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学仁;赵永生;周伦;胡光亮;赵而海
自1894年Halsted建立乳腺癌根治术以来,已有100多年了.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经历了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术式,术中均强调腋窝淋巴结的廓清.现代乳腺外科认为:(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有利于判断预后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2)乳腺癌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如上肢淋巴回流性水肿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等,主要由ALND所致.(3)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如T1期患者有70%~80%无淋巴结转移,而T1a期患者则转移率更低.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有10%~30%的患者肿瘤直径≤1 cm,而腋窝淋巴结临床诊断阴性的患者中,有70%~80%的患者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没有癌转移.若对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行ALND,就使相当一部分患者承受了过大的手术,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前哨淋巴结定位及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作者:陈波;陆云飞;何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证明乳癌前哨淋巴结(SLN)有固定的解剖位置,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亦能检出.方法Ⅰ~Ⅱ期乳癌术中,先于腋毛区下缘作一2 cm左右横切口,在该区域内找到1~3粒淋巴结,定义为SLN,与继后腋窝清扫所得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SLN阳性者占总检测者的55.6%(20/36);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准确率、灵敏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4.7%、90.0%、93.8%.1例SLN病检阴性而NSLN阳性,假阴性率为2.8%(1/36).结论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在腋毛区下缘检出的SLN可准确反映乳癌患者腋窝状况,故腋毛区下缘是SLN的固定解剖位置.
作者:刘付战;陈昶春;陈春雷;方寒柳;马有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是一种少见的输尿管异常,以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而没有机械性梗阻为特征.临床上常见腰痛、血尿、腹部包块及尿路感染和结石.自1987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共收治了13例病人,现作如下报告.
作者:王琦;王群;孙卫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临床上少见,其中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是多见的一种,我院1988年6月~2004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结石并发息肉者不计在内),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懿;张凯;蔡宪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急性完全性脱位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05例肩锁关节急性完全性脱位患者,在修补肩锁和喙锁韧带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肩锁关节克氏针内固定、喙锁间拉力螺丝钉内固定、拉力螺丝钉联合张力带内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依据Karlsson评分标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33例克氏针内固定组和25例拉力螺丝钉内固定组均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肩锁关节再脱位和半脱位的病例,优、良率分别为87.8%和88.0%.28例拉力螺丝钉联合张力带内固定组和19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再脱位或半脱位的病例,优良率分别为96.4%和100%,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与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肩锁关节急性完全性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关节僵硬少,效果好.
作者:周雪明;莫新发;何仲嘉;刘先银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术中病理诊断,常规是以冰冻切片观察组织学改变而做出病理诊断.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采用术中细胞学方法,即印片、刮片、涂片、压片等方法.但是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如何以及能否替代冰冻切片诊断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作者:朱瑞萍;杨彦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自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84例患者中,男77例,女7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2岁,左侧45例,右侧33例,双侧6例.局限于上肺叶肺大疱49例,中肺叶2例,下肺叶6例,广泛分布的肺大疱27例.合并胸腔粘连73例.3例合并有自发性血胸.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14例.
作者:张旭;岳世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复发,往往采取姑息治疗,且预后极差.1986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对15例此类患者进行余肺切除手术治疗,探讨其手术特点及疗效、围术期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徐兆华;李明武;李桃源;谢广宏;胡世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常同时发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而肾AML患者也有一部分伴有TSC.国内肾AML患者中伴TSC者仅占3.9%,远低于国外[1].伴TSC的肾AML更具危险性,治疗也有所不同.我科10年来共收治肾AML患者35例,其中3例伴TSC(占8.6%),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青江;刘继红;王涛;李家贵;叶章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130例肺癌(其中鳞癌62例、腺癌50例、大细胞癌6例、小细胞癌12例)患者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为57%(74/13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的6%(8/130)和癌旁组织12%(16/130)(P<0.01);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期患者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为95%(42/44),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的37%(32/86)(P<0.01);生存3年或以下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96%(48/50),明显高于生存3年或以上者的36%(26/72)(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VEGF-C的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C蛋白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定的参考指标.
作者:白黎智;姜志良;朴斐;王林;刘长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院自1987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赵殿荣;贺仁杰;曲叶飞;刘金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全组30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男22例,女8例,中位年龄53岁;乳头状腺癌10例,管状腺癌20例,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4例;Duke′s A3期10例,Duke′s B期16例,Duke′s C期4例.
作者:沈影;赫丽杰;马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食管腐蚀性狭窄是胸外科常见的食管良性狭窄,治疗难度较大,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们共收治了78例食管腐蚀性狭窄病人,其中放置支架术后再狭窄8例(10.25%),77例分别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式以旷置狭窄段以下食管并经胸骨后结肠代食管术为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捍东;张志泰;区颂雷;胡燕生;宋飞强;陈玉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本院自1989年1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神经原性肺水肿(NPE)患者21例,现结合文献,浅谈对此病的诊治体会.
作者:韩学刚;赵晟罡;杜金;许友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2年12月~2003年3月我们收治2例肾结石合并肾肿瘤患者,入院前均在外院反复多次行ESWL治疗,术后出现大量血尿和明显肿瘤临床表现,导致严重后果,教训深刻,报告如下.
作者:谷江;李登宝;徐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创伤及骨科创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交叉韧带的损伤可发生前后方向的关节不稳定,需要重建手术治疗.切开重建存在关节囊创伤大、移植物等长植入困难、内固定强度不足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镜下重建技术其对关节囊的创伤小,术后可进行早期伸屈功能训练,术后粘连率及韧带松弛发生率低,其运动恢复率一般在90%以上.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施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500余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以下就移植物选择和重建手术操作技术要点两方面进行经验介绍.
作者:滕学仁;赵永生;周伦;胡光亮;赵而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脑梗死是常见病,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5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脑梗死20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杰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特殊类型小脑幕切迹疝临床少见,表现为脑疝同侧肢体锥体束征(肢体偏瘫、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和(或)对侧瞳孔散大[1].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发现此类脑疝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孙守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前十字韧带(ACL)重建术是关节镜外科近20年来争议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使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也不断改善,但是针对重建术仍存在很多争议问题,特别是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的固定、隧道的定位和方向以及移植物的牵拉力和预负荷等,都对重建术的近远期效果产生影响.
作者:蒋垚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