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联
目的: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高脂血症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检测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专业实践操作的技能培养主要依托于校内的实验实训室建设,然而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尤其是中等护理教育和近几年新办的高职护理等多数院校仍然缺乏符合专业要求的实训基地.仅有的一些已建成的实训基地也不能与临床护理的发展相同步,学生所学到的操作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为尽快找到解决这一普遍问题的途径,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作者:孙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作者:马吉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定向热透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定向热透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12~15天为1疗程,按膝关节疗效标准评定.结果:治愈39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结论:采用中药定向热透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KOA,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作者:张智慧;张爱琴;娄淑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肌部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8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1例3mm残余分流,行介入封堵治愈.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当日拔管5例,术后1天拔管8例,术后2天拔管5例.在ICU时间1~4天,住院时间6~10天.结论:经右心房路径或右心房路径加右室流出道切开修补肌部室间隔缺损可以避免左心室或右心室切口对心室肌的损害,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焦同立;冯丽;郭天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40mg/日,20mg/日),观察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90例ACS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每晚服用40mg辛伐他汀;对照组45例,每晚服用20mg辛伐他汀.随访12个月,观察血浆hs-CRP、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个月,均能显著降低hs-CRP(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能降低双侧IMT和斑块积分(P<0.01).结论:ACS应用40mg/日辛伐他汀治疗,明显抑制hs-CRP,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赵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胸部CT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提高了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但误诊病例还有发生.通过回顾分析50例误诊病例,总结误诊的经验与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使鼻腔手术有了较快发展.鼻内镜手术损伤小,痛苦小,操作简便,患者颜面部无伤口,且保持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和减少手术创面,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邹秀芹;朱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97例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重点阐述了生理心理效应对脑血管排尿障碍患者的全面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康丽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的增多,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也迅速传播,育龄妇女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数目正在增加,妊娠合并HIV的孕妇也随之增加.我们对3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分娩护理进行总结,报导如下.
作者:李涛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的常见症,多发病,由于本病发病急剧,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故除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合理的用药外,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09~2010年收治颅脑外科术后并发感染患者1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肺部感染10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脑膜炎2例.术后3天出现发热者8例,5天出现发热者9例,死亡2例,好转及病情渐趋稳定14例.
作者:唐新华;师红玲;李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护理的心得体会.方法:分析6例HIV感染孕妇在分娩期的治疗,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后专科护理.结果:6例HIV感染的孕妇,在分娩期间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在此期间采用护理后,增加孕妇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安全的,顺利的度过分娩期.结论: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桂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认为阑尾炎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肠管内压力的增高,导致粪石和细菌进入阑尾而引起的.据此应用大黄牡丹汤化裁,清热解毒,泻热通便,活血散瘀,以降低肠管内压,改善微循环和抗感染.治疗急慢性阑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卢世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支原体感染致多脏器损伤患者46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按照<实用儿科学>第7版[1]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46例支原体感染致多脏器损伤患儿中,男28例,女18例,男女比为1.56:1.年龄0.5~12岁,平均5.22±2.58岁.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腔内彩超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断及治疗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25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腔内超声可以明确葡萄胎的侵蚀部位和范围,腔内超声为临床诊断侵蚀性葡萄胎及其治疗观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腔内超声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断及治疗观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群;高峻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行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影响.方法:将41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探视,测量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心率、焦虑值,焦虑值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于健康教育后焦虑值降低,血压及心率波动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病人以佳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罗丽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2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3.25±1.24、6.67±2.73、12.74±4.76)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74);治疗后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1.92±0.83、3.62±1.50、7.25±3.14)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国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0例患者,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多数病人排尿通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加强手术期处理,不断积累经验和娴熟的电切技巧可使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孟祥文;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为臀上皮神经痛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拟定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对此类患者17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早期干预,实施无创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按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诊断的176例无一转为其他疾病,两组结果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提出的早期臀上皮神经痛的诊断标准有明显临床意义,早期干预、无创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张戈;马广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