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学课程整合学生自评量表的设计

乔宇琪;梁晓;王天蓉;郑青;冉志华

关键词:课程整合, 问卷, 量表, 信度, 效度, 形成性评估
摘要:目的 设计内科学课程整合学生自评量表,并评价信度及效度.方法 由学生现场完成量表填写,由教师统一回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专家考评,量表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950,折半信度系数为0.840,因子分析显示,5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7.665%.结论 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及结构效度,适合临床教学使用.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学课程整合学生自评量表的设计

    目的 设计内科学课程整合学生自评量表,并评价信度及效度.方法 由学生现场完成量表填写,由教师统一回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专家考评,量表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950,折半信度系数为0.840,因子分析显示,5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7.665%.结论 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及结构效度,适合临床教学使用.

    作者:乔宇琪;梁晓;王天蓉;郑青;冉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新培养模式研究

    目的 针对社会需求变化,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就业领域.方法 调研往届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构建和实施新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加强导师自身建设.②加强硕士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③加强硕士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基础与临床结合选择研究课题.④引进研讨会(Seminar)、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和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方式,提高学术水平.⑤注重外语教学和应用.⑥增加临床和相关科技开发工作实习.⑦培养良好学风.结果 与往届毕业生相比,新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增多,取得了较多的省级和校级科研奖励、表彰;毕业后在基础或临床相关专业工作,拓宽了就业领域.结论 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作者:吕耀凤;霍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学生“知行统一”职业道德培养的探索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应当依据主体性、针对性、实践性、社会性和统一性原则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北京卫生学校形成了由主题教育、行为规范、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竞赛活动、网络德育和达标考核等组成的“知行统一”的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巩固、职业道德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良好培养效果,学生在全国各种竞赛中频获佳绩,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作者:郭积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缄默知识视野下的临床决策能力培养

    缄默知识是一种基本的知识类型,它是关于如何去行动的知识,与目标的实现有关,并且需要通过个人亲身体验、实践和领悟来习得.临床决策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提高诊疗质量为导向的缄默知识集合,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强烈的情境驱动性,与成长体验关联较大.根据临床决策能力结构的内涵,临床决策缄默知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操守、人际沟通能力、诊断治疗的元认知能力.在缄默知识的视野下,构建以“学徒制”为核心,以“虚拟现实技术”、学习共同体为主要手段的临床决策能力培养模式.

    作者:林宗武;葛棣;王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出发,通过开展入学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专业教师职业精神培训,以及强化医学生实践教育等途径,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进行了探讨.

    作者:石淑宵;李红;陈红;周庆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指导现状,为完善导师队伍提出建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的157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进行调查,从导师队伍结构、临床实践指导方式、科研指导等多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整体培养能力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有待完善,需要从改革遴选制度、优化队伍结构、改变导师指导方式、健全定期培训制度、重构考核标准等方面加以改进.

    作者:祖雅琼;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提高中医院校外科学实践教学水平探析

    目前,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实践技能掌握较差,临床能力适应较弱,影响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本文总结了多年外科学实践技能教学经验,分析了外科学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外科学实践操作水平和提高就业率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海邦;吴国泰;易剑锋;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系统应用的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系统的运行情况,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10所协作院校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 368名学生参加了生物化学的联合考试,10套试卷是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系统按照命题要求自动生成的,试卷的平均难度设为0.70.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成绩为68.83分,标准差为8.79分~13.75分之间,成绩均呈正态性分布.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69,平均区分度为0.25,信度为0.90.结果表明,10套生物化学试卷质量非常高,与基础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题库自动组卷生成的试卷初始设计的预计难度大致吻合,信度较好,说明该系统抽取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合适,试卷可靠有效,能够客观、公正、科学地测试和评价学生的能力,对开展教考分离、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时瑾;毕洪然;孙宝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分析现代医学服务需求和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导向,整合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了理论课程、人文医学讲座和实践教育3种课程形式.

