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细胞癌组织中HLA-DR,-DQ的表达及其意义

李宏涛;肖文华;李秋文;郝怡鑫;朱建华;王如良;叶明

关键词:HLA-DR, HLA-DQ, 肝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和-DQ分子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LA-DR和HLA-DQ抗原在38例人肝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并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中HLA-DR和HLA-DQ抗原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浆.HLA-DR的阳性率为5.3%(2/38),HLA-DQ的阳性率为92.1%(35/38),但在4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肝癌中,3例无HLA-DQ的表达,HLA-DQ表达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001).HLA-DR和HLA-DQ表达与年龄和肝癌的组织分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HLA-DQ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很常见,无HLA-DQ的表达可能提示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ADPH 氧化酶p22-phox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生素C组,筋脉通小、中、大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6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4、8、12、16周的体重、血糖;测定第16周时大鼠机械痛阈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坐骨神经NADPH 氧化酶p22-phox亚基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各组糖尿病大鼠体重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及血糖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VC组、筋脉通小、大剂量组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机械痛阈值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与VC组比较,筋脉通中剂量组机械痛阈值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各治疗组p22亚基的IOD值明显升高(P<0.05,P<0.01);各治疗组p22亚基的IOD值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VC组比较,筋脉通中、大剂量组p22亚基IOD值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筋脉通能显著降低大鼠坐骨神经NADPH 氧化酶p22-phox亚基的表达.

    作者:李伯武;梁晓春;王普艳;赵丽;黄文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格列酮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格列酮类(glitazones)又称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早研发的品种环格列酮(ciglitazone)和恩格列酮(englitazone)因疗效差和毒性作用大而未能成功上市.

    作者:曲静伟;董文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胸骨发育与漏斗胸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漏斗胸患者胸骨的发育状况与胸壁畸形的关系.方法 50例成人漏斗胸患者为研究组;HI:3.2~9.8,平均4.4±1.3.15例胸壁无畸形者为对照组.采用胸部CT扫描资料,胸廓三维成形,矢状位以胸椎体中线切面,分析胸骨柄体剑突的发育、胸骨体的形状、走行位置与胸廓畸形的关系;并测量胸骨柄与胸骨体比值.结果 研究组胸骨柄与体长度比1.45~3.2,平均2.03±0.38.胸骨柄体未分化7例(14.0%);胸骨体形状:呈平直和弓形各占一半;胸骨体的位置:以垂直向下、斜向内下走行和下端向上翘共35例,其胸壁畸形呈凹陷广泛伴扁平胸;而胸骨体下端向内突共15例,则凹陷畸形较局限.胸骨体节未融合3例.对照组胸骨柄与体长度比1.17~2.39,平均1.73±0.37.胸骨柄体未分化1例(6.7%);胸骨体位置以垂直向下和向前下走行.结论 PE胸骨发育异常率高.胸骨体位置、走行异常与胸壁凹陷畸形的范围和程度有显著的一致性.

    作者:刘吉福;赵倩;徐波;武珊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组织原代培养的不同方法评价

    目的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体外培养取自人体的睾丸卵黄囊瘤组织,比较并建立人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机械分散法、酶消化法和植块培养法进行人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及台盼蓝染色观察并比较三者的培养成功率、细胞活力、细胞形态和数量等,免疫组化法鉴定其细胞来源.结果 原代培养的成功率、细胞活力与培养方法密切相关,植块培养法成功率高,细胞活力强,优于其他两种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能贴壁生长,AFP染色均呈阳性,表达于胞质,β-HCG染色均阴性,符合睾丸卵黄囊瘤生物学特征.结论 植块培养法是一种科学可行的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能为进行人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特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张浩川;沈金辉;陈聪德;李仲荣;陈肖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二仙饮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二仙饮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二仙饮治疗.西药治疗组2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咳嗽及其他症状的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西药治疗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在观察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大便、胃纳及自汗等变化上,中药治疗组则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 中药二仙饮能有效地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且在固扶小儿正气、调理脾胃功能方面优于西药.

    作者:杨辉;武志娟;张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施康定剂量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通过剂量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11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剂量滴定.依据疼痛程度初始剂量为10~20毫克/次,12h口服一次.根据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的不同逐渐增加剂量,直至疼痛缓解,连续服药并观察4周,记录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剂量滴定后患者口服剂量范围10~180mg/12h,115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45 例(39.1%),部分缓解63 例(54 8%),轻微缓解7例(6.1%),总的疼痛缓解率为93.9%.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其次为恶心、呕吐、口干、瘙痒、厌食、头晕、嗜睡、一过性排尿困难等.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通过剂量个体化给药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作者:王海燕;刘晓艳;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组织中HLA-DR,-DQ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和-DQ分子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LA-DR和HLA-DQ抗原在38例人肝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并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中HLA-DR和HLA-DQ抗原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浆.HLA-DR的阳性率为5.3%(2/38),HLA-DQ的阳性率为92.1%(35/38),但在4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肝癌中,3例无HLA-DQ的表达,HLA-DQ表达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001).HLA-DR和HLA-DQ表达与年龄和肝癌的组织分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HLA-DQ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很常见,无HLA-DQ的表达可能提示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李宏涛;肖文华;李秋文;郝怡鑫;朱建华;王如良;叶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PSA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转移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LISA 法检测89例 PCA、45例前列腺增生(BPH)和30例正常人群血清VEGF的浓度,并将三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CA组患者血清VEGF、t-PSA、f-PSA浓度显著高于BPH组、正常对照组 (P<0.05);PCA组患者f/t PSA比值显著低于BPH组、正常对照组 (P<0.05) ;BPH组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BPH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GF、f/t PSA比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高、中、低分化组间血清VEGF、t-PSA、f-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期PCA 血清VEGF、t-PSA、f-PSA表达显著高于A+B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血清VEGF、t-PSA、f-PS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t PSA比值与分化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VEGF、PSA 的检测有助于PCA 的诊断;血清VEGF、PSA浓度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分化分级、临床分期和浸润转移相关,其检测对PCA术前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伟刚;王兴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GIT960和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BACTEC MGIT 960检测8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MGIT 960对结核杆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的药敏检测,并将结果与L-J比例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用MGIT 960法与L-J比例法对11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的耐药性检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 97.5%(115/118)、92 4%(109/118)、96.6%(114/118)、84.7%(100/118)、94.9%(112/118)、94.1%(111/118)、97.5%(115/118)、85.6%(101/118).MGIT 960完成一线/二线药物药敏试验的时间平均为8.9和8.3天,L-J法则分别为26.7天和26.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GIT960所得的药敏结果与传统比例法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检测时间较短,有利于耐药结核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丽丽;夏强;刘志广;赵秀芹;万康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①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组Hcy、FBG、FIN、ISI、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认知障碍组Hcy、FIN、ISI、HbA1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更高;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bA1c、Hcy、ISI与糖尿病并发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在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李颖;杜晓红;王川怡;赵晓薇;余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用内毒素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一、内毒素及内毒素血症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阴性(G-)细菌的细胞外壁溶解后释放出的脂多糖(LPS)[1].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可引发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进入血液后引起一系列反应,终导致器官坏死、不可逆休克和死亡,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

