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良;戴一扬;郑培奋;陈新宇;杨俊;朱琴
目的 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permeability contact lenses,RGP)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收治的11例(21眼)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观察1年后角膜前后表明曲率,RGP和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 配戴RGP1年后角膜前表面平平均曲率值和后表面曲率值没有明显变化.RGP矫正1年后角膜前表面的陡平均曲率明显下降,角膜地形图SRI,SAI,散光减少,PVA提高.对照组佩戴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1年后角膜地形图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1年的随访观察,RGP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圆锥角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陡平均曲率,角膜后表面和角膜前表面平平均曲率保持稳定.是目前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江浩;吴年浪;张惠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乳房化脓性感染的疾病,多由金葡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一般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全身表现为畏寒、高热等症状[1].该病属于中医“乳痈”范畴,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将此病分为未成脓期、成脓期、溃疡后期,中医分别采取消、托、补三法治疗.该病应以预防为主,临床治疗的重点在未成脓期的早期治疗,一旦化脓则需切开引流.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方法也多样化发展,本文将对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未成脓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备同道参考和选用[2].
作者:张翔;张喜平;欧敬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一、PRECOMBAT、PRECOMBAT -2研究:DES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安全有效作为继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SYNTAX)研究后的又一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左主干病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发布的CABG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比较(PRECOMBAT)研究纳入了60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随机分为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置入组和CABG组.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及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的发生率.1年和2年随访结果显示,与CABG组相比,SES组的MACCE发生率和次要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葛均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 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PCML)临床特点,以期提高PCML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PCML临床资料.结果 腹痛、腹部包块、发热、体重下降、大便习惯改变是PCML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4例(75.0%);PCML好发于右半结肠,回盲部结肠17例(53.1%),升结肠6例(18.8%);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镜活检病理确诊率为35.7% (10/28);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放疗;随访26例,5年生存率61.5%.结论 PCML临床表现多样,发热症状较为明显,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彭秋平;冯青青;柯传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注射透明质酸钠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2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各54例,分别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480毫克/次,每天口服3次,关节内注射2毫升/次,每周1次.共治疗5周.停药后观察2周.收集3组患者治疗期间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Lequesne总指数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3±1.6、3.1±1.3、2.8±1.3.联合用药组和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下降为1.77±0.91、1.66±1.21、1.53±1.13.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均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联合治疗方式效果优于单独用药治疗方式.
作者:姜丹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23例,对其临床、病理、生存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有22例接受剖腹探查肝切除术或联合淋巴结清扫术(7例),另外1例采用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22例患者中16例出现复发.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0.37 ~116.00)及5.00(0.37 ~116.00)个月;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2.7%,35.8%,23.9%和40.9%,30.7%,15.3%.复发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04(1.5 ~65.0)个月.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肝炎肝硬化合并长期饮酒、术中输血、手术切缘阳性、病理分期较晚以及影响分期的因素如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等多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而CEA >5ng/ml、肿瘤穿透肝被膜等同样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结论 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预后不佳.根治性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这其中多个因素与不良的预后有关.
作者:姚占胜;毕新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王攀;万卫昌;李招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高脂饮食组22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8周,观察体重变化,按体重增量,高脂饮食组大鼠又分为高脂肥胖组12只及肥胖抵抗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抵抗素水平.结果 高脂肥胖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脂肥胖组血清抵抗素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P<0.05),肥胖抵抗组血清抵抗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中,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并存在着血脂紊乱,而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提示血浆抵抗素水平可能参与肥胖抵抗的发生.
作者:刘亚莉;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RH阴性孕妇孕期处理、妊娠结局及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 2010年5月笔者医院分娩RH阴性孕妇48例临床资料.结果 RH血型不合发生率0.52%(48/9320),单胎46例,双胎2例;12例孕妇抗D抗体阳性,其中2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44例活婴(含1例双胎),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1例遗留后遗症;5例死胎(含1例双胎)均为抗D效价阳性者;总的新生儿治愈率95.45%(42/44).结论 系统孕期管理与治疗是预防RH同种免疫与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的关键.当母亲抗体效价≥1∶16,孕龄达32周,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条件时可考虑择时终止妊娠.及时换血能显著改善新生儿溶血的预后,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洁;郑艳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成年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于北京市血友病管理中心登记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全部成年血友病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北京市成人血友病患者97例,回收问卷97例,患者中位年龄36岁(18,68),患者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患者比例仅为31.96%.受调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整体知晓率为67.19%,口腔保健行为的整体正确率为41%.结论 我国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和行为均较差,血友病患者还没有全面重视口腔保健,急需整体规范的健康指导.
