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生长激素分泌不全原因和结果的研究近况

金仲品;刘福青

关键词:老年, 人生, 人体衰老, 激素分泌, 发生和发展, 内脏脂肪, 血脂类, 体脂肪, 骨密度, 成年人, 预防, 肌肉
摘要:在成年人中生长激素分泌不全可引起血脂类异常,体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增加,肌肉量减少和骨密度减低等,这也是人体衰老的表现,近年来对如何预防或延缓人体衰老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对生长激素分泌不全的原因和结果进行了大量研究.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36例报告

    胰腺损伤治疗的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我院于198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胰腺损伤36例,结合文献,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建林;李永东;陈光安;钱惠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L-甲状腺素和干甲状腺片在甲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L-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和干甲状腺片(Tab.Thyroid)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探讨LT4在甲减替代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06例甲减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干甲状腺片组55例(Tab.Thyroid 20~160 mg/d),LT4组51例(LT4 25~200 μg/d),随访治疗1年.TSH正常以前每1~4周随诊1次血清TSH、FT3和FT4.TSH正常以后每4~12周随诊1次.结果从治疗开始至血清TSH转为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9.3±6.7)周(干甲状腺片组)和(8.2±5.1)周(LT4组)(P>0.01).血清TSH正常后干甲状腺片组血清FT3高于LT4组[(5.81±1.86) pmol/L,(4.58±1.97) pmol/L,P<0.0005],血清FT4低于LT4组[(12.29±5.03) pmol/L,(22.35±7.86) pmol/L,P<0.0005].LT4治疗过程中14例呈高FT4血症,2例呈高FT3血症,仅有2例发生一过性头痛,余未见明显副作用;而干甲状腺片组只1例高FT4血症(P<0.005),10例高FT3血症(P<0.025).结论两药疗效大致相同,但LT4效价稳定,高T3血症少见.

    作者:杜建玲;李昌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部钝伤的诊断与处理

    腹部钝伤在外科急诊中较常见,一般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前者战时多见而后者在平时可达腹部创伤的90%以上,诊断处理较难,若不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常可造成严重后果.腹部闭合性损伤也叫腹部钝伤(blunt trauma)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多,其次为矿山、建筑、工业劳动中,打架斗殴较开放性为少.受伤脏器半数为实质性,如脾、肝、肾和胰;空腔脏器居其次,如小肠、结肠、胃、膀胱和胆道;再次为胃肠壁、膈肌、大血管和腹膜后血肿等.腹部钝伤可以是单纯腹内脏,但也可合并全身其他器官,包括颅脑、胸部、脊柱、骨盆、四肢等成为多发伤.

    作者:申耀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ICU在严重创伤处理中的作用

    严重创伤多为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极快,常迅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尤其是严重创伤后引发的重症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更高;另外,由于情况急迫,病变复杂也容易漏诊和误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为此对一些危重伤员可能发生的器官、系统衰竭前的功能减退的一些征象进行及时地、系统地、连续地严密监测和处理以防止致命并发症的出现,从而为治疗原发伤赢得时间,进而使之得到有效的专科处理.就显示出ICU (intensive care unile)非常重要.

    作者:申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16抑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标记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法(LSAB)检测正常卵巢、良性卵巢瘤、交界性卵巢上皮瘤以及卵巢上皮癌的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基因的蛋白表达在恶性卵巢肿瘤中检出率为18.4%,明显低于良性卵巢肿瘤(85%)、交界性卵巢上皮瘤(90%)、正常卵巢组织(100%),P<0.001.结论提示p16基因广泛存在于卵巢组织中,其突变或缺失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姜继勇;林治清;李卫平;张丽英;陈宁宁;孙军霞;吴白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延迟性脾破裂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DRS)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3例DRS,根据脾损伤程度选择治疗方法.非手术治愈8例,占34.79%,手术治愈15例,占65.21%.结果本组23例均治愈,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由于DRS发生于受伤48 h后.症状隐匿,容易忽略,应了解临床特点,一旦发生DRS,及时采取有效诊断措施,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礼;陈绍礼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肺心病心衰并心律失常普罗帕酮的应用体会

    我科于1999-2001年3年中应用普罗帕酮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147例,收到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岩;贾红玲;杨海彦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

    1 药物治疗1.1 适应症1.1.1 宫颈涂片细胞学诊断为ASCUS(不典型鳞状细胞)和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在追随观察期,可配合药物治疗.

