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李俊霖;韩少良;谢建锋;周长虹;唐夏玉;郭圣聪;李旺勇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 手术治疗, 淋巴结清扫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例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经术前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肿物伴钙化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0例.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3例,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对侧部分切除12例,患侧甲状腺叶次全或部分切除4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1例,颈部淋巴结未清扫5例.除失访2例外,其余17例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除程度应病变具体浸润情况决定,适度缩小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增加肿瘤复发转移.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胸骨发育与漏斗胸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漏斗胸患者胸骨的发育状况与胸壁畸形的关系.方法 50例成人漏斗胸患者为研究组;HI:3.2~9.8,平均4.4±1.3.15例胸壁无畸形者为对照组.采用胸部CT扫描资料,胸廓三维成形,矢状位以胸椎体中线切面,分析胸骨柄体剑突的发育、胸骨体的形状、走行位置与胸廓畸形的关系;并测量胸骨柄与胸骨体比值.结果 研究组胸骨柄与体长度比1.45~3.2,平均2.03±0.38.胸骨柄体未分化7例(14.0%);胸骨体形状:呈平直和弓形各占一半;胸骨体的位置:以垂直向下、斜向内下走行和下端向上翘共35例,其胸壁畸形呈凹陷广泛伴扁平胸;而胸骨体下端向内突共15例,则凹陷畸形较局限.胸骨体节未融合3例.对照组胸骨柄与体长度比1.17~2.39,平均1.73±0.37.胸骨柄体未分化1例(6.7%);胸骨体位置以垂直向下和向前下走行.结论 PE胸骨发育异常率高.胸骨体位置、走行异常与胸壁凹陷畸形的范围和程度有显著的一致性.

    作者:刘吉福;赵倩;徐波;武珊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①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组Hcy、FBG、FIN、ISI、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认知障碍组Hcy、FIN、ISI、HbA1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更高;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bA1c、Hcy、ISI与糖尿病并发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在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李颖;杜晓红;王川怡;赵晓薇;余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施康定剂量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通过剂量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11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剂量滴定.依据疼痛程度初始剂量为10~20毫克/次,12h口服一次.根据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的不同逐渐增加剂量,直至疼痛缓解,连续服药并观察4周,记录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剂量滴定后患者口服剂量范围10~180mg/12h,115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45 例(39.1%),部分缓解63 例(54 8%),轻微缓解7例(6.1%),总的疼痛缓解率为93.9%.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其次为恶心、呕吐、口干、瘙痒、厌食、头晕、嗜睡、一过性排尿困难等.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通过剂量个体化给药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作者:王海燕;刘晓艳;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蒜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应用

    大蒜素(allicin)又名大蒜新素,化学名二烯丙基三硫化物(CH2=CH-CH2-S-S-S-CH2-CH=CH2),是从蒜的球形鳞茎中提取的挥发性油状物,为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近年来,大蒜素以其来源广、结构简单、生物活性作用明显、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等优点,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日渐受到重视[1].大蒜素已被证实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等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甜;柴惠;沃兴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硫化氢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脓毒症是全身炎症表现的外科感染的统称,是一种常见的由感染诱发的临床综合征.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大体可以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临床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代谢异常,并产生组织低灌注、多器官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作者:乔玮;柴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双环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双环醇是我国首个上市的具有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化学新药,具有明显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及抗肝炎病毒活性,现已成为肝病临床诊疗指南中推荐的保肝抗炎药物.药代动力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双环醇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综述如下.

    作者:李英涛;都丽萍;梅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为6.6%~6.8%[1].典型临床表现为卵巢呈多囊性改变且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增高、月经异常、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

    作者:董蕊;祁冰;侯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药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病,因肝内长期、持续性的胆汁淤积,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并终导致肝衰竭,其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1].

    作者:宣磊;董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声反射和CT对正常鼻腔截面积测定的比较

    目的 探讨鼻声反射(AR)用于鼻腔截面积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对10例(20侧)成人正常鼻腔行螺旋CT和鼻声反射检测,CT重建层面与鼻腔声波传导弧线垂直.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面积-距离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和鼻声反射对鼻瓣区检测结果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r=0.885(P<0.01,CT=0.17+0.82AR).距前鼻孔6.0cm内的相关性(r=0 827,P<0.01)比6.0cm以后(r=0.352,P<0.01)高.距前鼻孔6.0cm以后至鼻咽部,鼻声反射对截面积评测过高.结论 鼻声反射测量能准确提供距前鼻孔6.0cm内的距离-面积信息,对距前鼻孔6.0cm以后评测过高,更适用于距前鼻孔6 0cm内的测量.

    作者:强笔;王衡;田兴德;雷红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格列酮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格列酮类(glitazones)又称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早研发的品种环格列酮(ciglitazone)和恩格列酮(englitazone)因疗效差和毒性作用大而未能成功上市.

    作者:曲静伟;董文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碳酸氢铵体外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实验观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铵体外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药效.方法 以碳酸氢铵作为实验组,以敌百虫作为阳性对照组,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在室温下用不同浓度的农用碳酸氢铵,作用于一定数量的含有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小鼠粪便和肠道组织.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碳酸氢铵浓度下虫卵的孵化情况.结果 在室温下农用碳酸氢铵在200mg/L浓度时浸泡含有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小鼠粪便和肠道组织,12h、24h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为0.200mg/L的碳酸氢铵体外持效观察7天内均能有效抑制和杀灭虫卵.结论 碳酸氢铵体外在200mg/L时有明显抑制和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作用.

