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港;浮苗;郑晓群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 -2 - 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其在脑组织造成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DEHP染毒组(50mg/kg DEHP)、维生素E(vitamin E)保护组(50mg/kg DEHP +50mg/kg维生素E)、维生素E对照组(50mg/kg维生素E).每天清晨灌胃1次,连续10天.期间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10天后将小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检验ROS及MDA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DEHP染毒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其下降幅度;DEHP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维生素E可减少这种增加,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可对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有保护作用,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可能与其在脑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程静菲;尚帅;何贵波;刘晓帆;唐佳琦;熊国梅;廖晓梅;杨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鳞癌病变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7例宫颈鳞癌、37例CIN、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s的表达及分布.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宫颈鳞癌中AQP1与VEGF,AQP3与VEGF,AQP8与VEGF的共同表达与分布.结果 ①AQP1在3组宫颈组织间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②AQP3、AQP4、AQP5和AQP8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CIN异形细胞及宫颈鳞癌癌细胞胞质和(或)胞膜中表达;③AQP1在CIN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P<0.05),在临床Ⅰ期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临床Ⅱ期(P<0.05);④AQP3、AQP4、AQP5、AQP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的表达逐渐增高;⑤AQP3在低分化组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组(P <0.05);⑥AQP1和VEGF,AQP3和VEGF,AQP8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结论 AQP1、AQP3、AQP4、AQP5和AQP8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AQP1、AQP3和AQP8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微血管的形成.
作者:林温静;邹双微;朱雪琼;屈王蕾;江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Huh7细胞内La自身抗原、33kDa人类囊相关膜蛋白(hVAP -33)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三亚单位(eIF2Bgamma)的特异性siRNAs.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序列设计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Huh7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分子;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每种基因设计合成3条siRNAs;分别将不同序列siRNA转染Huh7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计算△△CT值筛选出针对每种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一条siRNA.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了上述3种分子的存在;每种基因的3条不同siRNA对相应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默作用,通过△△CT值的计算找出其中效率高的一条.结论 Huh7细胞内可以检测到La自身抗原、hVAP - 33和eIF2Bgamma基因,其特异性siRNAs可以沉默相应基因表达.
作者:王美霞;金铭;段瑾;傅晓晴;徐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以大肠杆菌表达丁肝抗原的佳条件,为规模生产以求研发丁肝ELISA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在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条件下,分别进行蛋白表达,取等体积样本进行SDS - PAGE电泳,经Image Lab软件分析,比较目的蛋白表达量,确定佳表达条件.结果 在25℃、29℃、33℃和37℃条件下,蛋白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添加IPTG后的1、2、3、4、5和6h,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以0.25、0.5、1、2和4mmol/L IPTG诱导时,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当添加诱导剂前,菌种的OD600值分别为1.236、0.772、0.542和0.384,目的蛋白表达量有显著意义的差别.以OD600值为1.236和0.772时,表达量高,两者之间无统计意义的差别;OD600值为0.542时,表达量次之;OD600值为0.384时,表达量低.结论 温度、表达时间和IPTG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无影响;菌种的浓度是影响蛋白表达量的决定性因素;当菌种浓度在OD600值约为0.7~1.2时,以0.25mmolL IPTG在37℃,诱导表达1h为佳表达条件.该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1.5%.
作者:丁军颖;伊瑶;卢学新;苏秋东;田瑞光;邱丰;毕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及生存质量的疾病.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减少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科学界的工作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除药物外),尤其是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成为神经科学界关注的问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并未被撼动,然而对于潜在的心脏疾病患者而言,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是佳替代方法[1].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备选方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支架置入术中的病死率和术后卒中的发生率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颈动脉支架后再狭窄( in - stent restenosis,ISR)的高发率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王贤军;陈丽成;宫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有效改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减少心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也随之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血管的功能受血管内皮、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尤以内皮功能对血管整体情况的影响更为显著.近年来,人们发现了松弛素(relaxin,RLX)、前列环素、内皮素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松弛素初是作为一种妊娠相关激素被发现,而近的研究则表明松弛素是一种能作用于循环、泌尿、呼吸、神经、生殖等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多效能激素,其对内皮细胞、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分别产生的作用提示我们关注它的心血管综合保护作用.
