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萌;姜崴
肾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由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在保证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完整、维持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网结构与功能稳定、抗间质纤维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与糖尿病肾病及其他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VEGF在肾脏疾病中的表达及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蒋慧;丁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三尖瓣收缩期位移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且NYHA心功能分级在Ⅲ~Ⅳ级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入院当天收集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一般资料,第2日空腹抽血测定血电解质,尿素及肌酐等生化指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选用改良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入院48h内行超声心动图测定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血清钠水平将全部入选病例分为低钠血症组(血清钠≤135mmol/L,n=52)与正常血钠组(血清钠>135mmol/L,n=64).对比两组上述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以及超声学指标差异.此外,对低钠血症组,以血钠水平分别与TAPSE、eGF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同时将TAPSE与eGF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低钠血症组NT-proBNP显著高于正常血钠组(P =0.032),TAPSE降低及eGFR下降与血钠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4);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低钠血症组其血钠水平与TAPSE降低及eGFR下降均呈正相关(r=0.785;r=0.702).同时,低钠血症组TAPSE下降与eGFR下降亦呈正相关(r=0.630).结论 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与TAPSE下降及eGFR降低之间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识别此类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简便而实用临床预测指标.
作者:杨晶敏;张洁钰;张菲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全球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率已攀升至一个警钟长鸣的阶段,我国糖尿病人口数量更是位居世界第1位.如何防治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为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挑战.本文将从国内外对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健康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谧;肖新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不同时机的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中高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 规律透析尿毒症患者120例,接受血液透析联合不同时机的血液灌流方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后置治疗(HD +HP)组和前置治疗(HP+HD)组,治疗频率1次/2周,4小时/次,共2次.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即后置治疗组第1次组合治疗采用HP后置方案,第2次采用HP前置方案;前置治疗组第1次组合治疗采用HP前置方案,第2次采用HP后置方案.分别留取患者第1次和第2次组合治疗前后血标本,检测血常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等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第1次和第2次组合治疗后的血中Scr、BUN、iPTH、β2-MG、P等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2组患者采用HP后置方案治疗后,iPTH、β2-MG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HP前置方案(P<0.05).电解质、白蛋白、血红蛋白两种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不同时机的血液灌流方案,对尿毒症中高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同,HP后置方案清除效果好.
作者:张文阁;李强;刘翠;石坡;张璐;和兴彩;贺艳光;高正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和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两者的鉴别、早期诊断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抗NMDAR脑炎和3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53例患儿病程中危重阶段均在PICU治疗,抗NMDAR脑炎组男性8例,女性9例,脑脊液抗NMDAR抗体全部阳性,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率52.9%,均未发现肿瘤.重症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脑脊液HSV-Ⅰ IgM阳性率13.9%,脑脊液、血清抗NMDAR抗体均阴性.两组临床特点比较,抗NMDAR脑炎组患儿年龄偏大(P<0.01),既往可有类似病史(P<0.01),起病相对较缓(P<0.01),认知障碍不论是首发症状还是病程中都更常见(P<0.01),行为异常和睡眠障碍在病程中更常见(P<0.01),头颅MRI可表现为脑组织萎缩,而无病例发生重症病毒性脑炎(P<0.01).重症病毒性脑炎组患儿更多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病程中运动障碍较多见(P<0.01),且病理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升高以及脑脊液蛋白增高也更常见,头颅MRI多为脑组织肿胀以及广泛信号异常.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和重症病毒性脑炎相比,患儿年龄偏大、亚急性起病、既往有类似病史、以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和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但发热及颅高压症状相对不显著.与成人不同,儿童抗NMDAR脑炎性别差异不大,极少合并肿瘤,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阳性是诊断重要依据,头颅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
作者:李丰;赵钱雷;李秀翠;李伟;胡颖;林忠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250例,检测Hp感染状况、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各项血脂水平,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p感染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Ox-LDL各项指标水平与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Hp感染组TC、TG及血清Ox-LDL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Hp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p感染组的动脉硬化程度达重度所占比例为52.78%,明显的高于非Hp感染组(6.92%)和轻度Hp感染组(23.8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作者:程静;吴晓;董言斌;张静;洪波;何学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易复发性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菌群失调参与该病发病,本文即从肠道及皮肤菌群失调两方面出发,探讨二者变化与其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作者:罗瑞静;彭勇;刘杰;王英杰;武宗琴;姜珠倩;李斌;柴维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198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分析,根据基因分型分为强代谢组和弱代谢组,每位患者在8周PPI治疗前后均完成RDQ量表及内镜下LA分级(A~D级).结果 198例患者中强代谢组共160例,平均年龄53.23±14.52岁,弱代谢组共38例,平均年龄52.11±12.13岁,所有患者经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治疗8周后,弱代谢组RDQ平均评分由21.26 ±9.81下降至16.11 ±6.24,且内镜下观察食管黏膜损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代谢组治疗前后RDQ平均评分无明显降低,L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CYP2C19弱代谢型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达到更好的疗效,理论上,强代谢型患者加大PPI剂量可获得预期效果,临床医师可依据代谢分型实现个体化用药,合理化用药.
