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荣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小儿[1].我们自1988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76例,其中有36例为误诊病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宫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浆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Swan-Ganz右心漂浮导管测量肺动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压,用ELISA法测定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 1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TGF-β水平[(168.08±34.21) μg/L,P>0.00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78,P>0.01);与动脉血气pH呈负相关(r=-0.64,P>0.05)、与PaO2呈负相关(r=-0.55,P>0.05),与PaCO2呈正相关(r=0.63,P>0.05),与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改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GF-β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水平升高且与肺动脉压的变化呈正相关,进一步说明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联系.
作者:金先桥;陆建红;陈钦;王裕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发生于青少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病,是内分泌及糖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并将对以后的生育产生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克罗米芬(CC )促排卵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我们对36例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力力;蔡公丽;徐丽颖;于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儿,男,6 周岁.出生时即发现左乳房部位一约5 cm×5 cm的以乳头为中心的圆形包块,质软,边界欠清,无触痛,无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肿块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长大,小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异常.就诊时查体见包块约15 cm×15 cm.
作者:厉周;方素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前,阿糖腺苷和单磷酸阿糖腺苷作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其降酶和使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的疗效,临床已经肯定[1].但是,其是否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CH)患者的免疫功能,还鲜见报道.为了解阿糖腺苷是否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刘伟;赵伟;罗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院内外肺细菌感染院内外造成肺感染的细菌很多,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军团菌,将其应用抗生素情况作叙述.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对2001年7月~200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病原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珊;华春珍;李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于2003年8月22日召开了传染性非典性肺炎学术研讨会.会议对2003年4月中旬至6月大连市非典疫情作了系统性回顾.总结了在筛查、诊断和治疗传染性非典性肺炎中的经验、体会;介绍目前国内外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诊疗的前沿状态.
作者:张忠鲁;刘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自1996年10月采用乳晕切口巨大乳房缩小术,共11例,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塑形满意.
作者:郑妍丽;郭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巳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激素受体被发现以后,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能有目的地选择,并可预测疗效.
作者:余峰彬;杨映弘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重症哮喘的评估1.1 病史确诊哮喘,并因此就诊达2年以上;有持续症状,生命质量下降;患者已接受了哮喘佳治疗(包括大剂量吸入激素);既往有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或濒死发作史[1],尤其既往发病中曾出现高碳酸血症、纵隔气肿或气胸,特别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更易再发,有学者甚至认为是否进行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哮喘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2].
作者:刘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病原学1.1 新型流感病毒广东暴发非典型肺炎时,曾怀疑与禽流感病毒有关,2003年2月19日在香港一儿童体内分离出禽流感病毒A(H5N1),与1997年香港禽流感病毒株相似[1].
作者:张忠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确诊的25例L型败血症,评价其在发热待诊中的意义.方法 (1)对发热待诊病人连续做普通血培养和L型菌血培养各3次;(2)诊断标准:具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并连续2次或以上从血液和/或骨髓液中培养出细菌L型,返祖后为同一种细菌,且普通血培养阴性者.结果 (1)热型与热期:弛张热型占80%.热期在30 d以上占50%;(2)原发疾病:约一半病例有原发基础病如肿瘤性疾病、糖尿病等;(3)临床上均有发热、多有寒战,白细胞增高或降低占80%,骨髓呈感染骨髓像,血沉增快,约1/3病例胸片肺间质影增生;(4)治疗情况:难度较大,平均退热天数26.3 d;(5)误诊情况:疑为败血症或L型菌败血症的仅3例.结论未明热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约占1/3,仍有5%~38%的病例不能确诊.L型败血症确属未明热的病因之一,应予注意.
作者:王衍富;雷振之;张英丽;贾玉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结节病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原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较困难,特别是肺结节病Ⅰ期常与中央型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瘤、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等混淆,导致误诊误治.本文对8例确诊为肺结节病患者的诊断经过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霞;尹梅;张锦;郑西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下危重病人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术(BAL)治疗的新措施.方法运用呼吸机三通管连接,在保持人工机械通气的同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呼吸机三通管的另一接头沿气管导管腔内插入气管内行BAL治疗.比较BAL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5 h的动脉血气结果以及疗效.结果 8例病人共10次行BAL治疗均获得成功.BAL治疗术中与术前比较PaO2、SaO2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PaCO2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而BAL治疗术后5 h与术前比较PaO2、SaO2均显著升高(P<0.001),PaCO2显著下降(P<0.001).结论该方法行BAL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方法.
作者:周光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包括一系列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目前全世界有30%的危重病患者在实施CRRT治疗,其中常用的方法是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作者:陈惠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治疗手段、监测方式及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然而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并发症,常常对病人造成二次性的打击,导致病情的复杂化,其中危重症伴发的出血就是临床上的一个棘手问题.
作者:王育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为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减少术后根性神经痛.方法从1992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带筋膜蒂脂肪瓣转移,覆盖硬膜外30例.结果手术30例,随诊30个月,术后优良率90%.结论带筋膜蒂脂肪瓣覆盖硬膜外是预防疤痕形成、减少根性神经痛较好的方法.
作者:姜滨;姜长明;马凯;张羽飞;张卫国;王鹏;周福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大黄治疗,并与双氢克尿噻单用及联用疗效对比,疗程21 d,检测肝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经大黄治疗后,腹水明显减轻,肝功、TNF-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水平明显下降,与双氢克尿噻联用效果更好.结论大黄有改善肝功、消肿、利水等作用,与血清中TNF-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黄以群;林珍辉;许正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用经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35例,并与同期同类未经呼吸机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以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建龙;张宏颖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