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金洁娜;郑景晨;倪连松;沈飞霞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p38MAPK, 肾小球系膜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分别培养在低糖浓度(5.5 mmol/L,LG组),高糖浓度(25 mmol/L,HG组)及25 mmol/L葡萄糖+10 μmol/L SB203580(p38抑制剂).CCK-8测定MCs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C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组MCs出现增殖增加,SOD、GSH下降,MDA增加,SB203580干预能抑制MCs的过度增殖,使SOD、GSH增加、MDA减少.结论 抑制p38MAPK途径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的原因及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虽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近年来已得到迅速推广及应用,但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高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C)[2].因此有效预防和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LC术后32例胆总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胆总管扩张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周娟娣;王国良;瞿丽;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内镜介入治疗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

    食管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8%~10.0%,老年人甚至可高达30%[1].过去多采取手术治疗,但因患者痛苦大、疗效不确切,或存在手术禁忌证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近年来介入医学发展迅速且创伤小,现已逐渐成为食管良性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方军伟;潘智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心肺复苏后脑复苏预后的评估作用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反映神经元损伤程度的一个较敏感的指标,对其在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临床意义,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程度的评估作用却少见报道.笔者就本院ICU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收治的55例心肺复苏后患者,进行血清NSE测定,探讨其在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邵朝朝;尤荣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36例

    硬膜外血肿一般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开颅手术,对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损伤较大.我科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引流及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昊;马学通;马为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肝硬化常表现为胆小管增生和肝脏纤维化,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此过程,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和肝细胞的生长、再生及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EGF及TGF β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国友;童夏生;陈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踝关节、足跟、足背近端的软组织因其解剖结构特殊,外伤后易发生缺损而难以直接缝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已成为修复上述创面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我科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分别培养在低糖浓度(5.5 mmol/L,LG组),高糖浓度(25 mmol/L,HG组)及25 mmol/L葡萄糖+10 μmol/L SB203580(p38抑制剂).CCK-8测定MCs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C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组MCs出现增殖增加,SOD、GSH下降,MDA增加,SB203580干预能抑制MCs的过度增殖,使SOD、GSH增加、MDA减少.结论 抑制p38MAPK途径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金洁娜;郑景晨;倪连松;沈飞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死亡率为40%~75%,传统外科治疗主要有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颅骨钻孔引流术等,由于创伤较大,预后欠佳,目前临床上已很少采用,而多采用微创显微手术[1-2].我院自2002至2006年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吾太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

    前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40%.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常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内血肿,此时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高达30%~90%,可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患者死亡和重残的主要原因[1].因此,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与CVS的相关因素,对防治CVS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菁;李吻;陈树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早期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较困难,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发病2周内入院的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慧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结局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颅脑外伤既可引起单个领域的认知功能缺损,也可引起象痴呆这样广泛性质的智能减退.颅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不仅其智商低于正常,而且社会和职业性明显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差.笔者通过对我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室受理的精神损伤评定、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精神损伤所致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作者:郑昌爱;石华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肺部感染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测定的结果分析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又称巨核细胞生长衍生因子(MGDF),它是体内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和功能变化的主要生理调节剂.肺部感染时常伴有血小板减少,为进一步了解肺部感染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TPO的变化,我们对TPO进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荣林;丁汀;乐园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目的 探讨晚发型(>50岁)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免疫学特点.方法 MG患者共174例,分为早发(EOMG)组、晚发(LOMG)组和伴胸腺瘤(MG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NT)56例.测血清AChRAb、PrSMAb、TitinAb、RyRAb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刺激培养后测上清液IFN-γ、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数量.结果 (1)本研究LOMG组46例,肌无力评分、危象发生率均低于EOMG组和MGT组(P<0.01);(2)血清TitinAb高于EOMG组和NC组(P<0.01),血清AChRAb、RyRAb低于MGT组,三组MG患者PrSMAb无差异;(3)LOMG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OMG组和MGT组,且LOMG组中高TitinAb水平者复发频次明显增加;(4)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LOMG组CD4+CD25+Treg细胞明显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刺激培养后与NC组相比发现LOMG组IL-10降低.结论 本组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病情严重程度低,复发少,伴有血清TitinAb水平单项增高,TitinAb与病程有关,且是复发的危险因素,CD4+CD25+Treg细胞的减少可能与LOMG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李旭华;张旭;夏君慧;朱惠民;孙成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颅内压监护下治疗颅内血肿

    自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我们对55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了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不同的颅内压值及变化相应调整治疗方案,并选取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55例未实行颅内压监测患者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勇;张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ATCI患者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病灶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患者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病灶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小时内的ATCI患者96例,按性别、年龄、头颅CT病灶体积和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差异患者进行配对,计48对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维脑路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96例ATC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清CRP浓度,治疗前及第5天、第15天查头颅CT.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依达拉奉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缩小病灶体积的作用.

    作者:应爱娟;丁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空心螺纹钉微创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但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后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1].本院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经皮空心螺纹钉微创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13例,其中89例获得完整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岩;赵万象;叶克勇;王克;陈焕庆;季林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浙江省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浙江省公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抽取浙江省教师88名,警察118名,残联干部117名,妇联干部119名和民政干部209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结果 教师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他因子与常模相似;警察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与比全国常模,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残联和民政干部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妇联干部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4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其他因子与常模无明显差异.并且教师和警察之间的各因子分均无明显差异,而民政干部的许多因子分低于前两者.结论 政府雇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教师与警察心理健康与全国普通人群相似.

    作者:魏宁;胡健波;许毅;胡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型光量子疗法对尿毒症血透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光量子疗法是一种通过紫外线照射将量子能量传递到血液中使其发生一系列有益反应的治疗方法.目前,光量子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特别在感染性和缺氧性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胡青;吕伯东;马寅锋;杨克冰;张士更;张清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铸型树脂一次完成桩核烤瓷冠模型的临床应用

    铸造桩核常用于对冠部严重缺损已行牙髓治疗牙体的基础修复,并为烤瓷冠提供固位形与抗力形.桩核铸件在制作过程中常因印模有气泡或变形而失败,较之预成桩-核系统也还存在需要再次复诊的缺点.为提高印模质量,缩减患者就诊次数,我们探索采用铸型用自硬丙烯酸树脂(Pattern Resin)一次完成桩核烤瓷冠模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训达;钟明红;金耀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PAI-1、t-PA、AT-Ⅲ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AL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ALI组患者22例,按有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死亡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ICU内对照组1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均除外血液病、肝病和肿瘤.ALI组、ICU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在确诊3d内,ICU对照组在入ICU3d内,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测定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结果 (1)AL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AI-1、t-PA值显著升高、AT-Ⅲ值显著降低(P<0.01);(2)MODS组PAI-1值、t-PA值高于非MODS组(P<0.05),AT-Ⅲ值低于非MODS组(P<0.05);(3)死亡组AT-Ⅲ值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1)ALI早期表现为高凝、纤溶活性降低;(2)病情严重者凝血、纤溶系统变化更显著;(3)AT-Ⅲ降低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孙慧;宋学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