作者:肖茹萍;陈阳;卜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1年4月~ 2015年6月118例肿瘤骨转移后骨质疏松患者,伴有疼痛症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静脉滴注唑来磷酸注射液),对照组58例(口服骨化三醇片).共2个疗程,1年为1个疗程.结果 通过椎骨骨密度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结束后(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改善生活质量与镇痛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初次使用唑来磷酸患者,经用药24h前后P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钙值、BGP和CT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磷酸可明显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窦强;高杰;李志琳;杨成伟;蓝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预计全球范围内HCV慢性感染人群约1.8亿[1].慢性HCV感染20年后约5% ~ 15%的患者将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2% ~4%[2].
作者:陈国凤;刘佳梁;纪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乙肝肝硬化人群中预测和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9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99例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白介素6(IL-6)含量,并计算AFP-L3%(AFP-L3/AFP),比较两组间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差异,并计算各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乙肝肝硬化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组之间AFP[3.2(2.1,8.5)ng/ml vs 14.1(3.9,128.3)ng/ml]、AFP-L3[0.2(0.1,0.5)ng/ml vs 0.8(0.2,13.8)ng/ml]、AFP-L3%[5.0%(5.0%,5.0%)vs 5.0%(5.0%,11.7%)]、IL-6[8.7(6.3,11.4)pg/ml vs 13.5(10.7,16.5)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在乙肝肝硬化人群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43.9%,特异性为84.8%;AFP-L3敏感度为48.1%,特异性为83.8%;AFP-L3%敏感度为29.3%,特异性为97.5%;IL-6敏感度为98.9%,特异性为34.3%.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AFP-L3、AFP-L3%均能有效用于乙肝肝硬化人群预测和诊断肝癌,AFP-L3%更具优势;IL-6敏感度虽高,但特异性低,不能有效用于肝癌的诊断.
作者:丁鹏鹏;田雅茹;林芳;柏兆方;黄昂;徐东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ALA)对高糖培养施万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并纯化后的大鼠施万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5.6mmol/L葡萄糖培养基)、高糖组(50mmol/L葡萄糖培养基)、渗透压对照组(5.6mmoL/L葡萄糖培养基+44.4mmol/L甘露醇),以及高糖内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LA(50、100、200μmol/L)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施万细胞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Tunnel法检测施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yto C、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caspase-9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施万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cyto C从线粒体到胞质的释放增加,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水平增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ALA降低高糖所致的施万细胞内ROS水平的增高(P<0.01),提高了线粒体膜电位(P<0.01),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1),下调bax蛋白的表达(P<0.01),减少了cyto C从线粒体到胞质的释放(P<0.01,P< 0.05),降低了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化(P<0.01),从而抑制了施万细胞凋亡.结论 ALA可以抑制高糖所致的施万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
作者:汪麟;张哲;王瑞;夏欣欣;韩萍萍;孙连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乙醇脱氢酶1B(ADH1B)基因rs1229984(G/A)和乙醛脱氢酶2基因rs671 (G/A)多态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型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双TaqMan-MGB探针法建立ADH1B-rs1229984多态性,和ARMS-TaqMan探针法建立ALDH2-rs671多态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型方法.根据荧光定量PCR的循环阈值(Ct值)的差值△Ct值判定等位基因型,并采用所建方法对345例中国汉族人进行了分型检测.结果 所建方法对345例研究对象分型检测显示,ADH1B-rs1229984多态性的GG(ADH1B* 1/*1)、GA(ADH1B* 1/*2)和AA (ADH1B* 2/*2)型的△Ct值(△Ct=G型TaqMan-MGB探针Ct值-A型TaqMan-MGB探针Ct值)分别为-13.72±1.33(40例)、0.50±0.17(150例)和6.62 ±0.54(155例);ALDH2-rs671的GG(ALDH2* 1/*1)、GA(ALDH2* 1/*2)和AA (ALDH2*2/*2)型的△Ct值(△Ct=G引物反应体系Ct值-A引物反应体系Ct值)分别为-15.30±0.84(239例)、0.17 ±0.45(96例)和15.86±0.74(10例).345例研究对象中,ADH1B* 1/*2和AL-DH2* 1/* 1(31.3%)、ADH1B*2/*2和ALDH2* 1/* 1(28.7%)是2个等位基因的主要组合型(60%),未见ADH1B* 1/*1和ALDH2 * 2/*2组合型.结论 所建分型检测方法皆具有闭管、一步检测、准确和高通量等特点.