作者:苏文;王萍;陈晖;李虹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以及北京基因型菌株在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川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spacer oligonucle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方法对106株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分析,将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ITVIT2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菌株的基因家族.结果 根据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及与数据库SITVIT2的比较,106株结核分枝杆菌表现为30种基因型,21种基因型为数据库中存在的基因型,9种基因型为新的基因型.基因家族分析发现,65株结核分枝杆菌为北京家族菌株(61.32%),26株为T家族菌株,4株为MANU家族菌株,U型及H型家族菌株各1株.9株新基因型的菌株没有进行基因家族的确定.结论 本研究对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构成以及北京家族菌株的流行程度做了初步的描述.对四川省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筠(jun);董海燕;李定越;刘志广;陈建;杨筠(yun);龙波;万康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 人选119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ABI、血压(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 治疗4周、12周后实验组ABI均较治疗前升高,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BI、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TC、LDL -C、FBG、HbA1c、hs-RP、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hs-CRP、FI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FIB及两组的TC、LDL-C、FBC、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踝臂指数,改善大动脉弹性,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寿晓玲;任爱华;朱利月;唐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VEGFR-1水平,探讨PLGF及VEGFR -1在UC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40例UC患者及3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PLGF及VEGFR-1水平的差异,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情外周血PLGF及VEGFR-1水平的差异.结果 血清PLGF水平UC组(n=40)显著高于对照组(n =30) (35.32±3.66 vs 23.05±1.81 pg/ml,P<0.001);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36.34±3.21 vs 33.94±3.86pg/ml,P<0.05);轻(n=9)、中(n=9)、重度(n=5)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VEGFR-1水平U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15 vs 1.05±0.11 ng/ml,P <0.001);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2.04+0.15 vs 1.94 ±0.12ng/ml,P <0.05);轻、中、重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LGF/VEGFR -1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血管增生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意义.
作者:冯玉良;戴一扬;郑培奋;陈新宇;杨俊;朱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以甲状腺为高频超声脉冲声辐射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的应用对象,探讨ARFI技术的可重复性及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被测者呼吸、取样框靠近颈动脉处、探头加压、探头倾斜、横切、取样框的深度等因素对ARFI值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测量次数ARFI值均值间的差异,探求佳的重复测量次数.方法2名资历相同的超声医生对随机抽取的30名正常甲状腺受试者进行重复测值,行一致性检验;对2名受试者的左侧甲状腺进行一系列分组设计的测量,评价各个因素对ARFI值的影响;对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结节及非结节部位的ARFI测值,重复测量5次以上,分为3组:前3次测量数值的均数、前5次测量的均数及所有测量次数的均数,结合术后病理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高频探头ARFI技术的重复性、一致性较好;探头加压、横切、倾斜、取样框靠近颈动脉搏动处及深度对ARFI值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屏气对ARFI值差异无显著性;对甲状腺非结节部位的测量只需3次,对可疑恶性结节需重复测量5次及以上.结论 只有规范、合理地应用ARFI技术才能正确地反映甲状腺及甲状腺结节的软硬程度.
作者:肖莉莉;赵雅萍;高凌云;胡经纬;叶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AQP1和AQP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和胎膜上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3月~ 2010年3月笔者医院产科收住的孕妇6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20例(实验组1),子痫前期重度组20例(实验组2),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胎盘、胎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分布及表达,同时分析其与24h尿蛋白定量、羊水量、胎儿出生体重等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QP1、AQP3在子痫前期组胎盘上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上调.AQP1、AQP3在子痫前期组羊膜组织上的表达强度弱于对照组.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越强,其24h尿蛋白定量越高,呈线性相关.子痫前期组胎盘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与胎儿出生体重不呈线性相关.子痫前期组羊膜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与羊水量不呈线性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组胎盘上AQP1、AQP3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上调,且与24h尿蛋白定量呈线性相关,提示胎盘组织中AQP1、AQP3表达与子痛前期疾病发生发展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作者:陈利琼;安慧敏;朱雪琼;翁秀琴;池银归;夏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目前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细胞凋亡学说、遗传基因衰老学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衰老发生的机制和对策.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理论:衰老是机体生活过程中发生损伤累积的结果,所以通过损伤修复体系,也许有可能延长寿命或改善老年时期的身体适应性;另一理论认为衰老是由遗传确定的一个有程序的过程,是由基因调控的,遗传学规律可能影响损伤累积的速度及其功能损失的速度.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可以将衰老的两大理论联系起来,被认为是衰老发生过程中的核心环节[1].本文就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衰老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张素琴;陈晓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 - polylysine - alginate,APA)微囊化人血管抑素基因工程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APA制备微囊包裹的表达人血管抑素(human angiostatin,hAS)的基因工程细胞(APA - hAS/293细胞微囊)或空载体转染的基因工程细胞(APA - 0/293细胞微囊).分别将上述两种细胞微囊以不同浓度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细胞共培养,于培养0、24、48及72h时,以MTT法测定Huecv304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APA - hAS/293细胞微囊对共培养的Huecv304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而对照组APA - 0/293细胞微囊对Huecv304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体外培养的表达人血管抑素基因的工程细胞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微囊膜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