    作者:张波;何建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1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对照分析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 114例肠梗阻病例中,CT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的患者107例.结论 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彭浩;宋立伟;鲁克宇;周正;李宝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 (CGRP) 的相关性,以及氯沙坦干预治疗对早期DN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0名正常对照患者和60名DN患者服用氯沙坦前后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 DN患者MA组和ODN组ET和UA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加重有进一步升高,而CGRP则相反;与治疗前比较,常规剂量氯沙坦治疗后血浆ET和UAER水平均下降,CGRP 升高;大剂量氯沙坦治疗后效果更显著;ET、CGRP与UAER均呈强相关(r=0.548、r=-0.631,P均<0.01),CGRP与ET呈显著负相关(r=-0.679,P<0.01).结论 血浆ET、CGRP与DN关系密切,并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早期大剂量氯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肾脏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水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碳酸氢铵体外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实验观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铵体外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药效.方法 以碳酸氢铵作为实验组,以敌百虫作为阳性对照组,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在室温下用不同浓度的农用碳酸氢铵,作用于一定数量的含有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小鼠粪便和肠道组织.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碳酸氢铵浓度下虫卵的孵化情况.结果 在室温下农用碳酸氢铵在200mg/L浓度时浸泡含有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小鼠粪便和肠道组织,12h、24h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为0.200mg/L的碳酸氢铵体外持效观察7天内均能有效抑制和杀灭虫卵.结论 碳酸氢铵体外在200mg/L时有明显抑制和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作用.

    作者:熊宇龙;高劲松;徐艳清;匡欣薇;邓思敏;胡孝洪;刘西霞;李万峰;李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例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经术前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肿物伴钙化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0例.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3例,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对侧部分切除12例,患侧甲状腺叶次全或部分切除4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1例,颈部淋巴结未清扫5例.除失访2例外,其余17例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除程度应病变具体浸润情况决定,适度缩小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增加肿瘤复发转移.

    作者:李俊霖;韩少良;谢建锋;周长虹;唐夏玉;郭圣聪;李旺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尿碘的测定了解齐齐哈尔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同时对小学生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查找出影响碘摄入水平的因素.方法 采用恒温消解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尿碘含量.结果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尿碘中位数为191.4μg/L,碘摄入不足的比例为9.20%,碘摄入充足的比例为90.80%,碘摄入超出适量范围的比例为47.24%.结论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总体碘摄入状况良好;碘缺乏在性别、年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碘摄入过量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年龄间有显著性差异;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碘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较妥善储存食盐、采用合理的烹调方式、孩子较少腹泻,孩子吃零食频率较高、数量较多是碘摄入过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娄峰阁;蒋勇;李省三;薛海峰;冯海英;程宇;杜琳琳;金佰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与蒽环类药物在晚期乳腺癌中疗效的关系

    目的 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Ⅱα,Topo Ⅱα)的表达与蒽环作为一线化疗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中Topo Ⅱα的表达,观察其与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近期化疗有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晚期乳腺癌远处转移部位数、组织学分级、ER和Her-2表达与Topo Ⅱα表达有关.对于应用含有蒽环方案有效的患者,其肿瘤组织Topo Ⅱα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效者(P<0.001).采用非蒽环类方案的患者,其肿瘤组织Topo Ⅱα表达与疗效无关.结论 Topo Ⅱα的表达状态与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化疗方案中含蒽环类药物者肿瘤组织表达Topo Ⅱα近期有效率更高.

    作者:杜文娟;王宁;王雅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硫化氢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脓毒症是全身炎症表现的外科感染的统称,是一种常见的由感染诱发的临床综合征.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大体可以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临床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代谢异常,并产生组织低灌注、多器官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作者:乔玮;柴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推广指南减少关节置换术后DVT

    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可有效解除严重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患者痛苦、技术成熟的治疗手段.在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其本身并不会引起严重后果,患者仅表现出肢体肿胀、疼痛,但是一旦栓子脱落,如果在肺内形成肺栓塞(PE),就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作者:邱贵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药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病,因肝内长期、持续性的胆汁淤积,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并终导致肝衰竭,其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1].

    作者:宣磊;董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