作者:李魁星;张京华;李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发作后血清褪黑素(MEL)和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儿童,其中癫痫组(EP组)71例,分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GTCS组)31例、复杂部分发作组(CPS组)18例和简单部分发作组(SPS组)22例;非痫性发作组(NEP组)23例;对照组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无惊厥患儿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双抗体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清MEL、PRL水平.结果 EP患儿血清MEL中位数水平为12.16ng/L,均显著低于NEP组(24.28ng/L)和对照组(26.10ng/L) (P <0.01);而EP患儿血清PRL中位数水平为24.80μg/L,均显著高于NEP组(10.07μg/L)和对照组(9.41μg/L)(P<0.01);NEP组和对照组血清MEL、PRL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P组患儿痫性发作后2h血清MEL、PRL水平的关系存显著负相关(r=0.624,P<0.001).血PRL水平对痛性发作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34%和93.02%.结论 癫痫患儿发作后2h血清MEL水平降低,而血清PRL水平上升,尤其以GTCS和CPS为著,提示两者可能与癫痫发病机制有关.早期联合检测可能是临床诊断痫性发作困难病例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蒋春明;杜建民;陈丽琼;冯梅;刘占利;黄先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慢性刺激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取2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空白+0.15ml生理盐水;刺激组(n=8):慢性刺激+0.15ml生理盐水;药物组(n=10):慢性刺激+15mg/kg咖啡因.刺激组和药物组分别孤养,并接受持续10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价小鼠的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0周后刺激组和药物组的水平穿越格子数[(118.50±12.20)次,(80.10±16.02)次)]都明显高于正常组(49.00±10.05)次(P<0.01);水迷宫测试中,药物组定位航行训练第1天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正常组和刺激组[(13.12±2.27)s,( 27.34±5.00)s,( 30.62±4.54)s] (P <0.05);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增加量[(3.40±0.37)g,(5.40±0.69)g]有明显差异(P<0.05),10周后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24.60±0.43)g,( 26.60±0.62)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慢性低剂量咖啡因注射可以减缓慢性刺激下小鼠体重增加,同时还能加强刺激状态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慢性刺激也能加强小鼠的探索行为.
作者:夏誉;武志伟;尉晓娜;蒋尚融;舒丹;何金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 perforin/granzyme B)诱导的NCI - H46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株NCI - H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 -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RT -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Survivin的表达量.结果 (1)不同浓度可替宁单独作用NCI - H460细胞时未见明显诱导凋亡现象,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其抑制率与作用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2)0.25μg/ml浓度穿孔素作用NCI - H460细胞(1×106个)时,PI染核率可达到90%以上.而当加入1.5μl粒酶B(1 μg/ml)孵育6h时,穿孔素/粒酶B组细胞可呈现90%以上的凋亡现象.(3)166ng/ml浓度可替宁作用穿孔素/粒酶B预处理的细胞6h时可见明显凋亡抑制现象,当检测其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表达量时,发现穿孔素/粒酶B组表达量明显降低,可替宁组表达量较高,而当可替宁联合穿孔素/粒酶B时表达量高.结论 可替宁可明显抑制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 H460肺癌细胞凋亡现象,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李春生;黎运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12岁人群恒牙龋齿患病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为朝阳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岁常住人口361人.按照《北京市2010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恒牙牙冠龋病情况,计算出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及窝沟封闭率.结果 (1)12岁人群患龋率为28.81%、龋均为0.48、龋齿充填率为45.09%,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为44.88%.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与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全国地区资料的比较,两者患龋率差异及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两者龋齿充填率差异及窝沟封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朝阳区12岁人群恒牙龋齿发病率较低,窝沟封闭能有效地预防龋齿的发生.
