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过程中血供重建的实验研究

应彬彬;胡静;李继华;祝颂松;王大章

关键词:牵张成骨, 下颌骨, 血管生成
摘要:目的 观察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供重建的立体形态构筑.方法 选取4只实验用成年恒河猴,均行下颌前份骨截除,形成颏部正中联合骨缺损后,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正中对接,以修复颏部骨缺损.分别在牵张开始及牵张结束的第0、2、4周选取1只实验恒河猴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技术,酸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的立体形态构筑.结果 影像学检查(摄X线片):牵张结束时,两侧输送盘被牵张器引导向前,并向中线移动,输送盘远心端在正中成功对接,颏部弓形缺损被整复.随固定时间延长,两侧牵张间隙骨小梁不断成熟完善,直至牵张结束后第4周,下颌骨连续性完全恢复.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后扫描电镜观察:牵张开始,牵张间隙及颏部正中联合区骨膜血管普遍增生、膨胀,呈现大量血管新生的征象;骨髓内的微静脉和静脉窦也开始膨大.在牵张结束第0周,骨膜血管及骨髓内的微静脉和静脉窦增生活跃,大量骨膜来源的微血管分支长人牵张间隙及颏部正中联合区.在牵张间隙,来源于骨膜和骨髓的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网,新生成的血管网平行于牵张方向相互连接并包裹整个牵张间隙;而在颏部正中联合区,血管网的排列较为无序.在牵张结束第2周,牵张间隙中央区仍可见血管增生征象,在牵张区与两侧输送盘在下颌中线的血管连接广泛.固定第4周,血管新生现象逐渐消失,再生骨段的血管系统己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整复颏部的骨缺损过程中,下颌双侧牵张间隙与正中的压缩区组织中血管新生与新骨的生成之间存在紧密的时空联系.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目的 观察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2006年7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分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组(热化疗组,51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52例),根据病种不同采取相应方案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热化疗组同时予HG-2000高频热疗机治疗,使局部温度升至40~42 ℃,维持60min,每周期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 热化疗组有效率49.0%,单纯化疗组有效率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组有临床受益反应者占45.1%,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5.0%(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不增加毒副作用,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爱红;卢丽琴;袁国荣;钦志泉;康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腔镜加包皮内板移植治疗严重前尿道炎性狭窄

    前尿道狭窄多由尿道炎症及留置导尿管感染等原因引起,特点是狭窄段长、尿道内切开及单纯尿道扩张疗效不确切、易复发等.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6年2月采用经尿道内窥镜冷刀内切开后再电切镜切除瘢痕组织,然后加包皮内板移植治疗严重前尿道狭窄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敏;刘文彪;杨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氯诺昔康联合654-2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昔康类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半衰期短,耐受性良好,镇痛和抗炎效果较强.临床研究表明,氯诺昔康有可能替代或辅助阿片类镇痛药,用于中等及以上程度疼痛的治疗[1].本科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氯诺昔康联合654-2治疗肾及输尿管绞痛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8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目前治疗肾、输尿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院采用此法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毅燕;王多赏;章明照;王海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干扰素-γ的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干扰素(IFN)-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IFN-γ在血清中表达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关系.方法 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PCR-SSP技术,检测36例AA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血清中IFN-γ启动子基因874位点的多态性变化,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AA组IFN-γ(874T)等位基因频率为33.33%,对照组为10.00%,A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45,P<0.05);AA组IFN-γ含量为(1.760±0.108)μg/L,对照组为(0.721±0.065)μ/L,A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0.418,P<0.05).结论 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IFN-γ基因874A(腺嘌呤)位点的多态性和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与AA有关,且在AA的病程中有重要作用,IFN-γ启动子基因874T可能是AA易感性基因之一.

