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美琳;刘学明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患者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病灶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小时内的ATCI患者96例,按性别、年龄、头颅CT病灶体积和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差异患者进行配对,计48对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维脑路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96例ATC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清CRP浓度,治疗前及第5天、第15天查头颅CT.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依达拉奉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缩小病灶体积的作用.
作者:应爱娟;丁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又称巨核细胞生长衍生因子(MGDF),它是体内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和功能变化的主要生理调节剂.肺部感染时常伴有血小板减少,为进一步了解肺部感染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TPO的变化,我们对TPO进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荣林;丁汀;乐园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Bortezomib是哺乳动物细胞中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通过抑制核因子(NF-κ B)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包括耐药细胞)凋亡,下调MM细胞与基质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进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耐药.临床研究表明,Bortezomib是治疗MM有前途的新药.现将Bortezomib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春梅;孟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桐庐县4~7 岁儿童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水平,进一步掌握托幼机构在园儿童的贫血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我院于2005年对本县辖区内9331名在园儿童进行了贫血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顾凤丹;吴明龙;钱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依达拉奉在大鼠急性肺损伤中抗氧自由基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油酸损伤组(B组)、油酸损伤+依达拉奉预防组(C组)、油酸损伤+依达拉奉治疗组(D组).注入油酸6h后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GSH)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来评定氧自由基水平;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来评定急性炎症肺水肿程度;取右肺尖做光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C组和D组MDA明显低于B组,而SOD、GSH、GSH-px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肺湿/干重比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也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损伤较轻.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保护油酸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张卓一;徐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睾丸扭转患者16例,现将诊治的经验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共16例,年龄15~34 岁,平均19.5岁.左侧睾丸扭转11例,右侧睾丸扭转5例,均为单侧发病.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5h~6d,平均46h,其中10h以内者8例,10~24 h者5例,24h以上者3例.
作者:陈冠培;翁责茗;贾万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结局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颅脑外伤既可引起单个领域的认知功能缺损,也可引起象痴呆这样广泛性质的智能减退.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不仅其智商低于正常,而且社会和职业性明显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差.笔者通过对我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室受理的精神损伤评定、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精神损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作者:郑昌爱;石华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卵巢赘生性囊性肿瘤有良、恶性之分,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鉴别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常见的卵巢赘生性囊性良、恶性肿瘤的灰阶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这些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蒋小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AL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ALI组患者22例,按有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死亡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ICU内对照组1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均除外血液病、肝病和肿瘤.ALI组、ICU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在确诊3d内,ICU对照组在入ICU3d内,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测定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结果 (1)AL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AI-1、t-PA值显著升高、AT-Ⅲ值显著降低(P<0.01);(2)MODS组PAI-1值、t-PA值高于非MODS组(P<0.05),AT-Ⅲ值低于非MODS组(P<0.05);(3)死亡组AT-Ⅲ值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1)ALI早期表现为高凝、纤溶活性降低;(2)病情严重者凝血、纤溶系统变化更显著;(3)AT-Ⅲ降低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孙慧;宋学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柯萨奇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过去由于血清免疫学检测未普遍开展,该病的诊断率不高.近年来我院开展了血清柯萨奇病毒抗原(CBV-Ag)和抗体(CBV-IgM)检测,使该病的确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我院确诊的9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素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分别培养在低糖浓度(5.5 mmol/L,LG组),高糖浓度(25 mmol/L,HG组)及25 mmol/L葡萄糖+10 μmol/L SB203580(p38抑制剂).CCK-8测定MCs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C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组MCs出现增殖增加,SOD、GSH下降,MDA增加,SB203580干预能抑制MCs的过度增殖,使SOD、GSH增加、MDA减少.结论 抑制p38MAPK途径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金洁娜;郑景晨;倪连松;沈飞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食管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8%~10.0%,老年人甚至可高达30%[1].过去多采取手术治疗,但因患者痛苦大、疗效不确切,或存在手术禁忌证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近年来介入医学发展迅速且创伤小,现已逐渐成为食管良性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方军伟;潘智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作为急性胰腺炎特别是胆源性胰腺炎及复发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广为接受,但对于急性复发性胰腺炎EST时机的选择,尚有争论.本院近5年来收治急性复发性胰腺炎124例,其中行EST治疗9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敏华;叶丽萍;张金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已有众多的研究提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较高,并与疾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有关.虽有报道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高达95%[1],但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贫血发生率与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不清楚,为此我们对18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和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艳淋;赵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肝硬化常表现为胆小管增生和肝脏纤维化,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此过程,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和肝细胞的生长、再生及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EGF及TGF β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国友;童夏生;陈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TORCH这组致畸微生物中的两种重要病原体.这两种病原体均可引起胎儿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滞、畸形、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等,对优生优育与人口素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986例疑似CMV和HSV感染患儿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分析感染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陶然;吴德菊;胡妙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患儿的预后.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旨在为制定VAP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王巧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光量子疗法是一种通过紫外线照射将量子能量传递到血液中使其发生一系列有益反应的治疗方法.目前,光量子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特别在感染性和缺氧性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胡青;吕伯东;马寅锋;杨克冰;张士更;张清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但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后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1].本院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经皮空心螺纹钉微创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13例,其中89例获得完整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岩;赵万象;叶克勇;王克;陈焕庆;季林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副鼻窦支气管炎又称副鼻窦支气管综合症,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本病临床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儿科2003~2005 年共收治副鼻窦支气管炎患儿83例,现将其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副鼻窦CT、治疗等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中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