作者:上官索奕;郭向晖;柳静;赵进;李振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与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心脏病合并存在,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国际上对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房颤发病率约为0.5%,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2,3].目前中国房颤的发病率为0.77%[4],高于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房颤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常引起各种致残率极高的血栓栓塞性事件,尤其以脑卒中为多见,有研究表明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在50~59岁的人群中为1.5%,在8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23.5%[5].全球每年约300万人罹患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上升,其中约半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因此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栓塞性卒中事件,是房颤治疗的目标之一.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有助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发生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6,7].本文对房颤抗凝常用药物及新近出现具有临床价值的抗凝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刘韬;秦牧;黄从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以大肠杆菌表达丁肝抗原的佳条件,为规模生产以求研发丁肝ELISA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在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条件下,分别进行蛋白表达,取等体积样本进行SDS - PAGE电泳,经Image Lab软件分析,比较目的蛋白表达量,确定佳表达条件.结果 在25℃、29℃、33℃和37℃条件下,蛋白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添加IPTG后的1、2、3、4、5和6h,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以0.25、0.5、1、2和4mmol/L IPTG诱导时,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当添加诱导剂前,菌种的OD600值分别为1.236、0.772、0.542和0.384,目的蛋白表达量有显著意义的差别.以OD600值为1.236和0.772时,表达量高,两者之间无统计意义的差别;OD600值为0.542时,表达量次之;OD600值为0.384时,表达量低.结论 温度、表达时间和IPTG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无影响;菌种的浓度是影响蛋白表达量的决定性因素;当菌种浓度在OD600值约为0.7~1.2时,以0.25mmolL IPTG在37℃,诱导表达1h为佳表达条件.该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1.5%.
作者:丁军颖;伊瑶;卢学新;苏秋东;田瑞光;邱丰;毕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Huh7细胞内La自身抗原、33kDa人类囊相关膜蛋白(hVAP -33)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三亚单位(eIF2Bgamma)的特异性siRNAs.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序列设计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Huh7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分子;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每种基因设计合成3条siRNAs;分别将不同序列siRNA转染Huh7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计算△△CT值筛选出针对每种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一条siRNA.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了上述3种分子的存在;每种基因的3条不同siRNA对相应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默作用,通过△△CT值的计算找出其中效率高的一条.结论 Huh7细胞内可以检测到La自身抗原、hVAP - 33和eIF2Bgamma基因,其特异性siRNAs可以沉默相应基因表达.
作者:王美霞;金铭;段瑾;傅晓晴;徐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小儿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无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小儿随机分成腺苷组和对照组.腺苷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泵人腺苷,对照组同法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桡动脉血测定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 10(IL - 10)水平;停体外循环后30min采右上肺组织分别做光镜和透射电镜组织学检查.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后NE、MDA、IL - 10值显著升高,腺苷组NE、MDA低于对照组,而IL-10高于对照组;组织学上腺苷组肺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减轻小儿体外循环肺损伤.
作者:刘勇;贺春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正常女性中脑导水管层面脑脊液( cerebralspinal fluid,CSF)的流动情况进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定量研究并将其与年龄进行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38例正常女性志愿者,测量其中脑导水管CSF流动情况,以年龄作为因变量,流速(收缩期向下大流速V1,舒张期向上大流速V2、平均向下流速V3、平均向上流速V4及平均流速V5)、流量(收缩期向下大流量Q1、舒张期向上大流量Q2、平均向下流量Q3、平均向上流量Q4、平均流量Q5、平均净流量Q6)及心动周期(收缩期向下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T1、舒张期向上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T2、平均心动周期T3)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一般回归方程分别为age=38.146+0.825V1+0.705V2 -0.738V3 -0.298V4 -0.887V5,age=46.899 -117.944Q1+ 21.319Q2 -191.968Q3 +62.774Q4-84.361Q5 -227.401Q6,age =36.047 +0.063T1 +0.016T2 +0.010T3.各项指标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变量流速、流量及心动周期3者对因变量年龄无显著性影响.在应用MR定量分析CSF流速、流量及心动周期时无需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胡卫东;项立;张宏光;高天俊;王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D大鼠哺乳期过度喂养乳汁与幼年大鼠肥胖及动脉粥样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出生第3天的雄性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3只一笼,过度喂养组10只一笼,每笼分别由其母孕鼠喂养至21天,断乳后两组大鼠均正常食料喂养60天,观察两组大鼠体重、身长,计算Lee's指数;测定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计算体脂比;测定两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出生21天时,过度喂养组较对照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明显增加(P<0.05,t值分别为-13.93,-2.73,-4.87),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1,t值分别为- 10.217,12.027),血糖无明显差异(t=-2.08,P>0.05).出生后60天,过度喂养组较对照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明显增加(P<0.01,t值分别为-10.55,-3.93,-5.99),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血糖和血三酰甘油均明显升高(P<0.05,t值分别为-2.26,-9.028,9.734,- 5.472).生后60天过度喂养组大鼠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伴纤维化,内膜与中膜间可见粥样斑块、泡沫细胞及散在钙化灶,中膜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核深染,其长轴垂直于弹力纤维,血管壁向管腔内突出.结论 哺乳期过度喂养乳汁可致乳鼠肥胖,终止过度喂养后大鼠肥胖仍可持续至青春期并出现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病变.
作者:黄先玫;郑绪阳;袁静泊;李晓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