    作者:熊宇龙;高劲松;徐艳清;匡欣薇;邓思敏;胡孝洪;刘西霞;李万峰;李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模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520例临床研究

    目的 介绍具有我国特色的小儿腹股沟斜疝门诊手术模式,探讨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 45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门诊手术记录,并对患儿进行电话形式的随访调查,对这一具有我国特色门诊手术模式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4520例手术病人无死亡,无手术部位错误,无病人投诉,无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其中有6例(1.32‰)术后收住入院观察,其余患儿均手术当日离院回家.术中发现腹股沟滑疝13例(2.87‰),行疝囊成形加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腹股沟斜疝复发14例(3.1‰);术后手术对侧发生斜疝123例(2.9%).结论 在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小儿外科及小儿麻醉医师手中,门诊腹股沟斜疝手术十分安全;规范合理的门诊治疗模式对减少并发症与病人投诉、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相当重要.

    作者:黄晓忠;黄婷;李仲荣;刘平;王爱和;赵一鸣;林进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例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经术前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肿物伴钙化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0例.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3例,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对侧部分切除12例,患侧甲状腺叶次全或部分切除4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1例,颈部淋巴结未清扫5例.除失访2例外,其余17例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除程度应病变具体浸润情况决定,适度缩小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增加肿瘤复发转移.

    作者:李俊霖;韩少良;谢建锋;周长虹;唐夏玉;郭圣聪;李旺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GIT960和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BACTEC MGIT 960检测8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MGIT 960对结核杆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的药敏检测,并将结果与L-J比例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用MGIT 960法与L-J比例法对11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的耐药性检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 97.5%(115/118)、92 4%(109/118)、96.6%(114/118)、84.7%(100/118)、94.9%(112/118)、94.1%(111/118)、97.5%(115/118)、85.6%(101/118).MGIT 960完成一线/二线药物药敏试验的时间平均为8.9和8.3天,L-J法则分别为26.7天和26.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GIT960所得的药敏结果与传统比例法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检测时间较短,有利于耐药结核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丽丽;夏强;刘志广;赵秀芹;万康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黄素促胃肠动力机制研究概况

    胃肠道的运动由交感-副交感神经、胃肠道激素、炎性介质及内外源性阿片类物质等因素共同控制;麻醉、手术以及镇静止痛类药物可通过影响上述之一或多个因素对胃肠运动功能产生较大影响[1].

    作者:蒋军;张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PSA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转移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LISA 法检测89例 PCA、45例前列腺增生(BPH)和30例正常人群血清VEGF的浓度,并将三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CA组患者血清VEGF、t-PSA、f-PSA浓度显著高于BPH组、正常对照组 (P<0.05);PCA组患者f/t PSA比值显著低于BPH组、正常对照组 (P<0.05) ;BPH组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BPH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GF、f/t PSA比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高、中、低分化组间血清VEGF、t-PSA、f-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期PCA 血清VEGF、t-PSA、f-PSA表达显著高于A+B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血清VEGF、t-PSA、f-PS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t PSA比值与分化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VEGF、PSA 的检测有助于PCA 的诊断;血清VEGF、PSA浓度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分化分级、临床分期和浸润转移相关,其检测对PCA术前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伟刚;王兴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1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对照分析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 114例肠梗阻病例中,CT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的患者107例.结论 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彭浩;宋立伟;鲁克宇;周正;李宝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组织中HLA-DR,-DQ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和-DQ分子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LA-DR和HLA-DQ抗原在38例人肝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并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中HLA-DR和HLA-DQ抗原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浆.HLA-DR的阳性率为5.3%(2/38),HLA-DQ的阳性率为92.1%(35/38),但在4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肝癌中,3例无HLA-DQ的表达,HLA-DQ表达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001).HLA-DR和HLA-DQ表达与年龄和肝癌的组织分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HLA-DQ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很常见,无HLA-DQ的表达可能提示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李宏涛;肖文华;李秋文;郝怡鑫;朱建华;王如良;叶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推广指南减少关节置换术后DVT

    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可有效解除严重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患者痛苦、技术成熟的治疗手段.在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其本身并不会引起严重后果,患者仅表现出肢体肿胀、疼痛,但是一旦栓子脱落,如果在肺内形成肺栓塞(PE),就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作者:邱贵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性功能障碍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对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及同步夜间阴茎勃起(NPT)测定,诊断OSAHS合并ED患者48名,其中25名给予CPAP治疗作为CPAP组;未经CPAP治疗的23名患者作为OSAHS组,选取健康成年男性28名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三组之间的性激素水平(PRL、TT、E2、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PAP组、OSAHS组的NO、NOS、LSaO2及阴茎血容积变化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且CPAP治疗后NO、NOS、LSaO2及阴茎血容积变化率不同程度升高,而AHI下降(P<0.05).结论 CPAP治疗可提高OSAHS患者血浆NO、NOS水平,从而改善OSAHS的性功能.

    作者:李国平;王良兴;许雯;姜琴华;蒋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