作者:梁国威;邵冬华;何美琳;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4例IC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同时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IL-17、TGF-β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ICP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轻度ICP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重度ICP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ICP患者的瘙痒评分明显高于轻度IC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重度ICP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轻度IC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重度ICP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不及轻度IC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17、TGF-β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重度ICP患者的IL-17、TGF-β水平改善情况不及轻度IC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患者Th17/Treg失衡状态,且疗效情况与ICP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张玲云;詹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WWP2对Huh7肝癌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RNA干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了解WWP2在Huh7肝癌细胞周期的中作用.结果 在肝癌组织中,WWP2 mRNA水平显著性表达;敲除细胞中的WWP2会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停滞在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WWP2有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而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作者:徐胜前;秦勇;王超君;叶冠雄;吴成军;王世;潘德标;王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CXCL12/CXCR4对大肠癌细胞放射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HCT116细胞系进行培养和分组,对其进行外源性CXCL12、AMD3100及CXCL12+ siSurvivin处理在放射治疗下对其细胞存活分数、LDH、caspase-3,caspase-9进行检测.结果 外源性CXCL12处理减弱了放射诱导的细胞存活分数下降和细胞死亡的增加,抑制CXCR4促使大肠癌细胞对放射更敏感.CXCL12/CXCR4对细胞存活起关键作用,通过外源性CXCL12处理可逆转放射促使的Bax的表达和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在放射条件下抑制CXCR4可使细胞凋亡增强.此外,外源性CXCL12处理增加Survivin的表达,CXCL12对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是由Survivin的表达而实现.结论 CXCL12/CXCR4通过Survivin的表达在放射中保护结肠癌细胞,这意味着一个放射在大肠癌治疗应用的重要潜在机制.
作者:孟祥宇;汪大伟;赵明;朱兴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素(neurofibromin 1,Nf1)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调节在多动症(AD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SHR大鼠作为多动症动物模型,WKY大鼠作为对照.应用RT-PCR、蛋白印记法检测Nf1和BDNF的mRNA、蛋白质水平;将Nf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PC12H及7919细胞,检测Nf1过表达后BDNF水平以探索Nf1与BDNF作用关系;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WKY大鼠相较,SHR动物模型脑前额叶皮质中Nf1、BDNF水平均偏低(P=0.000);过表达Nf1可使BDNF水平上调(PC12H细胞P=0.000,7919细胞P<0.05).结论 SHR前额叶皮质中Nf1、BD-NF水平偏低,Nf1对BDNF有正性调控作用.前额叶皮质中Nf1对BDNF的调控作用可能参与多动症的发病机制.
作者:何保梅;吴丽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生理情况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保持分化和收缩状态,当发生血管增殖性疾病时,平滑肌细胞就由分化状态转换为去分化状态,获得增殖、迁移及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可导致血管腔狭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多种分子参与了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调控.本文就microR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张莎;任安经;吴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红参水提物对哮喘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BABL/c小鼠7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低剂量组(红参水提物100mg/kg)、高剂量组(红参水提物200mg/kg)、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0.5mg/kg)各15只,除正常组外均成功制作哮喘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对比各组小鼠末次激发后24h的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肺组织羟脯氨酸均高于正常组(P<0.01);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BALF中IL-4、IL-5、IL-14、TGF-β1、VEGF水平、血清IgE、肺组织羟脯氨酸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BALF中IL-4、IL-5、IL-14、TGF-β1、VEGF水平、血清IgE、肺组织羟脯氨酸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红参水提物主要通过减轻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性反应程度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黄丽;靳庆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60例T2DM患者,采用QHRV1-心率变异分析系统进行自主神经功能分析,并对受试者进行周围神经、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135例正常人,进行QHRV1系统的检查.结果 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指标SDNN、rMSSD、PNN50、VLF、LF、HF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T2DM合并冠心病(CAD)组患者的SDNN、rMSSD、PNN50、LF、HF均低于无CAD的T2DM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百分比高于无CAD的T2DM组(P<0.05);T2DM并发症较多的观察组SDNN、rMSSD、PNN50、VLF、LF、HF均低于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较少的观察组,交感-副交感神经紊乱的百分比高于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较少的观察组(P <0.05或P<0.01);T2DM并发症的数量与BMI、T2DM病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甘油三酯、SBP呈正相关(P<0.05或P<0.01);校正性别、年龄、HbA1c、FBG、肝肾功能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T2DM病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仍与T2DM并发症的数量密切相关(R2=0.272,P均<0.01).结论 T2D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与冠心病、T2DM微血管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增加有关.
作者:周侠;安秀敏;潘明麟;游娜;徐家蓉;缪珩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