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英;曲维平
本研究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旨在观察其降低血糖安全性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T2DM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两组年龄、病程、性别、体质量指数、治疗前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作者:李可心;李春花;李远征;王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临床分析.方法:肌瘤较大,年龄40岁以上的剖腹做子宫1次全切除术;肌瘤较小,年龄24~37岁做了肌瘤剔除术.结果:子宫肌瘤合并妊娠28例患者中,大部分为宫内妊娠,仅1例子宫颈妊娠.妊娠使含有子宫肌瘤的子宫体增大变形,28例患者中12例子宫外形发生了改变,浆膜下肌瘤蒂扭转的5例更明显;16例因肌瘤较小和所发生的位置不同,子宫的外形变化不大.肌瘤的数目、大小:28例中19例单发,9例多发;肌瘤大直径0.2~18cm;2例发生囊性变性,1例透明变性,1例红色变性.结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使手术率、流产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当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应先查清肌瘤所在的部位、大小、种类、年龄、妊娠次数、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然后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三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在骨科中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应用以及体会.方法: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中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骨科疾病基础知识、术前、术后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能主动配合治疗,在出院时均对其疾病有着基本的了解,定期回医院进行复诊和功能锻炼.结论: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加快患者预后以及提高预后质量等.同时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对于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秋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解痉、祛痰、止咳、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外,再加用2次/日口服依那普利2.5~5mg,及1次/日静脉点滴川芎嗪80mg,经1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6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35.00%,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并且安全.
作者:蔚泓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分析辨证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辩证饮食干预)和对照组(正常高血压饮食)各36例,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FFDM)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接受手术且术前均行CDFI与FFDM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08例,参照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独立诊断及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性.结果:CDFI正确诊断95例,FFDM正确诊断98例,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96%和90.74%;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达94.44%.结论:CDFI与FFDM在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准确率.
作者:路璐;李宏建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入住ICU的患者出现与原发疾病无关的神经、精神症状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个体、疾病、环境治疗措施等因素均可导致ICU综合征的发生,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预防和较少ICU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李艳玲;朱健秋;霍冬艳;谢海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胰岛素泵治疗的终目标是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更好的适应生活、工作的要求.方法:通过门诊随访与患者讨论,介绍胰岛素泵的基本原理、灵活应用胰岛素泵的高级功能,制定目标、实施,如果目标实现,则制定新目标;如果目标未实现则修改目标,再实施、再评价.与患者长期保持联系,确保患者形成并坚持良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行为.结果:坚持门诊随访者胰岛素泵能够灵活使用并达到目标血糖.结论:良好的糖尿病教育是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红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126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护士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护患沟通技巧、医疗护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护等管理对策教育.结果: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结论:有利于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钟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超声引导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70例,对结石位置及大小、积液情况、穿刺位置、通道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均1次穿刺成功,建立良好F18经皮肾取石通道,手术时间50~285分钟,平均时间112分钟.其中单通道66例,双通道2例;Ⅰ期取石67例,Ⅱ期取石2例3个肾,结石取尽率82.8%(58/70),清除率100%;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需输血.术后随访1~30个月,B超检查提示所有中重度肾积水均减轻或消失.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MPCNL,不但提高了定位穿刺的准确性及科学性,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郭维;吴金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门诊多点分诊设置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传统的门诊分诊模式,实行多点分诊设置,调整分诊岗位,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健康教育.结果:实施门诊多点分诊设置后,门诊的环境卫生、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有效减少了医院感染现象.结论:多点分诊设置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周到的就医护理指导,更好地改善就医秩序与环境,避免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就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宁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9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成功救治和护理,着重阐述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结果:90例患者中74例经治疗痊愈,其中16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14例3天内成功拔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气胸者经胸腔闭式引流症状即告缓解.结论:对患者的一般护理,更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入手,消除或尽可能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病情,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斌;沈卫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任何原因导致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靶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功能减退.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累及多个系统、特异针对性不强.临床易误诊,现将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拓展思维,共同借签学习.
作者:何世莲;刘丕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比较分析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分成治疗甲组(常规治疗加消心痛3次/日,5mg/次口服),治疗乙组(常规治疗加麝香保心丸3次/日,2粒/次口服),疗程3个月,同时记录治疗前后静息与运动状态下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麝香保心丸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心电图与心功能的效果尤为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老年冠心病的良药.
作者:夏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将72例糖尿病抑郁情绪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观察组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宣教后,hrsd检测分值下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情绪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腹部术后患者随机选择50例,作足三里穴位注射;并随机选择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可提前1~2天排气,肠功能恢复.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腹胀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会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困难的原因.方法:收治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其中79例顺利取出钢板,35例取出困难,经采取各种措施后取出.结论:骨折术后取钢板会有部分病例取出困难,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作者:严卫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50例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方法:对50例动眼神经麻痹老年患者进行多方检测,分析总结确定其病因.结果:在50例老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糖尿病18例,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干梗死15例,颅内动脉瘤9例,颅内肿瘤6例,Tolosa-Hunt综合征1例,原因不明1例.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干梗死为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主要病因.应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因做相关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黄鸿旗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锥颅术后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方法:锥颅术后依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和神志状态调节引流管高度和经管注药达到消除血肿的目的.结果:147例患者出院117例,长期昏迷11例,死亡19例,病死率为13%.结论:锥颅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及时正确的处置能尽快消除颅内血肿,促进患者早日苏醒,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
作者:贺亚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对椎动脉的检查来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椎动脉的彩超检查与分析,另选取33例正常人与之对照.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椎动脉本身存在病变44例(80%),单侧血管病变27例(49%),双侧血管病变17例(31%).结论:通过彩超检查椎动脉来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雷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