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金丽萍;贾晓芳
目的 总结管状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改良sugiura手术)的经验,并观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2010年笔者医院对29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分别采用管状吻合器联合断流术(A组)及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治疗,A组153例,B组142例,通过术前术后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对比检查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显著改善和无改善的比率A组:60.12%、39.07%、0.19%;B组:41.03%、48.28%、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A、B组静脉曲张复发出血率分别为13/137(9.48%)和46/127(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A组2/137 (1.46%),B组9/127(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病死率分别为28/137(20.47%)和31/127(2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比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更为彻底,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门脉高压的方法.
作者:卢凯平;叶再元;邵钦树;王元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3组(n=6):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NaHS治疗组.模型组和NaHS治疗组采用皮下多点注射ISO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0.1ml/100g).NaHS组静脉注射NaHS(50mmol/L,0.1ml/100g),模型组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0.1ml/100g).给药后,记录3组大鼠70min内心电图.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取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模型组大鼠记录 10min后,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下降(模型组:-0.21±0.20mV比对照组:0.04±0.04mV,P<0.05).静脉注射NaHS能明显改善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在给药后30min开始恢复(模型组:-0.18±0.16mV比NaHS治疗组:-0.09±0.06mV,P>0.05),50min内基本恢复正常(NaHS治疗组:-0.01±0.06mV比对照组:0.01±0.05mV,P>0.05),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0.19±0.17mV比NaHS治疗组:-0.01±0.06mV,P<0.05).NaHS治疗组血清ALT、AST、CK、CK-MB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 外源性硫化氢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一尘;程东升;刘颖璐;周荣;鲁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CEA、CA15-3表达水平及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ARCHITECT i2000SR免疫分析检测仪对4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血清和胸腔积液CEA、CA15-3测定,并与32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比较.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和胸腔积液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的表达(P<0.05);恶性胸腔积液组CEA和CA15-3的胸腔积液/血清比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胸腔积液CEA、CA15-3的表达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胸腔积液CEA检测的准确度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检测的准确度高于血清检测的准确度(P<0.05).结论 检测胸腔积液患者CEA、CA15-3表达水平有助于积液性质的良恶性鉴别.胸腔积液CEA、CA15-3的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较血清学检测更有价值.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黄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0年7月杭州市六医院的住院麻疹患儿794例作为病例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布特征,同时采集285例麻疹患儿外周血,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794例麻疹患儿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主(占83.9%),临床均有发热、咳嗽和特征性皮疹,热峰均高于39.0℃(肛温),大部分患儿可见柯氏斑(占68.4%),19.5%并发支气管肺炎.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疹流行原因与患儿未按时接种疫苗、复种不及时及人员流动性较强有关.柯氏斑诊断特异性仍较高.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常见.麻疹患儿的细胞免疫中以CD8细胞和NK细胞增加为主.
作者:俞立飞;吕铁锋;章松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实习作为在校教育的后阶段,是医学生把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融会贯通的过程,该过程将为医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医学生经过基础理论课学习后,进入临床各科室实习.
作者:孙莉静;徐晓璐;徐正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重度缺血再灌注组、轻度缺血再灌注组、壳寡糖对轻度及重度缺血再灌注干预组.再灌注后用Chiu氏评分法观察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与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形态学损伤明显,血清中反应肠损伤的DAO以及肠组织匀浆中MDA及MP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明显下降,运用壳寡糖预处理的轻度及重度I/R组以上变化均较相同I/R时间模型组减轻.结论 壳寡糖对大鼠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以及增强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作者:周春燕;黄智铭;杨庆;吴金明;吴建胜;张启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创伤与一些慢性疾病均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组织再生存在极大的社会需求[1~4].组织再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获取充足的目的细胞.基于现实的研究基础,从获得的策略上讲,可以分为3个层面:①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组织细胞类型;②诱导已分化细胞发生去分化,使其再次进入细胞周期,满足组织再生的需求;③使机体易于获得、扩增的细胞重编程为目的细胞类型.
作者:李美蓉;韩为东;付小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也有不少高校尝试开展了双语教学[1~5].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也要保证教学效果.本课题中,笔者在井冈山大学医学院<系统解剖学>课程试行双语教学后,就不同班级采用不同专业英语讲授比例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煜辉;张建平;蒋芬;刘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长期以来都是精神医学界争论的焦点,其症状表现具有广泛异质性.根据目前DSM-IV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规定,满足9条标准中的5条即可诊断为BPD,这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有可能得到151种不同的对BPD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兰兰;肖泽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妊娠相关CVT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CVT可发生于整个妊娠及产后过程,产褥期发生率更高.妊娠期发病者常伴有脱水、感染等,产褥期患者常无诱因.首发症状以头痛多见(81.82%),其次为癫痫发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感.55.56%的患者CT可见特征性改变,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率达94.4%.易受累的部位为上矢状窦和右侧横窦,77.27%的病例累及多个静脉窦和(或)静脉.经抗凝、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后,63.63%的病例完全恢复或偶有头痛头晕.抗凝治疗不增加产后出血量.结论 妊娠相关CVT是青年女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尽早抗凝治疗,多数孕产妇可获得较好结局.