    作者:杨光;吴骁;曹峰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

    本院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康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69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694例,笔者拟对该不良反应报告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作者:周俊;杨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总编辑来杭作学术报告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达芙文凝胶治疗寻常痤疮97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使用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生产的0.1%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为达芙文)治疗寻常性痤疮9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梁晶;林孝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浙江医学》对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阔韧带平滑肌瘤的价值

    阔韧带平滑肌瘤(简称肌瘤)是指生长于阔韧带内的子宫平滑肌瘤,可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也可来源于阔韧带内的平滑肌组织,与子宫壁完全无关.阔韧带肌瘤在生长过程中常使盆腔器官、血管等发生位置与形态改变,尤其是输尿管移位,造成手术治疗上的困难[1].本文回顾性分析阔韧带肌瘤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将术前超声所见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旨在提高对本病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露璐;秦佳乐;鲁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膝关节外伤X线与MR检查对照分析

    以往诊治膝关节外伤时X线与CT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MR检查的普及,许多病例也同时作了MR检查,对照结果显示,X线平片只能发现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和关节损伤,对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骨挫伤、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等关节结构损伤均不能明确显示.现收集本院2005年和2006年确诊有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其膝关节X线平片与MR片的表现作一对照分析,以探讨这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膝关节外伤中不同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中秀;崔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IL-4、IL-10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TNF-α、Cr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IL-4、IL-10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血清TNF-α、Cr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NaCl组)、手术+IL-4组(IL-4组)、手术+IL-10组(IL-10组)、手术+IL-4+IL-10组(IL-4+IL-10组),每组6只.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IRI动物模型,钳夹松开时,各组迅速注射相应的I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2h后取血.在油镜下观察并计数中性白细胞浸润数;用ELISA法检测TNF-α以及Cr水平.结果 IL-4及IL-10在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均不能降低Cr水平.而联合运用IL-4及IL-10既能降低血清TNF-α水平,也能降低Cr水平.结论 联合应用IL-4及IL-10可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性白细胞浸润受抑制及血清中TNF-α减少有关,提示联合应用IL-4及IL-10对肾IRI治疗可能有潜在的价值.

    作者:徐勇;陈珊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肱骨中段法阻滞在肘以下手术中的应用

    肘及肘关节以下手术的麻醉常用腋路阻滞或经肌间沟阻滞法,但由于臂丛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常有阻滞不全等缺点[1].外周神经刺激器(PNS)的应用使精确定位神经成为可能.我们采用PNS作肱骨中段水平定位以阻滞支配手部的神经,并与传统血管旁法腋路阻滞作对比,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伟;陶敏;徐卫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食管主动脉瘘7例诊治分析

    食管主动脉瘘发病凶险,可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而死亡,抢救成功的报道[1-2]较少.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食管主动脉瘘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豪;倪一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从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我们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入院后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超;张建民;刘雪松;程淦云;李晨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胸大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Ⅲ、Ⅳ期舌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舌大范围缺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进食等功能,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自1979年Aryan[1]报道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颈、颌面、口底和咽颊部的缺损创面取得较好疗效以来,胸大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回顾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间行转移性胸大肌肌皮瓣舌再造术的82例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林信斌;何剑锋;谭卓;葛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对鼓膜的冲击性损伤所致,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合并其他外伤,其治疗往往被忽视或治疗不及时,严重时可导致中耳感染和听力下降.为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现对我院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84例84耳的治疗效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许惠明;潘黎明;浦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行MHD终末期尿毒症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者20例,于清晨空腹采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L-2、IFN-γ、IL-4、IL-10和sIL-2R含量及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各项肾功能指标.结果 MHD患者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Th1/Th2比值升高.此外,MHD患者血清sIL-2R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Cr与血清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清IL-2、IL-4、IL-10和sIL-2R无明显相关性;未发现BUN与血清IL-2、IFN-γ、IL-4、IL-10和sIL-2R有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IFN-γ水平与Cr水平相关.

    作者:刘茂林;徐刚;蒋挺英;钟晓春;赖登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衰竭患者人工肝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近年来,我院将人工肝技术广泛用于各种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解肝衰竭患者人工肝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情况,我们对我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敏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