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排螺旋CT(MSCT)诊断肺孤立结节临床价值

王续;王欣

关键词:多排螺旋, MSCT, 诊断, 肺孤立结节, 孤立肺结节, 周围型肺癌, 机化性肺炎, 动静脉畸形, 组织关系, 炎性假瘤, 细支气管, 球形肺炎, 临床医生, 分析软件, 肺淋巴瘤, 多种疾病, 血管瘤, 能分析, 肺肉瘤, 错构瘤
摘要:孤立肺结节在X线、CT、MRI上通常直径(D)<3mm.多种疾病可表现为肺孤立结节,如周围型肺癌、肺淋巴瘤、肺肉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炎性假瘤、错构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细支气管囊肿、结核等.MSCT肺结节分析软件能分析肺结节形态、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愈后、血管再通及近期病死率的差异.结果:6例溶栓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愈后良好,5例均无心绞痛心衰等症状,5例溶栓成功血管再通,1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无1例死亡;1例心衰,6例仍时有胸痛(心梗后心绞痛)发作.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陈红浩;陆球灿;陈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鼻内镜鼻部手术患者的护理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使鼻腔手术有了较快发展.鼻内镜手术损伤小,痛苦小,操作简便,患者颜面部无伤口,且保持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和减少手术创面,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邹秀芹;朱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做到一针见血,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为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现将我科多年来小儿头皮针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艳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760例临床总结

    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国内各大医院广泛开展.近年来,我院自2008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3年来多用于中、下腹手术、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特别是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良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仁汤加味治疗发热的体会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原为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证.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发热疾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凡用西药及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不效者,应用三仁汤加减,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误诊分析

    2008~2010年收治40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59.2岁,>60岁者32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其中21例右侧胸腔积液多于左侧;单侧胸腔积液16例,其中11例为右侧,5例为左侧.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伴少尿者28例,其中不能平卧15例.

    作者:朱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哮喘的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也能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β2受体,抑制介质的释放.但长期应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因此,经常需用β2受体激动剂者(2次/周),应该配合长期规律应用吸入激素.

    作者:纪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0例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笔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40mg/日,20mg/日),观察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90例ACS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每晚服用40mg辛伐他汀;对照组45例,每晚服用20mg辛伐他汀.随访12个月,观察血浆hs-CRP、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个月,均能显著降低hs-CRP(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能降低双侧IMT和斑块积分(P<0.01).结论:ACS应用40mg/日辛伐他汀治疗,明显抑制hs-CRP,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赵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

    为探讨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结合药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类降压药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α、β受体阻断类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其他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诸如钙拮抗剂、利尿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7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证实.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2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74例.74例经手术治疗,其中输卵管壶腹妊娠59例,输卵管间质部及狭部共7例,卵巢妊娠4例,宫颈妊娠4例,诊断率为96.1%.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检查探头频率高,分辨率好,且不受自己条件的影响,无痛苦,确诊率高,为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价值.

    作者:朱道荣;艾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面部吸收致颅神经损害1例的治疗与体会

    有机磷农药经消化道与呼吸道吸收中毒致颅神经损害的情况鲜见报道,但经面部皮肤吸收致颅神经损害的病例临床仍可发现.笔者临床诊治1例敌百虫粉末面部吸收致后组颅神经损害并伴有四肢轻度迟发性神经损害患者,由于治疗及时且护理到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娥;于军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0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0例患者,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多数病人排尿通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加强手术期处理,不断积累经验和娴熟的电切技巧可使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孟祥文;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比较替米沙坦、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退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退(IGT)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高血压合并IGT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3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0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变化.结果: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下降(P<0.05),和氯沙坦、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改善糖代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联合西医的对症疗法治疗32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临床治愈21例(65.6%),有效8例(25.0%),无效3例(9.3%),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作者:丁有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疗及临床意义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简称MDCT),如16排、64排MDCT,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具有无创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且成为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早期管壁斑块的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在此方面优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等其它影像学技术.而且可以在门诊完成,方便、安全、省时,价格适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此项检查以明确自己有无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临床上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光律;王永霞;张玉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2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3.25±1.24、6.67±2.73、12.74±4.76)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74);治疗后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1.92±0.83、3.62±1.50、7.25±3.14)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国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纤溶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现采用纤溶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VBI患者80例,并经多功能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D)检查证实,头颅CT或MRI均阴性,排除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出凝血机制障碍及有出血倾向者,血小板<8×109/L,血纤维蛋白原<1.0g/L者,血压<100/50mmHg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5~67岁,平均56.8岁;其中伴血管痉挛33例,血管狭窄32例,斑块形成2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例,糖尿病史17例,高血脂16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其中伴血管痉挛35例,血管狭窄30例,斑块形成2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3例,糖尿病史14例,高血脂1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既往病史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闫鹏;姜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吸烟问题及干预对策

    分析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吸烟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吸烟率,维护他们的健康.

    作者:王珊;唐岩;李志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作者:马吉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