作者:罗芸;薛毅珑;赵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 perforin/granzyme B)诱导的NCI - H46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株NCI - H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 -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RT -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Survivin的表达量.结果 (1)不同浓度可替宁单独作用NCI - H460细胞时未见明显诱导凋亡现象,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其抑制率与作用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2)0.25μg/ml浓度穿孔素作用NCI - H460细胞(1×106个)时,PI染核率可达到90%以上.而当加入1.5μl粒酶B(1 μg/ml)孵育6h时,穿孔素/粒酶B组细胞可呈现90%以上的凋亡现象.(3)166ng/ml浓度可替宁作用穿孔素/粒酶B预处理的细胞6h时可见明显凋亡抑制现象,当检测其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表达量时,发现穿孔素/粒酶B组表达量明显降低,可替宁组表达量较高,而当可替宁联合穿孔素/粒酶B时表达量高.结论 可替宁可明显抑制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 H460肺癌细胞凋亡现象,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李春生;黎运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共同病理基础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局部炎症在不稳定型斑块的形成及稳定型斑块向不稳定型斑块转变中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研究者开展许多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 -1)等在内的炎症因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示检测反映炎症反应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对评价冠脉斑块的稳定性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炎症因子的靶点治疗可能改善ACS的临床预后.
作者:彭杰成;严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慢性刺激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取2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空白+0.15ml生理盐水;刺激组(n=8):慢性刺激+0.15ml生理盐水;药物组(n=10):慢性刺激+15mg/kg咖啡因.刺激组和药物组分别孤养,并接受持续10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价小鼠的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0周后刺激组和药物组的水平穿越格子数[(118.50±12.20)次,(80.10±16.02)次)]都明显高于正常组(49.00±10.05)次(P<0.01);水迷宫测试中,药物组定位航行训练第1天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正常组和刺激组[(13.12±2.27)s,( 27.34±5.00)s,( 30.62±4.54)s] (P <0.05);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增加量[(3.40±0.37)g,(5.40±0.69)g]有明显差异(P<0.05),10周后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24.60±0.43)g,( 26.60±0.62)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慢性低剂量咖啡因注射可以减缓慢性刺激下小鼠体重增加,同时还能加强刺激状态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慢性刺激也能加强小鼠的探索行为.
作者:夏誉;武志伟;尉晓娜;蒋尚融;舒丹;何金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探索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锌浓度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3~9月进入笔者医院ICU所有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年龄≥18岁).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呼吸衰竭危险因素、ICU滞留时间、干预措施、预后,机械通气6h内采血检测锌浓度.结果 共纳入35例病人,中位年龄58岁(19~79岁).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锌浓度普遍降低.血锌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SOFA评分≥8血锌浓度明显低于SOFA评分<8的患者.结论 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锌浓度明显下降,适量补充锌可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郑宇;陈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存活早产儿10%~15%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问题,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价早产儿大脑基本功能状态及发育成熟水平,判断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等[1,2].但早产儿脑发育成熟速度快,个体差异性大,脑电图变化大,目前尚无明确的正常早产儿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诊断标准.本文从早产儿脑电图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不同受孕龄( conceptiongal age,CA)脑电图特点、特征性波形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简要概述正常早产儿脑电图特点,从而指导临床.
作者:范琳;刘占利;芦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fascaplysin对ICR小鼠S180移植瘤生长的体内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fascaplysin在体内抑瘤的分子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技术建立荷S180骨肉瘤的ICR小鼠为实体瘤动物模型,然后将其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 CTX,30mg/( kg·d )]、fascaplysin高剂量组[20mg/(kg·d)]和fascaplysin低剂量组[5mg/(kg·d)],处理10天后,利用电镜分析各组小鼠移植瘤细胞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相应组织PCNA、CD31表达情况.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肿瘤组织细胞出现凋亡现象.PCNA结果发现,fascaplysin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一定程度的剂量-效应依赖性.MV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ascaplysin各剂量组肿瘤组织内MVD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Fascaplysin治疗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减少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密度,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提示fascaplysin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徐炜烽;王峰;陈海敏;卢晓玲;严小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急剧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大面积蔓延成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延长寿命的重中之重.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以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一种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突然破裂可导致血小板的激活和血栓形成,继而引起动脉局部闭塞或远端栓塞,其病变广泛,主要可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等,严重威害着人类健康.
作者:汪杰;刘玥;蒋跃绒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