%.目前在聘的48名SP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8.8%,职业背景为公务员、教师、工程师、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者占43.7%.学校对受聘的SP进行考核分级管理.目前,SP已经应用于诊断学和医患沟通教学,SP参与的课时占到总课时的10%以上;还应用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临床示范教学、住院医师培训等.77.1%的学生对SP应用给予肯定,认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仿真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有关教学内容的掌握、问诊技巧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增加参加临床实践的自信心;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也给予了积极评价.SP队伍也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失率达30%左右;SP坚持参与工作的动机,主要包括“喜欢SP的工作,能够满足自己的价值追求”,“能够学到新知识”,“喜欢与青年学生在一起”.要稳定好SP队伍、提高SP质量,应当在经费保障、加强培训与管理、建立SP工作交流平台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黄华;陈勇;季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传统的实践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针对单一的操作过程进行评分,学生练习时以单人操练为主,既不对他人的学习效果负责,也不对他人学习进行评价,甚至有些学生不清楚操作的评价要点.在任务驱动学习中,学生以组为单位,不仅是操作的合作者、促进者,也是彼此学习的评价者.教师的评价也从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扩大到对学生服务态度、应变能力、合作情况等多角度的点评.整个实训过程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方式.
作者:吴岸晶;梁文丽;张梅珍;岑慧红;熊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安徽高等医学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以及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快农村适宜卫生人才的培养.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优先发展医学教育等难得机遇的背景下,根据安徽省的省情,本文提出3项政策建议:发挥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农村适宜卫生人才;建立健全适宜卫生人才选聘与培养体制;加强政府对医学院校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
作者:李俊;张蔚;孙业桓;胡志;程益群;王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日趋式微.注重传统文化的四维特质以及四维特性与中医学内涵的有机统一,应用四维哲学模式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改善中医学教育现状,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医学理论水平,充实西医院校学生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实践的思路.逐渐形成的中医学教育特定模式,可以终实现中医学的辨证思维与医学生理解力的有机统一;中医学丰富的文化外延与当代医学生学习氛围的有机统一;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与西医疾病治疗有效性的有机统一,使西医院校的传统中医学教育更加客观和科学.
作者:贾奎;贺德栋;吴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参与协调科室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轮转住院医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法.结果 骨科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住院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对教学医院科室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 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其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牛云飞;郭列平;安晓飞;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某军队医院近年来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现状的分析,发现尚存在项目申报力度不够、项目类别还不完善、项目培训尚不规范等问题,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科学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丰富培训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高鸿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社会需求变化,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就业领域.方法 调研往届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构建和实施新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加强导师自身建设.②加强硕士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③加强硕士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基础与临床结合选择研究课题.④引进研讨会(Seminar)、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和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方式,提高学术水平.⑤注重外语教学和应用.⑥增加临床和相关科技开发工作实习.⑦培养良好学风.结果 与往届毕业生相比,新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增多,取得了较多的省级和校级科研奖励、表彰;毕业后在基础或临床相关专业工作,拓宽了就业领域.结论 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作者:吕耀凤;霍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分析现代医学服务需求和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导向,整合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了理论课程、人文医学讲座和实践教育3种课程形式.
作者:于德华;陈英群;汪浩;盛红华;许树长;丁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结合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研制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案例式多媒体课件,评价其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两个班5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法,以评价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平;殷明刚;马应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广东医学院毕业生2004年~200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数据的分析,总结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接轨,以期为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陈俊虎;王燕燕;吴进军;苏汝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评价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系统的运行情况,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10所协作院校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 368名学生参加了生物化学的联合考试,10套试卷是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系统按照命题要求自动生成的,试卷的平均难度设为0.70.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成绩为68.83分,标准差为8.79分~13.75分之间,成绩均呈正态性分布.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69,平均区分度为0.25,信度为0.90.结果表明,10套生物化学试卷质量非常高,与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自动组卷生成的试卷初始设计的预计难度大致吻合,信度较好,说明该系统抽取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合适,试卷可靠有效,能够客观、公正、科学地测试和评价学生的能力,对开展教考分离、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时瑾;毕洪然;孙宝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病人的作用主要停留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层面,标准化病人作为教学指导者在培训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标准化病人用以训练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历程、培训方法、评价标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通过加强标准化病人培训,发挥其教学指导者的作用,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梁乃新;杨华夏;黄晓明;曾学军;潘慧;杨萍;王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依据社会、市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北京卫生学校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和一年级的职业引导和入职前教育,多种多样的日常活动贯穿职业意识的渗透教育,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职业规划教育的行为教育,实时有效、针对性的求职应聘的技巧教育等,实现全程化的有计划、有侧重的职业指导,使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在思想、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做好从业前的准备.实践表明,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从实施情况、主要举措、取得成效三个方面系统总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批中医师承制攻读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并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容:以师承教育继承教学为培养过程主体,以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创新研究为主要学习研究内容,构建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史亚飞;张彩霞;潘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学方向)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山东大学药学院对该专业学生的专题实习、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进行了探索,本文就专题实习的方式与内容、导师组成与选题、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要求,以及论文答辩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郝国祥;张庆柱;邵伟;张泰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强校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其核心工作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学校建设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和怎样培养这一主题,全面启动和扎实推进了新一轮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初步构建了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者:奚春睿;章宗籍;彭银;周苹;李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一线工作中门诊分诊的现状,结合我国逐步启动的专科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在高校附属医院中把门诊分诊工作与专科医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率先在眼科学进行试点并逐步探索推广分诊负责制这一培训思路,同时借鉴美国成熟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结合国情对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设想.
作者:车成业;赵桂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