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张喜平;欧敬民
目的 利用AAV介导的体细胞基因敲除技术,在人大肠癌细胞系HCT116中对靶基因Sirt 1进行敲除,达到基因沉默的目的.方法 构建Sirt1打靶载体,通过病毒包装、感染、药物筛选、PCR鉴定、Western blotting鉴定等步骤获得Sirt 1基因敲除的细胞株.结果 经过筛选和鉴定后获得两个Sirt1-/-阳性克隆,成功构建HCT116 Sirt1-/-细胞系.结论 通过体细胞敲除技术,我们成功地获得Sirt1敲除肠癌细胞株.
作者:贾一帆;张慧慧;王卫星;杜润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共同病理基础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局部炎症在不稳定型斑块的形成及稳定型斑块向不稳定型斑块转变中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研究者开展许多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 -1)等在内的炎症因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示检测反映炎症反应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对评价冠脉斑块的稳定性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炎症因子的靶点治疗可能改善ACS的临床预后.
作者:彭杰成;严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以及北京基因型菌株在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川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spacer oligonucle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方法对106株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分析,将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ITVIT2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菌株的基因家族.结果 根据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及与数据库SITVIT2的比较,106株结核分枝杆菌表现为30种基因型,21种基因型为数据库中存在的基因型,9种基因型为新的基因型.基因家族分析发现,65株结核分枝杆菌为北京家族菌株(61.32%),26株为T家族菌株,4株为MANU家族菌株,U型及H型家族菌株各1株.9株新基因型的菌株没有进行基因家族的确定.结论 本研究对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构成以及北京家族菌株的流行程度做了初步的描述.对四川省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筠(jun);董海燕;李定越;刘志广;陈建;杨筠(yun);龙波;万康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注射透明质酸钠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2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各54例,分别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480毫克/次,每天口服3次,关节内注射2毫升/次,每周1次.共治疗5周.停药后观察2周.收集3组患者治疗期间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Lequesne总指数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3±1.6、3.1±1.3、2.8±1.3.联合用药组和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下降为1.77±0.91、1.66±1.21、1.53±1.13.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均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联合治疗方式效果优于单独用药治疗方式.
作者:姜丹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单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ⅢB期或Ⅳ期的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赛35mg/m2,第1、8天静脉输注.21天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接受治疗2~6周期.结果 32例患者中,PR5例,SD例10例,疾病控制率为46.9%.中位PFS为3.8个月(95% CI:3.1 ~4.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95% CI:7.8 ~11.2个月).3~4级不良反应中,白细胞减少9例,脱发11例,恶心呕吐2例.结论 多西他赛单周方案二线治疗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高脂饮食组22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8周,观察体重变化,按体重增量,高脂饮食组大鼠又分为高脂肥胖组12只及肥胖抵抗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抵抗素水平.结果 高脂肥胖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脂肥胖组血清抵抗素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P<0.05),肥胖抵抗组血清抵抗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中,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并存在着血脂紊乱,而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提示血浆抵抗素水平可能参与肥胖抵抗的发生.
