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磷酸盐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作用的实验研究

杨贺杰;吴立东;冯洁;师钟丽;熊炎

关键词:阿伦磷酸, MG-63细胞, 成骨分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摘要:目的 研究二磷酸盐类药物-阿伦磷酸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作用.方法 将人成骨样MG-63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加入10-8M地塞米松)、3个实验组(分别加入10-6M、10-8M、10-10M阿伦磷酸).培养数日后,行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l.I)基因表达等检测.结果 加入阿伦磷酸的3个实验组MG-63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其峰值出现在浓度为10-8M时;同时,阿伦磷酸使ALP活性增强,而且BMP-2、OC、Coll.I等成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结论 阿伦磷酸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诱导骨形成的能力.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哮喘大鼠血单个核细胞中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及布地奈德的影响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血单个核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5b mRNA和IL-4mRNA的转录表达及布地奈德(BUD)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体重为140~200 g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A组)、BUD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浆中IL-4和IFN-γ水平;采用SYBR GREENI荧光定量PCR法测定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1)A组血中单个核细胞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均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TAT5bmRNA与IL-4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且两者的表达分别与血浆中的IL-4水平、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血浆中IFN-γ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哮喘大鼠血中单个核细胞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增强且呈正相关;布地奈德可以下调STAT5b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金耀建;宋志燕;陶志华;陈占国;徐伟;王秀娣;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

    本院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康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相关临床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文献资料表明,32~34 ℃低温在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GCS≤8分)时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温度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1].

    作者:胡伟航;徐秋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衰竭患者人工肝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近年来,我院将人工肝技术广泛用于各种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解肝衰竭患者人工肝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情况,我们对我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敏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失败24例原因分析

    重度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内科急重症之一,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使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明显增高,但死亡率仍较高.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抢救失败的2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林锡芳;高秋琦;卢中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明原因发热91例病因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内科常见的难诊断疾病,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91例FUO患者的病因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炜;杨静;王慧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AO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31例临床分析

    掌骨骨折在手外伤中经常发生,闭合性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1],但存在复位及手功能恢复不理想等缺点;开放性骨折多采用复位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亦存在固定不可靠、早期功能锻炼不便及手功能恢复不佳等缺点.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我科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治强;凌志恒;陈中;潘峻;宫坚;郭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局部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减少FESS的出血量、保持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1].但目前国内一些医院仍选择局部麻醉为FESS的主要麻醉方式,术中出血不易控制,影响术野清晰和手术质量.为此,我们对FESS局部麻醉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筱斐;王臻;王颖;熊小星;蔡志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肾动静脉瘘的诊治体会

    肾动静脉瘘(AVF)临床上较罕见,常规检查方法一般难以确诊,往往需通过肾动脉造影才能确诊.本院1992~2005年通过肾动脉DSA技术诊断并治疗了6例AVF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越龙;谢立平;邹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达芙文凝胶治疗寻常痤疮97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使用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生产的0.1%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为达芙文)治疗寻常性痤疮9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梁晶;林孝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C臂X线透视下分步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植入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一种能术中监测并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植入的简单、经济、确实可行的方法.方法 第一步:取6具正常成人T1~T8脊椎骨架标本,分解出单个椎体,导针沿椎弓根轴线进入,分别于进针点及针前端位于椎弓根中部、椎体后缘及椎体前缘皮质下,C臂X线透视记录、分析椎弓根轴线导针在进针点及不同进针深度时在正侧位透视图像上导针前端的位置,并推断出相关位置对应关系变化规律.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椎弓根轴线导针位置变化规律进行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取6具T1~T8脊柱标本,C臂X线机引导分步植入椎弓根螺钉96枚,然后作CT检查,判定椎弓根螺钉位置.根据CT检查结果,判定C臂X线透视分步引导椎弓根螺钉植人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分为优(椎弓根螺钉安全位于椎弓根内)、可(螺钉穿破椎弓根内或外侧骨皮质较少,突破在2mm以内)、差(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骨皮质较多,突破在2mm以上)3个等级.结果 优90枚(93.8%),可6枚(6.2%).结论 C臂X线透视下分步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是一种简单、经济、确实可行的方法,具有安全、准确和实用特点.

    作者:徐卫星;陈其昕;李方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单纯抽吸引流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除了少数呈湿黄泥土样外,绝大多数为液性血肿,血肿液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含有高浓度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大量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1-3].因此一般都认为CSDH手术治疗时务必冲洗干净,CSDH治疗成功的关键不是减少内容物的体积而是改变它的性质[4].但我们对2例CSDH术后复发病例采用单纯抽吸或加外引流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陶志强;朱志刚;黄建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腺性膀胱炎是一类特殊的非肿瘤性病变,多见于男性,中青年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伴尿路刺激征,极易与膀胱肿瘤混淆.现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并经膀胱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69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694例,笔者拟对该不良反应报告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作者:周俊;杨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对全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患者全麻拔除气管导管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一系列较强的心血管反应,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1].我院对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在气管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以减少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波动,防治心脑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白血病并发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表现分析

    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近几年,白血病并发肺部PCP报道逐渐增多,发病率超过5%,不经治疗,死亡率高达100%[1].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这类并发症死亡率的关键.PCP临床缺乏特异性,确诊困难,本文通过对此类患者的CT表现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白血病并发肺部PCP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曹国洪;许顺良;许乙凯;吴元魁;段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Th1/Th2与尖锐湿疣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

    作者:朱宁;程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从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我们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入院后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超;张建民;刘雪松;程淦云;李晨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影响

    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的病因之一,尽管自血液净化技术问世以来,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仍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以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为常见.

    作者:彭健韫;张小如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阔韧带平滑肌瘤的价值

    阔韧带平滑肌瘤(简称肌瘤)是指生长于阔韧带内的子宫平滑肌瘤,可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也可来源于阔韧带内的平滑肌组织,与子宫壁完全无关.阔韧带肌瘤在生长过程中常使盆腔器官、血管等发生位置与形态改变,尤其是输尿管移位,造成手术治疗上的困难[1].本文回顾性分析阔韧带肌瘤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将术前超声所见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旨在提高对本病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露璐;秦佳乐;鲁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