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璐;秦佳乐;鲁红
头面部静脉畸形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药物瘤体注射、口服激素、单纯手术治疗或结合药物、激光的综合治疗[1].以往文献多注重治疗方法和结果,较少分析疗效差的原因.我们于2002年1月以来对43例头面部静脉畸形常规行B超、MRI检查,必要时作DSA,并在治疗前行病灶穿刺,根据其血液回流的速度和侵及范围等因素进行治疗前综合评价,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辉;姜方震;程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腺性膀胱炎是一类特殊的非肿瘤性病变,多见于男性,中青年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伴尿路刺激征,极易与膀胱肿瘤混淆.现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并经膀胱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行MHD终末期尿毒症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者20例,于清晨空腹采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L-2、IFN-γ、IL-4、IL-10和sIL-2R含量及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各项肾功能指标.结果 MHD患者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Th1/Th2比值升高.此外,MHD患者血清sIL-2R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Cr与血清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清IL-2、IL-4、IL-10和sIL-2R无明显相关性;未发现BUN与血清IL-2、IFN-γ、IL-4、IL-10和sIL-2R有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IFN-γ水平与Cr水平相关.
作者:刘茂林;徐刚;蒋挺英;钟晓春;赖登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一种能术中监测并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植入的简单、经济、确实可行的方法.方法 第一步:取6具正常成人T1~T8脊椎骨架标本,分解出单个椎体,导针沿椎弓根轴线进入,分别于进针点及针前端位于椎弓根中部、椎体后缘及椎体前缘皮质下,C臂X线透视记录、分析椎弓根轴线导针在进针点及不同进针深度时在正侧位透视图像上导针前端的位置,并推断出相关位置对应关系变化规律.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椎弓根轴线导针位置变化规律进行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取6具T1~T8脊柱标本,C臂X线机引导分步植入椎弓根螺钉96枚,然后作CT检查,判定椎弓根螺钉位置.根据CT检查结果,判定C臂X线透视分步引导椎弓根螺钉植人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分为优(椎弓根螺钉安全位于椎弓根内)、可(螺钉穿破椎弓根内或外侧骨皮质较少,突破在2mm以内)、差(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骨皮质较多,突破在2mm以上)3个等级.结果 优90枚(93.8%),可6枚(6.2%).结论 C臂X线透视下分步引导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是一种简单、经济、确实可行的方法,具有安全、准确和实用特点.
作者:徐卫星;陈其昕;李方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我院将人工肝技术广泛用于各种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解肝衰竭患者人工肝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情况,我们对我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敏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食管主动脉瘘发病凶险,可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而死亡,抢救成功的报道[1-2]较少.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食管主动脉瘘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豪;倪一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肺切缘漏气是肺减容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我院为1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术中行可吸收聚乙醇酸(PGA)补片(奈维)加固钉夹缝合器切除肺气肿组织,在减少术后漏气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保富;朱成楚;叶加洪;叶中瑞;马德华;叶敏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症状性高血压是IgA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也是Ig肾病预后不良的临床指征[1],早期发现及有效控制将可延缓IgA肾病的进展.本文对216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了解IgA肾病症状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桂琴;许菲菲;刘毅;邵蓉蓉;吕吟秋;章建娜;黄朝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2006年7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分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组(热化疗组,51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52例),根据病种不同采取相应方案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热化疗组同时予HG-2000高频热疗机治疗,使局部温度升至40~42 ℃,维持60min,每周期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 热化疗组有效率49.0%,单纯化疗组有效率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组有临床受益反应者占45.1%,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5.0%(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不增加毒副作用,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爱红;卢丽琴;袁国荣;钦志泉;康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以往诊治膝关节外伤时X线与CT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MR检查的普及,许多病例也同时作了MR检查,对照结果显示,X线平片只能发现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和关节损伤,对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骨挫伤、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等关节结构损伤均不能明确显示.现收集本院2005年和2006年确诊有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其膝关节X线平片与MR片的表现作一对照分析,以探讨这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膝关节外伤中不同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中秀;崔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对鼓膜的冲击性损伤所致,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合并其他外伤,其治疗往往被忽视或治疗不及时,严重时可导致中耳感染和听力下降.