作者:刘亚莉;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 -2 - 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其在脑组织造成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DEHP染毒组(50mg/kg DEHP)、维生素E(vitamin E)保护组(50mg/kg DEHP +50mg/kg维生素E)、维生素E对照组(50mg/kg维生素E).每天清晨灌胃1次,连续10天.期间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10天后将小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检验ROS及MDA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DEHP染毒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其下降幅度;DEHP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维生素E可减少这种增加,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可对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有保护作用,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可能与其在脑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程静菲;尚帅;何贵波;刘晓帆;唐佳琦;熊国梅;廖晓梅;杨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与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心脏病合并存在,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国际上对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房颤发病率约为0.5%,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2,3].目前中国房颤的发病率为0.77%[4],高于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房颤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常引起各种致残率极高的血栓栓塞性事件,尤其以脑卒中为多见,有研究表明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在50~59岁的人群中为1.5%,在8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23.5%[5].全球每年约300万人罹患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上升,其中约半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因此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栓塞性卒中事件,是房颤治疗的目标之一.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有助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发生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6,7].本文对房颤抗凝常用药物及新近出现具有临床价值的抗凝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刘韬;秦牧;黄从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 perforin/granzyme B)诱导的NCI - H46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株NCI - H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 -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RT -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Survivin的表达量.结果 (1)不同浓度可替宁单独作用NCI - H460细胞时未见明显诱导凋亡现象,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其抑制率与作用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2)0.25μg/ml浓度穿孔素作用NCI - H460细胞(1×106个)时,PI染核率可达到90%以上.而当加入1.5μl粒酶B(1 μg/ml)孵育6h时,穿孔素/粒酶B组细胞可呈现90%以上的凋亡现象.(3)166ng/ml浓度可替宁作用穿孔素/粒酶B预处理的细胞6h时可见明显凋亡抑制现象,当检测其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表达量时,发现穿孔素/粒酶B组表达量明显降低,可替宁组表达量较高,而当可替宁联合穿孔素/粒酶B时表达量高.结论 可替宁可明显抑制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 H460肺癌细胞凋亡现象,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李春生;黎运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 - IUS)治疗子宫腺肌病前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宫腔深度> 9cm且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7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24例和GnRH -a组14例,经米非司酮或GnRH -a预治疗直至测量宫腔深度≤9cm时放置LNG - IUS.在预治疗前及放置LNG - IUS前后检测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CA125值、骨密度值,并进行月经量PBAC和痛经VAS评分.结果 ①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为249.27±42.61cm3、181.05±26.65c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②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为80.50±12.40s/L、107.55±6.87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血清CA125值为83.05±35.76IU/ml、61.27±25.03IU/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痛经VAS评分为6.41±1.56,放置LNG - 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1.64±1.05和1.36±0.7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④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CA125值,可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ING - IUS治疗前的预治疗,与GnRH -a比较具有口服方便,价格低廉,不影响骨密度,不良反应较小的优势.
作者:徐肖文;朱雪琼;卢晓声;王乐丹;管玉涛;王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Huh7细胞内La自身抗原、33kDa人类囊相关膜蛋白(hVAP -33)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三亚单位(eIF2Bgamma)的特异性siRNAs.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序列设计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Huh7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分子;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每种基因设计合成3条siRNAs;分别将不同序列siRNA转染Huh7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计算△△CT值筛选出针对每种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一条siRNA.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了上述3种分子的存在;每种基因的3条不同siRNA对相应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默作用,通过△△CT值的计算找出其中效率高的一条.结论 Huh7细胞内可以检测到La自身抗原、hVAP - 33和eIF2Bgamma基因,其特异性siRNAs可以沉默相应基因表达.
作者:王美霞;金铭;段瑾;傅晓晴;徐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鳞癌病变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7例宫颈鳞癌、37例CIN、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s的表达及分布.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宫颈鳞癌中AQP1与VEGF,AQP3与VEGF,AQP8与VEGF的共同表达与分布.结果 ①AQP1在3组宫颈组织间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②AQP3、AQP4、AQP5和AQP8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CIN异形细胞及宫颈鳞癌癌细胞胞质和(或)胞膜中表达;③AQP1在CIN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P<0.05),在临床Ⅰ期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临床Ⅱ期(P<0.05);④AQP3、AQP4、AQP5、AQP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的表达逐渐增高;⑤AQP3在低分化组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组(P <0.05);⑥AQP1和VEGF,AQP3和VEGF,AQP8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结论 AQP1、AQP3、AQP4、AQP5和AQP8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AQP1、AQP3和AQP8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微血管的形成.
作者:林温静;邹双微;朱雪琼;屈王蕾;江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发病率占育龄女性的5% ~10%,不孕患者中20%为PCOS患者.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认为,PCOS复杂的临床表现和生化特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些都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且由于PCOS女性一般患有不孕症,所以很难进行大规模的连续性分析,并且诊断标准的不一致,使得研究确切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进一步发现和证实.
