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东山;陈心颖;李增棋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源自加拿大McMaster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在全国普遍推广.本文具体分析了PBL在我国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尝试单课程基于网络环境PBL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种将经典PBL理念与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相结合的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具体情况的新型PBL教学模式,即网络式PBL教学模式.
作者:魏东海;林爱华;尹梅;纪泽泉;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外科学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早期临床实践、临床实习操作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相关的经验和制度,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的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黄振超;邓美海;魏波;伦丽仙;卫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对医学研究者十分重要.本文从给在校生开设系统的医学写作课程、作者编辑对科研人员的帮助、建立帮助作者写作的网站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医学研究者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希望能有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科技信息的传播.
作者:刘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构建中医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及实践成效.
作者:王宏;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144名本科生为实验组,在临床见习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讨论病例时由带教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考试时采用社会招募的标准化病人,见习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100名同级学生为对照组,比较见习结束时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l临床诊疗技能及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敏玲;凌家炜;王子莲;王琼;陈淑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面对全新的就业体制、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竞争能力,是每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麻醉医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麻醉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学习过程,是引导和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麻醉医学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郧阳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麻醉学系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麻醉医学实践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柯昌斌;秦成名;王贤裕;唐核心;刘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科研型研究生是医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在从事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科研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科研思维与实验能力培训、实验室安全意识教育、医学伦理道德灌输以及科研学术道德意识强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医学科研型研究生从事科学实验前的培训问题.
作者:许术其;刘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通过讨论目前普遍存在的对新现感染病认识不足及其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出必须重新定位新现感染病教学:在强调提高学牛对新现感染病的认知能力和重视临床思维培养的同时,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知识教育为创新教育,努力探讨新的认识规律,拓展教学中的知识创新功能,以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徐文胜;杭小峰;张瑞祺;王俊学;蔡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工作环境及人际作用下人的重要心理品质,将人群关系理论应用于临床教学与管理,承认实习医生是社会人,满足实习医生的社会需求,将对激发实习医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邓巍;董卫国;黄星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通过分析与研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我国高等医学影像学教育25年的实践,探讨我国高等医学影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
作者:张雪君;张云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开展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以期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06级高职护理专业23班46名学生为实验组,高职护理专业22班49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并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4.6995、7.4526,P<0.01).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叶国英;沈开忠;葛炜;姚蕴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加强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做好培养创新意识、鼓励自主选题、营造宽松学术氛围、提高创新性研究结果的学术地位和指导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表达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作者:许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否相同.方法 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学习的200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56名学生组成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其余58名学生组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将期末考试试题按照心脏内科学疾病种类进行划分,分别统计PBL组和LBL组学生的得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对于内容涉及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的考题,PBL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LBL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心律失常相关试题的成绩,PBL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则明显低于LBL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教学方法不同,应当将PBL与LBL教学方法结合应用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波;李阳;王雅洁;张子新;徐峰;程颖;刘闺男;李学渊;胡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西雅图)普通外科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美国普通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制度与方法;同时,为解决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正在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院校提供参考.
作者:张阳;赵玉虹;于晓松;孙宝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是帮助医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教学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从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强化临床教学查房制度,建立有效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监督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临床教学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曹梅;徐米清;陶怡;叶子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对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中应当达到的实践技能标准、基本职业技能标准、临床医学检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该课程实践技能构成标准,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周剑涛;丁海峰;姚正国;张静;李学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受到较多限制.本文对以医学模拟教学为辅助平台的整合的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于医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
作者:蔡巧玲;褚旭霞;黄蕾;杨文卓;李元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前期实习中固定义齿全冠牙体预备时的牙体预备组数、不同牙位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3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6名学生,每人依次预备3组模型,每组灌有右上颌中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标准人工牙各1枚,用阴模复位法制作临时冠,测量相应位置临时冠厚度得出预备量,计算学生牙体预备量与设定标准之间的差值,并计算此差值与标准预备量的比值,既预备量偏差,分析组别、牙位与预备量偏差的关系.结果 比较所有学生预备的3组模型之间的牙体预备量偏差,第一组模型、第二组模型与第三组模型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而3个牙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为学牛提供至少3组标准牙训练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学生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姚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广州医学院改革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方式,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以闭卷笔试考核学生临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实践操作与现场口试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相关知识.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方式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引导医学生在实习中重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文辉;陈晓云;薛磊;肖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开展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如何继续推进并不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曹文军;王凤云;王玉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