为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现对我院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84例84耳的治疗效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许惠明;潘黎明;浦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病因造成的始发于动脉壁内膜的一系列分子和细胞改变的结果.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血压、吸烟、饮食等)的影响.Ross[1]提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作者:章梅华;张凡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肘及肘关节以下手术的麻醉常用腋路阻滞或经肌间沟阻滞法,但由于臂丛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常有阻滞不全等缺点[1].外周神经刺激器(PNS)的应用使精确定位神经成为可能.我们采用PNS作肱骨中段水平定位以阻滞支配手部的神经,并与传统血管旁法腋路阻滞作对比,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伟;陶敏;徐卫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阔韧带平滑肌瘤(简称肌瘤)是指生长于阔韧带内的子宫平滑肌瘤,可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也可来源于阔韧带内的平滑肌组织,与子宫壁完全无关.阔韧带肌瘤在生长过程中常使盆腔器官、血管等发生位置与形态改变,尤其是输尿管移位,造成手术治疗上的困难[1].本文回顾性分析阔韧带肌瘤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将术前超声所见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旨在提高对本病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露璐;秦佳乐;鲁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694例,笔者拟对该不良反应报告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作者:周俊;杨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供重建的立体形态构筑.方法 选取4只实验用成年恒河猴,均行下颌前份骨截除,形成颏部正中联合骨缺损后,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正中对接,以修复颏部骨缺损.分别在牵张开始及牵张结束的第0、2、4周选取1只实验恒河猴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技术,酸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的立体形态构筑.结果 影像学检查(摄X线片):牵张结束时,两侧输送盘被牵张器引导向前,并向中线移动,输送盘远心端在正中成功对接,颏部弓形缺损被整复.随固定时间延长,两侧牵张间隙骨小梁不断成熟完善,直至牵张结束后第4周,下颌骨连续性完全恢复.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后扫描电镜观察:牵张开始,牵张间隙及颏部正中联合区骨膜血管普遍增生、膨胀,呈现大量血管新生的征象;骨髓内的微静脉和静脉窦也开始膨大.在牵张结束第0周,骨膜血管及骨髓内的微静脉和静脉窦增生活跃,大量骨膜来源的微血管分支长人牵张间隙及颏部正中联合区.在牵张间隙,来源于骨膜和骨髓的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网,新生成的血管网平行于牵张方向相互连接并包裹整个牵张间隙;而在颏部正中联合区,血管网的排列较为无序.在牵张结束第2周,牵张间隙中央区仍可见血管增生征象,在牵张区与两侧输送盘在下颌中线的血管连接广泛.固定第4周,血管新生现象逐渐消失,再生骨段的血管系统己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整复颏部的骨缺损过程中,下颌双侧牵张间隙与正中的压缩区组织中血管新生与新骨的生成之间存在紧密的时空联系.
作者:应彬彬;胡静;李继华;祝颂松;王大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干扰素(IFN)-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IFN-γ在血清中表达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关系.方法 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PCR-SSP技术,检测36例AA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血清中IFN-γ启动子基因874位点的多态性变化,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AA组IFN-γ(874T)等位基因频率为33.33%,对照组为10.00%,A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45,P<0.05);AA组IFN-γ含量为(1.760±0.108)μg/L,对照组为(0.721±0.065)μ/L,A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0.418,P<0.05).结论 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IFN-γ基因874A(腺嘌呤)位点的多态性和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与AA有关,且在AA的病程中有重要作用,IFN-γ启动子基因874T可能是AA易感性基因之一.
作者:杨光;吴骁;曹峰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996年Gagner[1]首先报道内镜下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而首例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ET)由Hüscher等[2]于1997年完成.ET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美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加之国产内镜器械的问世,使ET的普及与推广成为可能.ET可分为完全内镜甲状腺手术与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两类,前者包括胸乳入路、腋窝乳晕入路和腋窝入路等方法.我院从2006年4月开展经胸乳入路ET,至2007年4月共完成12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李志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除了少数呈湿黄泥土样外,绝大多数为液性血肿,血肿液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含有高浓度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大量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1-3].因此一般都认为CSDH手术治疗时务必冲洗干净,CSDH治疗成功的关键不是减少内容物的体积而是改变它的性质[4].但我们对2例CSDH术后复发病例采用单纯抽吸或加外引流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陶志强;朱志刚;黄建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从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我们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入院后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超;张建民;刘雪松;程淦云;李晨昊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