    作者:于德华;陈英群;汪浩;盛红华;许树长;丁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南京医科大学标准化病人队伍的建设及其应用与管理

    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有超过50所的医学院校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应用于临床教学.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对SP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应征者年龄以45岁~55岁为主;受教育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大学专科为主;应征的初始动因主要涉及“感觉新鲜,希望尝试一下”、“希望有机会能为医学教育事业做贡献”和“希望籍此机会学习一点医学知识”;应征被聘比例为18.7%.目前在聘的48名SP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8.8%,职业背景为公务员、教师、工程师、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者占43.7%.学校对受聘的SP进行考核分级管理.目前,SP已经应用于诊断学和医患沟通教学,SP参与的课时占到总课时的10%以上;还应用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临床示范教学、住院医师培训等.77.1%的学生对SP应用给予肯定,认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仿真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有关教学内容的掌握、问诊技巧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增加参加临床实践的自信心;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也给予了积极评价.SP队伍也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失率达30%左右;SP坚持参与工作的动机,主要包括“喜欢SP的工作,能够满足自己的价值追求”,“能够学到新知识”,“喜欢与青年学生在一起”.要稳定好SP队伍、提高SP质量,应当在经费保障、加强培训与管理、建立SP工作交流平台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黄华;陈勇;季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与思考

    依据社会、市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北京卫生学校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和一年级的职业引导和入职前教育,多种多样的日常活动贯穿职业意识的渗透教育,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职业规划教育的行为教育,实时有效、针对性的求职应聘的技巧教育等,实现全程化的有计划、有侧重的职业指导,使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在思想、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做好从业前的准备.实践表明,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学方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答辩

    为了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学方向)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山东大学药学院对该专业学生的专题实习、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进行了探索,本文就专题实习的方式与内容、导师组成与选题、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要求,以及论文答辩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郝国祥;张庆柱;邵伟;张泰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附属医院眼科专科医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行门诊分诊负责制的构想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一线工作中门诊分诊的现状,结合我国逐步启动的专科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在高校附属医院中把门诊分诊工作与专科医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率先在眼科学进行试点并逐步探索推广分诊负责制这一培训思路,同时借鉴美国成熟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结合国情对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设想.

    作者:车成业;赵桂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案例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结合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研制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案例式多媒体课件,评价其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两个班5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法,以评价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平;殷明刚;马应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病理学大体标本三维立体成像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数码摄影技术构建病理学大体标本的三维立体成像及其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病理实物标本,借助自制悬挂标本的辅助装置立体旋转360度捕获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编辑软件Photoshop处理图像,并将大体标本的三维立体成像应用于本科学生的病理学实习教学中,课后收集学生的学习感受.结果 通过图像处理编辑软件Photoshop处理图像构建病理学大体标本的三维立体成像,清楚直观地再现了病理学大体标本的三维结构.学生普遍反映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 利用三维立体成像可以直观显示病理学大体标本的三维结构,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丽梅;邱雪杉;王恩华;沙宪政;闻德亮;孙宝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学免疫学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为了探讨医学免疫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整合与模式改革,本研究分析了传统的以单一课程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构建了以课程群为特点的免疫学教学团队和医学免疫学相关课程群“递进学习”实验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注重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系统关联与知识整合,重视前期课程知识技能贮备与后期课程综合应用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素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作者:丁剑冰;王红英;罗莉;王松;魏晓丽;徐琦;马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学影像教学片库在消化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影像资料对消化科医师准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提高医师分析和理解医学影像资料的能力,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利用收治患者的影像资料建立了医学影像教学片库.本文论述了医学影像资料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医学影像教学片的制作以及医学影像教学片库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对医学影像教学片库在消化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讲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陈尔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参与协调科室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轮转住院医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法.结果 骨科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住院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对教学医院科室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 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其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牛云飞;郭列平;安晓飞;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员育人视角下医学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育人功能探析

    在全员育人的视角下,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生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基于德商理念的有关探讨并结合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和定位,增强育人和服务意识,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作者:李海峰;陈少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医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习成绩的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某医学院校18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每题平均得分为2.778分;学习倦怠人数占总人数的37.5%,不同性别医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各个维度的得分及学习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学制、性别及家庭所在地的医学生,其学习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是学习成绩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 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扬;鲍冲;张兆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