作者:韩学静;丛晶;吴效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G( 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sHLA - G)及白细胞介素- 10( interleukin - 10,IL-10)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75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sHLA -G和IL - 1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 -PCR)检测尿液HCMV DNA载量.结果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 -G水平[54.91( 6.75~282.72)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 21.32( 1.07~260.35)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IL-10的水平[9.24( 1.61~41.7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03~3.9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sHLA -G和IL - 10水平与尿液HCMV DNA载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 -G和IL- 10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诊断的指标.
作者:田可港;浮苗;郑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探索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锌浓度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3~9月进入笔者医院ICU所有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年龄≥18岁).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呼吸衰竭危险因素、ICU滞留时间、干预措施、预后,机械通气6h内采血检测锌浓度.结果 共纳入35例病人,中位年龄58岁(19~79岁).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锌浓度普遍降低.血锌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SOFA评分≥8血锌浓度明显低于SOFA评分<8的患者.结论 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锌浓度明显下降,适量补充锌可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郑宇;陈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permeability contact lenses,RGP)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收治的11例(21眼)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观察1年后角膜前后表明曲率,RGP和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 配戴RGP1年后角膜前表面平平均曲率值和后表面曲率值没有明显变化.RGP矫正1年后角膜前表面的陡平均曲率明显下降,角膜地形图SRI,SAI,散光减少,PVA提高.对照组佩戴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1年后角膜地形图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1年的随访观察,RGP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圆锥角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陡平均曲率,角膜后表面和角膜前表面平平均曲率保持稳定.是目前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江浩;吴年浪;张惠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乳房化脓性感染的疾病,多由金葡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一般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全身表现为畏寒、高热等症状[1].该病属于中医“乳痈”范畴,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将此病分为未成脓期、成脓期、溃疡后期,中医分别采取消、托、补三法治疗.该病应以预防为主,临床治疗的重点在未成脓期的早期治疗,一旦化脓则需切开引流.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方法也多样化发展,本文将对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未成脓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备同道参考和选用[2].
作者:张翔;张喜平;欧敬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目前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细胞凋亡学说、遗传基因衰老学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衰老发生的机制和对策.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理论:衰老是机体生活过程中发生损伤累积的结果,所以通过损伤修复体系,也许有可能延长寿命或改善老年时期的身体适应性;另一理论认为衰老是由遗传确定的一个有程序的过程,是由基因调控的,遗传学规律可能影响损伤累积的速度及其功能损失的速度.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可以将衰老的两大理论联系起来,被认为是衰老发生过程中的核心环节[1].本文就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衰老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张素琴;陈晓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有效改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减少心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也随之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血管的功能受血管内皮、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尤以内皮功能对血管整体情况的影响更为显著.近年来,人们发现了松弛素(relaxin,RLX)、前列环素、内皮素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松弛素初是作为一种妊娠相关激素被发现,而近的研究则表明松弛素是一种能作用于循环、泌尿、呼吸、神经、生殖等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多效能激素,其对内皮细胞、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分别产生的作用提示我们关注它的心血管综合保护作用.
作者:苏文;王萍;陈晖;李虹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platelet -monocyte aggregates,PMA)的变化,探讨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检测CRP和PMA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41例肺癌、33例大肠癌和30例外伤后需输血患者输血前、输血后5天和输血后2周血浆超敏CRP( hs - CRP)和PM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输血后5天,肺癌组、大肠癌组和对照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高于输血前(P<0.01).输血后2周,肺癌组、大肠癌组和对照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低于输血后5天(P<0.01),但肺癌组和大肠癌组二者水平均显著高于输血前(P<0.01).输血前后,有转移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无转移组(P<0.01),输血后5天和2周,反复输血组和全血输注组hs - CRP和PMA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非反复输血组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组(P<0.01).各组输血后5天hs - CRP和PMA水平显著高于输血前而输血后2周显著低于输血后5天(P<0.01),有转移组、反复输血组和全血输注组输血后2周二者水平显著高于输血前(P<0.01),无转移组、非反复输血组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组与输血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输血与恶性肿瘤患者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的进展有密切关系,CRP和PMA可作为预测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后病情程度的有用指标.
作者:王晓;朱均权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