作者:高辉;金丽萍;贾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多西紫杉醇(Doc)、奥沙利铂(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U)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LV)联合5-氟尿嘧啶(mFOLFOX6)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DOF组38例接受Doc、L-OHP联合5-FU方案,mFOLFOX6组22例接受L-OHP联合5-FU方案,3周为1周期.结果 入组的60例均可评价疗效,DOF组有效率3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3.5个月,mFOLFOX6组有效率27%,中位PFS 4.0个月.不良反应比较,Ⅰ/Ⅱ级血液毒性及脱发发生率以DOF组显著(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临床病理分型、Karnofsky评分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OF方案与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均显示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两者相比,DOF组在缓解率方面略优于mFOLFOX6组.临床病理分型、Karnofsky评分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清水汪;王宁;王雅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ornic hepatitis B,CHB)外周血中CD4+CD 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数量与肝脏慢性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病毒治疗后45例CHB患者(根据B超将其分为3组,其中B超提示肝脏无异常改变的单纯CHB组15例,提示慢性肝病改变的CHB慢性肝病组15例,提示肝硬化改变的CHB肝硬化组15例)与B超均提示肝脏无异常改变的1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ymptomic HBV carriers,ASCs)以及15例健康成年人(normal control,NC)对照外周血中CD4+CD25+ Treg 的变化,并分析Treg与患者年龄,HBeAg定量,ALT、AST、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CD4+CD25+ Treg 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在抗病毒治疗后单纯CHB组为 (4.03±1.36)%,与NC组 (4.02±1.1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0.0223,P>0.05),与ASCs组(5.26±1.25)%相比显著减少 (t=-2.2872,P<0.05);CHB慢性肝病组为 (5.65±2.01)%,CHB肝硬化组为 (5.32±1.47)%,与NC组、单纯CHB组比显著增高 (t值分别为3.0351、3.0129、2.4269、2.4046,均P<0.05)与ASCs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值分别为0.7257、0.1174,均P>0.05);CHB慢性肝病、肝硬化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0.6083,P>0.05).Treg的数量与年龄、AST、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7、0.324、0.306,P分别为0.004、0.005、0.008).结论 Treg在低水平AST时CHB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的增高对抗病毒治疗后的CHB患者更能反映其肝脏慢性损伤程度,Treg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后肝脏疾病慢性化进展的过程.
作者:程瑗;金晓芝;叶超;陈永平;章圣辉;洪炜龙;谷甸娜;张磊;郑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染料木素对大鼠TMJ髁突软骨改建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操作对照组、去势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去势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每天给予去势+染料木素组大鼠20mg/kg的染料木素,6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ERα和ERβ的蛋白和mRNA水平变化.结果 ①去势组髁突软骨前部、中部厚度对显著高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②去势组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及ERα、ERβ的平均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③去势组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aggrecan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④去势组髁突软骨中ERβ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但ERα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卵巢切除所引起大鼠髁突软骨增厚过程中新合成的软骨基质成分可能不同于正常大鼠髁突软骨;②一定剂量的染料木素可以基本恢复系统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髁突软骨组织形态及软骨基质成分的改变,在此过程中染料木素可能主要通过ERβ发挥作用.
作者:王艺臻;徐征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回旋手机夹C锉、Hero642机用镍钛锉及显微超声技术3种方法取出根管内塑化物的效果.方法 结合手用根管锉和EDTA,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336个根管进行再疏通治疗,通过X线、根尖定位仪对疏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回旋手机夹C锉组完全再通率为90%,Hero642镍钛组完全再通率为72.3%,显微超声组完全再通率为68.4%.结论 回旋手机夹C锉配合EDTA是塑化根管进行再疏通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菁;陈光宇;张方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中毒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症,多数化学毒物中毒没有特殊的解救药物,主要依靠临床综合救治方法.严重中毒时病人病死率较高,社会影响较大,是目前急诊抢救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随着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技术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该技术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逐渐成为中重度急性中毒抢救中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刘瑶;邱俏檬;卢中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椎管内麻醉始于19世纪90年代,系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阻滞、痛觉缺失和运动神经阻滞,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和硬膜外阻滞两种方法.脊麻只需少量局麻药便可产生足够的可复性痛觉缺失,而硬膜外阻滞却需要大量的局麻药产生麻醉效果.
作者:王玲春;李影;李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自噬是一种在细胞内清除绝大多数长半衰期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过程,包裹着细胞质和细胞器的双层膜的自噬泡和溶酶体融合,并对胞内成分进行降解.自噬功能障碍会导致各种神经变性疾病,病理学主要表现为异常蛋白质的聚集,神经变性疾病中,自噬对于降解错误折叠和聚集蛋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曹瑞萍;鲁广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 的频率.结果 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 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2.21±1.46)%,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1.36±1.06)%,与6例健康对照组(9.86±1.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reg与CHB患者持续HBV感染密切相关,而是否参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磊;谷甸娜;陈永平;郑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骨骼肌是人体的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1].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黄丹婧;吕娇娇;黄强民;吴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统计分析乳腺彩超发现低回声结节与临床查体的一致性,探讨不同低回声结节处理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选取海淀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2009年5~12月间常规采用乳腺彩超进行乳腺癌筛查患者,共1456人,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CR)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的标准将乳腺彩超结果进行分级,统计分析乳腺彩超下直径大于≥1cm组及<1cm组两组临床查体以及处理的差别.结果 1456人中乳腺彩超探及低回声结节共244人,占16.76%,乳腺彩超下低回声结节直径大于≥1cm组的临床查体检出率为28.60%,<1cm组临床查体检出率为7.5%,两者比较χ2=19.445,P=0.000,差异有显著意义;乳腺彩超下低回声结节直径大于≥1cm组的活检率33.30%,<1cm组的活检率为18.80%,两者比较χ2=6.465,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彩超发现低回声结节的敏感性较高,<1cm的低回声结节临床查体检出率较低,其中有18.80%的结节BI-RADS-US分级为4级及以上,需要活检,而这部分需活检者有患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要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警惕这部分病例,注重与乳腺彩超检查相结合,减少乳腺疾病的漏诊.
作者:高海凤;张宏伟;马祥君;汪洁;孔令伟;高雅军;何湘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