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王岚;韦勤
航空和医疗技术装备的革新促进了航空医疗后送的开展,为挽救生命、减少伤残提供了宝贵时机.在航空医疗后送和转运中,医护人员将成为航空救护的组成人员,因此,在医学教育课程中增加航空医疗救护内容是航空医疗后送效果的佳保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军地航空医疗后送与训练情况,并提出了开展航空医疗救护和后送教育训练的建议,以满足伤病患者航空医疗后送要求,提高伤病患者救治效果.
作者:蒋鹤生;张宇辉;徐冬梅;米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在线学习考试系统的开发,介绍了综合医院在线学习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综合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方式.综合医院在线学习考试系统包括前后两个操作平台供学员、管理员使用,分别设置了8个模块,既方便学员学习考试,又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设置查询统计分析.
作者:王克霞;宋春梅;周湛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1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和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探讨影响内科学和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的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和三组均数比较,采用小显著差法进行三组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两组和三组及格率比较.结果 住院医师内科学和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是65.5分和64.8分,及格率分别是84.8%和81.0%.在平均分和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中,内科学平均分和及格率较高的类别有:三级医院(66.5分、87.4%)、苏南地区(66.5分、88.6%)、一年博士学历(70.1分、100.0%)、三年硕士学历(68.9分);外科学平均分和及格率较高的类别有:三级医院(66.2分、85.9%)、苏南地区(65.7分、86.1%)、一年博士学历(68.9分、96.3%)、三年硕士学历(68.3分).结论 影响住院医师内科学和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的因素有培训医院级别、地域分布、住院医师学历层次和培训时间等.
作者:王虹;朱滨海;沈历宗;孙宁生;唐宁一;虞海平;赵沛;洪新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内科学课程整合学生自评量表,并评价信度及效度.方法 由学生现场完成量表填写,由教师统一回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专家考评,量表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950,折半信度系数为0.840,因子分析显示,5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7.665%.结论 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及结构效度,适合临床教学使用.
作者:乔宇琪;梁晓;王天蓉;郑青;冉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临床医师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将国内外同类机构的经验与本省实际情况和学科现有基础相结合,制定了具有本省特点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并依据本院几年来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建议.
作者:阎雪;支晓;王卿;袁雅冬;舒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旨在了解医学本科生对“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5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感受的概况,从而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甄娜;曲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信息能力、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师和科研后备人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尝试.本文介绍了科研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科研信息素养的培养,阐述了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科研信息能力培养的效果及意义.同时,对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作者:乔峰;邓嘉胤;李宏捷;张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医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医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应当坚持六个方面的结合,注重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增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王方根;唐传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一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整,对医学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教学时数减少与教学内容增多的矛盾,结合以前教学经验,从师资培训、教学内容、开辟第二课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调整的应对措施,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作者:张洪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参与协调科室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轮转住院医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法.结果 骨科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住院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对教学医院科室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 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其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牛云飞;郭列平;安晓飞;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实践技能掌握较差,临床能力适应较弱,影响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本文总结了多年外科学实践技能教学经验,分析了外科学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外科学实践操作水平和提高就业率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海邦;吴国泰;易剑锋;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依据社会、市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北京卫生学校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和一年级的职业引导和入职前教育,多种多样的日常活动贯穿职业意识的渗透教育,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职业规划教育的行为教育,实时有效、针对性的求职应聘的技巧教育等,实现全程化的有计划、有侧重的职业指导,使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在思想、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做好从业前的准备.实践表明,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学影像资料对消化科医师准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提高医师分析和理解医学影像资料的能力,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利用收治患者的影像资料建立了医学影像教学片库.本文论述了医学影像资料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医学影像教学片的制作以及医学影像教学片库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对医学影像教学片库在消化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讲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陈尔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从实施情况、主要举措、取得成效三个方面系统总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批中医师承制攻读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并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容:以师承教育继承教学为培养过程主体,以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创新研究为主要学习研究内容,构建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史亚飞;张彩霞;潘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社会需求变化,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就业领域.方法 调研往届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构建和实施新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加强导师自身建设.②加强硕士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③加强硕士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基础与临床结合选择研究课题.④引进研讨会(Seminar)、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和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方式,提高学术水平.⑤注重外语教学和应用.⑥增加临床和相关科技开发工作实习.⑦培养良好学风.结果 与往届毕业生相比,新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增多,取得了较多的省级和校级科研奖励、表彰;毕业后在基础或临床相关专业工作,拓宽了就业领域.结论 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作者:吕耀凤;霍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因其人文学科性质和高校必修公共课程的独特优势,成为实施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本文在分析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人文素质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关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策略,旨在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有所启示.
作者:朱荔芳;陶丽君;朱敏;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出发,通过开展入学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专业教师职业精神培训,以及强化医学生实践教育等途径,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进行了探讨.
作者:石淑宵;李红;陈红;周庆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全员育人的视角下,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生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基于德商理念的有关探讨并结合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和定位,增强育人和服务意识,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作者:李海峰;陈少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解乡村医师专业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以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对新疆医科大学2008级乡村医师专业13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基本满意,认为基础薄弱和汉语水平低影响了学习效果.学校需要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细化教学环节、加强软硬件建设,以圆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作者:吕宇娟;冯燕俊;曹传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一线工作中门诊分诊的现状,结合我国逐步启动的专科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在高校附属医院中把门诊分诊工作与专科医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率先在眼科学进行试点并逐步探索推广分诊负责制这一培训思路,同时借鉴美国成熟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结合国情对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设想.
作者:车成业;赵桂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