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结核临床诊治八例

武希润;王玲;郭文栋

关键词:脾结核,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特异性
摘要:脾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例脾结核.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脾结核临床诊治八例

    脾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例脾结核.

    作者:武希润;王玲;郭文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出现ST段压低一例

    患者男,70岁,因意识不清1 h就诊.1 h前患者被发现躺于室内地上,意识丧失,室内有炉火,家人立即将其抬到室外,1 h后送到我院急诊.既往有糖尿病及支气管扩张,否认冠心病史.查体: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14次/min,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可闻粗大干啰音.心率150次/min,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

    作者:何春来;王平静;崔荣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芬太尼贴剂治疗癌症疼痛48例疗效观察

    疼痛是严重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癌痛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根据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阿片类药物已成为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标准药物.芬太尼透皮缓释贴剂与传统的口服药物相比具有用药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我科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痛患者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冯斌;孙雅红;张保轩;范开席;韩明勇;郭其森;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脾结核一例

    患者男,20岁.因咳嗽、咳痰、左胸痛、盗汗6个月,发热7 d入院.入院后体温37.2~39.2℃.体检:消瘦,颈部右侧扪及直径约15 mm淋巴结3个,活动,边界清楚,无触痛.两肺呼吸音无明显异常.肝肋下未及, 侧卧位脾肋下2 cm, 质中.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119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4 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6 U/L, 谷酰转肽酶88 U/L,白蛋白32.7 g/L.红细胞沉降率28 mm/1 h.痰涂片抗酸杆菌(-).

    作者:王雅凡;吴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指标与临床关系研究近况

    随着人们对乙型肝炎(乙肝)研究的不断深入,乙肝病毒(HBV)指标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改变过去对HBV检测指标的认识,就不能正确指导HBV感染及乙肝的诊断与治疗,现就血清HBV检测指标与临床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刘建军;吴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人群的绝大部分,是SAH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重点.OSAHS的发病机制既有局部的异常又有全身因素的参与,同时也有性别、年龄的影响.

    作者:陈宝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癌术中发现不同叶硬化性血管瘤一例

    患者女,66岁,因咳嗽3个月、胸部X线平片示左肺上叶占位入院.入院后CT检查示:左肺上叶可见4 cm×2 cm不规则密度影,密度较小、均匀,边缘不清.临床诊断:左肺上叶肿瘤.

    作者:刘丽丽;战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效果调查

    为使七年制临床医学生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医患沟通能力,帮助他们从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等宏观视角更加全面地认识医学科学的重要性[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临床医学七年制99级学生在第5学年生产实习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到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医院下属的白米斜街、玉桃园、鼓楼及西四北大街4个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内容包括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小讲座、入户访谈、在全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操作、参与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开展健康咨询等.实践活动每周1次,连续4周为1轮,共开展了2轮.

    作者:徐燚;周庆环;王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对家庭病床服务的认识和态度调查

    为了解医护人员对家庭病床服务的认识和评价,找出医护人员从事家庭病床服务意愿性的影响因素,我们对东城区的30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存亮;梁万年;王亚东;王力宇;张晓林;李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规范化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涉及多学科的疾病,该病不但降低生活质量,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健;冯学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项简单而又决定诊断的体格检查

    2004年7月21日,一例因发热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而在本院急诊室留观的患者,被家属用车推到我的门诊诊室,要求会诊.患者女,49岁,农民,既往体健,因发热、无力、肌痛及肢体浮肿1个月来院求治.患者每日体温波动在38℃左右,四肢无力,疼痛和浮肿日渐加重,但尿量无明显减少,无皮疹、脱发、关节痛、心慌、咳嗽、气短及其他不适.在当地医院接受过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无改善.本院急诊室已查血和尿常规、心电图及X线胸片等项目均无异常.

    作者:施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宁波市海曙区居民糖尿病防治认知与行为现状调查

    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海曙区常住居民2 043人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自报患病率5.1%,相关危险因素正确认知率37.7%,患者中同时采纳5项控制措施的占52.8%,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控制良好的分别仅占26.0%和15.4%.提示糖尿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作者:吕书红;李曼春;鲍科臻;张学军;周澹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7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ATP Ⅲ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以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其病变程度.结果 175例中89例(50.9%)合并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组的体重指数、腰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后者;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65.1%比45.4%,P<0.01)及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显著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7.5±3.6比6.4±3.3,P<0.05);代谢综合征组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也高于无糖尿病患者(8.0±3.7比6.3±3.5,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腰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较为普遍,且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呈多支性、狭窄程度更高,应进行全面心血管危险因素防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米树华;陶红;赵全明;田磊;王南晔;郑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动态观察诊断胃肠道蛔虫症七例

    我院超声科2001年3月至2003年5月行全方位腹部扫查时,共检出胃肠道蛔虫症7例,对其行实时超声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绍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停用降压药2周后开始服用吲哒帕胺2.5 mg/d ,于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分别对其进行血压和血生化测定.结果示治疗8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无明显变化,但尿酸、肌酐、血钾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提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吲哒帕胺治疗后降压效果良好,其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但长期应用需注意监测血钾、尿酸及肌酐.

    作者:高红;孙涛;郝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三例误诊分析

    例1 男,53岁,因突发背部疼痛2 h就诊.2 h前患者扫地时突发背部剧烈疼痛,不能忍受,伴烦躁不安.体格检查:左上肢血压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上肢180/100 mm Hg.双肺无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血清肌酸激酶(CK)516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未查.超声心动图(UCG)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予吸氧、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扩管降压、肌注度冷丁止痛等治疗,患者疼痛无明显缓解,并出现腹痛.至入院第3天心电图一直无变化,胸部、腹部CT检查示主动脉夹层(AD)(Ⅲ型).加用倍他乐克降压治疗,患者疼痛减轻,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作者:高宏健;王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出血合并黏液性水肿昏迷误诊一例

    患者女,51岁,因言语困难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15 h于2004年2月2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查体:血压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嗜睡,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头颅CT示左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10 ml.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意识逐渐清醒.但于2月27日再次出现嗜睡,且逐渐加重,并于3月1日出现意识不清,呈浅昏迷状态,血压93/64 mm Hg,呼吸12次/min,浅慢不规则,时有暂停现象.

    作者:卢万勤;赵春林;欧阳宁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OSAHS对机体的损害复杂而广泛,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损,因此其临床表现既包括OSAHS本身的症状、体征,也包括其合并症的表现.

    作者:张立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钾致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一例

    患者男,41岁.因突发心悸1 h,晕厥10 min由我院急诊科转心内科抢救.既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5年,近1年来进入尿毒症期.查体:体温35℃,呼吸30次/min,脉搏180次/min,血压60/4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不清,烦躁,全身冷汗,贫血貌,颜面部轻度浮肿,对光反射迟钝,双肺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170~180次/min,心音低弱,未闻及杂音.

    作者:田野;黎兰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伤寒和副伤寒182例分析

    伤寒、副伤寒的主要表现是持续发热、相对脉缓、消化道症状、玫瑰疹和肝脾肿大,肠出血和肠穿孔是其严重并发症.近年来该病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现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182例伤寒和副伤寒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健球;韩利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