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DR表达可预测化疗预后

关键词:预测
摘要: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随着人类基因驵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已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贺福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目前消除分娩的疼痛越来越受到医务界和产妇的广泛关注,我们对部分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IL-6、CRP、C3及TRF四项指标水平,探讨多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7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分成漏出液组、良性渗出液组及恶性渗出液组三组,平行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四项指标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IL-6、CRP、C3在三组胸腔积液中差异均有意义(均P<0.05).以良性渗出液组中高,漏出液组低.渗出液中TRF比漏出液中TRF高(P<0.05),IL-6与CRP联检诊断渗出液的敏感度97.0%,特异度为100%.结论胸腔积液中CRP、C3、TRF、IL-6检测及多指标联检对鉴别胸腔积液性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胡云良;李向阳;黄小芳;林洁;李玉萍;李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介入诊疗技术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与此相关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越来越多.

    作者:金征宇;李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糖代谢平衡维持

    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属新生儿高危儿,出生后均需综合治疗以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葡萄糖为基础补充液体,也是维持生命能量之源,过高易致高渗状态,甚则诱发和加重颅内出血,低血糖则使脑细胞修复失去能量之源,甚则导致脑细胞永久性损害.故严密监测血糖水平,维持糖代谢平衡,是提高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生存率重要措施.为此我们监测极低体重窒息新生儿血糖,以指导输液治疗.

    作者:刘清泉;薛国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动态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脑血管病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病率为14~15/10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率为其中的1/3,死亡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发病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组于2002~2003年以病例组40例及对照级40例的凝血功能变化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利东;王建良;刘燕;张向荣;邵海;陈联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MDR表达可预测化疗预后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新技术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

    国内单生子女政策及无一定规模的骨髓库,使多数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病人找到HLA匹配相关与非相关供者非常困难,但几乎所有人均有单倍体相合相关供者,它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奠定了基础.80年代国外开始单倍型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失败.去除植入物中T细胞后,可控制GVHD发生,但是植入物的排斥、白血病的复发及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迟缓等原因,移植同样是失败的.90年代,单倍体移植取得了很大进步,1997年报道体外和体内T细胞去除相结合以及移植后连续免疫调节的方法,用T10B9进行选择性T细胞清除,提高了移植后无病生存.

    作者:纪树荃;陈惠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灵芝抗肿瘤作用引发关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HIV-1基因变异和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近20年来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传染病,至今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超过6000万.我国目前HIV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毒的一个显著生物学特征是其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对HIV基因变异的研究是HIV分子流行病学、血清学诊断、致病机理、药理治疗以及HIV疫苗研制等领域所关心的课题.因此,在HIV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用于研究HIV变异的方法很多且各有优点,比较而言,由华盛顿大学mullins教授在HIV基因变异研究中建立起来的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HMA),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目前已在全球HIV分离鉴定网上广泛使用.但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合中国HIV流行株分型的HMA.本研究首次在国内系统,建立了这项技术并将其用于HIV基因分型、变异分析以及临床追踪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作者:姚均;邵一鸣;肖瑶;张福杰;赵红心;邢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磨牙后倾曲的力学特点及临床运用分析

    支抗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它常常是治疗成败的根本原因.固定矫治器中,正确地选择所需要的磨牙支抗类型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控磨牙的支抗,对每一个拔牙病例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和严重的前牙拥挤的拔牙病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磨牙的近中移动,将造成拔牙间隙因后牙前移而丧失.本文主要讨论磨牙后倾曲增强支抗的力学特点,并对其在临床运用中的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作者:饶晓俊;陈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维生素E、紫红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维生素E、紫红油涂于硬肿部位并按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艳;卢秀云;赵振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SARS病毒功能受体ACE2和抗体80R的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被鉴定为该病的病原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是一种近才被克隆出的金属蛋白酶分子,是SARS-CoV进入细胞的功能受体之一.ACE2是一种与ACE相似的酶,主要在人类的肺、心、肾和胃肠道等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可能是一个在SARS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靶点.该发现可能有助于建立 SARS感染动物模型和寻找动物宿主,阐明SARS的发病机制、研制开发防治措施和治疗性药物.

    作者:孔琪;秦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鼻窦真菌病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3年8月收治的56例鼻窦真菌病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56例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鼻窦真菌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48例,鼻内镜结合Caldwell-Luc手术8例,定期术腔换药55例,抗真菌药或灭滴灵冲洗32例;54例治愈,2例复发.结论鼻窦真菌病应综合治疗:鼻窦内镜手术或鼻内镜结合Caldwell-Luc手术彻底清除窦内真菌团块和干酪样物;术后定期局部换药,抗真菌药或灭滴灵冲洗术腔,保证术后窦口长期通气、引流,消灭真菌生存的环境以防止术后复发.

    作者:袁晓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复力冲剂防治心力衰竭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心复力冲剂防治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方法①以戊巴比妥致猫急性心力衰竭,从十二指肠灌入心复力悬液,给药后连续记录各项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上升速度(+dp/dtmax)、左室压力下降速度(-dp/dtmax)、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用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kg作为阳性对照.②以异丙肾上腺素20mg/kg致大鼠心肌损伤,正常组与病理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给药组口服心复力冲剂或普奈洛尔,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心复力冲剂对戊巴比妥致急性心力衰竭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而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经心复力冲剂防治后,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病灶范围减少,以修复反应为主.结论心复力冲剂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的心肌损伤,对急性心力衰竭无防治作用.

    作者:马丽红;焦增绵;范礼理;阮英茆;王亚芳;司文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进展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而便捷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促进了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研究和认识.以下就有关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晓明;张宣;高阳;崔吉君;李鲁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呼吸调节和运动负荷试验检测的临床研究

    COPD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常见的肺疾患之一.有关其发病机制及诊治虽有较长足的进展,但就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机理仍是目前世界范围给于广泛和深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COPD呼吸衰竭的发生及其伴随的呼吸调节和呼吸困难发生、发展机制,诸如:COPD安静时及运动负荷时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与其呼吸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COPD呼吸衰竭和呼吸困难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呼吸困难的定量评价,氧气及药物对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包括血气、呼吸力学等的影响)等,至今仍存在较多的争议,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志;刘广杰;于润江;杨丽丽;刘刚;宋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近年来,老年急性胰腺炎有增加趋势,且症状重、愈后差.为探讨老年AP病因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五年来收治的老年AP38例与同期收治的青年AP30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云;谢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PCR-SSCP检测子宫内膜癌中nm23-H1基因突变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nm23-H1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增生过长内腹35例,内膜腺癌组织30例,以PCR-SSCP技术检测nm23-H1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未发现nm23-H1基因突变,复杂型增生过长内膜中发现1例突变,内膜癌组织中2例中、晚期低分化腺癌发生基因突变.结论nm23-H1基因突变与低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内膜癌转移有关,提示m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组织分化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连卫;任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神经激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神经激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PCI组于AMI恢复期(2~4周)行延迟PCI治疗.测定48~72h内、12周、24周时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指数(WMSI)、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12、24周时延迟PCI组患者神经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LVESVI、WMSI明显减少(P<0.05~0.01),LVEF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延迟PCI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马绍椿;徐新;姚桦;唐良秋;钟永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