    作者:卞美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室间隔缺损残余漏的防治

    目的探讨26(7.01%)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374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出现26例残余漏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认为造成残余漏除技术原因外,还与修补的方法有关,随访21例至今,Echo示自行闭合4例,缩小6例,二次手术修补VSD 1例,无死亡.结论提高修补技术及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是避免残余漏的发生及防治的关键.

    作者:邓盛;刘邕波;况竹生;熊荣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部外伤后急性阑尾炎误诊因素分析

    腹部外伤后急性阑尾炎临床上少见,极易误诊.随着腹部创伤的增多及对腹部外伤后急性阑尾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目前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本院1996-2001年共收治此类病人13例,其中误诊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阳;郭驰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食管结核诊治10例报告

    目的增强临床工作者对食管结核的认识,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72-1997年收治的10例食管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食管结核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以往的文献往往夸大结核全身症状及既往结核病史对本病诊断的意义.在食管造影上本病不易与食管癌或食管平滑肌瘤鉴别;胸部CT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食管镜对食管结核的诊断率不高,但其意义在于除外食管癌. 正规抗痨治疗1个月,多数病例的症状及X线表现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综合分析病史、影像及内镜特点, 多数病例能做出明确诊断; 诊断性治疗是一个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赵峻;张德超;张汝刚;黄国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

    例1,女,37岁.1个月前因体检B超发现直肠肿物,于1996年5月6日以直肠肿物收入院.查体:一般状态佳,直肠指诊见距肛门5 cm直肠前壁触及1.5 cm×1.5 cm肿物,突入肠腔,表面光滑,质中.活检报告:直肠慢性炎症.钡灌肠:距肛门5 cm直肠前壁黏膜略不规则.CT:直肠前壁见结节,与子宫后壁粘连.直肠腔内B超:直肠前壁可见0.8 cm×0.6 cm低回声结节,局部直肠壁有中断现象.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与直肠前壁处有一肿物1.5 cm×1.5 cm,诊断为直肠肿物侵及阴道穹隆.

    作者:齐秀艳;巴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国产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

    我们从2000年7月开始使用国产WGW26型弯管形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至2002年2月连续应用 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志扬;范明慧;王文钊;邓世平;李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食道穿孔的诊治探讨

    我科近6年来诊治食道穿孔11例,综合国内190例报道[1~7],对食道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作一综合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作者:雷霆;李澎;熊海;于洪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颅脑创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国内外资料表明,因创伤致死的病例中,半数以上是由于严重的颅脑损伤.当今我国随着工农业生产,尤其是交通建筑业的发展,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00/10万人口,接近西方发达国家150~200/10万人口的水平.

    作者:谢康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泌尿系创伤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泌尿系器官中除男性前尿道外,解剖位置都较隐蔽,又受到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良好保护,通常不易受伤.因此,一旦伤及,常是由于致伤暴力大或是胸、腹、腰部、骨盆等严重创伤的合并伤,因伤情隐蔽,有时诊治者注意力集中于其他脏器损伤,而漏诊泌尿系损伤.泌尿系创伤约占全身器官及组织创伤的10%,以肾、尿道损伤多见,输尿管、膀胱损伤少见.

    作者:颜纯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创伤急救处理的新进展

    创伤均为突发的意外事故,大多伤者原先为健康者.因此,创伤成功的救治,无论对伤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均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我国在创伤急救处理方面的某些新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王一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首诊以周期性麻痹为主的甲亢20例临床分析

    周期性麻痹(周麻)是一组周期性发作的以对称性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疾病,约10.0%~29.3%伴有甲亢[1],有时可以是甲亢病人就诊的首发症状而掩盖甲亢的表现导致误漏诊.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诊治首诊以周期性麻痹为主的甲亢2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作一分析.

    作者:徐志松;朱敏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宫腔填塞碘仿纱条34例的探讨

    我院从1991年10月~2001年10月共剖宫产4 647例,其中34例由于术中大出血行宫腔填塞碘仿纱条达到了止血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淑敏;谭书卓;胡建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胸椎手术临床观察

    输异体血的潜在危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为了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应尽可能不输或少输异体血,提倡自身输血[1].本文报道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胸椎手术,与常规管理对比观察,了解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术后红细胞比积(Hct)的变化等.

    作者:李晓辉;陈红;程建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