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王群;孙卫兵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常同时发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而肾AML患者也有一部分伴有TSC.国内肾AML患者中伴TSC者仅占3.9%,远低于国外[1].伴TSC的肾AML更具危险性,治疗也有所不同.我科10年来共收治肾AML患者35例,其中3例伴TSC(占8.6%),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青江;刘继红;王涛;李家贵;叶章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可行性、方法及优点.方法 1998年10月~2004年10月,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82例.男57例,女25例.关节镜下均证实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取全长半腱肌,分四股,在关节镜下进行重建缝合板盘固定.结果平均随访31个月,67例关节不稳、假交锁症状消失;15例偶有打软腿.术前57例有关节痛、肿,31例恢复,18例有改善,8例仍存在.运动范围平均108°,X线见固定板盘位置均好,无内侧不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具有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齐志明;王立德;王福生;张羽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脑梗死是常见病,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5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脑梗死20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杰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复发,往往采取姑息治疗,且预后极差.1986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对15例此类患者进行余肺切除手术治疗,探讨其手术特点及疗效、围术期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徐兆华;李明武;李桃源;谢广宏;胡世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4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资料,对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 48例病人中,32例采用肝叶(段)切除,12例采用血管瘤摘除术,瘤体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或/和栓塞术等方法4例.17例出现手术并发症,以胸腔积液及膈下积液多见.结论直径大于5 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应考虑手术治疗并根据病变大小、部位、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以肝叶(段)切除、血管瘤摘除术疗效佳.
作者:方永平;黄华容;廖锦岐;罗云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证明乳癌前哨淋巴结(SLN)有固定的解剖位置,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亦能检出.方法Ⅰ~Ⅱ期乳癌术中,先于腋毛区下缘作一2 cm左右横切口,在该区域内找到1~3粒淋巴结,定义为SLN,与继后腋窝清扫所得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SLN阳性者占总检测者的55.6%(20/36);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准确率、灵敏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4.7%、90.0%、93.8%.1例SLN病检阴性而NSLN阳性,假阴性率为2.8%(1/36).结论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在腋毛区下缘检出的SLN可准确反映乳癌患者腋窝状况,故腋毛区下缘是SLN的固定解剖位置.
作者:刘付战;陈昶春;陈春雷;方寒柳;马有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乳腺黏液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乳腺癌的1.8%~5.2%.我院1991年6月~2002年11月共收治乳腺黏液腺癌患者7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857例的0.82%,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强;李桂娟;蔡相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自1894年Halsted建立乳腺癌根治术以来,已有100多年了.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经历了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术式,术中均强调腋窝淋巴结的廓清.现代乳腺外科认为:(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有利于判断预后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2)乳腺癌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如上肢淋巴回流性水肿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等,主要由ALND所致.(3)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如T1期患者有70%~80%无淋巴结转移,而T1a期患者则转移率更低.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有10%~30%的患者肿瘤直径≤1 cm,而腋窝淋巴结临床诊断阴性的患者中,有70%~80%的患者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没有癌转移.若对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行ALND,就使相当一部分患者承受了过大的手术,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前哨淋巴结定位及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作者:陈波;陆云飞;何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创伤及骨科创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交叉韧带的损伤可发生前后方向的关节不稳定,需要重建手术治疗.切开重建存在关节囊创伤大、移植物等长植入困难、内固定强度不足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镜下重建技术其对关节囊的创伤小,术后可进行早期伸屈功能训练,术后粘连率及韧带松弛发生率低,其运动恢复率一般在90%以上.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施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500余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以下就移植物选择和重建手术操作技术要点两方面进行经验介绍.
作者:滕学仁;赵永生;周伦;胡光亮;赵而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术中病理诊断,常规是以冰冻切片观察组织学改变而做出病理诊断.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采用术中细胞学方法,即印片、刮片、涂片、压片等方法.但是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如何以及能否替代冰冻切片诊断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作者:朱瑞萍;杨彦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全组30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男22例,女8例,中位年龄53岁;乳头状腺癌10例,管状腺癌20例,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4例;Duke′s A3期10例,Duke′s B期16例,Duke′s C期4例.
作者:沈影;赫丽杰;马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交叉韧带损伤后愈合能力极差,目前临床重建交叉韧带使用的材料包括自体移植物、异体移植物和人工合成材料.自体和异体移植物重建交叉韧带依然是目前的主流选择,常见的自体髌腱或半腱肌移植具有较高的强度,在附丽位点能够获得骨-骨或腱-骨愈合.但对自体供区会继发膝前疼痛、髌腱炎、髌下脂肪垫挛缩、相应部位髌骨骨折、(月国 )绳肌缺失等并发症.异体髌腱、跟腱、阔筋膜材料存在来源少、免疫排斥反应、生物长入延迟甚至传播疾病的危险[1,2].因此,长期以来,人工韧带的研究从未停止.而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重建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也成为了新的热点.
作者:吴海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食管腐蚀性狭窄是胸外科常见的食管良性狭窄,治疗难度较大,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们共收治了78例食管腐蚀性狭窄病人,其中放置支架术后再狭窄8例(10.25%),77例分别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式以旷置狭窄段以下食管并经胸骨后结肠代食管术为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捍东;张志泰;区颂雷;胡燕生;宋飞强;陈玉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是一种少见的输尿管异常,以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而没有机械性梗阻为特征.临床上常见腰痛、血尿、腹部包块及尿路感染和结石.自1987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共收治了13例病人,现作如下报告.
作者:王琦;王群;孙卫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院自1987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赵殿荣;贺仁杰;曲叶飞;刘金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临床上少见,其中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是多见的一种,我院1988年6月~2004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结石并发息肉者不计在内),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懿;张凯;蔡宪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意见尚未一致,尿道会师术仍是目前后尿道断裂早期处理的较好方法[1].1996年1月~2003年9月,我们应用输尿管镜引导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67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其临床资料,探讨输尿管镜引导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作者:温晖;宾开云;梁永煊;黄炳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自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84例患者中,男77例,女7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2岁,左侧45例,右侧33例,双侧6例.局限于上肺叶肺大疱49例,中肺叶2例,下肺叶6例,广泛分布的肺大疱27例.合并胸腔粘连73例.3例合并有自发性血胸.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14例.
作者:张旭;岳世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关节镜技术引进我国已有20余年历史,自1981年翟桂华首先报道了膝关节镜技术以来,国内的关节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84年在长沙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关节镜学术会议对我国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十年来关节镜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国内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地方对交叉韧带损伤认识不足,而仅有少数几个地方的某些方向走在国内领先之列,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叉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损伤后应当给予及时合理的处理,否则必会引起关节不稳,导致功能障碍,故本文对国内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做一简介.
作者:王立德;潘孝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本院自1989年1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神经原性肺水肿(NPE)患者21例,现结合文献,浅谈对此病的诊治体会.
作者:韩学刚;赵晟罡;杜金;许友松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